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推薦驗證了
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 作者:鵝卵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品開始推薦驗證了,筆者並不知道什麽樣的內容才能獲得關注,更怕傾注心血寫出來的東西又如同《天道之上有菩提》一樣石沉大海,番茄的讀者趨於年輕化,認識的代溝可能會導致這本小說依然撲街,但是筆者還是有話給讀者說。
首先,筆者絕對讀過三國,不止一遍,但是在第一百零四迴以後,就不怎麽能看的進去了,因為丞相去了。如同《西遊記》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一樣,丞相的離去是筆者這麽多年都覺得遺憾的事情,也是三國裏的意難平,筆者想試圖彌補心中的遺憾。
其次,因為喜歡《三國演義》,筆者也試圖了解過三國的曆史,又根據《三國誌》對裏麵很多故事進行了主觀分析,比如真實的張飛儒雅俊秀,不然阿鬥這個色痞不會兩個皇後都是張飛的女兒;再比如魏延對劉備的蜀漢絕對是忠心耿耿的;還有諸葛亮的政治水平是遠超軍事水平的等等,但是這依舊不影響,筆者很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
再次,後世很多人質疑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總是拿劉邦當初暗度陳倉創立漢朝對比,覺得諸葛亮的軍事實力被高估了,筆者在此就舉兩個例子,第一、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才一統天下,難道劉邦比秦始皇的軍事能力還要強?第二個諸葛亮緊靠益州一地,屢屢進攻曹魏,整個魏國不得不舉全國之力對抗,這在人類戰爭史上,也就隆美爾在非洲戰場上的表現能相提並論,就是敵人沒有十倍於己的資源根本不敢對抗,而這個敵人並不是阿貓阿狗,而是實打實的軍事家。不管易某怎麽評三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最後,就是筆者對《三國演義》的一個假設,荊州是“隆中對”的地點,也是“隆中對”最重要的戰略要地,劉備失了荊州就已經失去了一統天下的能力,因為不管是從戰略資源、兵力還是人口來講,蜀漢都已經沒有爭天下的能力了。這點艾躍進教授說的很清楚,祖國強大的基礎就是國土麵積。更何況劉備失去的不僅僅是土地,還有朝堂內派係的穩定,更有東出、北伐的戰略通道。
我不知道其他穿越小說是怎麽解決這個問題才能讓蜀漢一統天下的,作為一個理科生,理智告訴我,失去荊州就是失去天下,曹操是這麽想的,所以曹操就算是兒子的仇不報了也要得南陽;孫權也是這麽想的,所以寧願背負“江東鼠輩”的罵名也要白衣渡江;筆者也是這麽想的,所以這個故事的開始就是救荊州。
寫作不容易,尤其是在經典名著上“動手腳”更容易被噴,筆者希望喜歡《三國演義》的朋友可以理智的看待本書,如果噴,請輕點,我們隻是對某些事的理解不一致,如果喜歡,請給與好評和催更,這個對筆者很重要,謝謝!
首先,筆者絕對讀過三國,不止一遍,但是在第一百零四迴以後,就不怎麽能看的進去了,因為丞相去了。如同《西遊記》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一樣,丞相的離去是筆者這麽多年都覺得遺憾的事情,也是三國裏的意難平,筆者想試圖彌補心中的遺憾。
其次,因為喜歡《三國演義》,筆者也試圖了解過三國的曆史,又根據《三國誌》對裏麵很多故事進行了主觀分析,比如真實的張飛儒雅俊秀,不然阿鬥這個色痞不會兩個皇後都是張飛的女兒;再比如魏延對劉備的蜀漢絕對是忠心耿耿的;還有諸葛亮的政治水平是遠超軍事水平的等等,但是這依舊不影響,筆者很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
再次,後世很多人質疑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總是拿劉邦當初暗度陳倉創立漢朝對比,覺得諸葛亮的軍事實力被高估了,筆者在此就舉兩個例子,第一、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才一統天下,難道劉邦比秦始皇的軍事能力還要強?第二個諸葛亮緊靠益州一地,屢屢進攻曹魏,整個魏國不得不舉全國之力對抗,這在人類戰爭史上,也就隆美爾在非洲戰場上的表現能相提並論,就是敵人沒有十倍於己的資源根本不敢對抗,而這個敵人並不是阿貓阿狗,而是實打實的軍事家。不管易某怎麽評三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最後,就是筆者對《三國演義》的一個假設,荊州是“隆中對”的地點,也是“隆中對”最重要的戰略要地,劉備失了荊州就已經失去了一統天下的能力,因為不管是從戰略資源、兵力還是人口來講,蜀漢都已經沒有爭天下的能力了。這點艾躍進教授說的很清楚,祖國強大的基礎就是國土麵積。更何況劉備失去的不僅僅是土地,還有朝堂內派係的穩定,更有東出、北伐的戰略通道。
我不知道其他穿越小說是怎麽解決這個問題才能讓蜀漢一統天下的,作為一個理科生,理智告訴我,失去荊州就是失去天下,曹操是這麽想的,所以曹操就算是兒子的仇不報了也要得南陽;孫權也是這麽想的,所以寧願背負“江東鼠輩”的罵名也要白衣渡江;筆者也是這麽想的,所以這個故事的開始就是救荊州。
寫作不容易,尤其是在經典名著上“動手腳”更容易被噴,筆者希望喜歡《三國演義》的朋友可以理智的看待本書,如果噴,請輕點,我們隻是對某些事的理解不一致,如果喜歡,請給與好評和催更,這個對筆者很重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