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鬥和公孫卓聊到此時,對公孫卓已經徹底的拜服了,這哥們要是放到三國的舞台上,少說也是個戰略家。他對局勢和人心的掌控已經到了掌中觀紋的境界了。


    阿鬥還準備做最後的試探,於是說道:“按照兄台所言,我二叔的確不應該輕離荊州,假如,我是說假如,假如真如兄台所說,我二叔離開荊州去打樊城,結局會是什麽?”


    公孫卓說道:“倘若真是如此,最開始關將軍應該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但是隻要想打襄陽,曹操一定會調集大量兵馬支援,到時候就會陷入襄樊的泥潭。這個時間段要麽曹操會主動找孫權聯盟讓孫權偷襲江陵,要麽孫權主動偷襲江陵。我相信吳侯一定會取了荊州,不管前期關將軍能打贏多少,最後定然會是一敗塗地,而漢中王會徹底失去荊州,到時候朝堂內的荊州人士會失去話語權,政權會失穩。沒有荊州這塊土地提供的人才、兵源、資源,任漢中王有漢高祖之能,一統天下匡扶漢室也隻能成為泡影。”


    說道此處,公孫卓語重心長的說道:“太子殿下,戰爭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若是東吳得了荊州,那東吳就坐擁江東、荊州之地,成為第二大勢力。而長江上遊水流太急,不適合訓練水軍也不適合向下進攻,陸地進攻通道夷陵的出口也被東吳掌握,屆時再想東出可謂千難萬難了。”


    阿鬥又道:“若是我二叔兵敗,我二叔該往哪裏逃?”


    公孫卓說道:“我覺得關將軍若是敗了,想逃那是斷無可能,若我是呂蒙,拿下南郡的第一件事就是封鎖長江上遊的通道,一定要將關將軍困在襄樊戰場。從地理上看,襄樊往西是大山,往南是南郡,隻要南郡被東吳拿下,呂蒙會比曹操更想殺掉關將軍。原因有二,第一,關將軍其人勇武蓋世,步戰、馬戰、水戰均擅長,且忠義無雙,他不會投降東吳,而且被盟友突襲一定懷恨在心,遲早報仇,放迴去隱患太大,一個漢壽亭侯能抵得上半個荊州;第二,即便投降了也無處安置,除非呂蒙把大都督讓出來給關將軍做,呂蒙從一個小兵一路摸爬滾打奮鬥一生才上位,他怎麽會答應,所以關將軍若是敗了,必死。”


    阿鬥聽公孫卓這麽說,內心腹誹不已,上輩子網上都說到了關羽、夏侯淵這個級別的大帥,一般抓住都是不殺的麽!還說什麽殺關羽的是馬忠,如果呂蒙知道了一定不會讓殺,孫權一定會用關羽換好處!聽公孫卓這麽一分析,我要是孫權我也一定要弄死關羽啊。忠義無雙不說,還武藝超群,再加上當時關羽的威震華夏,隻要放迴去,天天睡覺做夢都得睜著眼,別人有沒有能力收複荊州不清楚,反正關羽肯定是能再次卷土重來打下荊州的,以關羽的傲氣,恐怕會傾其一生心血對付東吳,殺傷力太大了,還不如殺了一了百了。


    作為一個現代人,怎麽會接受關羽必死的結局呢,於是阿鬥問道:“如果擒獲二叔的是曹操的人呢?二叔是不是就能活命了!”


    公孫卓笑笑說道:“太子殿下以為曹魏何人能擒關二爺,以我的愚見,正麵戰場上恐怕無人是關將軍的對手,關將軍若是敗,定然是敗在後院起火。再說萬一如太子殿下所說,關將軍敗了,那曹魏也不會放過他,過五關斬六將曹操絕對不想再體驗一次。”


    阿鬥聽到這兒說道:“實不相瞞。我父親已經下令讓二叔去攻樊城了,兄台可有良策能解此難。”阿鬥本來想訓練幾千兵馬去救關羽,此時才知道太想當然了,呂蒙是什麽人,白衣渡江那種無下限的計策都能想到,怎麽會給關羽留活路呢,再說自己帶幾千人馬過去,行軍打仗怎麽可能是呂蒙的對手!


    公孫卓聽了阿鬥的話,心神俱震之下,手中的茶杯滾落到地上。“砰……啪”撞在石桌下麵的石板上摔的粉碎。長歎一口氣說道:“難道我公孫家又要去逃難麽?實不相瞞,我祖籍遼東,父親本為荊州官員,後來世子劉琮投降曹操,我父親一怒之下棄官到這蜀中投靠老友。誰知老友沒有見到,父親突發惡疾而亡,若不是這臥牛村村民收留,我和母親已無容身之地。若關將軍真的去打樊城,以後這益州也定會燃起戰火,亂世人賤如狗,難道又要顛沛流離了?”


    阿鬥道:“所以啊,兄台,為了你的娘親,為了蜀中的百姓,能否告知東吳會用何種手段取南郡,我們又該用何種計策保住我二叔啊!”


    公孫卓眉頭緊皺,思緒良久,兩人聊到現在,隨從將茶水都換了三四迴了,好在竹葉茶就地取材就行,院子裏那棵桐樹樹蔭極大,阿鬥隻覺得熱,卻並沒有曬到。


    長久之後,公孫卓終於說道:“東吳能用什麽手段取南郡我實在想不出,我料想關將軍應該已經將東吳所有的手段都想到了,他也一定清楚荊州對漢中王的意義,所以呂蒙能用的絕非是我等能想到的計策。”


    阿鬥好想把白衣渡江說出來,但是想了又想還是放棄了,這種無下限的計策,作為王位繼承人怎麽能說呢,怎麽能想呢,隻要他敢說出口,不管他許諾多少好處,真正的人才都會對他敬而遠之的。於是隻得問道:“如果保不住南郡,武陵和零陵能保住麽?隻要能保住,將來從成都出發伐吳,有這二郡裏應外合,將來荊州也不是沒有機會。”


    公孫卓說道:“如果此刻布局,自然不在話下。我料想如果想拿下南郡掌握荊州,即便有內奸,呂蒙也得做好最壞的打算,傾全國之力前來,因為東吳絕承擔不起失敗的後果。若到時南郡隻要固守江陵,吸引東吳的兵力,呂蒙就會從就近的桂陽郡和長沙郡抽調兵力,桂陽郡、長沙郡必然空虛,到時隻要我們能引一隊人馬取得這兩郡,荊州就還在我們手裏,而且還可以讓東吳直麵曹操的威脅。若是再大膽一些,東出拿下江東的豫章郡和廬陵郡也不是不能。”


    阿鬥一聽,頓時眼前一亮,對啊,公孫卓不知道,阿鬥可是知道的,當時孫權帶領呂蒙和陸遜一起來的,幾乎是舉全國之力來了,白衣渡江之後迅速占領了南郡的治所江陵,陸遜由公安出發攻打上遊的秭歸、奉節,徹底斷了關羽走水路迴成都的可能。如果在此時,趁東吳沒有防範,一鼓作氣將已經割讓的桂陽郡、長沙郡拿下,即便二爺救不迴來,局麵也不至於太壞,再說隻要拿下這兩郡,孫權肯定退兵談判,二叔自然能獲救,這是另一個圍魏救趙。


    下午迴城,阿鬥在路上堅信一句話:公孫卓,字介輔,才華不輸諸葛。隻可惜公孫卓老娘年邁朝不保夕,怎麽勸說都不願跟他出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鵝卵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鵝卵石並收藏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