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三。按照慣例,清明節前的周六周日就要開始進行清明拜山了。外婆說,作為今年要參加中考的九月,一定要去拜山,求先人保佑考上理想的高中。
但九月很是惶恐不安,畢竟今年自己已經十五歲了。以前小不懂事,哪怕被人家說也不放在心上。現在那麽大了,如果繼續跟去拜山是不是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畢竟自己的祖先都不在這裏呢?
外婆看出了就九月的顧慮,直接說道:“都拜了那麽多年,再多少一年又如何,等你今年初中畢業了,明年在哪裏這還是個未知數呢?去拜山吧,保佑你今年學業更上一層樓,考取一個好的高中。”
小舅舅得知九月今年不想去拜山,也明白了她的想法。於是,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後還是讓九月答應去拜山了。因為今年星期三才是清明節,他們這幫初三的孩子都不可能請假迴來拜山的。於是,年長的舅舅們決定這個周末提前拜自己家族的墳山,畢竟今年參加中考、高考的好幾個孩子。多拜拜祖先,孩子考上理想的學校。
周六的天氣不錯,太陽不是很大,因此集體拜山還是不錯的。掃墓拜山還是和往年的一樣路線,一樣的拜山時間,一樣的香火錢,一樣的時間出發野豬嶺,可能不一樣的就是九月今年沒有跟去拜山,而是留在家裏複習功課。
周末,同一個廳堂的舅舅們組織提前把遠一點的祖先墳山先拜一下,近的就留到清明節那天再去拜山。準備出門前,外婆提醒眾人,要變天了,最好攜帶雨衣或雨傘。小舅舅還笑著說:“阿娘,天氣預報說今天是晴天,放心吧,不會下雨的。”但外婆還還是硬塞了一把雨傘給九月,讓她帶上。九月看了看外婆,看了看天空,還是乖乖帶上雨傘,畢竟太陽大可以用來遮一下陽光,如果真的下雨了,也不至於被雨淋濕了。
八點半大家就開始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祭品到遠一點的祖墳墓地進行拜山了。因為墳山比較分散,小路居多,跋山涉水的,因此不便於開車,哪怕是摩托車也還是不方便的。大家隻能選擇步行去掃墓拜山。這也足以代表大家的心意,希望祖先保佑大家今年順順利利,心想事成。
第一個拜山地點——紅泥堆。為什麽叫這個名字呢?明明不是一個土堆的,小表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小舅舅就耐心地解釋道:“原來這裏確實是一個山堆的,後來人們為了種植不斷地挖土,不斷地挖土,於是就變成了現在的平地了,你們看,泥土是紅色的吧。這就是紅泥堆的由來了。”
堂五舅還給一幫小孩說道:“這個地方還叫''死人嶺'',許多年前,老一輩的時候,瘟疫盛行,很多人窮的沒有錢醫治就病死了,也沒用錢來買棺材進行土葬,這不,隨便卷一張席子就丟到這裏來了。現在還有人挖地種玉米的時候,挖到了白骨呢!怪滲人的。”聽著五舅的話,孩子們哇哇地叫了起來,紛紛躲在了自己父母的身後。膽子大的孩子就在那裏起哄,說五舅舅騙小孩。
大人們已經把墳山周圍的雜草清理幹淨了,燒香燒蠟燭插在墳前,再把包子、發糕、糯米飯、水果、肉類熟食等食物一起供祭在墳前。稍微等個十分鍾,小舅娘把墳前的茶水、酒倒了出來,一遍倒掉,一邊說道:“太太奶奶,吃飽喝好,保佑今年的考生金榜題名。”說完,用筷子夾了幾塊肉丟到了墳頭上。手上拿著的包子也一分為二丟了出去。
大舅娘就趁此時把紙錢進行焚化,一遍燒紙錢,一遍在那裏喃喃自語,估計是想保佑表哥考一個好一點的高中吧。大舅娘怎麽就那麽糾結表哥考高中的事情呢?這小表哥都到處跟人說了自己初中畢業就要出門打工賺錢了。大舅娘還是硬逼著小表哥學習,搞得他初二就開始厭學了。雖然還是準時到校,可是在學校就是當一天和尚賺撞一天鍾,班主任也是拿他沒有辦法了。隻要不違紀,道德不敗壞,堅持到初三畢業季就萬事大吉了。
一眾人開始進行祭拜,負責挑擔子的舅娘們就開始把食品收拾好,放入擔子中離開了墳地。而負責燒炮的人就開始點鞭炮了,劈裏啪啦,大家已經開始趕往下一處墳山了。
沿著彎彎曲曲的田埂,大家來到了一個“旱改田”的地方,小孩子都很好奇。這地方為什麽要叫“旱改田”呢?原來老一輩在世的時候,這裏到處都是旱地,加上人口眾多,水田又少。在那時生產隊的帶領下,把一些低窪的旱地改成種稻穀的地方,還一起挖了一些水利,用來儲水,這樣到了插秧的時候,就可以把水引到田裏進行種植。而高一點的則繼續用來種植大豆、玉米、花生……
想著人老了總有一死,於是在旱改田那裏的高處地方留了一片空地,作為村裏的墳山。隻要有人去世了,實行土葬,隻要那裏還有位置,就可以葬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還算平整,祭拜也是很方便的。直到這幾年,那個地方已經沒有地方再放入新的墳山,如果再有人去世,隻能葬在自己用來種植花生或玉米的地上了。
確實,等九月一行人到達那個旱改田的地方,瞬間驚呆了。大大小小的墳山,儼然就是一個葬墓群。還好,這些太公太奶的墳山的位置比較好找,要不然像前幾年那樣,拜錯山就搞笑了。
九月的思緒不禁又被拉迴小學畢業的那年,他們在打穀場附近的一個墳堆那裏,讓別人鬧了一場烏龍。也不知道當時候那個家庭的人怎麽想的,非得說小舅舅他們拜的山是他們家的太奶奶,兩家人差點趕起來。後麵,還是請家裏的老人來調解,問了一下,才告知他們那個太奶奶的墳早在五十年前就搬走了。現在在裏麵的不過是小舅舅們的太太爺爺的骨灰罐而已。經過同村老人的勸解,這樣兩家人才不至於打了起來。
九月看著旱改田裏的那些新墳,不由地感到雞皮疙瘩起來了。要是以後一個人來這裏收玉米、收花生會不會感到害怕呢?大白天還不要緊,到了傍晚,那夕陽西下的時候,難免不讓人害怕呀!尤其是那些膽小的舅娘,估計太陽沒有下山就趕緊迴去了。要麽就是結伴繼續在這裏勞作了。
下一個拜山的地方,居然是來到很多房子的附近,其中有幾座墳山的隔壁就是房子了,還是常年有人住的房子。九月看著更加害怕了,哪怕知道這個世上沒有鬼。但是如果晚上住在這裏,半夜敢不敢上廁所呢?這些房子是在有墳山之前建的呢?還是明知道有墳山在這裏,還要在這裏建房子。這其中還有九月的一個小學的好朋友婷婷住在這附近。
小舅舅告訴她,住在這裏的人其實不是他們大村的,是從其他地方搬來的。因為不是本村的,外姓的,因此村裏是不會有地給他們建房子的。他們來到這裏的時候,這裏很荒涼的,前麵是江的轉彎處,文革時候,那個地方就是屍體的聚集地,從上遊衝到這個轉彎處就出不去了,然後慢慢沉積下來。小舅舅說得九月都覺得後背發涼。她心裏在想:婷婷他們住在這附近,真的太大膽了,晚上不怕遇見“鬼火”嗎?
小舅舅接著指了不遠處的大坑,大概離路麵有十幾米吧。就像凹陷下去一樣,不過在九月的印象中,下麵是別人用來種植稻穀的。小舅舅告訴他,在那裏種的水稻真的很是肥沃,也很高產,知道什麽原因嗎?九月搖了搖頭,小舅舅笑著說,以前底下不懂埋了多少人呢!不得不說,一幫嘰嘰喳喳大叫的小孩聽完後,都瞬間變乖了不少。盡管九月已經十五歲了,但聽著這些事情還是秉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想著等下午拜完了山,迴去找外公、外婆求證一下。
他們一行人又沿著江邊附近的平地繞了一圈,一路上,幾個小孩采著野菜、野果,別提有多開心了。九月也還像一個小孩子一樣,跟著一幫小孩子胡鬧著。突然她發現不遠處有一處竹林旁長著很多野菜,又嫩又綠,她招唿幾個小孩一起過來摘。摘得很興奮的時候,被路過的大舅娘喊停了,“你們這幫小兔崽子呢,不知天高地厚的,腳下的泥土裏不知道有多少白骨呢?還敢跑來這裏摘野菜。”一聽到泥土裏有白骨,孩子們瞬間害怕地尖叫起來,四處奔走相告,迴到自己的爸媽身邊。
這下又開始聽著大舅娘說這白骨的來曆了。這個地方也是當年從江的上遊跟著水流下來的屍體的聚集地,為什麽這麽說呢?原來大江水很很淺,不到這裏的,那年死的人太多了,屍體就堵在這裏不繼續跟著水流往下走了。等水退了之後,屍體就留在這裏,然後上麵的地裏的泥土被大雨衝刷下來,就慢慢覆蓋了這些屍體。經過了幾十年的沉積,泥土越來越厚,屍體也早已經變成了白骨。
那時候有的人就覺得這裏的泥土遇水就變成泥漿一樣,想著迎來把自己的地變得厚土一點,就挑著簸箕,拿著鏟子來這裏挖泥。一開始,也沒有什麽,就挖了好幾迴。可是有一次,一個不小心就挖到了一個頭蓋骨,嚇得挖泥的人哇哇大叫。一起在附近勞作的人,其中有人壯著膽子繼續挖,結果又挖了其他部分的白骨,這下把一起種地的人都嚇跑了。這件事傳迴村裏後,越傳越邪乎。這下很多人就相信老人說的那樣,花開得越豔麗,草長得越茂盛,野菜長得越好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有點“不幹淨”。
九月想著今年來拜山,怎麽都是聽著這些邪乎的事情呢?這個心呀,一天都是咋咋唿唿的,有點怕怕的。偏偏這時候天下起了蒙蒙細雨,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嗎?下周三才清明節,這雨那麽提前下呢?算了吧,這雨就像漫天飛舞的淚花,像是在告慰逝去的靈魂吧!慶幸的是,多虧聽了外婆的話,拿了一把雨傘,不至於像他們一樣,淋濕了頭發。雖然雨淅淅瀝瀝的,但沒有雨衣或雨傘的遮遮擋,不一會兒,身上也濕了不少。
小舅舅告訴他們,還有一處墳山。既然下雨了,九月就領著一幫小孩沿著大垌的小路迴去了。大人們盯著九月,一定要盯著那幾個小孩,別讓他們路上隨便跑。大人們也各自盯著著自己的小孩,讓他們跟著九月迴家,有的還放下狠話,如果在路上不聽話,迴家打斷雙腳去。這不,小孩子們還是乖乖跟在九月的後麵了。
不一會兒,他們大孩帶小孩,穿過一些玉米地,再過花生地,看到不遠處有一個池塘。九月納悶的是,明明這四周都是稻田,怎麽唯獨這裏有一個水塘呢?而且看著裏麵的水很清澈,感覺也不是很深,但就是看不到一條魚。哪怕現在是四月初,還有一絲涼意,也不至於看不到一條小魚呢?遠處的那水裏裏還可以看得見幾條小魚遊來遊去呢?六舅家的小孩想著要洗手,九月感覺周圍陰森森的,後背一陣發涼,趕緊嗬斥他,“迴家再洗,要是敢下水,我告訴你媽媽,看你不挨吃兩條''黃鱔魚''。”九月說完,那個小孩就沒有靠近那一方池塘了。九月叫著眾孩子趕緊離開這裏,以最快的速度迴家。
等迴到家裏,九月向外婆訴說起了今天的事情,覺得舅舅們說的事情都是很邪乎的。不過,外婆告訴她,有的確實真的,不過被他們大人誇大事實,就是怕你們小孩子危險而已。比如說,挖到白骨的事情,其實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也是很多年的事情了。那個地方的泥土比較鬆軟,怕你們小孩子一個不小心被泥土埋了就危險了。畢竟你們一幫小孩,又沒有個大人陪同。
關於九月說的那個水塘的,原來是一個水田。這附近的一個農戶想著把那個水田變成池塘,用來養魚的。可是魚沒有養成,倒是出了人命。隔壁村有的專門閹雞的,有天剛從他們村出來的,經過這個池塘的時候,想著洗把手就下來池塘這裏,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就被淹死了,其實那水不是很深的,就到你們膝蓋。那麽淺的水,居然能把一個身強力壯的人給淹死了,這件事情在大村裏都傳遍了。說什麽都有,搞得那個想養魚的,也不敢放魚了。但有人偷偷往裏麵放石螺或田螺,據說在那裏養的石螺比其他池塘或江邊的還要大……
九月越聽越瘮得慌,隻能叫停外婆,求外婆不要再講了。這不,外婆就哈哈大笑起來,“九月,你怎麽越長大,越膽小呢!以前你可喜歡外婆講這些事情了。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這個道理都不明白了嗎?”
九月無奈地點了點頭,初中最後一個清明節前夕,聽了那麽多以前沒有聽過的事情,還真的讓人心裏瘮得慌呢!
但九月很是惶恐不安,畢竟今年自己已經十五歲了。以前小不懂事,哪怕被人家說也不放在心上。現在那麽大了,如果繼續跟去拜山是不是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畢竟自己的祖先都不在這裏呢?
外婆看出了就九月的顧慮,直接說道:“都拜了那麽多年,再多少一年又如何,等你今年初中畢業了,明年在哪裏這還是個未知數呢?去拜山吧,保佑你今年學業更上一層樓,考取一個好的高中。”
小舅舅得知九月今年不想去拜山,也明白了她的想法。於是,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後還是讓九月答應去拜山了。因為今年星期三才是清明節,他們這幫初三的孩子都不可能請假迴來拜山的。於是,年長的舅舅們決定這個周末提前拜自己家族的墳山,畢竟今年參加中考、高考的好幾個孩子。多拜拜祖先,孩子考上理想的學校。
周六的天氣不錯,太陽不是很大,因此集體拜山還是不錯的。掃墓拜山還是和往年的一樣路線,一樣的拜山時間,一樣的香火錢,一樣的時間出發野豬嶺,可能不一樣的就是九月今年沒有跟去拜山,而是留在家裏複習功課。
周末,同一個廳堂的舅舅們組織提前把遠一點的祖先墳山先拜一下,近的就留到清明節那天再去拜山。準備出門前,外婆提醒眾人,要變天了,最好攜帶雨衣或雨傘。小舅舅還笑著說:“阿娘,天氣預報說今天是晴天,放心吧,不會下雨的。”但外婆還還是硬塞了一把雨傘給九月,讓她帶上。九月看了看外婆,看了看天空,還是乖乖帶上雨傘,畢竟太陽大可以用來遮一下陽光,如果真的下雨了,也不至於被雨淋濕了。
八點半大家就開始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祭品到遠一點的祖墳墓地進行拜山了。因為墳山比較分散,小路居多,跋山涉水的,因此不便於開車,哪怕是摩托車也還是不方便的。大家隻能選擇步行去掃墓拜山。這也足以代表大家的心意,希望祖先保佑大家今年順順利利,心想事成。
第一個拜山地點——紅泥堆。為什麽叫這個名字呢?明明不是一個土堆的,小表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小舅舅就耐心地解釋道:“原來這裏確實是一個山堆的,後來人們為了種植不斷地挖土,不斷地挖土,於是就變成了現在的平地了,你們看,泥土是紅色的吧。這就是紅泥堆的由來了。”
堂五舅還給一幫小孩說道:“這個地方還叫''死人嶺'',許多年前,老一輩的時候,瘟疫盛行,很多人窮的沒有錢醫治就病死了,也沒用錢來買棺材進行土葬,這不,隨便卷一張席子就丟到這裏來了。現在還有人挖地種玉米的時候,挖到了白骨呢!怪滲人的。”聽著五舅的話,孩子們哇哇地叫了起來,紛紛躲在了自己父母的身後。膽子大的孩子就在那裏起哄,說五舅舅騙小孩。
大人們已經把墳山周圍的雜草清理幹淨了,燒香燒蠟燭插在墳前,再把包子、發糕、糯米飯、水果、肉類熟食等食物一起供祭在墳前。稍微等個十分鍾,小舅娘把墳前的茶水、酒倒了出來,一遍倒掉,一邊說道:“太太奶奶,吃飽喝好,保佑今年的考生金榜題名。”說完,用筷子夾了幾塊肉丟到了墳頭上。手上拿著的包子也一分為二丟了出去。
大舅娘就趁此時把紙錢進行焚化,一遍燒紙錢,一遍在那裏喃喃自語,估計是想保佑表哥考一個好一點的高中吧。大舅娘怎麽就那麽糾結表哥考高中的事情呢?這小表哥都到處跟人說了自己初中畢業就要出門打工賺錢了。大舅娘還是硬逼著小表哥學習,搞得他初二就開始厭學了。雖然還是準時到校,可是在學校就是當一天和尚賺撞一天鍾,班主任也是拿他沒有辦法了。隻要不違紀,道德不敗壞,堅持到初三畢業季就萬事大吉了。
一眾人開始進行祭拜,負責挑擔子的舅娘們就開始把食品收拾好,放入擔子中離開了墳地。而負責燒炮的人就開始點鞭炮了,劈裏啪啦,大家已經開始趕往下一處墳山了。
沿著彎彎曲曲的田埂,大家來到了一個“旱改田”的地方,小孩子都很好奇。這地方為什麽要叫“旱改田”呢?原來老一輩在世的時候,這裏到處都是旱地,加上人口眾多,水田又少。在那時生產隊的帶領下,把一些低窪的旱地改成種稻穀的地方,還一起挖了一些水利,用來儲水,這樣到了插秧的時候,就可以把水引到田裏進行種植。而高一點的則繼續用來種植大豆、玉米、花生……
想著人老了總有一死,於是在旱改田那裏的高處地方留了一片空地,作為村裏的墳山。隻要有人去世了,實行土葬,隻要那裏還有位置,就可以葬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還算平整,祭拜也是很方便的。直到這幾年,那個地方已經沒有地方再放入新的墳山,如果再有人去世,隻能葬在自己用來種植花生或玉米的地上了。
確實,等九月一行人到達那個旱改田的地方,瞬間驚呆了。大大小小的墳山,儼然就是一個葬墓群。還好,這些太公太奶的墳山的位置比較好找,要不然像前幾年那樣,拜錯山就搞笑了。
九月的思緒不禁又被拉迴小學畢業的那年,他們在打穀場附近的一個墳堆那裏,讓別人鬧了一場烏龍。也不知道當時候那個家庭的人怎麽想的,非得說小舅舅他們拜的山是他們家的太奶奶,兩家人差點趕起來。後麵,還是請家裏的老人來調解,問了一下,才告知他們那個太奶奶的墳早在五十年前就搬走了。現在在裏麵的不過是小舅舅們的太太爺爺的骨灰罐而已。經過同村老人的勸解,這樣兩家人才不至於打了起來。
九月看著旱改田裏的那些新墳,不由地感到雞皮疙瘩起來了。要是以後一個人來這裏收玉米、收花生會不會感到害怕呢?大白天還不要緊,到了傍晚,那夕陽西下的時候,難免不讓人害怕呀!尤其是那些膽小的舅娘,估計太陽沒有下山就趕緊迴去了。要麽就是結伴繼續在這裏勞作了。
下一個拜山的地方,居然是來到很多房子的附近,其中有幾座墳山的隔壁就是房子了,還是常年有人住的房子。九月看著更加害怕了,哪怕知道這個世上沒有鬼。但是如果晚上住在這裏,半夜敢不敢上廁所呢?這些房子是在有墳山之前建的呢?還是明知道有墳山在這裏,還要在這裏建房子。這其中還有九月的一個小學的好朋友婷婷住在這附近。
小舅舅告訴她,住在這裏的人其實不是他們大村的,是從其他地方搬來的。因為不是本村的,外姓的,因此村裏是不會有地給他們建房子的。他們來到這裏的時候,這裏很荒涼的,前麵是江的轉彎處,文革時候,那個地方就是屍體的聚集地,從上遊衝到這個轉彎處就出不去了,然後慢慢沉積下來。小舅舅說得九月都覺得後背發涼。她心裏在想:婷婷他們住在這附近,真的太大膽了,晚上不怕遇見“鬼火”嗎?
小舅舅接著指了不遠處的大坑,大概離路麵有十幾米吧。就像凹陷下去一樣,不過在九月的印象中,下麵是別人用來種植稻穀的。小舅舅告訴他,在那裏種的水稻真的很是肥沃,也很高產,知道什麽原因嗎?九月搖了搖頭,小舅舅笑著說,以前底下不懂埋了多少人呢!不得不說,一幫嘰嘰喳喳大叫的小孩聽完後,都瞬間變乖了不少。盡管九月已經十五歲了,但聽著這些事情還是秉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想著等下午拜完了山,迴去找外公、外婆求證一下。
他們一行人又沿著江邊附近的平地繞了一圈,一路上,幾個小孩采著野菜、野果,別提有多開心了。九月也還像一個小孩子一樣,跟著一幫小孩子胡鬧著。突然她發現不遠處有一處竹林旁長著很多野菜,又嫩又綠,她招唿幾個小孩一起過來摘。摘得很興奮的時候,被路過的大舅娘喊停了,“你們這幫小兔崽子呢,不知天高地厚的,腳下的泥土裏不知道有多少白骨呢?還敢跑來這裏摘野菜。”一聽到泥土裏有白骨,孩子們瞬間害怕地尖叫起來,四處奔走相告,迴到自己的爸媽身邊。
這下又開始聽著大舅娘說這白骨的來曆了。這個地方也是當年從江的上遊跟著水流下來的屍體的聚集地,為什麽這麽說呢?原來大江水很很淺,不到這裏的,那年死的人太多了,屍體就堵在這裏不繼續跟著水流往下走了。等水退了之後,屍體就留在這裏,然後上麵的地裏的泥土被大雨衝刷下來,就慢慢覆蓋了這些屍體。經過了幾十年的沉積,泥土越來越厚,屍體也早已經變成了白骨。
那時候有的人就覺得這裏的泥土遇水就變成泥漿一樣,想著迎來把自己的地變得厚土一點,就挑著簸箕,拿著鏟子來這裏挖泥。一開始,也沒有什麽,就挖了好幾迴。可是有一次,一個不小心就挖到了一個頭蓋骨,嚇得挖泥的人哇哇大叫。一起在附近勞作的人,其中有人壯著膽子繼續挖,結果又挖了其他部分的白骨,這下把一起種地的人都嚇跑了。這件事傳迴村裏後,越傳越邪乎。這下很多人就相信老人說的那樣,花開得越豔麗,草長得越茂盛,野菜長得越好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有點“不幹淨”。
九月想著今年來拜山,怎麽都是聽著這些邪乎的事情呢?這個心呀,一天都是咋咋唿唿的,有點怕怕的。偏偏這時候天下起了蒙蒙細雨,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嗎?下周三才清明節,這雨那麽提前下呢?算了吧,這雨就像漫天飛舞的淚花,像是在告慰逝去的靈魂吧!慶幸的是,多虧聽了外婆的話,拿了一把雨傘,不至於像他們一樣,淋濕了頭發。雖然雨淅淅瀝瀝的,但沒有雨衣或雨傘的遮遮擋,不一會兒,身上也濕了不少。
小舅舅告訴他們,還有一處墳山。既然下雨了,九月就領著一幫小孩沿著大垌的小路迴去了。大人們盯著九月,一定要盯著那幾個小孩,別讓他們路上隨便跑。大人們也各自盯著著自己的小孩,讓他們跟著九月迴家,有的還放下狠話,如果在路上不聽話,迴家打斷雙腳去。這不,小孩子們還是乖乖跟在九月的後麵了。
不一會兒,他們大孩帶小孩,穿過一些玉米地,再過花生地,看到不遠處有一個池塘。九月納悶的是,明明這四周都是稻田,怎麽唯獨這裏有一個水塘呢?而且看著裏麵的水很清澈,感覺也不是很深,但就是看不到一條魚。哪怕現在是四月初,還有一絲涼意,也不至於看不到一條小魚呢?遠處的那水裏裏還可以看得見幾條小魚遊來遊去呢?六舅家的小孩想著要洗手,九月感覺周圍陰森森的,後背一陣發涼,趕緊嗬斥他,“迴家再洗,要是敢下水,我告訴你媽媽,看你不挨吃兩條''黃鱔魚''。”九月說完,那個小孩就沒有靠近那一方池塘了。九月叫著眾孩子趕緊離開這裏,以最快的速度迴家。
等迴到家裏,九月向外婆訴說起了今天的事情,覺得舅舅們說的事情都是很邪乎的。不過,外婆告訴她,有的確實真的,不過被他們大人誇大事實,就是怕你們小孩子危險而已。比如說,挖到白骨的事情,其實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也是很多年的事情了。那個地方的泥土比較鬆軟,怕你們小孩子一個不小心被泥土埋了就危險了。畢竟你們一幫小孩,又沒有個大人陪同。
關於九月說的那個水塘的,原來是一個水田。這附近的一個農戶想著把那個水田變成池塘,用來養魚的。可是魚沒有養成,倒是出了人命。隔壁村有的專門閹雞的,有天剛從他們村出來的,經過這個池塘的時候,想著洗把手就下來池塘這裏,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就被淹死了,其實那水不是很深的,就到你們膝蓋。那麽淺的水,居然能把一個身強力壯的人給淹死了,這件事情在大村裏都傳遍了。說什麽都有,搞得那個想養魚的,也不敢放魚了。但有人偷偷往裏麵放石螺或田螺,據說在那裏養的石螺比其他池塘或江邊的還要大……
九月越聽越瘮得慌,隻能叫停外婆,求外婆不要再講了。這不,外婆就哈哈大笑起來,“九月,你怎麽越長大,越膽小呢!以前你可喜歡外婆講這些事情了。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這個道理都不明白了嗎?”
九月無奈地點了點頭,初中最後一個清明節前夕,聽了那麽多以前沒有聽過的事情,還真的讓人心裏瘮得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