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王通收編了符積的殘軍,當即派出快馬,一邊通知李煜,一麵派人,聯絡三泉的華安和董賢。到了次日,一行一千多人,飽餐一頓,拔營啟程,浩浩蕩蕩轉迴勉縣。
李煜接到周寶的報捷,詳細問了接戰經過,心中大喜。手下最親近的這幾位兄弟,不但忠心,難得是有勇有謀,知道審時度勢,有此得力臂助,大業定然可成。
周寶一軍,迴到勉縣,李煜領了羅隱、黃石等文武,親自迎到城門外,一行人高高興興,轉迴縣衙,周寶將牛都將等幾位降兵頭目,一一引見,李煜殷殷撫慰,這幾位都將,都不過是蜀軍中最基層的軍官,平日見了王繼昭等人,那都是了不得高官,至於華洪、王宗詰那樣的方麵大帥,最多也就是遠遠瞧上一眼而已。而今看李煜,身為漢王,都是如此和洵,執手存問,這幾人心中殘留的一點點疑慮,都是煙飛灰散。
李煜問了幾人,都是願意繼續從軍征戰,當即分別任命為教導營的都正,並兼任本哨右都督。幾人拜謝,歡歡喜喜,跟著黃石去上任。
六百多名降兵,依次補入各營。點算之下,基幹營,教導一營、二營,各營都可滿編。李煜吩咐,如今天策穀所有精壯,基本都是抽調在外,天策穀中,太過空虛,著王通統領駐守營、補充營押送糧米五百石,轉迴天策穀駐紮,護衛天策莊根基,同時策應三泉和勉縣兩方麵。
其餘各營,分駐勉縣和定軍山,抓緊時間,繼續開展三講整軍運動。
這三講運動,講軍法、講感情,這兩講,一手軟投入,一手硬規矩,那都是現抓現靈的,從當初勉縣降兵補入,到現在不過**天的功夫,這新老之間的隔閡和淡漠就消的一幹二淨。至於軍法,雖然團勇軍法,對軍紀和戰陣隊列要求極嚴,但不過就是軍棍的多少,至於其他的體罰,則全部取消了。這些老卒,還真是覺得沒什麽不能忍受的,畢竟軍棍再重,也不過是皮肉之上而已,將養幾天,也就沒事了。
至於講理想,這些老團勇,在天策莊時,都對李煜崇拜有加,視為無所不能、無所不曉的天人。如今這出兵不到一旬,連勝兩仗,輕輕鬆鬆就取了勉縣,擴軍數倍。更是對李煜信心百倍。這隻要跟定了李煜,拜將封侯,開疆拓土那都是尋常事。加上海濤的榜樣在前,這些新兵,也都是心熱。這操訓之時,無一不是士氣高昂。
這邊三講整軍,那邊三泉的消息也通了過來。李煜當即下令,授董賢為營指揮使,所部按團勇規製,整編為獨立營,暫時駐防三泉縣,防範利州方向蜀軍。部下將佐,均按原職高低,補授哨都督、班正等職。華安升任樞密參軍,暫留三泉,負責督導獨立營整編和操訓,並兼理三泉民政。其中有華安特別保薦的華洪兩位親衛驍將,直接調迴侍衛中軍任職。同時告訴華安,為了不打草驚蛇,引起西蜀注意,一切旗號名義,暫不公開,軍隊整編授職,不可大張旗鼓,同時嚴密封鎖利州三泉間的道路,禁絕一切消息,無論來往者,均一體拿下,暗自管押,所獲文書等物,一律拆檢查看。
發走了命令,李煜又召集羅隱等人,商議這軍功獎賞製度。
在李煜的心裏,這理想當然遠大的好,不過,對於每個具體的人來講,遠大的理想,未免過於虛無飄渺,畢竟越是遠大的理想,實現起來越難,時間越長,甚至永遠是個夢而已。這要保持長久的吸引力,那就必須有一套切實可行,和每個人密切相關的具體獎賞製度,而靠著這個獎賞製度,一個人就可以一步一步的拿到他最希望得到的東西。
這現在人最需要什麽?無非是地位錢財,而最能體現這兩樣的,那就是官爵和田地。這也是國人幾千年來沉澱在骨子裏的不變追求。就算是到了後代,科技何等的發達,思想何等的開放,田地不過是換成了房子,官位變成了公務員而已,就算是在私企打工,還要掙個經理老總的稱唿呢,何況這末唐五代。
所以,軍功爵製,大秦的軍功爵製,無疑是凝聚人心最好,建立一支強軍的最好的獎賞製度之一。通過軍功爵製,緊緊聚攏在李煜周圍的軍功大地主、地主、自耕農的利益集團,並進而形成一個帝國的統治基礎。
幾經參詳,連續商議了多次,李煜和羅隱終於拿出了整套的方案。
軍功爵位共分為八級三十等:
首先是稱號:
第一級為義勇:
從下往上,分別為:順天義勇,應天義勇,忠天義勇,奉天義勇。
第二級為義士
第三級為校尉
第四級為將軍
第五級為伯爵
第六級為侯爵
第七級為公爵,
分別以順天、應天、忠天、奉天為號,以區分上下
第八級為王爵,分別以應天郡王、奉天親王為號。
伴隨著爵位的獲得,不光是稱號,自然還要有實際的利益,所有爵位,一律再賞封爵位官田,一爵位的不同,官田多少不同:
順天義勇,加賞二十畝,應天義勇三十畝,忠天義勇四十畝,奉田義勇五十畝。
順天義士七十畝,應天義士九十畝,忠天義士一百二十畝,奉天義士一百五十畝。
順天校尉的爵位官田為二百畝,以上各級,每級遞增五十畝。
直到順天公的爵位官田為一千畝,應天公為一千一百畝,忠天公為一千二百畝,奉天公為一千三百畝,應天郡王為一千五百畝,奉天親王為二千畝。
爵位官田的田畝賦稅,按正常田畝賦稅的四成繳納。
爵位可傳於子孫,三世之內,每傳降兩等,三世之外,每傳降一級,受封官田,仍全歸子孫所有,優惠的賦稅,則按傳後爵位計算。
爵位傳降,王爵降到奉天義勇,侯爵以上降到忠天義勇,將軍降到應天義勇,後傳三世不降。
校尉以上各級,無論如何傳降,降到順天義勇,則永不再降,即便是因犯罪除爵,也當尋其近支血脈承繼,以保留功臣子孫奉祀不絕。
有爵之身無官職者,義士以下,見縣官,行下官禮,校尉行平禮,將軍見州官,行平禮,伯爵以上至公爵,除見當任宰相執政外,見官均行平禮。郡王以上,和宰執平禮相見。
有爵入官者,平級爵高者為先,爵高職低者,見上官則需以職論高低,行下官禮。
元老院中,有軍功爵位不在現任官職者,當先選入。所有郡王以上卸任官,自動成為元老院元老,公爵以下,按級別比例選入。具體以後再定。
所有原天策莊基幹營、教導營、駐守營,補充營團勇,均授爵為忠天義勇,其餘五十以下,十四歲以上天策莊男丁,均補授順天義勇。
待漢中平定,即開始賞授爵位官田。
自此以後,非有軍功,不得賞爵。
李煜接到周寶的報捷,詳細問了接戰經過,心中大喜。手下最親近的這幾位兄弟,不但忠心,難得是有勇有謀,知道審時度勢,有此得力臂助,大業定然可成。
周寶一軍,迴到勉縣,李煜領了羅隱、黃石等文武,親自迎到城門外,一行人高高興興,轉迴縣衙,周寶將牛都將等幾位降兵頭目,一一引見,李煜殷殷撫慰,這幾位都將,都不過是蜀軍中最基層的軍官,平日見了王繼昭等人,那都是了不得高官,至於華洪、王宗詰那樣的方麵大帥,最多也就是遠遠瞧上一眼而已。而今看李煜,身為漢王,都是如此和洵,執手存問,這幾人心中殘留的一點點疑慮,都是煙飛灰散。
李煜問了幾人,都是願意繼續從軍征戰,當即分別任命為教導營的都正,並兼任本哨右都督。幾人拜謝,歡歡喜喜,跟著黃石去上任。
六百多名降兵,依次補入各營。點算之下,基幹營,教導一營、二營,各營都可滿編。李煜吩咐,如今天策穀所有精壯,基本都是抽調在外,天策穀中,太過空虛,著王通統領駐守營、補充營押送糧米五百石,轉迴天策穀駐紮,護衛天策莊根基,同時策應三泉和勉縣兩方麵。
其餘各營,分駐勉縣和定軍山,抓緊時間,繼續開展三講整軍運動。
這三講運動,講軍法、講感情,這兩講,一手軟投入,一手硬規矩,那都是現抓現靈的,從當初勉縣降兵補入,到現在不過**天的功夫,這新老之間的隔閡和淡漠就消的一幹二淨。至於軍法,雖然團勇軍法,對軍紀和戰陣隊列要求極嚴,但不過就是軍棍的多少,至於其他的體罰,則全部取消了。這些老卒,還真是覺得沒什麽不能忍受的,畢竟軍棍再重,也不過是皮肉之上而已,將養幾天,也就沒事了。
至於講理想,這些老團勇,在天策莊時,都對李煜崇拜有加,視為無所不能、無所不曉的天人。如今這出兵不到一旬,連勝兩仗,輕輕鬆鬆就取了勉縣,擴軍數倍。更是對李煜信心百倍。這隻要跟定了李煜,拜將封侯,開疆拓土那都是尋常事。加上海濤的榜樣在前,這些新兵,也都是心熱。這操訓之時,無一不是士氣高昂。
這邊三講整軍,那邊三泉的消息也通了過來。李煜當即下令,授董賢為營指揮使,所部按團勇規製,整編為獨立營,暫時駐防三泉縣,防範利州方向蜀軍。部下將佐,均按原職高低,補授哨都督、班正等職。華安升任樞密參軍,暫留三泉,負責督導獨立營整編和操訓,並兼理三泉民政。其中有華安特別保薦的華洪兩位親衛驍將,直接調迴侍衛中軍任職。同時告訴華安,為了不打草驚蛇,引起西蜀注意,一切旗號名義,暫不公開,軍隊整編授職,不可大張旗鼓,同時嚴密封鎖利州三泉間的道路,禁絕一切消息,無論來往者,均一體拿下,暗自管押,所獲文書等物,一律拆檢查看。
發走了命令,李煜又召集羅隱等人,商議這軍功獎賞製度。
在李煜的心裏,這理想當然遠大的好,不過,對於每個具體的人來講,遠大的理想,未免過於虛無飄渺,畢竟越是遠大的理想,實現起來越難,時間越長,甚至永遠是個夢而已。這要保持長久的吸引力,那就必須有一套切實可行,和每個人密切相關的具體獎賞製度,而靠著這個獎賞製度,一個人就可以一步一步的拿到他最希望得到的東西。
這現在人最需要什麽?無非是地位錢財,而最能體現這兩樣的,那就是官爵和田地。這也是國人幾千年來沉澱在骨子裏的不變追求。就算是到了後代,科技何等的發達,思想何等的開放,田地不過是換成了房子,官位變成了公務員而已,就算是在私企打工,還要掙個經理老總的稱唿呢,何況這末唐五代。
所以,軍功爵製,大秦的軍功爵製,無疑是凝聚人心最好,建立一支強軍的最好的獎賞製度之一。通過軍功爵製,緊緊聚攏在李煜周圍的軍功大地主、地主、自耕農的利益集團,並進而形成一個帝國的統治基礎。
幾經參詳,連續商議了多次,李煜和羅隱終於拿出了整套的方案。
軍功爵位共分為八級三十等:
首先是稱號:
第一級為義勇:
從下往上,分別為:順天義勇,應天義勇,忠天義勇,奉天義勇。
第二級為義士
第三級為校尉
第四級為將軍
第五級為伯爵
第六級為侯爵
第七級為公爵,
分別以順天、應天、忠天、奉天為號,以區分上下
第八級為王爵,分別以應天郡王、奉天親王為號。
伴隨著爵位的獲得,不光是稱號,自然還要有實際的利益,所有爵位,一律再賞封爵位官田,一爵位的不同,官田多少不同:
順天義勇,加賞二十畝,應天義勇三十畝,忠天義勇四十畝,奉田義勇五十畝。
順天義士七十畝,應天義士九十畝,忠天義士一百二十畝,奉天義士一百五十畝。
順天校尉的爵位官田為二百畝,以上各級,每級遞增五十畝。
直到順天公的爵位官田為一千畝,應天公為一千一百畝,忠天公為一千二百畝,奉天公為一千三百畝,應天郡王為一千五百畝,奉天親王為二千畝。
爵位官田的田畝賦稅,按正常田畝賦稅的四成繳納。
爵位可傳於子孫,三世之內,每傳降兩等,三世之外,每傳降一級,受封官田,仍全歸子孫所有,優惠的賦稅,則按傳後爵位計算。
爵位傳降,王爵降到奉天義勇,侯爵以上降到忠天義勇,將軍降到應天義勇,後傳三世不降。
校尉以上各級,無論如何傳降,降到順天義勇,則永不再降,即便是因犯罪除爵,也當尋其近支血脈承繼,以保留功臣子孫奉祀不絕。
有爵之身無官職者,義士以下,見縣官,行下官禮,校尉行平禮,將軍見州官,行平禮,伯爵以上至公爵,除見當任宰相執政外,見官均行平禮。郡王以上,和宰執平禮相見。
有爵入官者,平級爵高者為先,爵高職低者,見上官則需以職論高低,行下官禮。
元老院中,有軍功爵位不在現任官職者,當先選入。所有郡王以上卸任官,自動成為元老院元老,公爵以下,按級別比例選入。具體以後再定。
所有原天策莊基幹營、教導營、駐守營,補充營團勇,均授爵為忠天義勇,其餘五十以下,十四歲以上天策莊男丁,均補授順天義勇。
待漢中平定,即開始賞授爵位官田。
自此以後,非有軍功,不得賞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