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庶民要做很繁重的體力活,鹽對他們來講就不僅僅是維持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維持生計的必需品。哪怕吃雜質鹽相當於慢性服毒,他們也得吃。
結果統治階級搞了個不加賦而國足,在鹽價上做文章。賦稅是沒變了,鹽價居高不下,為了吃鹽得花很多錢,本質上就是在交稅。
吃不起鹽的,那就隻能少吃。鹽是少吃了,可苦活沒少幹,身體哪能不透支呢?
吃得起鹽的,也沒好到哪裏去。畢竟平民百姓吃的可不是細鹽,吃多了同樣對身體不好。
總之左右都是為難。
古人也不傻,尤其是貴族,大家當然知道不夠純淨的鹽對身體不好。
否則貴族何必自己追求細鹽,鹽商又何必把細鹽賣上高價?那可不僅僅是因為細鹽口味好,光靠口味賺錢。
始皇帝在問清楚鹽池的產量之後就心動了。
他對太子說道:
「倘若能叫庶民都吃上白鹽,大秦便再不缺男丁了。」
一方麵,可以減少毒鹽帶來的人口損失。另一方麵,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長庶民的壽命,穩賺不賠。
以前不能這麽幹,是因為提純井鹽耗費太大了,庶民是真的吃不起。而且產量也不高,頂多能供應貴族。
後來的朝代不這麽幹,有些是統治者無所謂庶民死活,有些是人多不缺男丁。
但是大秦很缺人!
扶蘇著手畫了一張地形圖:
「父親你看,這一片區域都是山脈和高原,繼續往西往北也有山脈屏障。若是後世子孫有出息,自然可以將整個高原納入囊中。」
往西吞要一步步吞,先吞了青海,再考慮新疆。高原北端有個祁連山脈,再往北還有沙漠,山脈和沙漠之間隻有靠山腳的一片區域可以行動。
如果掌握青海,那西邊的敵人要往秦土打。要麽走西藏,要麽走這條夾在山脈和沙漠間的道路。
然而大秦即將馴養匈奴,彼時可以在山脈合適的位置修建關塞,再遷一些匈奴部落在這個必經的要塞上駐紮。
如此一來,敵人走這條路打過來,就要麵臨攔路的匈奴,和隨時可以從山脈缺口湧出去支援的秦軍。
總不能往北橫穿沙漠吧?
北邊可足足有好幾片小沙漠呢。
扶蘇劃下的這個防守範圍恰和明長城類似,明朝的長城西至嘉峪關,嘉峪關就設在祁連山的西端某處。關外不遠就是巴丹吉林沙漠,再往東南還有個騰格裏沙漠。
始皇帝細細看過後頷首:
「確實如此。」
他提筆在上麵標註了一下,準備留給後人。
當真占領了青海,那肯定是要繼續往西修長城的。正如太子所言,長城沿著祁連山修就很合適。
始皇還道:
「尋常人難以適應高原氣候,得記得在此訓練出強悍的軍隊來。」
否則中原的兵去征戰青藏高原,那簡直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想占領西羌等地,就得先培訓出不受當地地理條件影響的強兵來。
如今大量戎人往西羌奔逃,就空出了不少青海之地,好些地方都沒了部落駐紮。可惜秦國沒有餘力過去占領,不然出兵剿滅月氏之後,說不定就能把整個青海納入囊中了。
始皇略有些惋惜,不過他也知道這樣的機會以後肯定還會有的。
瘟疫之類的東西又不是隻出現一次,中原隔三差五就有大疫。大秦隻需做好準備,不要再錯過下一次機會即可。
說完青海的戎人,二人換了一張輿圖去商討匈奴的動向。
之前說過有些西部的匈奴人原本不願意千裏迢迢去打東胡,現在因為怕沾染瘟疫,倒是跑了一堆過去和東部匈奴結盟。
東部的匈奴聽聞西邊出現了瘟疫,也是大驚失色。防備了好久,確定過來投奔的匈奴沒有感染,這才放心。
但這件事也變相促使了匈奴提前發動對東胡的進攻。
因為他們已經聚集到了足夠的人手,而且人太多了。再不去搶一搶東胡,日子就要真過不下去了。
有些匈奴人過來投奔前狠狠心拿走了族裏全部的糧食,還說等打下東胡再來接剩下的老弱婦孺去過好日子。
這話誰信誰是傻子。
真能打下東胡,就能從東胡搶女人生新的孩子。反正他們現在聚集的匈奴人數多,也不那麽缺青壯了,還能等得起下一輪的孩子長成。
更何況,也不是所有匈奴都把孩子拋下的,被拋棄的更多還是老人和女人。
這些沒有食物也沒有依靠的人要是放著不管肯定要餓死,大秦一直關注著匈奴,當然直接就接手了過去。
老人也便罷了,婦孺是真的很有價值。
北邊的邊塞區域有一些匈奴混血的庶民,不太容易討到媳婦。但因為他們混血的身份,天然親近中原人,是大秦理想中的取代匈奴部落的人選。
被匈奴拋棄的女子正適合與他們通婚,大家都是匈奴後裔誰也別嫌棄誰。秦國願意接納這些老弱在大秦邊境定居,已經算是格外開恩了。
等下一代的混血孩子出生,培訓一番就可以直接去塞外劃分草場,各自管轄一片區域。
還有這段時間收下的孩子,趁著年紀小洗腦一波,也將是非常合適的有生力量。
除卻這些帶匈奴血統的人外,其實還有些被拋棄的婦人是以前遭匈奴擄掠的中原女子。
結果統治階級搞了個不加賦而國足,在鹽價上做文章。賦稅是沒變了,鹽價居高不下,為了吃鹽得花很多錢,本質上就是在交稅。
吃不起鹽的,那就隻能少吃。鹽是少吃了,可苦活沒少幹,身體哪能不透支呢?
吃得起鹽的,也沒好到哪裏去。畢竟平民百姓吃的可不是細鹽,吃多了同樣對身體不好。
總之左右都是為難。
古人也不傻,尤其是貴族,大家當然知道不夠純淨的鹽對身體不好。
否則貴族何必自己追求細鹽,鹽商又何必把細鹽賣上高價?那可不僅僅是因為細鹽口味好,光靠口味賺錢。
始皇帝在問清楚鹽池的產量之後就心動了。
他對太子說道:
「倘若能叫庶民都吃上白鹽,大秦便再不缺男丁了。」
一方麵,可以減少毒鹽帶來的人口損失。另一方麵,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長庶民的壽命,穩賺不賠。
以前不能這麽幹,是因為提純井鹽耗費太大了,庶民是真的吃不起。而且產量也不高,頂多能供應貴族。
後來的朝代不這麽幹,有些是統治者無所謂庶民死活,有些是人多不缺男丁。
但是大秦很缺人!
扶蘇著手畫了一張地形圖:
「父親你看,這一片區域都是山脈和高原,繼續往西往北也有山脈屏障。若是後世子孫有出息,自然可以將整個高原納入囊中。」
往西吞要一步步吞,先吞了青海,再考慮新疆。高原北端有個祁連山脈,再往北還有沙漠,山脈和沙漠之間隻有靠山腳的一片區域可以行動。
如果掌握青海,那西邊的敵人要往秦土打。要麽走西藏,要麽走這條夾在山脈和沙漠間的道路。
然而大秦即將馴養匈奴,彼時可以在山脈合適的位置修建關塞,再遷一些匈奴部落在這個必經的要塞上駐紮。
如此一來,敵人走這條路打過來,就要麵臨攔路的匈奴,和隨時可以從山脈缺口湧出去支援的秦軍。
總不能往北橫穿沙漠吧?
北邊可足足有好幾片小沙漠呢。
扶蘇劃下的這個防守範圍恰和明長城類似,明朝的長城西至嘉峪關,嘉峪關就設在祁連山的西端某處。關外不遠就是巴丹吉林沙漠,再往東南還有個騰格裏沙漠。
始皇帝細細看過後頷首:
「確實如此。」
他提筆在上麵標註了一下,準備留給後人。
當真占領了青海,那肯定是要繼續往西修長城的。正如太子所言,長城沿著祁連山修就很合適。
始皇還道:
「尋常人難以適應高原氣候,得記得在此訓練出強悍的軍隊來。」
否則中原的兵去征戰青藏高原,那簡直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想占領西羌等地,就得先培訓出不受當地地理條件影響的強兵來。
如今大量戎人往西羌奔逃,就空出了不少青海之地,好些地方都沒了部落駐紮。可惜秦國沒有餘力過去占領,不然出兵剿滅月氏之後,說不定就能把整個青海納入囊中了。
始皇略有些惋惜,不過他也知道這樣的機會以後肯定還會有的。
瘟疫之類的東西又不是隻出現一次,中原隔三差五就有大疫。大秦隻需做好準備,不要再錯過下一次機會即可。
說完青海的戎人,二人換了一張輿圖去商討匈奴的動向。
之前說過有些西部的匈奴人原本不願意千裏迢迢去打東胡,現在因為怕沾染瘟疫,倒是跑了一堆過去和東部匈奴結盟。
東部的匈奴聽聞西邊出現了瘟疫,也是大驚失色。防備了好久,確定過來投奔的匈奴沒有感染,這才放心。
但這件事也變相促使了匈奴提前發動對東胡的進攻。
因為他們已經聚集到了足夠的人手,而且人太多了。再不去搶一搶東胡,日子就要真過不下去了。
有些匈奴人過來投奔前狠狠心拿走了族裏全部的糧食,還說等打下東胡再來接剩下的老弱婦孺去過好日子。
這話誰信誰是傻子。
真能打下東胡,就能從東胡搶女人生新的孩子。反正他們現在聚集的匈奴人數多,也不那麽缺青壯了,還能等得起下一輪的孩子長成。
更何況,也不是所有匈奴都把孩子拋下的,被拋棄的更多還是老人和女人。
這些沒有食物也沒有依靠的人要是放著不管肯定要餓死,大秦一直關注著匈奴,當然直接就接手了過去。
老人也便罷了,婦孺是真的很有價值。
北邊的邊塞區域有一些匈奴混血的庶民,不太容易討到媳婦。但因為他們混血的身份,天然親近中原人,是大秦理想中的取代匈奴部落的人選。
被匈奴拋棄的女子正適合與他們通婚,大家都是匈奴後裔誰也別嫌棄誰。秦國願意接納這些老弱在大秦邊境定居,已經算是格外開恩了。
等下一代的混血孩子出生,培訓一番就可以直接去塞外劃分草場,各自管轄一片區域。
還有這段時間收下的孩子,趁著年紀小洗腦一波,也將是非常合適的有生力量。
除卻這些帶匈奴血統的人外,其實還有些被拋棄的婦人是以前遭匈奴擄掠的中原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