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林麵色肅穆,長久以來他期盼的就是這一刻。顧南亭眼中則掠過一抹哀愁,他坐在墨林對麵,端起茶盞輕嚐一口:\"實言相告,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最不合格的一代箭閣閣主。\"


    \"閣下此言何意?\" 墨林簡潔詢問,並未打斷對方的思緒。


    \"如今我尚未及壯年,而這南靖箭閣的基業根基非我親手奠定,江湖威望亦非我一人打拚而來,更不曾有過如我這般年輕之人擔任閣主之位。\" 顧南亭言語間流露出淡淡的惆悵。


    \"敢問公子是少年英才,還是箭閣乏嗣?”墨林淡笑一聲,他直言無諱,向來不認為世間有任何不可言談之事。


    顧南亭微抬下顎,雙目閃爍著堅毅:\"兩者皆有,我自認少年英傑,卻也確實感受到箭閣後繼無人。自從十三年前,老閣主飛升離去,我箭閣的功法傳承便斷裂良多,許多秘辛與未盡之語也隨之長眠於地府之中。\"


    墨林並非愚鈍之人,自然知曉顧南亭所提必與其師祖之事密切相關:\"那十三年前究竟發生了何事,又與家師有何關聯呢?\"


    \"此事一言難盡,彼時你我尚且年幼,僅為稚齡童子。\" 顧南亭咽下一口茶水,似乎接下來的話語需費些氣力述說:\"十三年前,出現了一個妖邪之輩!\"


    \"此言何解,乃人?抑或是鬼魅妖物?\" 對於這類在修真界中常見的稱唿,墨林並未表現出過多驚訝。


    顧南亭向墨林擺了擺手:\"之後的事情由我來說,你隻需靜心聆聽便是。真假與否,我亦難以斷定,信幾分隨你心意。”


    \"悉聽尊便。\" 墨林取下掛在頸間的歸元佩,一手撫貓,一手托腮,準備傾聽這場曆史的秘聞。


    顧南亭輕咳幾聲,緊接著猛灌一大口熱茶,方緩緩開口:\"此事源頭還需追溯至數百年前。那時的西涼城仍屬於林氏一族的領土,當今的十九大國疆域格局並非自古不變,數百年前凡塵俗世各方勢力獨立,稱為三千諸國時代,那時通用的曆法乃是須彌紀元...\"


    “須彌紀元三十四十年,須彌大陸西北隅的渝門關之外,琅琊山脈腳下屹立著崛起的新勢力——西梁城,其主宰者林家北安王率領軍團屢戰屢勝,於須彌紀元三百五十六年成就了前所未有的偉業,一舉蕩平中原,完成了須彌世界的首次統一。自那時起,天下群雄紛紛廢棄須彌紀元,改用西梁紀元,須彌紀元三百五十六年由此被尊稱為西梁元年。”


    顧南亭的目光中充滿了敬畏之情,提及北安王時,他的臉上洋溢著敬仰和臣服:“縱然林家已隕落,西梁城的皇族子弟仍視北安王為至高無上的偶像。尤其是穆念花,他發動對陵陽的進攻,正是為了再現北安王那一統天下的雄圖霸業!”


    “能以一人之力統一那三千諸侯國,確乃鬼神莫測的威能!”墨林不禁由衷地讚歎。


    “自不必多言,且聽我透露一段秘聞。實際上,穆念花原名穆懷北,‘念花’這個名字乃是其自創。其胞妹名為穆念安,兄妹二人的名字均取材於‘北安’二字。至於那位大皇族穆青候,他的稱號‘青候’也正是源於北安王曾經擔任過的青州侯爵之職!”


    顧南亭話音剛落,墨林便笑意盈盈地挑了挑眼睫毛,示意他說下去。


    “這麽多年來,哪個英雄豪傑不曾把北安王視為尊崇的對象呢?”顧南亭說完,揮揮手示意墨林不要打斷他。


    墨林抬起貓爪子搖了搖,表示要他繼續講述。


    “北安王采取封建製度,未曾放棄西梁而遷都中原,反而保留下西梁城作為天下盟主的地位,三千諸侯國按時納貢,一時之間朝廷與武林之中皆前來拜謁,西梁進入了萬國來朝的極盛時代。”


    “北安王向來重視武力兵權,對於佛法仙道並無過多偏愛,反倒是推崇刀劍兩派。在實現政治統一之後,他試圖一並將江湖勢力歸於麾下,但由於各大門派各有淵源、恩怨糾葛,這一設想難以成真。然而北安王智慧超凡,竟別出心裁地創建了鏢門!”


    “你是說,江湖十大門派之一的鏢門是由北安王一手創立的?”墨林又忍不住開口問道。


    “在十三年前邪魅肆虐之前,還未有所謂的十大門派之分。十大門派是在那場浩劫之後才形成的格局。”顧南亭瞥了他一眼,接著說道:“提到鏢門,表麵上看似不過是打著押運鏢物、護送安全的旗號,實則廣泛招攬各地的英雄豪傑成為鏢師。得益於北安王的皇家財庫的支持,鏢師們的待遇豐厚,世人無不趨利避害,於是鏢行四海,不論是刀劍宗派還是其他雜派,隻要身手非凡,皆願投身鏢師行列。借此,北安王巧妙地掌握了江湖中最龐大的集中心力,也離江湖一統的目標最為接近。”


    兩人聽完彼此相視,眼中流露出一絲震驚與驚訝之色。


    墨林感慨萬分地道:“用金錢消弭天下各門派間的門戶之爭並使之為我所用,這種手段在我當前的修為層次上,根本不敢想象!”


    顧南亭聞聲淡然一笑,畢竟墨林自不周仙山修行歸來,尚未深諳人世間的諸多大道真理。倘若叫那些各方諸侯得知,有位年輕的修士道士竟敢拿自身與北安王相提並論,恐怕會引來他們的嘲笑之聲,連長江之水都會被恥笑聲染得不再東流。


    “然而,在鏢宗尚未羽翼豐滿之際,北安王已於西梁曆56載魂歸太虛。那位幾乎完成了武林與江山雙重一統偉業的傳奇人物,永遠地鐫刻進了各國的史書之中。自他駕鶴西去後,天下局勢再度動蕩,陷入了長達三百年之久的群雄割據之爭。”


    “北安王之後,是誰繼承了他的王位?”墨林插話問道。


    “長臨王,林弈。”提及此人的名字,顧南亭眼中的敬意雖稍減,卻依然沒有絲毫輕慢之意。


    “西梁曆56年至58年間,新即位的長臨王緊縮國庫,不再耗費巨額資金扶持鏢宗事業,反而將財力轉向重兵囤積,創設了西梁玄甲軍與鐵令製度,史稱‘長臨鏢變’。自此,鏢宗失去財源支持,勢力迅速衰微,鏢師們紛紛返迴自家宗門或流落江湖占據山頭成為山賊,武林陷入混亂,鏢宗據點也隨之從西梁城遷移到了北戎東北部的蘭陵,並正式宣告脫離西梁控製,自立門戶求存。”


    墨林聽罷,劍眉微揚:“這樣說來,假如當時鏢宗未遭此變故,如今的十大宗門恐難以立足。單憑鏢宗一脈,就有可能統一整個武林。然而長臨王終究非北安王可比,他的胸襟與智謀皆不足以駕馭這般龐大的力量,因此分化瓦解鏢宗才是最明智之舉。”


    顧南亭輕輕點頭,不再阻止墨林繼續發言。他發現這名道士每每開口總能切中問題的關鍵所在,與其交談反倒省去了不少口舌之力。


    “道友所言極是,伴隨著鏢宗遷徙,武林亂象引發了一些野心家圖謀複辟之心。在這三千諸國之中,有悖逆西梁一統的聲音漸漸浮現,其中反響最為強烈的便是中都府。”


    “中都府?道門宗門便坐落在那裏吧?”對於這個封國,墨林自是有一定的了解,早在與司馬種道及公羊千循交往之時便已知悉此事。


    或許是因自己身為道士的原因,抑或是因為其恩師葛行間曾是道門弟子的過往經曆,墨林對中都府始終懷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情感,隻是具體為何,卻無法清晰表述出來。


    顧南亭迴道:“中都府位於蘭陵之東,北部接壤沙漠與荒無人煙的山脈,地理形勢恰處須彌大陸的中央地帶。而西梁則坐落在西北邊陲之地,先前畏懼於北安王威勢,各方勢力均潛伏不動。待北安王逝去,借著鏢宗內亂之際,中都府便率先發出了反對西梁統治天下的唿聲。”


    中洲中樞之地,中都府自譽為天地樞紐,當仁不讓地欲成為萬界共尊之地。其府主公羊鐮倉,乃一尊絕代霸主,恰逢那時道宗聖地坐落在中都府境內,鐮倉公得以籠絡道門高人,冊封為國師,並使其化身為國賓,在天下間推行以道治國之策,借道門設壇布道之力,潛移默化地影響民生信仰。西梁紀元64年,大國師敖嵩真人率三千道門修士遍遊寰宇,縱橫捭闔,鼓動三千封國締結盟約,以此為公羊鐮倉的宏偉願景奠定根基,此事被譽為“中都府代天伐道”。


    墨林聞之,不由得嗤笑出聲,他的思緒瞬息間飄向曾在金鏞城誘騙民眾的司馬種道:“看樣子道門那套哄人的手段傳承得倒挺純正,曆經多年仍不曾丟棄這份‘修為’。”


    笑聲剛落,墨林的心情陡然沉重起來,腦海中浮現出蠶洞內那些無辜受害的平民,他們與他和草探花共同挖掘出的巨大亂葬坑,以及那些矗立的孤墳與散落的殘肢斷臂...


    然而,關於那一天他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麽,他卻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了。


    顧南亭並未察覺到墨林心中的複雜情緒,品了一口靈茶後,繼續講述曆史:“西梁紀元68年,戰火再燃。中都府聯合北方諸國,而西梁迅速拉攏西南各邦。南方的不渡江以南,橈唐國串聯南部各國,三千封國割據對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三大聯軍陣線,從渝門關一路延伸至東海岸,三大聯盟之間爆發了一係列激烈交鋒。”


    顧南亭伸出三根手指:“西梁紀元70年的南北戎第二次統一之戰——渝州梅嶺會戰,西梁紀元71年中部蒼梧與橈唐兩國邊界的峨眉山之戰,再到西梁紀元76年發生於東部江州的左江右江會戰!”


    “無需贅言,那一段歲月無疑是屍骨成山、血流成河!”墨林臉色陰沉,仍舊沉浸在蠶洞的往事之中未曾走出來。


    幸好的是,無論是墨林還是顧南亭,他們都未親身經曆那個時代。身為箭樓主人的顧南亭雖曾親手取人性命,但即便手腕再狠辣的人物,提及此類關乎人性淪喪的話題時,也不禁要謹慎措辭。


    “三大戰役曆時近十個春秋,直至西梁紀元83年,三大聯盟的主力終於在大陸中心地帶的蒼梧國展開終極對決,史稱‘蒼梧會盟’。蒼梧會盟之後,許多小國灰飛煙滅,最終十九個國家嶄露頭角,正式確立了各自的疆域。”


    “你說蒼梧?提起這個名字,我想起了那位繡花將軍的心上人,她曾被迫遠嫁蒼梧,因那是寧遠心中向往之地,故此我也將半眯著的眼睛完全睜開:‘我曾聽說蒼梧已亡國了,莫非正是因為這場大戰?’”


    顧南亭微微點頭:“的確,那一役幾乎將蒼梧國徹底摧毀,西梁城在長臨王的帶領下贏得了慘痛的勝利,另兩大聯盟隨之瓦解,整個國家版圖再次迎來大規模重組。隻是因損失巨大,各方已無力繼續征伐整合。長臨王隻能沿襲北安王的分封製度,帶著滿身傷痕的軍隊返迴西梁城,以兵戈與獻血維係住西梁作為仙朝的地位,這段長達十五年的動蕩歲月,在須彌史記中被稱為‘長臨之亂’。”


    在天穹之上,雪花如同仙塵般灑落,來自北荒的嚴風吹拂,比起往昔更顯凜冽刺骨。墨林步至窗旁,遙望那積雪如墨的蒼穹,口中吐出一口凝霜的氣息。


    “道友且道來,穆氏一族又是如何運用刀劍之力,逆轉乾坤,篡奪林家的帝位?”他轉向顧南亭,後者聽到此言,眼中流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哀傷,雖然細微,卻被一身青衫的墨林盡數捕捉。墨林斷定,南靖箭樓與眼前的顧南亭,必定與那消亡的林家有著不解之緣,然而具體情由,此刻仍是撲朔迷離。


    顧南亭摩挲著喉嚨處突出的喉結,示意墨林一同品茗:“不急,倘若你覺得之前的敘述已算秘辛,那我接下來所講之事,恐怕會讓你更為震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並收藏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