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自古便是九州咽喉之地,兵家必爭之處。這裏燕趙遺風依然。宋朝遺留的充滿文化韻味的書院,沒有搬過家的風動碑,保存較為完整且文武兼備的科舉考場,最高的磚木結構古塔,無一處不說明這是座千年古城。若不是京城的後期崛起,這裏也許可以一直保留其北方的主流地位。
一個小城,在現代,從來不是主角,保持著緘默無言,像一個有過輝煌曆史的老人,已經不屑於像那些嘰嘰喳喳的年輕人,時刻要為自己爭辯什麽,淡然地過著自己觀雲賞月的耕讀生活。今天,在現代人眼中落後的,隻剩人文藝術可欣賞,建築秘法可研究的古城牆,在人類危難降臨時,再一次站出來,用自己寬厚的胸膛,為幸存者們築起了堅強堡壘。
滿城突然瘋長的樹木,給房屋帶來一些影響甚至危險。為了保留曆史遺跡,為了保障幸存者們生活區的安全,小城管理者組織人們,將挨近房屋的過大樹木砍伐挖走,用到燒火、搭建臨時房、堆堵城門通道等急救工作中。孩子們也被動員起來,時刻將瘋長的花草用鐵鏟清理掉,露出原本的馬路、小道、樓區。同樣的工作,沿著城牆外沿,定期由年輕力壯的人們在軍方組織、保護下,安靜、迅速的完成。
人們有序地忙碌著,沒聽到有人閑嗑牙甩閑話,隻低著頭認真的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完,完工後捶捶酸痛的腰背,找到彼此熟識的人,或談笑風聲,或低聲耳語地迴宿舍休息、上食堂打飯。畢竟,很多人都是失去了大部分親人,甚至隻剩孤身一人在此的。這裏又不是要隨時麵對喪屍或變異獸拚命的地方,也不是看著別人搶得到食水,自己看著挨餓的時候,哪裏有那份立刻拉幫結派,拉高踩低的興致。盡量和周邊人和平相處,安安靜靜的舔舐傷口,才是基地末世普通人的正常初期表現。
小城裏除了工作上需要拖拉重物,人們自己出行都是步行或自行車。電能雖然有,但主要保證學校、醫院、食堂和依舊部分開工的提供生活必需的工廠,住宅區則是以照明為主定時供電。我開著個房車在街道穿行,確實有些引人注目。好在我穿著軍裝,絕大部分人也隻是看一眼,就繼續忙自己的去了。想了想,我把車子停在路邊,雙手插兜,溜溜噠噠,逛起了這想了很久的老城街道。和我相同“閑逛”的隻有一些老人,他們兩三人一組,背著手,手中捏著把小鏟,順著街麵溜溜噠噠,在路上看到冒出路麵的、牆麵的新苗,不論大小,一律先鏟為安。
一路清靜,出現的都是在忙碌的人群,偶爾單獨行走的人也是匆匆而過。
沿大街北行,不久便遇一座高大的建築物。很高的磚台,上有七楹殿,下有兩門洞,將街分左右,由台下穿過。全部的結構就像一座縮小的天安門。樓的平麵很簡單,是七楹長方形。麵闊七間,進深兩間,中間的五間敞著,東西兩頭各有一間類似鍾鼓樓的單間。單簷歇山頂,高大廣闊。東側有階梯可以上下。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碑亭。雖然是在戰亂中損毀後修複的門樓,但其磅礴的氣勢,依舊撲麵而來。上了門樓,也沒有閑人溜達,更不可能有人售賣食水。站在高處,獨自吹著涼風,感歎著用了一遍讚美之詞,把精巧絕倫、鬼斧神工、 匠心獨具、 宛若天成、美妙絕倫 、歎為觀止等等等等都念到一遍,無滋無味地下了門樓。
前方是一座寺廟,原本對寺廟不甚感冒的我正想轉身離開。寺裏一座九層樓閣式高塔,塔身粗壯,塔體巨大,形狀如樓閣。一下抓住了我的眼睛。這是座始建於唐成通年間,現存為宋、金時的建築。平麵呈八角形,矗立在八角形台基上。一層到四層是磚砌結構,五層到九層是磚木混合結構。塔身下麵的三層除了塔簷的椽飛是木製的以外,其他像鬥拱、角柱等構件都是磚雕的仿木結構。二層到四層的塔身,由外出冰盤簷構成的狹窄平座,也是磚雕仿木結構。冰盤簷,是磚簷當中比較精細的一種製作方法。
一層塔身很高,東南西北四麵有拱形門。東南西三門直通塔心室,室內牆壁的穹頂上有佛教題材的彩繪圖案。北門專為登塔而建,有逼仄陡直的磚石台階通達上層。第五層開始,各層的高度逐層遞減,外部的輪廓也逐層收縮,輕盈挺秀、端莊穩重。塔頂部由仰蓮、相輪、寶蓋組成鐵質塔刹,塔刹由八條垂鏈和頂層八脊的吻獸相連接,既能固定塔刹,又能防止雷擊對塔身造成損壞。傳說,塔中有一根粗大筆直的塔心柱支撐,所以千年不倒。
正在仔細觀賞,一個禿頭老人猛然從旁邊的房屋裏伸出腦袋:
“你找誰啊?這會兒除了我,剩下兩個僧人都去參加工作了。你可以跟我說說,我看看你要找的人還在不在。”
老人一邊說一邊走了過來,手裏還拎著掃帚和小耙子。抓了抓頭發,我什麽興致都沒了,轉身就走:
“我剛來這裏,隨便轉轉。”
“噢,這樣啊,你轉吧,隨便看,不要緊的。”
不想理這個老人,下了塔樓,踢著路上的土喀拉,我向著最後一個目標走去。
學院並不大,隻有兩個院子,與現代的一些小學相比,都顯得小而擁擠。但對曆史上的小城,甚至周邊城市的人們而言,卻是難得的求學之地。留下來的幾棵高大樹木,在被砍了許多遮光的枝杈後,依然有著茂密的枝椏,風吹著樹葉在屋頂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影子,給人一種厚重的曆史感。這裏曾作為某專科學校校園,現在裏麵依然作為基地臨時學校,從小學到中學,不時有琅琅的讀書聲從裏麵傳出來,時而抑揚,時而頓挫,時而近耳,時而遙遙,讓人有一種錯覺,仿佛那是從千年前的時光縫隙中傳來的一樣。正是:萬個琅玕(láng gān)繞舍青,風聲相和讀書聲。我沒往裏走,隻是在院門外向裏看了又看,靜靜的聽了又聽裏麵傳出的讀書聲。
獨自晃蕩在小城的街頭。這小城所表現出的有序的、平淡的末日,其中又蘊含著的勃勃生機,於我似乎就象一幀電影,一部默片,我可以沉浸地欣賞它,卻無法讓自己有融入其中的欲望。那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為之努力的未來。我隻是一個旁觀者,靜靜地看著他們的生活,感歎著他們的堅韌和毅力。我的心不在這裏,這裏的生活並不屬於我。在京城嗎,認真的想一想,似乎也並不真想迴去。
其實我也不知怎樣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心。原本為了一直惦記的風景而來,真到跟前時,卻又好像沒有了那麽大吸引力。反倒像完成了什麽事情,勾劃掉一件記錄很久的工作,引出心中無限的空落,不知該再找些什麽來填充它。
一個小城,在現代,從來不是主角,保持著緘默無言,像一個有過輝煌曆史的老人,已經不屑於像那些嘰嘰喳喳的年輕人,時刻要為自己爭辯什麽,淡然地過著自己觀雲賞月的耕讀生活。今天,在現代人眼中落後的,隻剩人文藝術可欣賞,建築秘法可研究的古城牆,在人類危難降臨時,再一次站出來,用自己寬厚的胸膛,為幸存者們築起了堅強堡壘。
滿城突然瘋長的樹木,給房屋帶來一些影響甚至危險。為了保留曆史遺跡,為了保障幸存者們生活區的安全,小城管理者組織人們,將挨近房屋的過大樹木砍伐挖走,用到燒火、搭建臨時房、堆堵城門通道等急救工作中。孩子們也被動員起來,時刻將瘋長的花草用鐵鏟清理掉,露出原本的馬路、小道、樓區。同樣的工作,沿著城牆外沿,定期由年輕力壯的人們在軍方組織、保護下,安靜、迅速的完成。
人們有序地忙碌著,沒聽到有人閑嗑牙甩閑話,隻低著頭認真的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完,完工後捶捶酸痛的腰背,找到彼此熟識的人,或談笑風聲,或低聲耳語地迴宿舍休息、上食堂打飯。畢竟,很多人都是失去了大部分親人,甚至隻剩孤身一人在此的。這裏又不是要隨時麵對喪屍或變異獸拚命的地方,也不是看著別人搶得到食水,自己看著挨餓的時候,哪裏有那份立刻拉幫結派,拉高踩低的興致。盡量和周邊人和平相處,安安靜靜的舔舐傷口,才是基地末世普通人的正常初期表現。
小城裏除了工作上需要拖拉重物,人們自己出行都是步行或自行車。電能雖然有,但主要保證學校、醫院、食堂和依舊部分開工的提供生活必需的工廠,住宅區則是以照明為主定時供電。我開著個房車在街道穿行,確實有些引人注目。好在我穿著軍裝,絕大部分人也隻是看一眼,就繼續忙自己的去了。想了想,我把車子停在路邊,雙手插兜,溜溜噠噠,逛起了這想了很久的老城街道。和我相同“閑逛”的隻有一些老人,他們兩三人一組,背著手,手中捏著把小鏟,順著街麵溜溜噠噠,在路上看到冒出路麵的、牆麵的新苗,不論大小,一律先鏟為安。
一路清靜,出現的都是在忙碌的人群,偶爾單獨行走的人也是匆匆而過。
沿大街北行,不久便遇一座高大的建築物。很高的磚台,上有七楹殿,下有兩門洞,將街分左右,由台下穿過。全部的結構就像一座縮小的天安門。樓的平麵很簡單,是七楹長方形。麵闊七間,進深兩間,中間的五間敞著,東西兩頭各有一間類似鍾鼓樓的單間。單簷歇山頂,高大廣闊。東側有階梯可以上下。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碑亭。雖然是在戰亂中損毀後修複的門樓,但其磅礴的氣勢,依舊撲麵而來。上了門樓,也沒有閑人溜達,更不可能有人售賣食水。站在高處,獨自吹著涼風,感歎著用了一遍讚美之詞,把精巧絕倫、鬼斧神工、 匠心獨具、 宛若天成、美妙絕倫 、歎為觀止等等等等都念到一遍,無滋無味地下了門樓。
前方是一座寺廟,原本對寺廟不甚感冒的我正想轉身離開。寺裏一座九層樓閣式高塔,塔身粗壯,塔體巨大,形狀如樓閣。一下抓住了我的眼睛。這是座始建於唐成通年間,現存為宋、金時的建築。平麵呈八角形,矗立在八角形台基上。一層到四層是磚砌結構,五層到九層是磚木混合結構。塔身下麵的三層除了塔簷的椽飛是木製的以外,其他像鬥拱、角柱等構件都是磚雕的仿木結構。二層到四層的塔身,由外出冰盤簷構成的狹窄平座,也是磚雕仿木結構。冰盤簷,是磚簷當中比較精細的一種製作方法。
一層塔身很高,東南西北四麵有拱形門。東南西三門直通塔心室,室內牆壁的穹頂上有佛教題材的彩繪圖案。北門專為登塔而建,有逼仄陡直的磚石台階通達上層。第五層開始,各層的高度逐層遞減,外部的輪廓也逐層收縮,輕盈挺秀、端莊穩重。塔頂部由仰蓮、相輪、寶蓋組成鐵質塔刹,塔刹由八條垂鏈和頂層八脊的吻獸相連接,既能固定塔刹,又能防止雷擊對塔身造成損壞。傳說,塔中有一根粗大筆直的塔心柱支撐,所以千年不倒。
正在仔細觀賞,一個禿頭老人猛然從旁邊的房屋裏伸出腦袋:
“你找誰啊?這會兒除了我,剩下兩個僧人都去參加工作了。你可以跟我說說,我看看你要找的人還在不在。”
老人一邊說一邊走了過來,手裏還拎著掃帚和小耙子。抓了抓頭發,我什麽興致都沒了,轉身就走:
“我剛來這裏,隨便轉轉。”
“噢,這樣啊,你轉吧,隨便看,不要緊的。”
不想理這個老人,下了塔樓,踢著路上的土喀拉,我向著最後一個目標走去。
學院並不大,隻有兩個院子,與現代的一些小學相比,都顯得小而擁擠。但對曆史上的小城,甚至周邊城市的人們而言,卻是難得的求學之地。留下來的幾棵高大樹木,在被砍了許多遮光的枝杈後,依然有著茂密的枝椏,風吹著樹葉在屋頂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影子,給人一種厚重的曆史感。這裏曾作為某專科學校校園,現在裏麵依然作為基地臨時學校,從小學到中學,不時有琅琅的讀書聲從裏麵傳出來,時而抑揚,時而頓挫,時而近耳,時而遙遙,讓人有一種錯覺,仿佛那是從千年前的時光縫隙中傳來的一樣。正是:萬個琅玕(láng gān)繞舍青,風聲相和讀書聲。我沒往裏走,隻是在院門外向裏看了又看,靜靜的聽了又聽裏麵傳出的讀書聲。
獨自晃蕩在小城的街頭。這小城所表現出的有序的、平淡的末日,其中又蘊含著的勃勃生機,於我似乎就象一幀電影,一部默片,我可以沉浸地欣賞它,卻無法讓自己有融入其中的欲望。那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為之努力的未來。我隻是一個旁觀者,靜靜地看著他們的生活,感歎著他們的堅韌和毅力。我的心不在這裏,這裏的生活並不屬於我。在京城嗎,認真的想一想,似乎也並不真想迴去。
其實我也不知怎樣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心。原本為了一直惦記的風景而來,真到跟前時,卻又好像沒有了那麽大吸引力。反倒像完成了什麽事情,勾劃掉一件記錄很久的工作,引出心中無限的空落,不知該再找些什麽來填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