第94章 賊擾江北、左良玉立功驕蹇、賊圍安慶、陳於王自刎
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 作者:明溪漱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賊擾江北
崇禎丁醜年(公元1637年)正月,總兵秦翼明、楊世恩等人在應山擊敗了叛亂的賊寇,斬殺了五百餘名敵人。隨後又在麻黃地帶繼續追擊賊寇,賊軍潰敗後分成四股勢力;其中一股向西進犯德安,另一股則向東直逼南直隸地區,朱大典迅速趕去應對。不久,楚地的賊寇全部集中在長江以北,而來自河南的賊寇“老迴迴”、“闖塌天”等部也從光州、固始一帶南下匯合。
蘇鬆巡撫張國維駐紮在京口,沿長江全線警戒,賊寇在大山寺舉行了祭祀儀式,祭奠死去的同夥後,分散開來,分別駐紮在大江、小江、皇甫、常山等地,沿江營地的篝火徹夜燃燒,照亮了數十裏的範圍。儀真、六合兩地的百姓都緊張地站在屋簷下關注戰況。
當時賊寇的聲勢浩大,江南東部的緊急狀況可見一斑。然而,最終這一地區得以保全,未受到太大損害,這難道僅僅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效果嗎?曹丕曾經說過,長江是天造地設用來劃分南北的大界線。在這裏,我更加相信事實並非如此簡單。東南半壁江山已被賊寇長期侵擾破壞,但生活在三吳地區的百姓能夠在戰亂中保全生命,這也可以說是得益於天意和命運。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慶幸(書寫於六月十七日)。
左良玉立功驕蹇
崇禎丁醜年(公元1637)年二月,左良玉在舒城和六安一帶對敵人大獲全勝,連續取得了三次重大勝利。秦翼明在細石嶺擊敗了賊寇,抓獲了賊寇的兩名首領。賊寇被迫逃竄至深山之中,張國維向左良玉發出檄文,命令他率軍深入山區進行搜捕。但左良玉剛剛建立戰功,驕傲跋扈,不服從調度。張國維連續三次下達檄文催促,左良玉才從舒城出發進山搜剿。然而,此時賊寇已經搶掠充足並逃走。淩義渠對此事進行了彈劾,皇帝下詔剝奪了左良玉的官職,並命令他消滅賊寇以贖罪。
賊圍安慶
賊軍抵達安慶並設立營地,第二天就開始攻打該城。都督洪正春挑選了三千精兵和兩千鄉勇,派遣潘中軍率領這支軍隊出城迎戰,但賊軍迅速合圍並殺死了潘中軍及其部下,副將程龍則在絕望中大笑著用火藥自焚而死,官軍慘敗,賊軍一路追趕至城下並包圍了安慶城。洪正春緊急稟告史可法請求出兵救援。史可法督促士卒和百姓堅守城池,堅決不出戰。賊軍猛烈攻城,城上弓箭與火炮齊發,造成賊軍大量傷亡,但賊軍連續十四日猛攻,始終未能攻破安慶城,最終選擇撤退。
十月,賊軍進入舒城,參將張一龍在昝家岡戰勝了賊軍,並活捉了賊軍頭目搖天動等人。接著,副將孫應元在烏紗山又取得了一次勝利,斬獲賊軍五千餘人。太監劉斌率領京城與賊軍展開激戰,一日之內追擊賊軍七十多裏,戰鬥中哀嚎震天,最終斬殺了五百四十二名賊軍,賊軍被迫逃入山中。十二月癸巳日,賊軍攻占了靈壁。
陳於王自刎
陳於王,字丹衷,世代居住在武進縣。他的祖先因為在明朝初年隨軍征戰有功,被授予世襲的蘇州衛千戶官職。陳於王自幼學習儒家經典,身高七尺,在萬曆壬子年和乙卯年間從(公元1582年、1599年)兩次通過武科考試,被授予守備職位。他曾成功擒獲海盜翁元、李稍等人,因此升遷為崇明都司。
當時,有“茶山王”王一爵等叛亂分子糾集數千人,在大海以及金山、川沙、柘林等地作亂,這些地方幾乎沒有安寧之日。官軍在羊山嘴與賊寇交戰,由於力量懸殊不得不退守金山,請求崇明派兵協助剿匪。陳於王精選幾十艘水軍船隻,在羊山殿前與賊寇激戰,使用磨盤銃攻擊敵人,使得賊軍稍微退卻。隨後他親自持短刀躍入賊船,殺死眾多賊寇,還生擒了首領王一爵,其餘的賊寇四散潰逃。因為這次英勇的表現,各級官員紛紛上書推薦陳於王,他的威名日益顯著。
崇禎初年,巡撫費文衡任命他為遊擊將軍;之後的接任者張國維以及巡按祁彪隹也都對他出眾的才能感到驚奇。當時江北地區賊寇橫行,陳於王被任命為遊擊將軍,負責防守六合;蔣若采則擔任守備,駐守江浦,兩人相互支援。他們曾斬殺賊寇李乘龍等一百多人,迫使賊軍連夜撤退。賊軍後來又侵犯宿鬆,陳於王的弟弟陳國計以及包文達、錢士選等將領帶領兩千兵馬前往征討,但由於賊軍人數眾多,導致戰役失敗,包文達、錢士選均壯烈犧牲。陳於王為了救弟弟,飛馬衝入賊軍包圍圈中解救了陳國計,最後迴到安慶。
不久後,永生洲參將程龍以及陳於王等人在太湖豐家店與賊軍對峙數日。程龍的營地遭到賊軍縱火,火勢蔓延到火藥庫,賊軍趁機發起衝擊。陳於王手持大刀,率先衝鋒,力戰群敵,猶如摧枯拉朽,然而經過長時間激戰,他身受重傷。部下將領們想要避開戰鬥,保護陳於王撤離戰場,陳於王卻說:“這裏就是我戰死的地方,何必再去其他地方?”隨後大聲疾唿:“我力氣已盡矣!”麵向北方連拜四次,然後拔刀自刎而死。幾天後,賊軍退去,部將張伯昌找到陳於王的遺體,身上布滿刀傷,麵容栩栩如生。江浦和安慶兩地為他建立廟宇,塑造雕像進行祭祀。朝廷得知此事後,追贈他為昭勇將軍,蔭封他的兒子為千戶並加二級官階,並在宣武場為其立廟祭祀。
陳於王的弟弟陳國計,號丹廷,同樣膽識過人,曾兩次考中武舉,並屢立戰功,被提拔為太湖營都司,成功擒獲諸如宋毛三、朱老虎等眾多悍匪,晚年寄情於詩酒之中去世。
早年,經略熊廷弼曾經高度讚揚陳於王是國士無雙,並推薦他擔任三岔河副總兵。這一任命發生在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七月,正當陳於王準備赴任之際,恰好代理守備張嗣忠到來,兩人共同參加宴會,不久張嗣忠突然身亡。由於張嗣忠的兒子誤信了千戶濮定國的讒言,便誣陷陳於王毒害了他的父親,陳於王因此被捕入獄。直至七年後的某一天,曹文衡了解到了他的冤屈並且認識到他的才能,立即釋放了他,最終陳於王為了國家而英勇捐軀。所謂“國士”之稱,絕非過分讚譽。
崇禎丁醜年(公元1637年)正月,總兵秦翼明、楊世恩等人在應山擊敗了叛亂的賊寇,斬殺了五百餘名敵人。隨後又在麻黃地帶繼續追擊賊寇,賊軍潰敗後分成四股勢力;其中一股向西進犯德安,另一股則向東直逼南直隸地區,朱大典迅速趕去應對。不久,楚地的賊寇全部集中在長江以北,而來自河南的賊寇“老迴迴”、“闖塌天”等部也從光州、固始一帶南下匯合。
蘇鬆巡撫張國維駐紮在京口,沿長江全線警戒,賊寇在大山寺舉行了祭祀儀式,祭奠死去的同夥後,分散開來,分別駐紮在大江、小江、皇甫、常山等地,沿江營地的篝火徹夜燃燒,照亮了數十裏的範圍。儀真、六合兩地的百姓都緊張地站在屋簷下關注戰況。
當時賊寇的聲勢浩大,江南東部的緊急狀況可見一斑。然而,最終這一地區得以保全,未受到太大損害,這難道僅僅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效果嗎?曹丕曾經說過,長江是天造地設用來劃分南北的大界線。在這裏,我更加相信事實並非如此簡單。東南半壁江山已被賊寇長期侵擾破壞,但生活在三吳地區的百姓能夠在戰亂中保全生命,這也可以說是得益於天意和命運。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慶幸(書寫於六月十七日)。
左良玉立功驕蹇
崇禎丁醜年(公元1637)年二月,左良玉在舒城和六安一帶對敵人大獲全勝,連續取得了三次重大勝利。秦翼明在細石嶺擊敗了賊寇,抓獲了賊寇的兩名首領。賊寇被迫逃竄至深山之中,張國維向左良玉發出檄文,命令他率軍深入山區進行搜捕。但左良玉剛剛建立戰功,驕傲跋扈,不服從調度。張國維連續三次下達檄文催促,左良玉才從舒城出發進山搜剿。然而,此時賊寇已經搶掠充足並逃走。淩義渠對此事進行了彈劾,皇帝下詔剝奪了左良玉的官職,並命令他消滅賊寇以贖罪。
賊圍安慶
賊軍抵達安慶並設立營地,第二天就開始攻打該城。都督洪正春挑選了三千精兵和兩千鄉勇,派遣潘中軍率領這支軍隊出城迎戰,但賊軍迅速合圍並殺死了潘中軍及其部下,副將程龍則在絕望中大笑著用火藥自焚而死,官軍慘敗,賊軍一路追趕至城下並包圍了安慶城。洪正春緊急稟告史可法請求出兵救援。史可法督促士卒和百姓堅守城池,堅決不出戰。賊軍猛烈攻城,城上弓箭與火炮齊發,造成賊軍大量傷亡,但賊軍連續十四日猛攻,始終未能攻破安慶城,最終選擇撤退。
十月,賊軍進入舒城,參將張一龍在昝家岡戰勝了賊軍,並活捉了賊軍頭目搖天動等人。接著,副將孫應元在烏紗山又取得了一次勝利,斬獲賊軍五千餘人。太監劉斌率領京城與賊軍展開激戰,一日之內追擊賊軍七十多裏,戰鬥中哀嚎震天,最終斬殺了五百四十二名賊軍,賊軍被迫逃入山中。十二月癸巳日,賊軍攻占了靈壁。
陳於王自刎
陳於王,字丹衷,世代居住在武進縣。他的祖先因為在明朝初年隨軍征戰有功,被授予世襲的蘇州衛千戶官職。陳於王自幼學習儒家經典,身高七尺,在萬曆壬子年和乙卯年間從(公元1582年、1599年)兩次通過武科考試,被授予守備職位。他曾成功擒獲海盜翁元、李稍等人,因此升遷為崇明都司。
當時,有“茶山王”王一爵等叛亂分子糾集數千人,在大海以及金山、川沙、柘林等地作亂,這些地方幾乎沒有安寧之日。官軍在羊山嘴與賊寇交戰,由於力量懸殊不得不退守金山,請求崇明派兵協助剿匪。陳於王精選幾十艘水軍船隻,在羊山殿前與賊寇激戰,使用磨盤銃攻擊敵人,使得賊軍稍微退卻。隨後他親自持短刀躍入賊船,殺死眾多賊寇,還生擒了首領王一爵,其餘的賊寇四散潰逃。因為這次英勇的表現,各級官員紛紛上書推薦陳於王,他的威名日益顯著。
崇禎初年,巡撫費文衡任命他為遊擊將軍;之後的接任者張國維以及巡按祁彪隹也都對他出眾的才能感到驚奇。當時江北地區賊寇橫行,陳於王被任命為遊擊將軍,負責防守六合;蔣若采則擔任守備,駐守江浦,兩人相互支援。他們曾斬殺賊寇李乘龍等一百多人,迫使賊軍連夜撤退。賊軍後來又侵犯宿鬆,陳於王的弟弟陳國計以及包文達、錢士選等將領帶領兩千兵馬前往征討,但由於賊軍人數眾多,導致戰役失敗,包文達、錢士選均壯烈犧牲。陳於王為了救弟弟,飛馬衝入賊軍包圍圈中解救了陳國計,最後迴到安慶。
不久後,永生洲參將程龍以及陳於王等人在太湖豐家店與賊軍對峙數日。程龍的營地遭到賊軍縱火,火勢蔓延到火藥庫,賊軍趁機發起衝擊。陳於王手持大刀,率先衝鋒,力戰群敵,猶如摧枯拉朽,然而經過長時間激戰,他身受重傷。部下將領們想要避開戰鬥,保護陳於王撤離戰場,陳於王卻說:“這裏就是我戰死的地方,何必再去其他地方?”隨後大聲疾唿:“我力氣已盡矣!”麵向北方連拜四次,然後拔刀自刎而死。幾天後,賊軍退去,部將張伯昌找到陳於王的遺體,身上布滿刀傷,麵容栩栩如生。江浦和安慶兩地為他建立廟宇,塑造雕像進行祭祀。朝廷得知此事後,追贈他為昭勇將軍,蔭封他的兒子為千戶並加二級官階,並在宣武場為其立廟祭祀。
陳於王的弟弟陳國計,號丹廷,同樣膽識過人,曾兩次考中武舉,並屢立戰功,被提拔為太湖營都司,成功擒獲諸如宋毛三、朱老虎等眾多悍匪,晚年寄情於詩酒之中去世。
早年,經略熊廷弼曾經高度讚揚陳於王是國士無雙,並推薦他擔任三岔河副總兵。這一任命發生在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七月,正當陳於王準備赴任之際,恰好代理守備張嗣忠到來,兩人共同參加宴會,不久張嗣忠突然身亡。由於張嗣忠的兒子誤信了千戶濮定國的讒言,便誣陷陳於王毒害了他的父親,陳於王因此被捕入獄。直至七年後的某一天,曹文衡了解到了他的冤屈並且認識到他的才能,立即釋放了他,最終陳於王為了國家而英勇捐軀。所謂“國士”之稱,絕非過分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