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


    “他也沒多牛逼嘛,我還以為他要升官呢。”


    “整的架勢挺大,也是個繡花枕頭。”


    賈張氏一臉不屑的坐在椅子上。


    老實說,這段時間陳建業表現出來的架勢,著實把賈張氏嚇的不輕。


    又是上樓開會,又是廠領導表揚嘉獎,還帶一批技術工培訓。


    妥妥的車間大紅人。


    賈張氏以為,陳建業下一步就要升官做領導,這幾天她還挺避著陳建業。


    開完會後,賈張氏覺得陳建業也就這樣吧。


    還可以,但遠遠達不到讓她退避三舍的地步。


    “隻等他媳婦生個娃,陳家就要有一番新氣象了。”


    秦淮茹一臉羨慕道。


    別人家媳婦生孩子,那是要啥有啥。


    自己肚子裏懷了一個,爹不親娘不愛的。


    “嗬,我看他媳婦肯定懷不上。”


    “你就等著瞧吧,他以後肯定跟易中海似的,是個老絕戶。”


    賈張氏一臉惡毒說道。


    秦淮茹抿了抿嘴。


    這兩天她看到冉秋葉偶爾捂著嘴,似乎想要吐,還會用手擋著肚子。


    秦淮茹有豐富的生育經驗,猜測冉秋葉可能已經懷上了。


    要不然不會用手去保護肚子,實際上是保護肚子裏的孩子嘛。


    不過秦淮茹沒跟賈張氏說自己的猜測。


    說了不討喜,賈張氏反而會罵她。


    吃完晚飯,陳建業和冉秋葉各自推著車出門。


    “喲,出門溜達啊。”


    三大媽站在門口熱情問話。


    “是啊,出門遛一遛。”


    陳建業笑著道。


    “真好啊,家裏兩輛自行車,幹啥都方便。”


    三大媽羨慕帶吹捧道。


    陳建業扯了幾句,推著車出門。


    “媳婦,你可得慢著點,別摔了。”


    陳建業叮囑一聲。


    “不會,之前我騎我爸的二八大杠都沒摔,這輛車更小些,摔不了。”


    冉秋葉笑嗬嗬道。


    兩人騎著車在四九城的街道上閑逛。


    陳建業還去護國寺,給冉秋葉買了小吃。


    說來也怪,冉秋葉吃家裏做的飯菜,胃口總是不好。


    吃外麵的小吃反而興致盎然,也不吐。


    “看來我肚子裏的小寶寶喜歡護國寺的小吃。”


    冉秋葉笑眯眯道。


    隨即大啃一口芝麻餅。


    “那以後你胃口不好了,咱們就來這裏買吃的。”


    陳建業笑嗬嗬道。


    “那不行,多糟蹋錢啊。”


    冉秋葉繼續大口啃著。


    “不糟蹋,咱們家缺啥都不缺錢,也不缺票。”


    陳建業豪氣道。


    冉秋葉心裏甜蜜蜜的。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自己找了個有本事的男人,啥都不愁。


    吃完了小吃,陳建業和冉秋葉騎車迴家。


    又引來四合院住戶一片羨慕。


    吃完了飯,小兩口出門騎車溜達,多好啊。


    翌日。


    “媳婦,你騎車小心點,有啥事讓人去軋鋼廠給我報信。”


    陳建業推車上班,出門前叮囑。


    現在冉秋葉懷胎一個月多點,按照醫生的叮囑,正是最關鍵的時刻。


    隻要過了三個月,胎兒著床之後,自然就穩定了。


    要是在三個月之前摔一下或者咋的了,很容易造成胎兒流產。


    “放心吧,我騎車技術好得很。”


    “你上班不用想著我,好好工作。”


    冉秋葉收拾餐桌上的碗筷,笑著道。


    陳建業推車出門。


    軋鋼廠。


    一車間早會。


    “周六我已經給三十四位技術員培訓了夾具設計內容,本周開始他們會參與設計本工段的夾具。”


    “手稿我交給了胡唯中同誌,他謄寫之後,再交給下一位技術人員謄寫,保證人人有份。”


    “目前夾具推廣的問題,在於是否有足夠的技術工人,製作夾具,以及大批量製作夾具,會不會被物料因素製約。”


    陳建業匯報工作,同時提出問題。


    “技術工人這一塊,我已經跟副廠長李懷德同誌申請,他會從其他車間抽調一百個技術工人過來支援。”


    “夾具原料問題,李懷德同誌特批,我們可以使用另外兩個車間的庫房。”


    “以工段為單位,統計每日原料需求,提前一天交給庫房,庫房匯總統籌之後交給我。”


    莫慶有一一解答。


    “如果沒有物料的製約,按照平均兩天半一台夾具的生產速度,我們一車間能夠在一個半月內完成夾具的全麵推廣。”


    陳建業估摸著說道。


    “一個半月?可以可以。”


    莫慶有臉上露出笑容。


    楊廠長給李懷德時間是三個月,因為現在九月份,到十二月份做完一車間的夾具推廣工作,楊亮平有時間請大領導過來觀摩,年底工作匯報可以把夾具這一項內容添上。


    李懷德給莫慶有兩個半月時間,屬於給下屬壓力成長。


    莫慶有則給車間各個領導定下兩個月的時間。


    而現在陳建業說隻要一個半月,就能完成夾具的推廣工作。


    大大縮短了工期。


    給領導留下了很多操作的空間。


    例如楊亮平可以請其他工業單位的領導過來調研,先造勢。


    然後順勢請工業部大領導來參觀。


    那樣效果會更好。


    “領導,一個半月隻是我預估的最好情況,實際上在工作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其他問題。”


    “要是給領導匯報,我建議再加半個月上去,免得咱們幹活太趕,達不到預期目標。”


    陳建業說道。


    “你說的沒錯,我自有考慮。”


    莫慶有笑嗬嗬的點頭。


    接下來莫慶有攤派任務。


    能夠設計夾具的技術人員,共有三四十人。


    這三四十人可能有好幾個人來自一個工段,他們自行組成一個小組,專門負責設計夾具。


    有道是三人成眾,一個人設計夾具可能會犯愚蠢的錯誤。


    三五個人一起設計,考慮的更加全麵。


    前期設計圖紙還得給陳建業審核。


    陳建業在心中模擬了一下。


    以他為核心,向下分出胡唯中,趙日陽,李際生,趙航行四條分叉。


    這四條分叉下麵,又分出三四十名技術工人。


    如此龐大的夾具設計製作體係,全麵推廣一車間夾具設計和製作。


    隻能說穩得一批。


    開完會後,陳建業便坐在鉗工一班休息。


    他現在的任務更多的是審核以及指導,不需要自己親力親為去上手幹活。


    兩個小時後,第一批設計出夾具的技術骨幹成員,拿著圖紙來找陳建業審核。


    “你們四個都覺得可行,是吧?”


    陳建業接過夾具,掃了一眼。


    沒看出太大的問題。


    “可行。”


    “那個工位我們太了解了,夾具做成這樣絕對沒有問題。”


    “人機工程學我們也考慮到了,操作工人站著幹活,特別順手。”


    四人紛紛說道。


    陳建業提筆,在夾具圖紙上簽上自己的名字。


    四人臉上滿是歡喜,帶上夾具圖紙去庫房領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裏誰不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崇山峻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崇山峻嶺並收藏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裏誰不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