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末將與他並無瓜葛
穿書後我在虐文裏瘋狂擼貓 作者:章之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末將承皇恩庇護,不辱使命,帶眾將士凱旋,請陛下示下。”
壓倒性的勝仗。
隨便換個皇帝都能當場樂瘋了。
順便還能犒賞三軍,論功行賞。
可咱這個昏君就是這麽特別。
不但一臉吃了排泄物的表情。
還怒目圓瞪。
死死盯著殿下請命的女孩。
“既然首戰告捷,薛將軍為何不帶領眾將士乘勝追擊,拿下那蠻夷小國。”
好好好。
打了三年敗仗。
差點沒讓人家拿下了。
都沒見那昏君訓斥一句前任廢物將軍。
現在開始硬氣起來了?
好不如直接挑明是薛染寧擋了他的財路。
也能敬他算是個敢作敢當的漢子。
“啟稟陛下,先頭部隊曾經潛入敵軍城內探查。那敵國手段下作,機關重重,若是冒然行事,我大淩三軍難保,反倒是以退為進,請君入甕,能不損一兵一卒,拿下五萬戰俘,敵方戰力如今全員受製於大淩,敵方自然不敢輕舉妄動,現有五萬戰俘名冊在此,請陛下明察。”
薛染寧能想不到老皇帝過河拆橋的把戲麽。
早就想好了怎麽堵住那臭嘴的方法。
也正如她所說。
敵軍確實在城內做了兩手準備。
一般的軍隊進城。
必然是有去無迴。
不過根本沒有什麽先頭部隊。
薛染寧自從繼承了幾個身份的能力。
想在千裏之外。
察看敵軍部署。
如探囊取物般易如反掌。
她現在隻恨自己沒在仔細看個清楚。
要是早就發現敵方主帥是被控製的薛老將軍。
也不至於在戰場之上。
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末將此去還意外得到了家父的消息,父親很有可能還被囚禁在敵方城池,若不是為了我大淩江山社稷考慮,末將比誰都想衝進敵國殺個痛快,救出還在受折磨的父親啊。”
要感情牌有受困於敵國的老父親。
要邏輯牌有避免敵國意圖偷襲。
那昏君還有什麽可說的。
“老將軍當真未死?天佑我大淩啊。”
“薛家女將,首次領兵,就擊退了困擾大淩三年的敵軍,戰功赫赫啊。”
“還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實乃大淩之幸事啊。”
文武百官紛紛附和。
隻有老皇帝一個人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誰讓他隻知道享樂。
不懂的拉攏民心。
薛老將軍當年何其驍勇。
為大淩王朝開疆擴土。
受萬民敬仰。
如果他當真未死。
大淩百姓,群臣再也不用夾著尾巴做人了。
這樣的重磅消息。
甚至比薛染寧打了勝仗更加振奮人心。
凡事皆有兩麵性。
如此有威望的重臣。
往好了說,是替君王分憂,為黎民謀福。
換句話,就是不臣之心,功高蓋主。
封建王朝的滅亡。
早就在帝王的猜忌之中埋下了伏筆。
那昏君又是恨的牙癢癢。
哪哪都不行。
就是情報工作做得好。
當年顧清墨通敵叛國的事。
他早就心知肚明。
反而裝聾作啞。
任由薛家兩位將軍前去送死。
把顧清墨那個叛徒留在身邊。
也正是因為知曉那廝跟自己是同類人。
隻要利益給的夠。
餅也畫的夠大。
那人能為自己做任何事。
就像皇後壽宴上的偷襲。
就是顧清墨一手策劃的。
同是無下限的人。
才能成為暫時的盟友。
但永遠也隻可能是暫時。
就像薛染寧立軍令狀的時候。
老皇帝並不是沒考慮過薛家九族到底都有誰。
而是刻意為之。
如果能除了這心頭大患。
又何必再養個吃裏扒外的東西在身邊膈應自己。
顧清墨也不過是個隨時能丟棄的棋子罷了。
如今這局勢。
瑟瑟發抖的應該就是當朝二品尚書。
老皇帝被群臣喜悅的氣氛架在高位。
不得不硬擠出一個力不從心的笑容。
如果能有麵鏡子。
他應該能看見自己現在的表情。
到底有多難看。
等下朝。
這無處發泄的怒火。
估計全要變成各種真實還是莫須有的罪名。
加到顧清墨身上了。
至於那人渣另一個主子。
五萬戰力盡數成了薛染寧的階下囚。
顧清墨竟然從來沒提過。
自己的妻子如此驍勇善戰。
敵國能不能活。
還要看兩國如何外交。
可顧清墨那個自以為是的雙麵間諜怕是板上釘釘的死於非命了。
不過。
這麽好的機會。
薛染寧可不想讓別人得了便宜。
“末將迴京一路之上,審問那戰俘主將,說三年之前暴露我父兄行蹤,害他們腹背受敵的,正是當朝禮部尚書,顧清墨,還望陛下明察。”
說到這,老皇帝仿佛打了雞血一般。
活了過來。
“薛家女將,你可知通敵叛國,是何罪過?”
“末將知道,九族之內盡數要受其牽連,男子世代為奴,女子發配軍中為軍妓,供三軍享樂。”
“那你與那顧清墨又是何關係?”
“末將與他並無瓜葛。”
“休要胡言亂語,全朝上下,誰人不知當年是你求著朕賜婚,硬要嫁給那窮書生的,還不惜掏空家產助他平步青雲,現在又說並無瓜葛?”
那顧清墨早就抖成了篩子。
跪在地上。
聲淚俱下。
“求陛下饒命啊。”
壓倒性的勝仗。
隨便換個皇帝都能當場樂瘋了。
順便還能犒賞三軍,論功行賞。
可咱這個昏君就是這麽特別。
不但一臉吃了排泄物的表情。
還怒目圓瞪。
死死盯著殿下請命的女孩。
“既然首戰告捷,薛將軍為何不帶領眾將士乘勝追擊,拿下那蠻夷小國。”
好好好。
打了三年敗仗。
差點沒讓人家拿下了。
都沒見那昏君訓斥一句前任廢物將軍。
現在開始硬氣起來了?
好不如直接挑明是薛染寧擋了他的財路。
也能敬他算是個敢作敢當的漢子。
“啟稟陛下,先頭部隊曾經潛入敵軍城內探查。那敵國手段下作,機關重重,若是冒然行事,我大淩三軍難保,反倒是以退為進,請君入甕,能不損一兵一卒,拿下五萬戰俘,敵方戰力如今全員受製於大淩,敵方自然不敢輕舉妄動,現有五萬戰俘名冊在此,請陛下明察。”
薛染寧能想不到老皇帝過河拆橋的把戲麽。
早就想好了怎麽堵住那臭嘴的方法。
也正如她所說。
敵軍確實在城內做了兩手準備。
一般的軍隊進城。
必然是有去無迴。
不過根本沒有什麽先頭部隊。
薛染寧自從繼承了幾個身份的能力。
想在千裏之外。
察看敵軍部署。
如探囊取物般易如反掌。
她現在隻恨自己沒在仔細看個清楚。
要是早就發現敵方主帥是被控製的薛老將軍。
也不至於在戰場之上。
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末將此去還意外得到了家父的消息,父親很有可能還被囚禁在敵方城池,若不是為了我大淩江山社稷考慮,末將比誰都想衝進敵國殺個痛快,救出還在受折磨的父親啊。”
要感情牌有受困於敵國的老父親。
要邏輯牌有避免敵國意圖偷襲。
那昏君還有什麽可說的。
“老將軍當真未死?天佑我大淩啊。”
“薛家女將,首次領兵,就擊退了困擾大淩三年的敵軍,戰功赫赫啊。”
“還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實乃大淩之幸事啊。”
文武百官紛紛附和。
隻有老皇帝一個人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誰讓他隻知道享樂。
不懂的拉攏民心。
薛老將軍當年何其驍勇。
為大淩王朝開疆擴土。
受萬民敬仰。
如果他當真未死。
大淩百姓,群臣再也不用夾著尾巴做人了。
這樣的重磅消息。
甚至比薛染寧打了勝仗更加振奮人心。
凡事皆有兩麵性。
如此有威望的重臣。
往好了說,是替君王分憂,為黎民謀福。
換句話,就是不臣之心,功高蓋主。
封建王朝的滅亡。
早就在帝王的猜忌之中埋下了伏筆。
那昏君又是恨的牙癢癢。
哪哪都不行。
就是情報工作做得好。
當年顧清墨通敵叛國的事。
他早就心知肚明。
反而裝聾作啞。
任由薛家兩位將軍前去送死。
把顧清墨那個叛徒留在身邊。
也正是因為知曉那廝跟自己是同類人。
隻要利益給的夠。
餅也畫的夠大。
那人能為自己做任何事。
就像皇後壽宴上的偷襲。
就是顧清墨一手策劃的。
同是無下限的人。
才能成為暫時的盟友。
但永遠也隻可能是暫時。
就像薛染寧立軍令狀的時候。
老皇帝並不是沒考慮過薛家九族到底都有誰。
而是刻意為之。
如果能除了這心頭大患。
又何必再養個吃裏扒外的東西在身邊膈應自己。
顧清墨也不過是個隨時能丟棄的棋子罷了。
如今這局勢。
瑟瑟發抖的應該就是當朝二品尚書。
老皇帝被群臣喜悅的氣氛架在高位。
不得不硬擠出一個力不從心的笑容。
如果能有麵鏡子。
他應該能看見自己現在的表情。
到底有多難看。
等下朝。
這無處發泄的怒火。
估計全要變成各種真實還是莫須有的罪名。
加到顧清墨身上了。
至於那人渣另一個主子。
五萬戰力盡數成了薛染寧的階下囚。
顧清墨竟然從來沒提過。
自己的妻子如此驍勇善戰。
敵國能不能活。
還要看兩國如何外交。
可顧清墨那個自以為是的雙麵間諜怕是板上釘釘的死於非命了。
不過。
這麽好的機會。
薛染寧可不想讓別人得了便宜。
“末將迴京一路之上,審問那戰俘主將,說三年之前暴露我父兄行蹤,害他們腹背受敵的,正是當朝禮部尚書,顧清墨,還望陛下明察。”
說到這,老皇帝仿佛打了雞血一般。
活了過來。
“薛家女將,你可知通敵叛國,是何罪過?”
“末將知道,九族之內盡數要受其牽連,男子世代為奴,女子發配軍中為軍妓,供三軍享樂。”
“那你與那顧清墨又是何關係?”
“末將與他並無瓜葛。”
“休要胡言亂語,全朝上下,誰人不知當年是你求著朕賜婚,硬要嫁給那窮書生的,還不惜掏空家產助他平步青雲,現在又說並無瓜葛?”
那顧清墨早就抖成了篩子。
跪在地上。
聲淚俱下。
“求陛下饒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