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斯覺得自己很危險,要是他真在東胡待上幾個月,會不會迴去之後也要麵對個隨時能頂替他的「代理丞相」?
不行!他不能坐以待斃!
李斯的眼神淩厲起來:
「諸位首領若是無心歸附,那便直說,何須與老夫拖延時間。明日某便領人迴秦,你們也無需再糾結了。」
這是下了最後的通牒。
要麽趕在明天之前給個準話,要麽他就默認東胡不想和平歸順了,直接帶著所有人才和物資離開。
大秦又不是沒有軍隊,逼急了他們幹脆一路打過來,強行占領東胡。這些日子就是太給他們臉麵了,才叫這群人膽敢拿喬。
東胡首領大驚失色:
「丞相何故如此?我們不是商議得好好的嗎?」
怎麽這就不耐煩翻臉了?是因為大秦皇帝離開了遼東?所以始皇帝之所以走人,就是不想再和他們談了?
東胡頓時意識到不能繼續拖了。
大秦皇帝的離開和大秦丞相的翻臉,都讓他們意識到秦國恐怕是真的沒有耐心繼續扯皮了。
一群人緊急開會商議對策,討論到底要不要見好就收。
其實這些天東胡已經意動了,因為眼看著匈奴都被拿下,東胡實在沒什麽反抗的餘地。之前隻是不甘心,現在不甘心也晚了。
都拖了這麽久,能拖一天是一天。
大家就想著暫時不給準話,這樣自己還能多當一段時間的首領。像這樣頭頂沒有秦國官吏壓著的日子不多了,以後設了郡可是得受郡守管轄的。
現在嘛,話都說道這個份上了,除非真想和秦國開戰,不然隻有一個選擇。
當天夜裏,李斯就得到了準話。
這群東胡人真是不會做人,大晚上的把人從被窩裏叫起來說這個。李斯的臉色更陰沉了,沒睡好覺的他接下來好幾天都脾氣極差。
這群人早幹嘛去了,真是不逼一下就不知道聽話。
現場局勢調轉,從大秦極力拉攏東胡變成了東胡生怕大秦翻臉走人。所以李斯幹脆也維持著臭臉和他們談判,將之前提及的條款再次拿出來討價還價。
原本他有耐心,願意多給東胡一點好處,換對方安分。
現在他發現了,東胡這種部落就是欺軟怕硬,既如此也沒必要對他們太好。差不多就行了,他們還敢反抗不成?
李丞相用極快的速度搞定了之前拖延許久都沒完成的事務,而後迅速啟程,去追王駕。
王駕走得慢,他隻要快馬加鞭的趕路,肯定能趕上的。
老丞相一點都不服老,趕車的車夫都心驚膽戰地勸他慢些。一直這麽趕路,他怕老人家受不住。
李斯卻不為所動:
「快些!陛下還在等我迴去!」
車夫:……
遠方的王駕中,始皇帝收到了東胡傳來的最新消息。
他與太子提及此事:
「你這招確實有用,隻是有些廢丞相。」
把李斯單獨留下是太子出的壞主意,說是用這個法子激一激李斯。
出去那麽久怎麽還沒把事情辦妥?
一定是偷懶了!
始皇雖然覺得太子對李斯的要求略有些苛刻,但也沒有拒絕。東胡的歸順也就這兩個月的事情了,李斯早一點迴京還是晚一點迴京,影響不大。
結果李斯還真因為被單獨留下,爆發出了潛力。擔憂自此以後就會成為常駐東胡的李欽差了,趕緊想了個法子逼得東胡迅速做出決斷。
現在李斯在追趕王駕的消息傳來,始皇帝陛下難得有些同情老臣。
他說道:
「還是派人過去同丞相說一說,不要著急趕路了。否則路中病倒,養病豈不是更耽誤工夫?」
到時候就真得找個人幫李斯代理丞相之位了,畢竟老人家生病一般都要休息許久,甚至一個搞不好就得直接和官場說再見。
罪魁禍首扶蘇大度地點了頭:
「也好,距離王駕抵京還有許久。按照我們的速度,丞相即便慢點趕路也能在迴鹹陽之前追上車隊,確實不必著急。」
直接去跟李斯說你慢點走,他不一定聽。給他算一算趕路的速度和行程,他肯定就老實聽從了。
扶蘇於是派了會算數的人跟隨傳訊兵一起出發,免得傳訊兵勸不住人。
車隊在東北停留到春末,啟程迴京時已經進入了夏季,這會兒路中又快到一年裏最熱的時間了。
為免太子再次中暑,日常趕路甚至都避開了陽光熾烈的正午時分。
因而每日趕路總是上午走一會兒,午時初(11點)就停下尋個陰涼處休整。待到午後過了未時末(15點)再接著出發,走到天擦黑尋個安全之處過夜。
要不是夏季白晝較長、天黑得晚,趕路的時間隻會更短。
原本早晨還要等太子起身用過早膳再出發的,後來扶蘇覺得這樣太耽誤時間了。幹脆天一亮就啟程,早膳提前做好了用爐子溫著,等他起身後在馬車中用膳也是一樣的。
太子殿下睡眠挺好,大清早馬車開始趕路的動靜也鬧不醒他。他翻個身還能繼續睡懶覺,直到始皇看不下去把他喚醒為止。
始皇盯著他起床用膳:
「等你睡飽都快到用午膳的點了,身體如何能受得住?每日早些起來,用完膳再接著睡。」
不行!他不能坐以待斃!
李斯的眼神淩厲起來:
「諸位首領若是無心歸附,那便直說,何須與老夫拖延時間。明日某便領人迴秦,你們也無需再糾結了。」
這是下了最後的通牒。
要麽趕在明天之前給個準話,要麽他就默認東胡不想和平歸順了,直接帶著所有人才和物資離開。
大秦又不是沒有軍隊,逼急了他們幹脆一路打過來,強行占領東胡。這些日子就是太給他們臉麵了,才叫這群人膽敢拿喬。
東胡首領大驚失色:
「丞相何故如此?我們不是商議得好好的嗎?」
怎麽這就不耐煩翻臉了?是因為大秦皇帝離開了遼東?所以始皇帝之所以走人,就是不想再和他們談了?
東胡頓時意識到不能繼續拖了。
大秦皇帝的離開和大秦丞相的翻臉,都讓他們意識到秦國恐怕是真的沒有耐心繼續扯皮了。
一群人緊急開會商議對策,討論到底要不要見好就收。
其實這些天東胡已經意動了,因為眼看著匈奴都被拿下,東胡實在沒什麽反抗的餘地。之前隻是不甘心,現在不甘心也晚了。
都拖了這麽久,能拖一天是一天。
大家就想著暫時不給準話,這樣自己還能多當一段時間的首領。像這樣頭頂沒有秦國官吏壓著的日子不多了,以後設了郡可是得受郡守管轄的。
現在嘛,話都說道這個份上了,除非真想和秦國開戰,不然隻有一個選擇。
當天夜裏,李斯就得到了準話。
這群東胡人真是不會做人,大晚上的把人從被窩裏叫起來說這個。李斯的臉色更陰沉了,沒睡好覺的他接下來好幾天都脾氣極差。
這群人早幹嘛去了,真是不逼一下就不知道聽話。
現場局勢調轉,從大秦極力拉攏東胡變成了東胡生怕大秦翻臉走人。所以李斯幹脆也維持著臭臉和他們談判,將之前提及的條款再次拿出來討價還價。
原本他有耐心,願意多給東胡一點好處,換對方安分。
現在他發現了,東胡這種部落就是欺軟怕硬,既如此也沒必要對他們太好。差不多就行了,他們還敢反抗不成?
李丞相用極快的速度搞定了之前拖延許久都沒完成的事務,而後迅速啟程,去追王駕。
王駕走得慢,他隻要快馬加鞭的趕路,肯定能趕上的。
老丞相一點都不服老,趕車的車夫都心驚膽戰地勸他慢些。一直這麽趕路,他怕老人家受不住。
李斯卻不為所動:
「快些!陛下還在等我迴去!」
車夫:……
遠方的王駕中,始皇帝收到了東胡傳來的最新消息。
他與太子提及此事:
「你這招確實有用,隻是有些廢丞相。」
把李斯單獨留下是太子出的壞主意,說是用這個法子激一激李斯。
出去那麽久怎麽還沒把事情辦妥?
一定是偷懶了!
始皇雖然覺得太子對李斯的要求略有些苛刻,但也沒有拒絕。東胡的歸順也就這兩個月的事情了,李斯早一點迴京還是晚一點迴京,影響不大。
結果李斯還真因為被單獨留下,爆發出了潛力。擔憂自此以後就會成為常駐東胡的李欽差了,趕緊想了個法子逼得東胡迅速做出決斷。
現在李斯在追趕王駕的消息傳來,始皇帝陛下難得有些同情老臣。
他說道:
「還是派人過去同丞相說一說,不要著急趕路了。否則路中病倒,養病豈不是更耽誤工夫?」
到時候就真得找個人幫李斯代理丞相之位了,畢竟老人家生病一般都要休息許久,甚至一個搞不好就得直接和官場說再見。
罪魁禍首扶蘇大度地點了頭:
「也好,距離王駕抵京還有許久。按照我們的速度,丞相即便慢點趕路也能在迴鹹陽之前追上車隊,確實不必著急。」
直接去跟李斯說你慢點走,他不一定聽。給他算一算趕路的速度和行程,他肯定就老實聽從了。
扶蘇於是派了會算數的人跟隨傳訊兵一起出發,免得傳訊兵勸不住人。
車隊在東北停留到春末,啟程迴京時已經進入了夏季,這會兒路中又快到一年裏最熱的時間了。
為免太子再次中暑,日常趕路甚至都避開了陽光熾烈的正午時分。
因而每日趕路總是上午走一會兒,午時初(11點)就停下尋個陰涼處休整。待到午後過了未時末(15點)再接著出發,走到天擦黑尋個安全之處過夜。
要不是夏季白晝較長、天黑得晚,趕路的時間隻會更短。
原本早晨還要等太子起身用過早膳再出發的,後來扶蘇覺得這樣太耽誤時間了。幹脆天一亮就啟程,早膳提前做好了用爐子溫著,等他起身後在馬車中用膳也是一樣的。
太子殿下睡眠挺好,大清早馬車開始趕路的動靜也鬧不醒他。他翻個身還能繼續睡懶覺,直到始皇看不下去把他喚醒為止。
始皇盯著他起床用膳:
「等你睡飽都快到用午膳的點了,身體如何能受得住?每日早些起來,用完膳再接著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