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己不高興的時候,就要讓別人和自己一樣不高興,然後自己就能高興起來了。
於是扶蘇親切地叫住了李斯:
「廷尉等一等,我有話要轉達給你。」
李斯聞言汗毛一豎,總覺得太子這個表情肯定沒安好心。
但他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還是乖乖走過去了。
「殿下請說。」
扶蘇的語氣越發溫和:
「方才我與父親去城中逛了一圈,聽到不少人在談論荊軻刺秦之事。沒料到裏頭還有關於廷尉的部分,真是叫人意外呢。」
說著,扶蘇用抑揚頓挫的口吻複述了一遍李廷尉版本的刺秦故事,臉上寫滿了讚嘆,主打一個讓人當場社死。
李斯:!!!
李斯腳趾瘋狂扣地。
不是吧不是吧?他私底下悄悄編的自傳故事怎麽流傳出去了?而且還被王上和太子給聽見了?
李斯尷尬得恨不得當場消失。
更尷尬得還在後麵,扶蘇告訴他:
「父親聽完後誇讚廷尉很會編故事,所以廷尉有沒有考慮過兼修小說家?尊師荀先生作為大儒卻頗通刑名法術,想必廷尉也不差什麽,兼修兩家不過輕而易舉。」
李斯:…………
救命,王上還說過這種話呢?王上你變了王上,你都學會揶揄別人了!
太子殿下真是太可怕了,誰跟他待久了都會被汙染。
打擊過李斯之後,扶蘇心情愉悅了一點點。於是他又快樂地去找了王綰,誇讚對方臨危不亂、伸腳絆倒刺客的英姿。
王綰:誰、誰給我編的這個???
王綰夢遊一樣地迴到家,就看見蠢兒子高高興興地衝出來,分享自己編的故事得到全鹹陽傳播、現在鹹陽城裏好多人都誇讚父親有急智呢!
王綰的表情漸漸危險。
原來你是小子在背後坑爹!害得他被太子和王上嘲笑!
斯文人王綰難得抽出了棍子,準備揍兒子。
作者有話要說:
扶蘇:快樂.jpg
李斯:我那冰清玉潔的王上啊!你受苦了!!!
王綰:兒子調皮,不打是不行的。
政哥:不,兒子調皮,當然是選擇縱容他。
王綰:???
第41章 小兵仙
冬日裏比較清閑,扶蘇多了很多時間去抓弟弟妹妹們的學業和課外實習。
於是公子公主們迎來了痛苦的家長抽查。
你永遠不知道大兄什麽時候會突然出現在附近,然後抓住你開小差,並罰你增加好幾倍的作業。
兄弟姐妹裏唯二不受影響的,一個是早就畢業不用上課的長姐陰嫚,一個是認真勤勉的二兄公子高。
扶蘇還是很喜歡這個二弟的,畢竟他真的很認真。交代給他的事情他都會仔仔細細做好,絕不會陽奉陰違。
可惜的是公子高脾氣比較軟,不太能壓得住弟弟妹妹們。否則把盯著大家的活分派給他,扶蘇還能空出更多的時間來。
問題不大,有先生們幫他盯著呢。
這天陰嫚整理完了最終版本的七國文字對照字典,交給工匠去製作印刷用的木雕版之後,跑來章台宮玩耍。
她都忙活好久了,連來看父親的機會都不多。如今終於忙完,她得趕緊過來培養一下感情。
一進門,就看見大兄正在寫什麽東西。
父親還在批閱奏摺,陰嫚沒有貿然打擾。她湊到扶蘇身邊,小聲詢問這是在寫什麽。
扶蘇便示意她自己拿旁邊寫好的紙張去看。
陰嫚拾起來看了一眼,意外地發現這好像是儒家的學說。又換了一張,這張是道家的學說。
一遝手稿總結了諸子百家的許多主張,但是仔細一看,又覺得不太對。好像是刪減版,就是從百家學說裏挑出有益於大秦的,剩下的全部摒棄。
陰嫚靈光一閃,瞪圓了眼睛:
「大兄,你這是雜家的主張啊!」
以前外麵都傳言,大兄被儒家給忽悠了,以後可能會親善儒家。可現在看來,分明是雜家。
於我有用者取之,於我無用者棄之。
陰嫚複雜地看了一眼長兄。
昔年孝公廣納賢才,商君自魏國而來,與孝公暢談了幾場。
第一次,商君大談帝道,即上古堯舜之道。此道脫離實際,早已不適應如今的社會形式,孝公不予理睬。
第二次,商君改談王道,即周文王仁義治國。此道雖好,卻不適合當時的大秦,孝公同樣沒有採納。
第三次,商君摸準了孝公的偏好,大談霸道。以爭霸天下為目標,確實引起了孝公的興趣。
第四次,商君終於提出了成就霸道偉業的方法。二人促膝長談,商議下了變法圖強之路。
因此自孝公以來,大秦走的一向是霸道之路。然而長兄顯然不青睞純粹的霸道,反而更像是王道與霸道的雜糅。
扶蘇偏頭看了一眼沉浸在奏摺中的父親,秦王政頭也沒抬,卻像是察覺到了兒子的視線那般,擺擺手示意他們自便。
於是扶蘇就帶著妹妹出去了。
二人在溫暖的偏殿中坐下,扶蘇拿起那遝寫滿文字的紙張,慢悠悠地開口:
「陰嫚以為,何為天子?」
陰嫚皺起了秀美的眉頭。
如果問何為諸侯王,她可以答出很多個模版。譬如春秋五霸那種的,各有各的風格;再譬如最近幾代秦王那般,威震天下;亦或者各國中興之主那樣,沉穩強大。
於是扶蘇親切地叫住了李斯:
「廷尉等一等,我有話要轉達給你。」
李斯聞言汗毛一豎,總覺得太子這個表情肯定沒安好心。
但他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還是乖乖走過去了。
「殿下請說。」
扶蘇的語氣越發溫和:
「方才我與父親去城中逛了一圈,聽到不少人在談論荊軻刺秦之事。沒料到裏頭還有關於廷尉的部分,真是叫人意外呢。」
說著,扶蘇用抑揚頓挫的口吻複述了一遍李廷尉版本的刺秦故事,臉上寫滿了讚嘆,主打一個讓人當場社死。
李斯:!!!
李斯腳趾瘋狂扣地。
不是吧不是吧?他私底下悄悄編的自傳故事怎麽流傳出去了?而且還被王上和太子給聽見了?
李斯尷尬得恨不得當場消失。
更尷尬得還在後麵,扶蘇告訴他:
「父親聽完後誇讚廷尉很會編故事,所以廷尉有沒有考慮過兼修小說家?尊師荀先生作為大儒卻頗通刑名法術,想必廷尉也不差什麽,兼修兩家不過輕而易舉。」
李斯:…………
救命,王上還說過這種話呢?王上你變了王上,你都學會揶揄別人了!
太子殿下真是太可怕了,誰跟他待久了都會被汙染。
打擊過李斯之後,扶蘇心情愉悅了一點點。於是他又快樂地去找了王綰,誇讚對方臨危不亂、伸腳絆倒刺客的英姿。
王綰:誰、誰給我編的這個???
王綰夢遊一樣地迴到家,就看見蠢兒子高高興興地衝出來,分享自己編的故事得到全鹹陽傳播、現在鹹陽城裏好多人都誇讚父親有急智呢!
王綰的表情漸漸危險。
原來你是小子在背後坑爹!害得他被太子和王上嘲笑!
斯文人王綰難得抽出了棍子,準備揍兒子。
作者有話要說:
扶蘇:快樂.jpg
李斯:我那冰清玉潔的王上啊!你受苦了!!!
王綰:兒子調皮,不打是不行的。
政哥:不,兒子調皮,當然是選擇縱容他。
王綰:???
第41章 小兵仙
冬日裏比較清閑,扶蘇多了很多時間去抓弟弟妹妹們的學業和課外實習。
於是公子公主們迎來了痛苦的家長抽查。
你永遠不知道大兄什麽時候會突然出現在附近,然後抓住你開小差,並罰你增加好幾倍的作業。
兄弟姐妹裏唯二不受影響的,一個是早就畢業不用上課的長姐陰嫚,一個是認真勤勉的二兄公子高。
扶蘇還是很喜歡這個二弟的,畢竟他真的很認真。交代給他的事情他都會仔仔細細做好,絕不會陽奉陰違。
可惜的是公子高脾氣比較軟,不太能壓得住弟弟妹妹們。否則把盯著大家的活分派給他,扶蘇還能空出更多的時間來。
問題不大,有先生們幫他盯著呢。
這天陰嫚整理完了最終版本的七國文字對照字典,交給工匠去製作印刷用的木雕版之後,跑來章台宮玩耍。
她都忙活好久了,連來看父親的機會都不多。如今終於忙完,她得趕緊過來培養一下感情。
一進門,就看見大兄正在寫什麽東西。
父親還在批閱奏摺,陰嫚沒有貿然打擾。她湊到扶蘇身邊,小聲詢問這是在寫什麽。
扶蘇便示意她自己拿旁邊寫好的紙張去看。
陰嫚拾起來看了一眼,意外地發現這好像是儒家的學說。又換了一張,這張是道家的學說。
一遝手稿總結了諸子百家的許多主張,但是仔細一看,又覺得不太對。好像是刪減版,就是從百家學說裏挑出有益於大秦的,剩下的全部摒棄。
陰嫚靈光一閃,瞪圓了眼睛:
「大兄,你這是雜家的主張啊!」
以前外麵都傳言,大兄被儒家給忽悠了,以後可能會親善儒家。可現在看來,分明是雜家。
於我有用者取之,於我無用者棄之。
陰嫚複雜地看了一眼長兄。
昔年孝公廣納賢才,商君自魏國而來,與孝公暢談了幾場。
第一次,商君大談帝道,即上古堯舜之道。此道脫離實際,早已不適應如今的社會形式,孝公不予理睬。
第二次,商君改談王道,即周文王仁義治國。此道雖好,卻不適合當時的大秦,孝公同樣沒有採納。
第三次,商君摸準了孝公的偏好,大談霸道。以爭霸天下為目標,確實引起了孝公的興趣。
第四次,商君終於提出了成就霸道偉業的方法。二人促膝長談,商議下了變法圖強之路。
因此自孝公以來,大秦走的一向是霸道之路。然而長兄顯然不青睞純粹的霸道,反而更像是王道與霸道的雜糅。
扶蘇偏頭看了一眼沉浸在奏摺中的父親,秦王政頭也沒抬,卻像是察覺到了兒子的視線那般,擺擺手示意他們自便。
於是扶蘇就帶著妹妹出去了。
二人在溫暖的偏殿中坐下,扶蘇拿起那遝寫滿文字的紙張,慢悠悠地開口:
「陰嫚以為,何為天子?」
陰嫚皺起了秀美的眉頭。
如果問何為諸侯王,她可以答出很多個模版。譬如春秋五霸那種的,各有各的風格;再譬如最近幾代秦王那般,威震天下;亦或者各國中興之主那樣,沉穩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