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阿鬥迴去之後,一直在想公孫卓的話,從今天的清談還有劉備的部署都能看出來,整個劉備集團,暫時沒有人會想到東吳會背刺,但是公孫卓這個局外人卻想到了。阿鬥暗暗決定,明日就得再去拜會一下這個公孫卓,看看他是不是像諸葛亮一樣的隱士高人。


    次日一早,晨光熹微,阿鬥就已經起床,向吳夫人問安之後從庫房裏找了幾根老山參就騎馬出府而去,吳夫人見阿鬥這麽早起床就去找軍事駐地,對阿鬥也是大加誇讚,做了王太子,長大了許多,和劉備結婚這麽久,這還是第一次見阿鬥如此早的起床做事。


    阿鬥先是去了糜府,糜威睡眼惺忪的看著麵前精力充沛的阿鬥疑惑的問道:“太子,大清早的就叫我起床,不知有何吩咐!”


    阿鬥道:“表兄,我今日準備去拜訪那個公孫卓,今日你就著人將市麵上的粗鹽收購一批,此事千萬不可耽誤了。”


    糜威看阿鬥說的鄭重,當即清醒了三分說道:“太子放心,我這就開始著手經辦此事,必然不會誤了你的大事。”


    天蒙蒙亮,阿鬥領兩個隨從在外吃了早餐,又買了一些點心,城門剛打開便出了城,一路向西,邊走邊問直往臥牛村而去。


    到了臥牛村,大概辰時三刻左右(八點鍾),正是炊煙嫋嫋升起的時辰,阿鬥頑皮,見了形如臥牛的石頭,嘖嘖稱奇,忍不住的就一個躍馬騎臥牛,碰巧一個老丈背著背簍從田裏迴來,阿鬥翻身下馬腳踩在臥牛之上笑問路過老丈道:“敢問老丈,公孫卓家可在此間?”


    那老丈道:“哪裏來的頑皮孩子,這臥牛可不能隨便上的,若是本村的,非讓你父親將那竹條給你吃上一頓竹板炒肉不可。”阿鬥聽老丈這麽說趕緊勒馬下了臥牛道:“老丈勿怪,是我頑皮了,不知此間忌諱。”


    那老丈看阿鬥還算知禮才緩緩道:“公孫卓家在村子最後麵,你從這裏一路向北,便能尋到。”


    阿鬥怕馬匹衝撞了早起的孩童和老人,便不再騎馬,牽著馬匹一路向北緩緩走來,臥牛村不過就五十來戶,放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大村子了。


    牽馬走在村子裏,雞犬相聞,孩童相嬉,老百姓安居樂業,一派祥和的田園景象。


    阿鬥又問著路到了公孫卓家,公孫卓家人還沒有反應,那匹馬便開始撩起了蹄子,一個老嫗忙出門看,老嫗麵色蒼白身體瘦弱,阿鬥忙道:“請問婆婆,這是公孫卓家麽?”


    那老嫗打開籬笆問答道:“正是,我是卓兒的娘親,卓兒清早鋤地去了,請問客從何處來?”老嫗一邊說一邊將三人引到院子中間的石凳子上坐了。


    公孫卓家很簡單,三間草房一個大院子,院子裏種了蔬菜,院子中間有一大桐樹,樹下有石桌和四個石凳。老嫗和阿鬥在石凳上坐了,兩個隨從站在阿鬥身後。


    阿鬥將帶來的山參放在石凳上道:“伯母,我們是從成都來的,昨日在道觀相談甚歡,今日特來拜訪。聽聞伯母大病初愈,給伯母帶來一些山參補補身子。”


    那老嫗道:“可是昨日贈馬的貴人?”


    阿鬥說道:“伯母言重了,區區一匹馬算什麽貴人。”正說話間,公孫卓扛著鋤頭迴來了。


    阿鬥看著公孫卓一身短打扮,布衣布鞋,褲子挽起露出健壯的小腿,袖子也是挽起,露出黝黑的小臂,阿鬥笑道“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兄台安貧樂道,讓人敬仰呀!”


    公孫卓吃驚的說道:“想不到小弟竟有如此文采,真是失敬失敬!”


    阿鬥道:“昨日聽君一席話,夜不能寐,今日一大早便尋來了,還望兄台賜教!”


    公孫卓一邊洗手一邊說道:“家貧無待客之地,還望小弟海涵。”公孫卓說出這話的時候言語隨便,神情間不見一絲尷尬。


    阿鬥看著眼前的三間草屋,一間是廚房,一間是公孫卓的臥室,還有一間是他母親的臥室,連客廳都沒有,當真是無待客之地。忙道:“客是不速之客,兄台不用多禮。況且今日前來是請兄台解惑的。”


    公孫卓道:“如此,待我吃過早飯,再與小弟詳談。”


    一刻鍾後,公孫卓吃了早飯,與阿鬥在石凳上坐了,公孫卓道:“剛才小弟吟那首小詩,頗有出塵之意,還未請教小弟高姓大名?”


    阿鬥道:“實不相瞞,我父乃漢中王,單名一個禪字,小名阿鬥,兄台喚我阿鬥即可!”


    公孫卓聽聞阿鬥如此說道:“王太子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啊,隻是卓有一問,王太子平日裏行事一向如此麽?”


    一句話問的阿鬥愣住了,公孫卓又道:“太子殿下,假如我這茅草屋裏突然竄出三五十個武士,殿下可能逃脫?”


    阿鬥道:“兄台說笑了,兄台又不知我何時能來,怎麽會安排三五十個武士等著我?”


    公孫卓道:“殿下請看!”一邊說一邊牽阿鬥的手走到昨日所贈的馬前,那馬匹鞍韉掀開,露出裏麵的軟墊,軟墊上繡著大大的一個“劉”字。


    公孫卓道:“我昨日得你所贈馬匹,迴到家之後幫馬匹洗刷,看到這個“劉”便已經猜出你是誰了。殿下若以後行事還如此孟浪,怕是難以成人。”


    阿鬥還未動怒,兩個隨從怒的手放到了腰間的刀柄之上,阿鬥忙道:“放肆!”又對公孫卓說道:“兄台教育的是,這件事是阿鬥考慮不周!”


    公孫卓道:“太子殿下知錯能改,蜀地之幸。殿下有何疑惑,今日卓必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阿鬥說道:“昨日兄台所言,實在是太過駭人,我看我父親手下所有的將軍謀士都未能想到此處,不知道兄台此想法何來?”


    公孫卓道:“漢中王座下都是道德君子,怎麽會有如此鬼魅心腸,他們想不到也是理所應當的,殿下可曾聽過孔明先生的隆中對。”


    阿鬥道:“這個自然是聽過的,孔明先生的隆中對實在是高明之至,若是我父親能以此為準繩,定能匡扶漢室。”


    公孫卓道:“敢問殿下,隆中對最重要的是什麽?”


    阿鬥道:“自然是占據荊州,東聯孫吳,北據曹操。”阿鬥說到這兒,想起昨日公孫卓的話便道:“兄台以為東聯孫吳不可行?”


    公孫卓道:“往日可行,今日未必可行;今日不可行,明日未必不可行。可行與不可行非須得以所處形勢而論。”


    阿鬥道:“請兄台一論當下,你我今日也清談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鵝卵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鵝卵石並收藏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