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已至此,趙人再抵擋也不過是白費力氣。
趙王遷喜滋滋地重新吃上了美味的飽飯,擔心貴族憤怒之下打他,還連連催促秦軍趕緊送他去陳縣和韓王安作伴。
秦軍:……
這也太積極了吧?
上輩子趙王遷沒有選擇投降,而是被秦軍攻破城池之後俘虜的。俘虜的待遇當然沒有投降的好,所以他被流放到到了房齡的深山之中。
因為深山裏日子不好過,這位沒什麽本事的趙王寫出了他這一生唯一流傳在世的作品《山水》。這是一首詩歌,唱的是對故鄉的思念,情感真摯,大概是趙王遷文學造詣的巔峰。
隻是吧,被流放了還唱歌懷念故鄉,堪比被罰了舂米還唱歌喊兒子來救自己的戚夫人、成了階下囚還寫詩詞懷念故國的南唐後主李煜,總之就是兩個字——找死。
所以趙王遷沒活多久就死了。
他死了不要緊,他的前太子兄長趙嘉逃了出去,在代地稱王。秦國沒空打他,讓他苟延殘喘到了六年之後,才被王賁順手滅了。
因著這一點,扶蘇進入邯鄲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人把趙嘉帶過來。
他早防著趙嘉再次逃跑,從剛開始攻趙的時候就安排了潛伏在趙國的人盯緊這位公子。
趙嘉的能力其實不太夠,但他對危險的感知還不錯。曾經屢次試圖提前逃跑,都被扶蘇安排的人刻意阻攔了下來。
有郭開幫忙,這些事情都好說。
郭開隻要告訴趙王遷:
「你的兄長公子嘉似乎有意逃去代地稱王,若他得到李牧的支持,你必定會被他取而代之。」
趙王遷最怕自己如今的好日子結束,他當然不會給趙嘉東山再起的機會。於是後頭就幹脆派了一堆人看守趙嘉,避免這人脫離自己的掌控。
如今秦軍入城雖然造成了一些騷亂,但那隻是庶民驚恐之下自己亂起來的而已。
秦軍受到長公子的約束不敢侵犯黎庶,城外又有大軍嚴密地將城池包圍住,根本不給趙嘉趁亂逃跑的機會。
昔日俊美風流的公子嘉被押送到扶蘇麵前時,已經是髮髻淩亂、衣衫髒汙了。
扶蘇皺了皺眉:
「你們折辱公子了?」
士兵忙道不敢:
「公子嘉試圖鑽狗洞逃跑,這才弄成這樣。」
扶蘇:……
竟然逼得公子嘉不顧身份去鑽狗洞,扶蘇表示很抱歉。這位公子倒確實是挺有魄力的,一般貴族可拉不下身份做這種事情。
可惜了,光有魄力無法成事,當君王的,能力不行就是原罪。
第34章 親赴邯鄲
公子嘉倒是並不因為自己的狼狽而尷尬,他看著麵前這位和他一樣賢名遠播的長公子,苦笑了一聲。
以前眾人總愛把秦趙兩國拿出來對比,什麽都要對比,長公子自然也逃不過。
同為長子,同樣素有賢名,同樣被朝臣寄予厚望。但他們兩個的命運卻截然不同,一個是父親棄之敝履的廢太子,一個是深受寵愛的長公子。
公子嘉以前並不覺得自己比旁人差多少,但今日看見了正主,忽然意識到自己確實差得有點遠。
扶蘇是個表麵看起來溫潤和煦的人,作為他的敵人,趙嘉敏銳地察覺到了溫和表象下的危險,那是他曾經麵對自己的父王時都沒有過的危機感。
大秦公子氣勢如此之強的嗎?也難怪能壓製得弟弟們毫無存在感。
扶蘇對趙國貴族沒有任何好感,能讓他們維持住最後的體麵已經是他涵養好了。當年父親在邯鄲受人欺淩,受的就是這些貴族的欺淩。
不過趙嘉倒是沒有參與其中,所以扶蘇對他勉強還能和善一些。
扶蘇反正是搞不懂這麽一個名聲在外的公子是怎麽能被趙王遷排擠得出不了頭的。
要麽你狠狠心,直接聯合李牧反了弟弟。要麽你就老老實實打消翻身的念頭,當個富貴閑人。
造反不太敢,放手又不甘心,整天和邯鄲文臣死磕。明知道臣子多是郭開的爪牙,還要想盡辦法策反他們。
沒必要,屬實是沒必要。
公子嘉如今已是階下囚,被士兵鬆開之後,他認命地長長一揖:
「如今趙國已然投降,還請秦國高抬貴手,放其餘的趙國貴族一馬。」
他聽聞韓國投降之後,有一部分貴族被斬殺了,因此心下不安。秦國素有殺俘虜的先例,趙嘉覺得自己不能不管。
扶蘇挑眉:
「那些貴族誤國,害趙國被滅,日常又排擠你,你還為他們說好話?」
這位公子是不是有點傻白甜?
難怪做不到起兵造反,怕是下不了狠手清洗朝中的奸佞黨派。看誰都覺得是能夠迷途知返的未來忠臣,所以寧願用懷柔的方式勸人迴頭是岸。
很久沒有見到這麽天真的公子了,上一個……上一群還是他那堆被押去加班幹活的弟弟們。
自家弟弟傻一點叫可愛,別人家的公子傻一點就叫可笑了。扶蘇想起了曾經的趙武靈王,感覺這可能是趙國王室的遺傳吧。
趙武靈王當年廢長立幼把王位傳給小兒子,迴頭一聽大兒子哭訴日子難過後他又後悔了,跑去和小兒子說要不咱們把趙國一分兩半你和你哥哥一人一半吧。於是很不幸地被小兒子手底下的臣子餓死在了沙丘行宮,白生了一腔慈父心腸。
趙王遷喜滋滋地重新吃上了美味的飽飯,擔心貴族憤怒之下打他,還連連催促秦軍趕緊送他去陳縣和韓王安作伴。
秦軍:……
這也太積極了吧?
上輩子趙王遷沒有選擇投降,而是被秦軍攻破城池之後俘虜的。俘虜的待遇當然沒有投降的好,所以他被流放到到了房齡的深山之中。
因為深山裏日子不好過,這位沒什麽本事的趙王寫出了他這一生唯一流傳在世的作品《山水》。這是一首詩歌,唱的是對故鄉的思念,情感真摯,大概是趙王遷文學造詣的巔峰。
隻是吧,被流放了還唱歌懷念故鄉,堪比被罰了舂米還唱歌喊兒子來救自己的戚夫人、成了階下囚還寫詩詞懷念故國的南唐後主李煜,總之就是兩個字——找死。
所以趙王遷沒活多久就死了。
他死了不要緊,他的前太子兄長趙嘉逃了出去,在代地稱王。秦國沒空打他,讓他苟延殘喘到了六年之後,才被王賁順手滅了。
因著這一點,扶蘇進入邯鄲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人把趙嘉帶過來。
他早防著趙嘉再次逃跑,從剛開始攻趙的時候就安排了潛伏在趙國的人盯緊這位公子。
趙嘉的能力其實不太夠,但他對危險的感知還不錯。曾經屢次試圖提前逃跑,都被扶蘇安排的人刻意阻攔了下來。
有郭開幫忙,這些事情都好說。
郭開隻要告訴趙王遷:
「你的兄長公子嘉似乎有意逃去代地稱王,若他得到李牧的支持,你必定會被他取而代之。」
趙王遷最怕自己如今的好日子結束,他當然不會給趙嘉東山再起的機會。於是後頭就幹脆派了一堆人看守趙嘉,避免這人脫離自己的掌控。
如今秦軍入城雖然造成了一些騷亂,但那隻是庶民驚恐之下自己亂起來的而已。
秦軍受到長公子的約束不敢侵犯黎庶,城外又有大軍嚴密地將城池包圍住,根本不給趙嘉趁亂逃跑的機會。
昔日俊美風流的公子嘉被押送到扶蘇麵前時,已經是髮髻淩亂、衣衫髒汙了。
扶蘇皺了皺眉:
「你們折辱公子了?」
士兵忙道不敢:
「公子嘉試圖鑽狗洞逃跑,這才弄成這樣。」
扶蘇:……
竟然逼得公子嘉不顧身份去鑽狗洞,扶蘇表示很抱歉。這位公子倒確實是挺有魄力的,一般貴族可拉不下身份做這種事情。
可惜了,光有魄力無法成事,當君王的,能力不行就是原罪。
第34章 親赴邯鄲
公子嘉倒是並不因為自己的狼狽而尷尬,他看著麵前這位和他一樣賢名遠播的長公子,苦笑了一聲。
以前眾人總愛把秦趙兩國拿出來對比,什麽都要對比,長公子自然也逃不過。
同為長子,同樣素有賢名,同樣被朝臣寄予厚望。但他們兩個的命運卻截然不同,一個是父親棄之敝履的廢太子,一個是深受寵愛的長公子。
公子嘉以前並不覺得自己比旁人差多少,但今日看見了正主,忽然意識到自己確實差得有點遠。
扶蘇是個表麵看起來溫潤和煦的人,作為他的敵人,趙嘉敏銳地察覺到了溫和表象下的危險,那是他曾經麵對自己的父王時都沒有過的危機感。
大秦公子氣勢如此之強的嗎?也難怪能壓製得弟弟們毫無存在感。
扶蘇對趙國貴族沒有任何好感,能讓他們維持住最後的體麵已經是他涵養好了。當年父親在邯鄲受人欺淩,受的就是這些貴族的欺淩。
不過趙嘉倒是沒有參與其中,所以扶蘇對他勉強還能和善一些。
扶蘇反正是搞不懂這麽一個名聲在外的公子是怎麽能被趙王遷排擠得出不了頭的。
要麽你狠狠心,直接聯合李牧反了弟弟。要麽你就老老實實打消翻身的念頭,當個富貴閑人。
造反不太敢,放手又不甘心,整天和邯鄲文臣死磕。明知道臣子多是郭開的爪牙,還要想盡辦法策反他們。
沒必要,屬實是沒必要。
公子嘉如今已是階下囚,被士兵鬆開之後,他認命地長長一揖:
「如今趙國已然投降,還請秦國高抬貴手,放其餘的趙國貴族一馬。」
他聽聞韓國投降之後,有一部分貴族被斬殺了,因此心下不安。秦國素有殺俘虜的先例,趙嘉覺得自己不能不管。
扶蘇挑眉:
「那些貴族誤國,害趙國被滅,日常又排擠你,你還為他們說好話?」
這位公子是不是有點傻白甜?
難怪做不到起兵造反,怕是下不了狠手清洗朝中的奸佞黨派。看誰都覺得是能夠迷途知返的未來忠臣,所以寧願用懷柔的方式勸人迴頭是岸。
很久沒有見到這麽天真的公子了,上一個……上一群還是他那堆被押去加班幹活的弟弟們。
自家弟弟傻一點叫可愛,別人家的公子傻一點就叫可笑了。扶蘇想起了曾經的趙武靈王,感覺這可能是趙國王室的遺傳吧。
趙武靈王當年廢長立幼把王位傳給小兒子,迴頭一聽大兒子哭訴日子難過後他又後悔了,跑去和小兒子說要不咱們把趙國一分兩半你和你哥哥一人一半吧。於是很不幸地被小兒子手底下的臣子餓死在了沙丘行宮,白生了一腔慈父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