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八步趕蟬,初心不改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作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靖司靜靜地聆聽,這樣的淒美故事,正與她此刻的心境共鳴。
凰丹尹像個憂鬱的故事敘述者,對著棺木講述那些甜蜜的過往,即便是細微瑣事,她說起來依舊動人,沒有一絲遺憾的痕跡。
“他是那種極其固執的人,自尊心比任何人都強。從高峰跌入低穀,他一路渾渾噩噩,昏迷不醒。但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從魁門新任首席弟子的位置驟然跌落,那種巨大反差,誰也無法輕易承受。”
“接著,他遇到了taizi涼。那時的taizi涼正處巔峰,他看中了八步趕蟬的武藝和品質,一次次耐心地提供食物,多次上門慰問。盡管那時已成taizi涼收攬江湖英才的策略,但我感受到,趙涼的關心,有一部分出自真心。”
“你也是那個時候認識的趙涼嗎?”李靖司問道...
凰丹尹輕輕頷首:“那時我們三人正值韶華璀璨,假如未曾目睹我與王子涼的親近,八步趕蟬或許不會甘願接受趙涼詔的招攬。然而,無論如何,他始終感激王子涼在他最困厄之際施以援手,這也成為他違逆魁門意願誓護王子涼的理由之一。隻是多年以來,他未曾重返魁門,亦未曾向任何人提及被逐出門牆的過往,即便是後來那位聲名赫赫的繡花將軍也全然不知。”
“那時的寧遠,應當也是少年英豪。”李靖司聽得如癡如醉。
“確實如此,隻不過他尚未成為大戎引以為榮的猛虎將領。”凰丹尹微微點頭,“我與寧遠幾乎算不上相識,畢竟我們的生命軌跡並無交集。要說有,那便是因八步趕蟬而起。寧遠與八步趕蟬頗有相似之處,同樣是被師門驅逐之人,隻因他離家出走以報答王子,他曾是個遭受家族嫌棄的少年,離家後幾近餓斃,後來得到了王子涼的庇護。寧遠是個知恩圖報的漢子,因此不顧魁門遠離江湖的訓誡,一心打造了魁門軍。”
“原來自始至終,涼王便是識人善用的智者。”李靖司眼眸微斂。
“他一直如此,所以我一直盡力與他保持良好關係。說到底,還不是因為我同樣經曆過峨眉的背叛。”
提到此事,李靖司臉上掠過一絲微妙的尷尬。凰丹尹意識到話題的敏感,但還是繼續講述下去。
“寧遠與八步趕蟬一同歸於王子麾下,寧遠對八步趕蟬推崇備至,而八步趕蟬也視他如親弟般對待,將自己的所有武學悉數傳授,唯獨輕功寧遠未能掌握,或許是天賦所限,詳情我也不甚明了。但這兄弟倆的關係並不輕鬆,因為寧遠堅決追隨王子,而八步趕蟬卻始終守護著魁門的戒律,於是魁門軍的建立便成了橫亙在他們之間的巨大鴻溝,直至很久之後才稍有緩解。”
說到這裏,她輕輕歎了口氣。
“後來的事情,就關乎到我了。當年因母親與峨眉反目,我與母親凰棠氏一同被逐出門派。說來也諷刺,我們這些被放逐之人,都被王子涼收留。但我並未過度依賴趙涼的勢力,因為在當時,有許多姐妹隨我和母親凰棠氏離開了宗門,我們一起來到北戎州,預備在此創建我們自己的新宗門,也就是後來的凰棠別院。”
聽到凰棠別院的起源,李靖司不禁感慨萬千。
凰丹尹沉浸在迴憶中:“不說那些不愉快了,我告訴你些有趣的事情吧,你可知道八步趕蟬這個奇特名字的由來?還有他為何總裝扮成馬夫,以及為何始終頭戴鬥笠呢?”
李靖司深知她的迴避是為了緩解尷尬,於是他也含笑輕輕頷首。
凰丹尹仿佛也被這個話題牽引,對著那個神秘的棺柩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歡快笑容。李靖司頭一迴見她這般雀躍,或許連凰丹尹自身都沒察覺這份喜悅。
\"實則容易,這馬夫的裝扮,是他初次於北戎州陵陽城遇見我時的裝束,而那頂鬥篷原本簇新,本是我佩戴之物,隨手贈予了他。他說他喜歡,願終生佩戴,我笑著調侃他誇海口,若真摯喜愛,便連同這套衣物一生相伴吧。沒想到,自那一刻起,直至他生命終結,他果然每個星期三度洗滌,始終穿著不曾脫下。\"
聞言,李靖司眼中泛起淚光:\"何等深沉的愛情,他愛你至何種境地,才能做到這等地步呢?\"
凰丹尹也恍然覺悟:\"沒錯,其實我當時已有所察覺,但我舍不下那份虛榮。我習慣於被眾人捧在雲端,從未學會對所愛低頭。現在想來,那次與他的賭約,其實已袒露我的心意,隻是連我自己都不清楚,他更是懵懂不覺。\"
李靖司略有感觸:\"這樣說來,鬥篷與繡花長袍,看來魁門中人皆是深情之人啊。那麽我那青衫道長,與這樣的將領形影不離,變得癡心也是情理之中。隻是,我們的過往再也無法重來。\"
講到這裏,兩人心頭都湧上一絲傷感。為了舒緩氛圍,李靖司強顏歡笑,轉向凰丹尹:\"凰姐姐,還是請你告訴我他的名字是如何得來的吧。\"
凰丹尹明白他的體貼,隨即微笑:\"其實也很純粹,我們的故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那是一個熾熱無比的夏季,他依然來找我。我記得滿耳蟬鳴,他擔心打擾我休息,便一直驅趕它們。他的步伐如風,無人能逃過他的輕功追蹤,何況那些擾人清夢的蟬兒。\"
\"那時,他捉了滿滿一袋,拎到我麵前,我如今才意識到,他對我綻放的笑容是多麽燦爛。他笑著對我說,看我多麽能幹,不論蟬如何疾飛,都無法避開我八步之外。我笑著迴應,我非常喜歡,我會永遠記住這個夏天,感激他讓我安睡。\"
說到這兒,她笑著笑著,淚水卻滾落下來:\"之後,他真的為我捕捉了整個夏天的蟬。後來他告訴我,他不願再使用舊日的名號,那是被師門驅逐的恥辱,他不願再迴憶那些痛苦的過往。從此,他便以''八步趕蟬''為名,這個隻屬於我和他的名字。然而我當時心懷壯誌,辜負了他的深情,未曾想這一辜負竟延續了多年。\"
淚水無聲地滑落,她已化身為一名哭泣的精靈,隻是她的悲痛深藏心底,那份靜謐的哀傷足以觸動每一顆敏感的心靈。她溫柔地撫過漆黑的靈柩,低語道:“直至他在南淮麓的戰場,為我獻出生命,我才意識到我的罪孽有多深重,而那些年我享受到的恩寵又有多珍貴。我失去了世間最珍視我的人,失去了可能唯一的真愛。然而,一切已無可挽迴,所以我選擇堅強地活下去,既是為他,也是為我自己。此刻,我在無聲中守護他的靈魂,也是為了贖迴我犯下的過錯。我要陪伴他,直到我生命的最後一刻,我們將並肩長眠,用餘生償還我欠他的所有!”
李靖司沉默不語,她悄然起身,尊重這個沉浸在迴憶痛苦中的人。
她悄然離去,一路上思緒萬千,但每一種思考都繞不開那一抹青澀的幻影。
隨後,她緩步來到峨眉山的雄偉門前。
接著,她登上了裝飾華麗的靈駕馬車。
馬車顛簸前行,漸漸偏離峨眉山,直指南平京中那座閃耀金光的宮殿!
時光如流水,匆匆又過了三個月。
秦川的戰鬥仍在僵持,沒有傳來任何有價值的訊息,也未傳出任何一方徹底敗北的消息。
無論是武林還是朝廷,對東陳州都不抱太大希望,畢竟當前的東陳州在各方麵都不如北戎州。然而,東陳州仍在堅守陣地,而北戎州境內卻可見源源不斷的增援部隊湧動。
這引起了天下諸侯的密切關注,一時之間,各路豪傑紛紛以此戰為話題,無論是酒館還是戲院,都在熱議此事,成為十九國中最熱門的談資。
然而,新鮮事每日都在上演,且不局限於這十九個國家的疆界。
在十九國之外,是無垠的蔚藍大海,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然而,中原人對大海的認知僅止於此,無人真正了解海洋的奧秘。各種傳說流傳於世,但無人能證實其真假。
有人說海中有仙島,居住著長生不老的仙人,島上生長著結滿仙果的神樹。也有人聲稱海外是一片荒涼之地,雖有陸地卻與蒼梧般的荒原無異。更有傳言說海外陸地上人跡罕至,隻有未開化的野獸和水怪出沒。總而言之,各種說法層出不窮,其中瀛門的傳說最為盛行... ...
提及瀛門,那可是十方秘境中的隱世一脈。不過此門派從不涉足恩怨交織的修真界,亦未曾參與過諸神爭霸,故世間罕有關於其確切的消息流傳。三大仙盟盛會之後,有傳言稱瀛門修士曾協助玄臨王平息天地間的動蕩,於是玄臨王欽定瀛門為十方秘境之一,同時將百花穀與南靖箭閣兩大候選宗門摒棄在外。
這些早已無跡可尋的古老傳說,如今談論起來毫無意義,至少近兩輩的修煉者並未真正目睹瀛門的蹤影,那些故事也就僅剩傳說的外殼,無法尋覓到一絲真實的根基。
司馬種道,便是那曆經大劫與三大仙盟的傳奇人物,亦是修真界中聲名顯赫的先賢。隻是歲月流轉,新一代崛起,關於他的消息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然而三個月後的某日,中都府的道宗迎來了一位神秘訪客。
一位中年道士,麵龐白皙,胡須全無,雙目微闔,隻是身旁不再有那匹老邁的白馬和慵懶的白貓相伴。
墨墨道士!
身著青衫的道士悄然歸返,此刻的他風華絕代,哪還有昔日病態的影子?
無人知曉他經曆了何事,但墨墨此刻並無過多喜悅。一如既往的厭世神情中,竟透出一絲超脫塵世、羽化登仙的氣息。
他手中捧著一隻湛藍的瓷罐,細看之下竟是個骨灰甕!
“墨墨道士拜山,求見司馬國師!”
不久,大門開啟,兩位青年道士上前,墨墨闡明來意,他們進去稟報後,恭敬地引領墨墨入門。
這是墨墨自幼離開道宗後,首次重返此地。他僅在繈褓中被葛行間抱來過一次,如今置身於這雄偉的山門前,心中不禁泛起淡淡的懷舊與新奇。
一路前行,他並未匆匆瀏覽,也沒有四處張望,而是越走神色越顯哀憐。道宗內多是年輕的弟子,墨墨偶爾提及十二年前的往事,他們卻嬉笑迴應,表示一無所知。墨墨聞言,也隻是微微一笑,並未多言。
畢竟時光荏苒,無論是修真界還是天庭,傳說或許流傳不衰,但傳說中的人物卻易被世人遺忘,這是十九國大陸共通的道理。墨墨向來豁達,因此並未流露出感傷之情,反而淡然一笑,接納所有。
不多時,青年道士引領他來到一座宏偉的偏殿,大殿內洋溢著尊貴與奢華,這裏也是司馬種道鍾愛的生活之地。
“這麽多年過去,這矯情的脾性依舊沒變。”墨墨搖頭輕笑,卻發現身旁的青年道士正怒目相向!
“二位,何事?”墨墨依舊笑容可掬……
\"道友,司馬太玄前輩乃是我們靈修界的泰鬥,望閣下在此地務必言語謹慎,行動有度。無論是外界的凡人還是同門,對司馬道友皆是恭敬有加。既然閣下欲拜見他老人家,自當以最深的敬意待之!\"
\"罷了罷了,懂了,快帶路吧。\"墨墨一如既往地漠視禮節,他年輕時便如此,如今雖已不再年輕,卻從未把這些新手修士放在眼裏。
小道童心中略有不滿,但他們並未與墨墨計較過多。畢竟,能被司馬太玄召見的人,他們即便不願,也不敢輕易得罪,這點分寸他們還是明白的。
入門後,小道童悄然退去,四周頓時寧靜不少。
墨墨穿過前殿的三清仙像,步入後殿的暖室。眼前出現了司馬太玄衰老的身影,此刻他蜷縮在病榻上,生命的燭火已近熄滅。
然而,司馬太玄依舊身著他最愛的深翠色道袍,華貴且鮮豔,卻透出一絲不合時宜的傲慢。墨墨輕捷地走到他麵前,放下手中的骨灰壇,然後對著司馬太玄微微一笑:\"太玄國師,久違了,您福澤深厚,願您晚年安康,壽比南山。\"
這些客套話從墨墨口中說出,聽起來總有幾分諷刺。司馬太玄聞言苦笑,滿是苦澀,毫無歡愉之感。
\"多年過去,你這家夥還是老樣子,尖酸刻薄,讓人討厭。\"司馬太玄的聲音猶如沙啞的咒語,略帶停滯,異常低沉,顯露出他元氣大傷的狀態,一股暮年的蒼涼氣息彌漫。
\"我就是這樣的討人厭,但你不還是決定挽救我的陽壽?你我之間,經曆了多年的風雨,這裏就別再講那些官場的客套了。這次你幫我,也算是償還當年你在西梁城不告而別的債,我們算是兩清了。別說我無情,我也不再提你臨陣逃脫的事,如何?\"
這番話語毫無情麵,但司馬太玄早已了解墨墨的性格,因此越是無禮,他越是覺得正常。
司馬太玄費力地坐起,目光落在地上靜靜的藍色瓷罐上,淚水無聲滑落:\"我就知道此行不會平靜,終究還是葉落歸根,隻是你還欠我一個解釋。\"
見他提及骨灰,墨墨神色一肅,罕見地歎了口氣。
\"唉,說到這兒,我不得不責備你兩句,太玄國師,你說非救我這個瀕死者不可,結果忙活一場我也未能多活幾日。反倒是正值壯年的青年才俊,你卻白白犧牲了,這讓我感慨萬分。當初他拉著我去南門外見你,那時我還隻是一個行屍走肉...\"
凰丹尹像個憂鬱的故事敘述者,對著棺木講述那些甜蜜的過往,即便是細微瑣事,她說起來依舊動人,沒有一絲遺憾的痕跡。
“他是那種極其固執的人,自尊心比任何人都強。從高峰跌入低穀,他一路渾渾噩噩,昏迷不醒。但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從魁門新任首席弟子的位置驟然跌落,那種巨大反差,誰也無法輕易承受。”
“接著,他遇到了taizi涼。那時的taizi涼正處巔峰,他看中了八步趕蟬的武藝和品質,一次次耐心地提供食物,多次上門慰問。盡管那時已成taizi涼收攬江湖英才的策略,但我感受到,趙涼的關心,有一部分出自真心。”
“你也是那個時候認識的趙涼嗎?”李靖司問道...
凰丹尹輕輕頷首:“那時我們三人正值韶華璀璨,假如未曾目睹我與王子涼的親近,八步趕蟬或許不會甘願接受趙涼詔的招攬。然而,無論如何,他始終感激王子涼在他最困厄之際施以援手,這也成為他違逆魁門意願誓護王子涼的理由之一。隻是多年以來,他未曾重返魁門,亦未曾向任何人提及被逐出門牆的過往,即便是後來那位聲名赫赫的繡花將軍也全然不知。”
“那時的寧遠,應當也是少年英豪。”李靖司聽得如癡如醉。
“確實如此,隻不過他尚未成為大戎引以為榮的猛虎將領。”凰丹尹微微點頭,“我與寧遠幾乎算不上相識,畢竟我們的生命軌跡並無交集。要說有,那便是因八步趕蟬而起。寧遠與八步趕蟬頗有相似之處,同樣是被師門驅逐之人,隻因他離家出走以報答王子,他曾是個遭受家族嫌棄的少年,離家後幾近餓斃,後來得到了王子涼的庇護。寧遠是個知恩圖報的漢子,因此不顧魁門遠離江湖的訓誡,一心打造了魁門軍。”
“原來自始至終,涼王便是識人善用的智者。”李靖司眼眸微斂。
“他一直如此,所以我一直盡力與他保持良好關係。說到底,還不是因為我同樣經曆過峨眉的背叛。”
提到此事,李靖司臉上掠過一絲微妙的尷尬。凰丹尹意識到話題的敏感,但還是繼續講述下去。
“寧遠與八步趕蟬一同歸於王子麾下,寧遠對八步趕蟬推崇備至,而八步趕蟬也視他如親弟般對待,將自己的所有武學悉數傳授,唯獨輕功寧遠未能掌握,或許是天賦所限,詳情我也不甚明了。但這兄弟倆的關係並不輕鬆,因為寧遠堅決追隨王子,而八步趕蟬卻始終守護著魁門的戒律,於是魁門軍的建立便成了橫亙在他們之間的巨大鴻溝,直至很久之後才稍有緩解。”
說到這裏,她輕輕歎了口氣。
“後來的事情,就關乎到我了。當年因母親與峨眉反目,我與母親凰棠氏一同被逐出門派。說來也諷刺,我們這些被放逐之人,都被王子涼收留。但我並未過度依賴趙涼的勢力,因為在當時,有許多姐妹隨我和母親凰棠氏離開了宗門,我們一起來到北戎州,預備在此創建我們自己的新宗門,也就是後來的凰棠別院。”
聽到凰棠別院的起源,李靖司不禁感慨萬千。
凰丹尹沉浸在迴憶中:“不說那些不愉快了,我告訴你些有趣的事情吧,你可知道八步趕蟬這個奇特名字的由來?還有他為何總裝扮成馬夫,以及為何始終頭戴鬥笠呢?”
李靖司深知她的迴避是為了緩解尷尬,於是他也含笑輕輕頷首。
凰丹尹仿佛也被這個話題牽引,對著那個神秘的棺柩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歡快笑容。李靖司頭一迴見她這般雀躍,或許連凰丹尹自身都沒察覺這份喜悅。
\"實則容易,這馬夫的裝扮,是他初次於北戎州陵陽城遇見我時的裝束,而那頂鬥篷原本簇新,本是我佩戴之物,隨手贈予了他。他說他喜歡,願終生佩戴,我笑著調侃他誇海口,若真摯喜愛,便連同這套衣物一生相伴吧。沒想到,自那一刻起,直至他生命終結,他果然每個星期三度洗滌,始終穿著不曾脫下。\"
聞言,李靖司眼中泛起淚光:\"何等深沉的愛情,他愛你至何種境地,才能做到這等地步呢?\"
凰丹尹也恍然覺悟:\"沒錯,其實我當時已有所察覺,但我舍不下那份虛榮。我習慣於被眾人捧在雲端,從未學會對所愛低頭。現在想來,那次與他的賭約,其實已袒露我的心意,隻是連我自己都不清楚,他更是懵懂不覺。\"
李靖司略有感觸:\"這樣說來,鬥篷與繡花長袍,看來魁門中人皆是深情之人啊。那麽我那青衫道長,與這樣的將領形影不離,變得癡心也是情理之中。隻是,我們的過往再也無法重來。\"
講到這裏,兩人心頭都湧上一絲傷感。為了舒緩氛圍,李靖司強顏歡笑,轉向凰丹尹:\"凰姐姐,還是請你告訴我他的名字是如何得來的吧。\"
凰丹尹明白他的體貼,隨即微笑:\"其實也很純粹,我們的故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那是一個熾熱無比的夏季,他依然來找我。我記得滿耳蟬鳴,他擔心打擾我休息,便一直驅趕它們。他的步伐如風,無人能逃過他的輕功追蹤,何況那些擾人清夢的蟬兒。\"
\"那時,他捉了滿滿一袋,拎到我麵前,我如今才意識到,他對我綻放的笑容是多麽燦爛。他笑著對我說,看我多麽能幹,不論蟬如何疾飛,都無法避開我八步之外。我笑著迴應,我非常喜歡,我會永遠記住這個夏天,感激他讓我安睡。\"
說到這兒,她笑著笑著,淚水卻滾落下來:\"之後,他真的為我捕捉了整個夏天的蟬。後來他告訴我,他不願再使用舊日的名號,那是被師門驅逐的恥辱,他不願再迴憶那些痛苦的過往。從此,他便以''八步趕蟬''為名,這個隻屬於我和他的名字。然而我當時心懷壯誌,辜負了他的深情,未曾想這一辜負竟延續了多年。\"
淚水無聲地滑落,她已化身為一名哭泣的精靈,隻是她的悲痛深藏心底,那份靜謐的哀傷足以觸動每一顆敏感的心靈。她溫柔地撫過漆黑的靈柩,低語道:“直至他在南淮麓的戰場,為我獻出生命,我才意識到我的罪孽有多深重,而那些年我享受到的恩寵又有多珍貴。我失去了世間最珍視我的人,失去了可能唯一的真愛。然而,一切已無可挽迴,所以我選擇堅強地活下去,既是為他,也是為我自己。此刻,我在無聲中守護他的靈魂,也是為了贖迴我犯下的過錯。我要陪伴他,直到我生命的最後一刻,我們將並肩長眠,用餘生償還我欠他的所有!”
李靖司沉默不語,她悄然起身,尊重這個沉浸在迴憶痛苦中的人。
她悄然離去,一路上思緒萬千,但每一種思考都繞不開那一抹青澀的幻影。
隨後,她緩步來到峨眉山的雄偉門前。
接著,她登上了裝飾華麗的靈駕馬車。
馬車顛簸前行,漸漸偏離峨眉山,直指南平京中那座閃耀金光的宮殿!
時光如流水,匆匆又過了三個月。
秦川的戰鬥仍在僵持,沒有傳來任何有價值的訊息,也未傳出任何一方徹底敗北的消息。
無論是武林還是朝廷,對東陳州都不抱太大希望,畢竟當前的東陳州在各方麵都不如北戎州。然而,東陳州仍在堅守陣地,而北戎州境內卻可見源源不斷的增援部隊湧動。
這引起了天下諸侯的密切關注,一時之間,各路豪傑紛紛以此戰為話題,無論是酒館還是戲院,都在熱議此事,成為十九國中最熱門的談資。
然而,新鮮事每日都在上演,且不局限於這十九個國家的疆界。
在十九國之外,是無垠的蔚藍大海,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然而,中原人對大海的認知僅止於此,無人真正了解海洋的奧秘。各種傳說流傳於世,但無人能證實其真假。
有人說海中有仙島,居住著長生不老的仙人,島上生長著結滿仙果的神樹。也有人聲稱海外是一片荒涼之地,雖有陸地卻與蒼梧般的荒原無異。更有傳言說海外陸地上人跡罕至,隻有未開化的野獸和水怪出沒。總而言之,各種說法層出不窮,其中瀛門的傳說最為盛行... ...
提及瀛門,那可是十方秘境中的隱世一脈。不過此門派從不涉足恩怨交織的修真界,亦未曾參與過諸神爭霸,故世間罕有關於其確切的消息流傳。三大仙盟盛會之後,有傳言稱瀛門修士曾協助玄臨王平息天地間的動蕩,於是玄臨王欽定瀛門為十方秘境之一,同時將百花穀與南靖箭閣兩大候選宗門摒棄在外。
這些早已無跡可尋的古老傳說,如今談論起來毫無意義,至少近兩輩的修煉者並未真正目睹瀛門的蹤影,那些故事也就僅剩傳說的外殼,無法尋覓到一絲真實的根基。
司馬種道,便是那曆經大劫與三大仙盟的傳奇人物,亦是修真界中聲名顯赫的先賢。隻是歲月流轉,新一代崛起,關於他的消息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然而三個月後的某日,中都府的道宗迎來了一位神秘訪客。
一位中年道士,麵龐白皙,胡須全無,雙目微闔,隻是身旁不再有那匹老邁的白馬和慵懶的白貓相伴。
墨墨道士!
身著青衫的道士悄然歸返,此刻的他風華絕代,哪還有昔日病態的影子?
無人知曉他經曆了何事,但墨墨此刻並無過多喜悅。一如既往的厭世神情中,竟透出一絲超脫塵世、羽化登仙的氣息。
他手中捧著一隻湛藍的瓷罐,細看之下竟是個骨灰甕!
“墨墨道士拜山,求見司馬國師!”
不久,大門開啟,兩位青年道士上前,墨墨闡明來意,他們進去稟報後,恭敬地引領墨墨入門。
這是墨墨自幼離開道宗後,首次重返此地。他僅在繈褓中被葛行間抱來過一次,如今置身於這雄偉的山門前,心中不禁泛起淡淡的懷舊與新奇。
一路前行,他並未匆匆瀏覽,也沒有四處張望,而是越走神色越顯哀憐。道宗內多是年輕的弟子,墨墨偶爾提及十二年前的往事,他們卻嬉笑迴應,表示一無所知。墨墨聞言,也隻是微微一笑,並未多言。
畢竟時光荏苒,無論是修真界還是天庭,傳說或許流傳不衰,但傳說中的人物卻易被世人遺忘,這是十九國大陸共通的道理。墨墨向來豁達,因此並未流露出感傷之情,反而淡然一笑,接納所有。
不多時,青年道士引領他來到一座宏偉的偏殿,大殿內洋溢著尊貴與奢華,這裏也是司馬種道鍾愛的生活之地。
“這麽多年過去,這矯情的脾性依舊沒變。”墨墨搖頭輕笑,卻發現身旁的青年道士正怒目相向!
“二位,何事?”墨墨依舊笑容可掬……
\"道友,司馬太玄前輩乃是我們靈修界的泰鬥,望閣下在此地務必言語謹慎,行動有度。無論是外界的凡人還是同門,對司馬道友皆是恭敬有加。既然閣下欲拜見他老人家,自當以最深的敬意待之!\"
\"罷了罷了,懂了,快帶路吧。\"墨墨一如既往地漠視禮節,他年輕時便如此,如今雖已不再年輕,卻從未把這些新手修士放在眼裏。
小道童心中略有不滿,但他們並未與墨墨計較過多。畢竟,能被司馬太玄召見的人,他們即便不願,也不敢輕易得罪,這點分寸他們還是明白的。
入門後,小道童悄然退去,四周頓時寧靜不少。
墨墨穿過前殿的三清仙像,步入後殿的暖室。眼前出現了司馬太玄衰老的身影,此刻他蜷縮在病榻上,生命的燭火已近熄滅。
然而,司馬太玄依舊身著他最愛的深翠色道袍,華貴且鮮豔,卻透出一絲不合時宜的傲慢。墨墨輕捷地走到他麵前,放下手中的骨灰壇,然後對著司馬太玄微微一笑:\"太玄國師,久違了,您福澤深厚,願您晚年安康,壽比南山。\"
這些客套話從墨墨口中說出,聽起來總有幾分諷刺。司馬太玄聞言苦笑,滿是苦澀,毫無歡愉之感。
\"多年過去,你這家夥還是老樣子,尖酸刻薄,讓人討厭。\"司馬太玄的聲音猶如沙啞的咒語,略帶停滯,異常低沉,顯露出他元氣大傷的狀態,一股暮年的蒼涼氣息彌漫。
\"我就是這樣的討人厭,但你不還是決定挽救我的陽壽?你我之間,經曆了多年的風雨,這裏就別再講那些官場的客套了。這次你幫我,也算是償還當年你在西梁城不告而別的債,我們算是兩清了。別說我無情,我也不再提你臨陣逃脫的事,如何?\"
這番話語毫無情麵,但司馬太玄早已了解墨墨的性格,因此越是無禮,他越是覺得正常。
司馬太玄費力地坐起,目光落在地上靜靜的藍色瓷罐上,淚水無聲滑落:\"我就知道此行不會平靜,終究還是葉落歸根,隻是你還欠我一個解釋。\"
見他提及骨灰,墨墨神色一肅,罕見地歎了口氣。
\"唉,說到這兒,我不得不責備你兩句,太玄國師,你說非救我這個瀕死者不可,結果忙活一場我也未能多活幾日。反倒是正值壯年的青年才俊,你卻白白犧牲了,這讓我感慨萬分。當初他拉著我去南門外見你,那時我還隻是一個行屍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