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想故意害得秦國打敗仗,這樣故國才有可乘之機。
扶蘇應對這些的策略也很簡單。
他先把害群之馬挨個查出來,先記著,以後再算帳。
大戰在前,處置大批官員隻會鬧得朝野失衡,反而影響戰事,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現在就撕破臉。
不能處理他們,那就要想別的法子解決問題。
這群傢夥故意拖延糧草發放是吧?
那隻要他這個皇帝在前線待著,臣子們為了不餓著皇帝也不能搞事。
反賊隻有背地裏搞小動作的能耐,真現在就撕破臉,他們自己也是不敢的。
明知道陛下禦駕親征還剋扣糧草,就是實打實地造反了,朝中的老秦人能瞬間發難扣押他九族。
於是扶蘇就提出了要親征。
他自己心裏清楚自己的破敗身子當真去了邊境肯定會遭罪,一不小心就迴不來了。但為了大局他不得不冒這個險,往好處想,就當是去旅遊了。
而且也不一定真需要他出去呢。
扶蘇的計策是先威脅臣子。
你們要是不配合,我就去禦駕親征。到時候你們不配合也得配合,還不如現在就乖乖老實下來。
若是威脅不奏效,才會真正啟程出發。
實際上這個威脅不僅威脅的是亂臣賊子,更是在威脅朝中的秦國貴族。
你們就事不關己地看著皇帝為難是吧?
那他掀桌了,誰也別好過。
尋常時候貴族們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還會作壁上觀。可當皇帝用出魚死網破的無賴招數後,就不得不妥協了。
陛下不親征,他們隻是要捐出差不多夠用的糧草等物。要是陛下真去親征,給的糧草就不能僅僅是夠用了,得盡可能往多了給。
秦國貴族立刻一改口風,勸說陛下不要衝動。
前線刀劍無眼,還是留在都城中比較安全。糧草之事不必陛下憂心,他們一定積極捐糧。
扶蘇:嗬嗬。
和秦國貴族的反應正相反的,則是不少有異心的臣子。他們倒是攛掇起來了,恨不得秦二世真去親征,然後死在前線。
隻不過反賊中依舊出現了分歧。
有人覺得皇帝在前線不方便自己搞小動作,他本來就計劃好了。一開始乖乖配合,等關鍵時候掉鏈子,一舉拖垮大軍。
也有人覺得皇帝就該死在前線上,沒了秦二世,剩下的秦國公子不足為慮。他們可以再復刻一遍始皇駕崩後的起義,這次絕對能成。
兩派吵得不可開交,老秦人又成了看戲的那個。
這時候再遲鈍的人也瞧出問題了。
陛下這是不是在釣魚執法啊?
扶蘇隻是淡定地讓人把這些傢夥記錄下來,迴頭挨個調查,看他們是真的情緒上頭還是有造反的小心思。
這件事最後的結果是扶蘇被王賁為首的武將勸下了。
王賁老淚縱橫地跪地請罪,表示都是自己這些臣子不中用,才需要陛下以身威脅。要不是他們摁不住朝中的反賊,哪裏需要陛下拋開養病的大事,為這點小麻煩煩心?
扶蘇一通威逼利誘,不僅逼得秦國貴族們乖乖就範,跟隨始皇打天下的功臣集團也被狠狠虐了一波。
始皇帝不在,他們竟然連太子殿下都護不住。等日後下去了,如何有臉去麵見陛下?
一群人跟打了雞血一樣支棱起來,發誓一定處理好一切,不再叫扶蘇煩心。
之後朝中的小動作就少了起來,一群功臣文武協力,擯棄了之前的舊怨,聯合起來下了死手去防備亂黨誤國。
扶蘇這才能安心迴去養病,不用再擔憂戰事出現意外。
等冒頓單於伏誅,立刻收拾了那群亂黨。
始皇帝當時看這段的時候光顧著心疼兒子和憤怒反賊囂張去了,如今迴想起來,他就想起兒子妄圖以身犯險的事情。
就他那個吹個風就能病倒的小身子骨,他居然說要去禦駕親征???
始皇帝越想越氣:
「你到底有沒有把自己的身體放在心上?分明有旁的辦法解決,非要魚死網破和人拚命是不是?」
當時扶蘇都已經說動韓信了,隻要朝中局勢不好,他是真的會動身的。根本不像扶蘇狡辯的那樣,隻是威脅一下臣子。
扶蘇乖乖聽訓,靠在父親身側嗯嗯嗯地點頭,心裏卻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
確實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此事,可都沒有這招效率高。大戰在即,再慢吞吞解決的話,隻會徒增傷亡、延誤戰機。
所以扶蘇選擇了最快捷的辦法,而且為了保證自己能撐下去,也做了很多準備。
他總不能真為了一場大戰把自己的性命搭進去,大秦還需要他。
始皇看扶蘇這副裝乖的樣子就知道臭小子又是聽了但沒有完全聽。
積極認錯,死不悔改。
太子長得分明是個溫柔的麵相,偶爾做起事來卻比他還激進。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扶蘇本性根本不是習慣於溫水煮青蛙的那種,他和歷代先祖們一樣,都是有點暴脾氣在身上的。
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選擇蟄伏,有底氣了更偏向於和人硬剛。就像他祖父莊襄王,在趙國時謙遜地仰仗呂不韋,迴到秦國繼位之後三年內指哪兒打哪兒,兇得不行。
太子扶蘇之所以仁善,顯然不是生性如此。再說了,前世扶蘇是惡魂主宰身體,天性中有個鬼的仁善?
扶蘇應對這些的策略也很簡單。
他先把害群之馬挨個查出來,先記著,以後再算帳。
大戰在前,處置大批官員隻會鬧得朝野失衡,反而影響戰事,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現在就撕破臉。
不能處理他們,那就要想別的法子解決問題。
這群傢夥故意拖延糧草發放是吧?
那隻要他這個皇帝在前線待著,臣子們為了不餓著皇帝也不能搞事。
反賊隻有背地裏搞小動作的能耐,真現在就撕破臉,他們自己也是不敢的。
明知道陛下禦駕親征還剋扣糧草,就是實打實地造反了,朝中的老秦人能瞬間發難扣押他九族。
於是扶蘇就提出了要親征。
他自己心裏清楚自己的破敗身子當真去了邊境肯定會遭罪,一不小心就迴不來了。但為了大局他不得不冒這個險,往好處想,就當是去旅遊了。
而且也不一定真需要他出去呢。
扶蘇的計策是先威脅臣子。
你們要是不配合,我就去禦駕親征。到時候你們不配合也得配合,還不如現在就乖乖老實下來。
若是威脅不奏效,才會真正啟程出發。
實際上這個威脅不僅威脅的是亂臣賊子,更是在威脅朝中的秦國貴族。
你們就事不關己地看著皇帝為難是吧?
那他掀桌了,誰也別好過。
尋常時候貴族們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還會作壁上觀。可當皇帝用出魚死網破的無賴招數後,就不得不妥協了。
陛下不親征,他們隻是要捐出差不多夠用的糧草等物。要是陛下真去親征,給的糧草就不能僅僅是夠用了,得盡可能往多了給。
秦國貴族立刻一改口風,勸說陛下不要衝動。
前線刀劍無眼,還是留在都城中比較安全。糧草之事不必陛下憂心,他們一定積極捐糧。
扶蘇:嗬嗬。
和秦國貴族的反應正相反的,則是不少有異心的臣子。他們倒是攛掇起來了,恨不得秦二世真去親征,然後死在前線。
隻不過反賊中依舊出現了分歧。
有人覺得皇帝在前線不方便自己搞小動作,他本來就計劃好了。一開始乖乖配合,等關鍵時候掉鏈子,一舉拖垮大軍。
也有人覺得皇帝就該死在前線上,沒了秦二世,剩下的秦國公子不足為慮。他們可以再復刻一遍始皇駕崩後的起義,這次絕對能成。
兩派吵得不可開交,老秦人又成了看戲的那個。
這時候再遲鈍的人也瞧出問題了。
陛下這是不是在釣魚執法啊?
扶蘇隻是淡定地讓人把這些傢夥記錄下來,迴頭挨個調查,看他們是真的情緒上頭還是有造反的小心思。
這件事最後的結果是扶蘇被王賁為首的武將勸下了。
王賁老淚縱橫地跪地請罪,表示都是自己這些臣子不中用,才需要陛下以身威脅。要不是他們摁不住朝中的反賊,哪裏需要陛下拋開養病的大事,為這點小麻煩煩心?
扶蘇一通威逼利誘,不僅逼得秦國貴族們乖乖就範,跟隨始皇打天下的功臣集團也被狠狠虐了一波。
始皇帝不在,他們竟然連太子殿下都護不住。等日後下去了,如何有臉去麵見陛下?
一群人跟打了雞血一樣支棱起來,發誓一定處理好一切,不再叫扶蘇煩心。
之後朝中的小動作就少了起來,一群功臣文武協力,擯棄了之前的舊怨,聯合起來下了死手去防備亂黨誤國。
扶蘇這才能安心迴去養病,不用再擔憂戰事出現意外。
等冒頓單於伏誅,立刻收拾了那群亂黨。
始皇帝當時看這段的時候光顧著心疼兒子和憤怒反賊囂張去了,如今迴想起來,他就想起兒子妄圖以身犯險的事情。
就他那個吹個風就能病倒的小身子骨,他居然說要去禦駕親征???
始皇帝越想越氣:
「你到底有沒有把自己的身體放在心上?分明有旁的辦法解決,非要魚死網破和人拚命是不是?」
當時扶蘇都已經說動韓信了,隻要朝中局勢不好,他是真的會動身的。根本不像扶蘇狡辯的那樣,隻是威脅一下臣子。
扶蘇乖乖聽訓,靠在父親身側嗯嗯嗯地點頭,心裏卻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
確實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此事,可都沒有這招效率高。大戰在即,再慢吞吞解決的話,隻會徒增傷亡、延誤戰機。
所以扶蘇選擇了最快捷的辦法,而且為了保證自己能撐下去,也做了很多準備。
他總不能真為了一場大戰把自己的性命搭進去,大秦還需要他。
始皇看扶蘇這副裝乖的樣子就知道臭小子又是聽了但沒有完全聽。
積極認錯,死不悔改。
太子長得分明是個溫柔的麵相,偶爾做起事來卻比他還激進。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扶蘇本性根本不是習慣於溫水煮青蛙的那種,他和歷代先祖們一樣,都是有點暴脾氣在身上的。
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選擇蟄伏,有底氣了更偏向於和人硬剛。就像他祖父莊襄王,在趙國時謙遜地仰仗呂不韋,迴到秦國繼位之後三年內指哪兒打哪兒,兇得不行。
太子扶蘇之所以仁善,顯然不是生性如此。再說了,前世扶蘇是惡魂主宰身體,天性中有個鬼的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