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可試守舒城、賊襲廬江、賊陷無為州(此兼野史)等
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 作者:明溪漱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章可試守舒城
正月二十四日乙亥,賊寇攻打舒城縣,舒城縣知縣章可試堵塞了三座城門,隻開啟西門,誘使賊寇進入後掉入陷阱,導致賊寇奔逃潰敗,有上千人死亡。隨後賊寇轉而掠奪霍山和合肥縣,將數千名婦女剝光衣物,在城下公然羞辱她們,隻要這些婦女稍微表現出一點反抗或者沮喪的情緒,賊寇就會將她們殘忍地肢解。賊寇連續攻打舒城三天後離開。
唉,這些婦女有何罪過,竟遭此欺淩和殘殺,可見賊寇的兇殘惡劣已達到何種程度。
賊襲廬江
正月二十七日戊寅,賊寇從舒城到達廬江縣,當地人籌集財物請求賊寇放過他們,賊寇表麵上答應了這個請求,但到了夜晚卻突然襲擊廬江縣城,導致城池失陷。
賊陷無為州(此兼野史)
正月二十八日己卯,賊寇部隊抵達無為州,他們派遣偏將帶領一部分兵力外出劫掠,擊敗了當地鄉兵。隨後賊寇在池河邊設立營地駐紮。這時,張守備帶領軍隊出擊抵抗,但由於兵力懸殊過大,最終戰敗,張守備所率領的士兵幾乎全部被殲滅。池河的千戶軍官也不幸陣亡。無為州最終被賊寇攻陷。
包文達宿鬆死節
包文達,字行甫,他的祖先是江夏人,因開國時期靖難北伐的功勳,家族世襲蘇州衛指揮同知的職位。其父包世爵是一位有策略的官員,但不久因漕運事務去世。包文達誌向堅定且勤奮好學,二十歲時繼承了官職,在任上一共服務了十五年。到了乙亥年(公元1635年)正月,流寇侵犯安慶,巡撫張國維下令包文達隨軍出征。包文達在家中設宴招待親朋好友,並表示:“我家三代蒙受國家恩惠已達三百年,如今我也要用我的身軀為國效力。”他進入內堂,再次拜別母親。
包文達登上戰船後,看到破爛不堪的盔甲和鈍化的武器,心中不禁歎息。渡過長江後,到了二月二日癸未,賊寇攻陷了潛山,戰況愈發緊急,張國維命令包文達火速奔赴皖地。當時,共有四位統兵官員,其中有忌憚包文達才能的,故意讓他殿後,且物資補給短缺。不久後,督軍的命令如流星般急迫,當他們抵達賊寇所在區域時,由於人馬饑餓疲憊,本打算休整後再前進,然而眾人的戰略意見不一。此時他們捉到了一名賊寇哨兵,從他身上搜出了不少財物,士兵們圍繞財物分配問題爭吵不休。
不久後,得知賊寇兵力分散易於攻擊,眾將領迫不及待地催馬出擊,包文達勸阻無效,隻能隨隊前行。各軍隊長期以來飽受上級克扣之苦,軍心動搖,賊寇四麵八方設伏,官兵混亂潰逃,火器也因雨淋濕無法發揮作用。隨從建議包文達撤退,但他堅決不肯,他騎馬奮力衝鋒,因其擅長射箭,立即發箭射擊,箭矢用盡後,不幸被流箭射中脅部,墜馬後勉強起身,拔出箭矢揮刀再戰,但因援兵斷絕,體力耗盡。
賊寇逼迫他解除武裝投降,包文達憤怒地瞪眼痛罵對方,賊寇砍斷了他的左臂,最後將其斬首。包文達在臨死前笑著說並痛罵:“我所到之處皆能所向披靡,你們這些吳地小子又能怎麽樣,隻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像我包某這樣的人,依然不失為一名將領!”
當地人對包文達的死深感悲痛,在他戰死的地方為他建廟祭祀,許多鄉賢士大夫如吳默、張世偉等人,都寫文章哭訴他。同時,一些學生如金俊明也記錄了他的事跡。
正月二十四日乙亥,賊寇攻打舒城縣,舒城縣知縣章可試堵塞了三座城門,隻開啟西門,誘使賊寇進入後掉入陷阱,導致賊寇奔逃潰敗,有上千人死亡。隨後賊寇轉而掠奪霍山和合肥縣,將數千名婦女剝光衣物,在城下公然羞辱她們,隻要這些婦女稍微表現出一點反抗或者沮喪的情緒,賊寇就會將她們殘忍地肢解。賊寇連續攻打舒城三天後離開。
唉,這些婦女有何罪過,竟遭此欺淩和殘殺,可見賊寇的兇殘惡劣已達到何種程度。
賊襲廬江
正月二十七日戊寅,賊寇從舒城到達廬江縣,當地人籌集財物請求賊寇放過他們,賊寇表麵上答應了這個請求,但到了夜晚卻突然襲擊廬江縣城,導致城池失陷。
賊陷無為州(此兼野史)
正月二十八日己卯,賊寇部隊抵達無為州,他們派遣偏將帶領一部分兵力外出劫掠,擊敗了當地鄉兵。隨後賊寇在池河邊設立營地駐紮。這時,張守備帶領軍隊出擊抵抗,但由於兵力懸殊過大,最終戰敗,張守備所率領的士兵幾乎全部被殲滅。池河的千戶軍官也不幸陣亡。無為州最終被賊寇攻陷。
包文達宿鬆死節
包文達,字行甫,他的祖先是江夏人,因開國時期靖難北伐的功勳,家族世襲蘇州衛指揮同知的職位。其父包世爵是一位有策略的官員,但不久因漕運事務去世。包文達誌向堅定且勤奮好學,二十歲時繼承了官職,在任上一共服務了十五年。到了乙亥年(公元1635年)正月,流寇侵犯安慶,巡撫張國維下令包文達隨軍出征。包文達在家中設宴招待親朋好友,並表示:“我家三代蒙受國家恩惠已達三百年,如今我也要用我的身軀為國效力。”他進入內堂,再次拜別母親。
包文達登上戰船後,看到破爛不堪的盔甲和鈍化的武器,心中不禁歎息。渡過長江後,到了二月二日癸未,賊寇攻陷了潛山,戰況愈發緊急,張國維命令包文達火速奔赴皖地。當時,共有四位統兵官員,其中有忌憚包文達才能的,故意讓他殿後,且物資補給短缺。不久後,督軍的命令如流星般急迫,當他們抵達賊寇所在區域時,由於人馬饑餓疲憊,本打算休整後再前進,然而眾人的戰略意見不一。此時他們捉到了一名賊寇哨兵,從他身上搜出了不少財物,士兵們圍繞財物分配問題爭吵不休。
不久後,得知賊寇兵力分散易於攻擊,眾將領迫不及待地催馬出擊,包文達勸阻無效,隻能隨隊前行。各軍隊長期以來飽受上級克扣之苦,軍心動搖,賊寇四麵八方設伏,官兵混亂潰逃,火器也因雨淋濕無法發揮作用。隨從建議包文達撤退,但他堅決不肯,他騎馬奮力衝鋒,因其擅長射箭,立即發箭射擊,箭矢用盡後,不幸被流箭射中脅部,墜馬後勉強起身,拔出箭矢揮刀再戰,但因援兵斷絕,體力耗盡。
賊寇逼迫他解除武裝投降,包文達憤怒地瞪眼痛罵對方,賊寇砍斷了他的左臂,最後將其斬首。包文達在臨死前笑著說並痛罵:“我所到之處皆能所向披靡,你們這些吳地小子又能怎麽樣,隻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像我包某這樣的人,依然不失為一名將領!”
當地人對包文達的死深感悲痛,在他戰死的地方為他建廟祭祀,許多鄉賢士大夫如吳默、張世偉等人,都寫文章哭訴他。同時,一些學生如金俊明也記錄了他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