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天然懼怕階級比自己高的人,而敢把心裏話告訴同階級的人。
既如此,不利用起來豈不是很浪費?
底層鄉裏不可能都派兵駐紮,但是縣城肯定有兵。不一定是大批量的士兵,可能隻是單純的守門兵卒,以及維護治安的差役。
不管他們是什麽種類的兵,又或者算不算兵籍的軍人,扶蘇直接下令讓他們按照軍紀行事,並且額外寫了一份應對庶民的規章製度出來。
庶民又分不清這個,作為統治者隻要提供「能說心裏話、能替鄉親伸冤」的「秦兵」就可以了。
庶民對當官的不夠信任,那就先利用手頭的優勢,把軍人的形象塑造起來。等時間久了,士兵和差役可以區分開來,這就相當於後世的軍和警的分別了。
庶民自會知道有冤屈去找差役而非守城士兵,這樣處理起來更快一些。
之前說過,這一世的鄉中遊繳是在官學裏單獨培養的。遊繳就是基層差役之一,幹的是類似民警的活。
他們和縣令之類的官吏是兩套不同的培養體係,可以施行獨立的思想教育。
扶蘇和秦王政之前討論過給臣民洗腦的可行性。
當時討論的是怎麽植入忠君愛國思想,但一通百通。忠君愛國可以教導出來,別的一樣可以。
比如遊繳的培育,就可以從一開始就教育他們要愛護庶民,為庶民請命。
上一世扶蘇沒來得及搞細分過的教育體係,兵差分離的計劃施行的就比較慢。而且也不能完全保證差役肯為庶民奔走,不知道橋鬆有沒有補上這個缺漏。
齊王建和酈食其的對話是許久之前發生的了,被他們拉著問東問西的送信兵如今已經抵達鹹陽。
方才秦王政感慨齊國局勢之後沒多久,酈食其的信就被送來了鹹陽宮。
士兵順便提起了齊王建詢問他的事情。
秦王政不覺得齊王這是突然好奇秦國如何把國家治理得這麽好,於是想學習借鑑一二。
估計那傢夥又是莫名其妙對什麽東西起了興趣,這種事情張良熟的很。之前帶著他到處玩的時候,經常要迴答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
秦王看完信後對齊國局勢有了大概的了解。
齊國現在就是兩個聯盟在互相牽製,中間擺爛的萬事不管,後勝黨則在攪渾水。
既不想齊王建輸,又不甘心幫助酈食其。幹脆態度曖昧一些,觀望局勢。
奪位的兩派拉攏他們也不見得是真指望他們幫助自己,隻要後勝一黨不幫齊王建,他們就滿意了。
目前看來齊國還能再僵持許久。
秦王政便道:
「讓他們繼續拖延著,等秋收過後再說。」
秦國的夏季即將結束,又是一輪秋收。秋收時節他們沒空和齊國開戰,左右齊國那頭也不著急。
正好士兵提起了軍紀的事。
扶蘇想了想,從桌案上拿起一個冊子遞給父親。
這是他整理的大秦如今還欠缺的各項體係,大部分都進行了細化。按照這個建設起來並不困難,就是比較費事。
大一統後這些東西都得安排上,如今倒是可以先看看,有個大概的印象。
秦王政問道:
「這是你什麽時候寫的?怎麽又偷偷用功?不是讓你好好休息嗎?」
扶蘇說自己夏日裏清閑,才抽空寫出來的。這個夏日他沒有生病,父親不必太過小心翼翼。
秦王政便也不再說什麽了。
他翻看著太子提出的一項項條例,清晰完善。和它一比,如今的大秦就像個剛搭好的框架,隻填充了零星細節,還遠遠不夠。
不由得嘆了口氣:
「還是時間太短了。」
事情千頭萬緒的,所幸有太子帶著記憶重生。否則這麽多細節,都隻能一點點填充,不知道要花多少年。
就這,也沒達到完美。扶蘇說他這一世再去看當初的大秦政治架構,依然能找到不少漏洞。
扶蘇勸慰父親:
「子孫後輩那麽多,我們若是把事情全部做完了,還要他們幹什麽?」
後人總會想到更多更好的政策,他們隻要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就行了。
難道還會有人苛責父親隻搭好了框架,沒有把剩下的一併做完嗎?說這話的人先給父親續命兩千年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更何況萬事開頭難,建立基礎體係的始皇帝才是最厲害的那個,扶蘇自認為自己和子孫後輩都頂多能算是在其上添磚加瓦的普通人罷了。
「父親已經拿下了最大的功績,也要給後人留點肉湯分一分。否則去了地府,別人一問他們做出過什麽成績,他們什麽都說不出來,豈不是要給您丟臉?」
秦王政果然被逗樂了:
「胡說什麽?維持住大秦國力不衰落,難道不能算功績嗎?」
守成之君也是值得稱道的,秦王政從不指望子孫後輩都和他一樣能成為開拓者。他和太子把大秦建設好,剩下的人別走下坡路他就滿足了。
指望後輩都有建樹也太難了,看多了六國的奇葩君主,秦王政現在的要求放得很低。
畢竟他和愛子可是都設想過萬一後代廢物層出不窮該怎麽辦的人。
扶蘇見父親重新高興起來,這才順勢詢問之前父親為何情緒低落。
秦王政險些沒有防備地隨口說出來了,話到嘴邊及時打住。
既如此,不利用起來豈不是很浪費?
底層鄉裏不可能都派兵駐紮,但是縣城肯定有兵。不一定是大批量的士兵,可能隻是單純的守門兵卒,以及維護治安的差役。
不管他們是什麽種類的兵,又或者算不算兵籍的軍人,扶蘇直接下令讓他們按照軍紀行事,並且額外寫了一份應對庶民的規章製度出來。
庶民又分不清這個,作為統治者隻要提供「能說心裏話、能替鄉親伸冤」的「秦兵」就可以了。
庶民對當官的不夠信任,那就先利用手頭的優勢,把軍人的形象塑造起來。等時間久了,士兵和差役可以區分開來,這就相當於後世的軍和警的分別了。
庶民自會知道有冤屈去找差役而非守城士兵,這樣處理起來更快一些。
之前說過,這一世的鄉中遊繳是在官學裏單獨培養的。遊繳就是基層差役之一,幹的是類似民警的活。
他們和縣令之類的官吏是兩套不同的培養體係,可以施行獨立的思想教育。
扶蘇和秦王政之前討論過給臣民洗腦的可行性。
當時討論的是怎麽植入忠君愛國思想,但一通百通。忠君愛國可以教導出來,別的一樣可以。
比如遊繳的培育,就可以從一開始就教育他們要愛護庶民,為庶民請命。
上一世扶蘇沒來得及搞細分過的教育體係,兵差分離的計劃施行的就比較慢。而且也不能完全保證差役肯為庶民奔走,不知道橋鬆有沒有補上這個缺漏。
齊王建和酈食其的對話是許久之前發生的了,被他們拉著問東問西的送信兵如今已經抵達鹹陽。
方才秦王政感慨齊國局勢之後沒多久,酈食其的信就被送來了鹹陽宮。
士兵順便提起了齊王建詢問他的事情。
秦王政不覺得齊王這是突然好奇秦國如何把國家治理得這麽好,於是想學習借鑑一二。
估計那傢夥又是莫名其妙對什麽東西起了興趣,這種事情張良熟的很。之前帶著他到處玩的時候,經常要迴答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
秦王看完信後對齊國局勢有了大概的了解。
齊國現在就是兩個聯盟在互相牽製,中間擺爛的萬事不管,後勝黨則在攪渾水。
既不想齊王建輸,又不甘心幫助酈食其。幹脆態度曖昧一些,觀望局勢。
奪位的兩派拉攏他們也不見得是真指望他們幫助自己,隻要後勝一黨不幫齊王建,他們就滿意了。
目前看來齊國還能再僵持許久。
秦王政便道:
「讓他們繼續拖延著,等秋收過後再說。」
秦國的夏季即將結束,又是一輪秋收。秋收時節他們沒空和齊國開戰,左右齊國那頭也不著急。
正好士兵提起了軍紀的事。
扶蘇想了想,從桌案上拿起一個冊子遞給父親。
這是他整理的大秦如今還欠缺的各項體係,大部分都進行了細化。按照這個建設起來並不困難,就是比較費事。
大一統後這些東西都得安排上,如今倒是可以先看看,有個大概的印象。
秦王政問道:
「這是你什麽時候寫的?怎麽又偷偷用功?不是讓你好好休息嗎?」
扶蘇說自己夏日裏清閑,才抽空寫出來的。這個夏日他沒有生病,父親不必太過小心翼翼。
秦王政便也不再說什麽了。
他翻看著太子提出的一項項條例,清晰完善。和它一比,如今的大秦就像個剛搭好的框架,隻填充了零星細節,還遠遠不夠。
不由得嘆了口氣:
「還是時間太短了。」
事情千頭萬緒的,所幸有太子帶著記憶重生。否則這麽多細節,都隻能一點點填充,不知道要花多少年。
就這,也沒達到完美。扶蘇說他這一世再去看當初的大秦政治架構,依然能找到不少漏洞。
扶蘇勸慰父親:
「子孫後輩那麽多,我們若是把事情全部做完了,還要他們幹什麽?」
後人總會想到更多更好的政策,他們隻要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就行了。
難道還會有人苛責父親隻搭好了框架,沒有把剩下的一併做完嗎?說這話的人先給父親續命兩千年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更何況萬事開頭難,建立基礎體係的始皇帝才是最厲害的那個,扶蘇自認為自己和子孫後輩都頂多能算是在其上添磚加瓦的普通人罷了。
「父親已經拿下了最大的功績,也要給後人留點肉湯分一分。否則去了地府,別人一問他們做出過什麽成績,他們什麽都說不出來,豈不是要給您丟臉?」
秦王政果然被逗樂了:
「胡說什麽?維持住大秦國力不衰落,難道不能算功績嗎?」
守成之君也是值得稱道的,秦王政從不指望子孫後輩都和他一樣能成為開拓者。他和太子把大秦建設好,剩下的人別走下坡路他就滿足了。
指望後輩都有建樹也太難了,看多了六國的奇葩君主,秦王政現在的要求放得很低。
畢竟他和愛子可是都設想過萬一後代廢物層出不窮該怎麽辦的人。
扶蘇見父親重新高興起來,這才順勢詢問之前父親為何情緒低落。
秦王政險些沒有防備地隨口說出來了,話到嘴邊及時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