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始皇帝特意調遣了一批農事官單獨負責此事,不讓瓜分後的郡縣過多插手。被徵用的官田暫時直屬都城管轄,待試種出成果後再還給各地郡府。
扶蘇作為有同人文作者開掛的主角,按照上輩子他手下能人總結出的研究經驗,給農事官寫過一個試驗田的操作規範。
基本流程就是仿照後世那種控製變量的試驗法,盡量用最少的田試出最合適的水肥比例、育種和播種方式等等細節。
他還額外叮囑農事官,可以試試培育一些季節性的作物,比如秋季播種後冬季就能收穫的。
歷史上時期人們種植占城稻,一年並不隻種一輪。它一般都會和晚稻配合,收穫占城稻後再播一輪晚稻,是為雙季稻。
每多播種一季,就能多一季的收成。哪怕晚稻收成不佳,也比沒有收成要好。
擔憂土地肥力不足,那就努力鑽研新的漚肥方法。
宋朝可以辦到的事情,大秦憑什麽不行?即便現欲鹽未舞在不行,不斷發展農業,一兩百年後遲早能行。
就古代這種原生態的農業研究模式,一千年下來科研進展也就那樣。
很多朝代根本不研究這個,農具等物品的發明進步全靠平民哪天靈機一動想出新主意。完事之後要等到朝堂推廣也不知道得等猴年馬月,全看周遭能不能出個負責的父母官。
隻要大秦官方足夠重視這種研究,有國庫資金支援、有先進的研究方法輔助,趕超宋朝指日可待。
扶蘇和父親暢想了一下大秦千百年後農人一年四季都有收成的美好未來,想完還是要迴歸現實的。
現在的情況就是大秦基本處在一年一收的狀態,甚至為了養地兩年一收。紫花苜蓿幫忙解決了養地的問題,如今大秦境內種一年休一年的情況已經非常少見了。
但豆科植物隻能固氮,作物需要的養料卻不止氮肥。農事官還得研究出更多作物搭配種植的方案,好完美補上互相間的缺漏。
會大量耗氮的就和豆科植物輪耕,會大量消耗其他元素的,就搭配其他能補充這個元素的植物。
雖說秦朝的眾人還不知道什麽氮磷鉀,可他們有非常原始且有效的辨別方法——那就是直接兩兩搭配在試驗田裏種植,看看哪兩個搭配出來的效果更好。
收成是最直觀的,分辨不了元素,難道還分辨不了收成多少嗎?
而且兩種作物輪耕還隻是最簡單的搭配,三種、四種都可以在後續不斷嚐試。大秦官田有的是,每片試驗田也沒必要劃得太大,很夠用了。
古人研究出來的最佳種植搭配其實是四圃式輪栽製,起源於18世紀的歐洲。這種方式將田地劃分成四份,分別種植四種作物,然後不斷輪換。
在四圃式之前,還出現過三圃式。但四圃式明顯互補效果更佳,就是可惜出現得太晚了。
華夏古代的先民種田時曾經和這種模式擦肩而過。
在很久遠的時代,農人為了旱澇保收,會在田地裏種植多種作物,喜旱喜澇的應有盡有。一般是最出名的五穀,然後等到秋季時哪種作物收成好就吃哪個。
這樣的耕作方式十分原始,但它保證了一般情況下至少能有一兩種作物豐收。無論遇到旱年還是澇年,都不至於因為種錯了糧食而顆粒無收。
要是遇到風調雨順的年份,五種作物都豐收了,那就是五穀豐登。要是運氣不好五種作物全部減產絕收,就是難得一見的大災年,要死很多人。
同樣是種植多種作物,有的農人比較機靈,下一年種的時候會把不同作物的種子埋在和上一年不一樣的位置。
若是能保證五年下來位置都不相同,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那麽地力就能得到極大的保留。
不過五穀畢竟不是按照微量元素互補進行搭配的,這樣的操作隻能算是聊勝於無。好在五穀裏有個豆科植物「菽」,至少能補一補氮肥。
所以先民們的智慧也是很強大的,哪怕沒有刻意去鑽研過多圃式輪栽方法,也能跟人家沾上點邊。
大秦農事官不知道後世的這種輪栽法,但他知道農人將五穀同時種植的情況。這些東西都是相通的,動一動腦筋,可能什麽時候就提前發現輪栽法的操作了呢?
左右如今君上鼓勵農業研究,隻要能發現新式好用的耕作方法,就能得到大筆的獎賞,甚至幹得好的還有封爵的機會。
為了這些好處,農事官們卯足了勁地折騰新奇法子。
駱越人說了,占城稻在他們那邊挺多見的。所以現在取走的這一波就算全部被折騰沒了也不心疼,再去駱越取就是了。
要是能研究出最佳耕作方式,現在的所謂浪費都不值一提。
搞研究哪有不投入成本的?
隻要君上不懷疑他們是故意搗亂就行。
當始皇帝的王駕抵達濮陽縣時,他收到了從九江郡(安徽)、廬江郡(江西)、南海郡(廣東)和象郡(越南)發來的農事官奏報。後麵兩郡是後續增派的,為了擴充緯度範圍。
奏報厚厚一遝,是由於不同緯度區間都派遣了至少一個農事官過去。每人寫一份奏報,就是很可觀的數量了。
泰山封禪之後天下三十多郡重新劃分成了四十多郡,百越也正式置郡了。
搖身一變的百越人對新的郡縣模式很是稀奇,沒因為不習慣而鬧什麽麽蛾子,大多還處在看熱鬧的階段。
扶蘇作為有同人文作者開掛的主角,按照上輩子他手下能人總結出的研究經驗,給農事官寫過一個試驗田的操作規範。
基本流程就是仿照後世那種控製變量的試驗法,盡量用最少的田試出最合適的水肥比例、育種和播種方式等等細節。
他還額外叮囑農事官,可以試試培育一些季節性的作物,比如秋季播種後冬季就能收穫的。
歷史上時期人們種植占城稻,一年並不隻種一輪。它一般都會和晚稻配合,收穫占城稻後再播一輪晚稻,是為雙季稻。
每多播種一季,就能多一季的收成。哪怕晚稻收成不佳,也比沒有收成要好。
擔憂土地肥力不足,那就努力鑽研新的漚肥方法。
宋朝可以辦到的事情,大秦憑什麽不行?即便現欲鹽未舞在不行,不斷發展農業,一兩百年後遲早能行。
就古代這種原生態的農業研究模式,一千年下來科研進展也就那樣。
很多朝代根本不研究這個,農具等物品的發明進步全靠平民哪天靈機一動想出新主意。完事之後要等到朝堂推廣也不知道得等猴年馬月,全看周遭能不能出個負責的父母官。
隻要大秦官方足夠重視這種研究,有國庫資金支援、有先進的研究方法輔助,趕超宋朝指日可待。
扶蘇和父親暢想了一下大秦千百年後農人一年四季都有收成的美好未來,想完還是要迴歸現實的。
現在的情況就是大秦基本處在一年一收的狀態,甚至為了養地兩年一收。紫花苜蓿幫忙解決了養地的問題,如今大秦境內種一年休一年的情況已經非常少見了。
但豆科植物隻能固氮,作物需要的養料卻不止氮肥。農事官還得研究出更多作物搭配種植的方案,好完美補上互相間的缺漏。
會大量耗氮的就和豆科植物輪耕,會大量消耗其他元素的,就搭配其他能補充這個元素的植物。
雖說秦朝的眾人還不知道什麽氮磷鉀,可他們有非常原始且有效的辨別方法——那就是直接兩兩搭配在試驗田裏種植,看看哪兩個搭配出來的效果更好。
收成是最直觀的,分辨不了元素,難道還分辨不了收成多少嗎?
而且兩種作物輪耕還隻是最簡單的搭配,三種、四種都可以在後續不斷嚐試。大秦官田有的是,每片試驗田也沒必要劃得太大,很夠用了。
古人研究出來的最佳種植搭配其實是四圃式輪栽製,起源於18世紀的歐洲。這種方式將田地劃分成四份,分別種植四種作物,然後不斷輪換。
在四圃式之前,還出現過三圃式。但四圃式明顯互補效果更佳,就是可惜出現得太晚了。
華夏古代的先民種田時曾經和這種模式擦肩而過。
在很久遠的時代,農人為了旱澇保收,會在田地裏種植多種作物,喜旱喜澇的應有盡有。一般是最出名的五穀,然後等到秋季時哪種作物收成好就吃哪個。
這樣的耕作方式十分原始,但它保證了一般情況下至少能有一兩種作物豐收。無論遇到旱年還是澇年,都不至於因為種錯了糧食而顆粒無收。
要是遇到風調雨順的年份,五種作物都豐收了,那就是五穀豐登。要是運氣不好五種作物全部減產絕收,就是難得一見的大災年,要死很多人。
同樣是種植多種作物,有的農人比較機靈,下一年種的時候會把不同作物的種子埋在和上一年不一樣的位置。
若是能保證五年下來位置都不相同,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那麽地力就能得到極大的保留。
不過五穀畢竟不是按照微量元素互補進行搭配的,這樣的操作隻能算是聊勝於無。好在五穀裏有個豆科植物「菽」,至少能補一補氮肥。
所以先民們的智慧也是很強大的,哪怕沒有刻意去鑽研過多圃式輪栽方法,也能跟人家沾上點邊。
大秦農事官不知道後世的這種輪栽法,但他知道農人將五穀同時種植的情況。這些東西都是相通的,動一動腦筋,可能什麽時候就提前發現輪栽法的操作了呢?
左右如今君上鼓勵農業研究,隻要能發現新式好用的耕作方法,就能得到大筆的獎賞,甚至幹得好的還有封爵的機會。
為了這些好處,農事官們卯足了勁地折騰新奇法子。
駱越人說了,占城稻在他們那邊挺多見的。所以現在取走的這一波就算全部被折騰沒了也不心疼,再去駱越取就是了。
要是能研究出最佳耕作方式,現在的所謂浪費都不值一提。
搞研究哪有不投入成本的?
隻要君上不懷疑他們是故意搗亂就行。
當始皇帝的王駕抵達濮陽縣時,他收到了從九江郡(安徽)、廬江郡(江西)、南海郡(廣東)和象郡(越南)發來的農事官奏報。後麵兩郡是後續增派的,為了擴充緯度範圍。
奏報厚厚一遝,是由於不同緯度區間都派遣了至少一個農事官過去。每人寫一份奏報,就是很可觀的數量了。
泰山封禪之後天下三十多郡重新劃分成了四十多郡,百越也正式置郡了。
搖身一變的百越人對新的郡縣模式很是稀奇,沒因為不習慣而鬧什麽麽蛾子,大多還處在看熱鬧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