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皇城山上斬龍之地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作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位繡花將軍裝模作樣地擺了個姿勢,卻發現沒人欣賞,感到很無趣,就提著槍尾走到墨林麵前,摸了摸道士歪斜的發簪,然後把他護在了自己的身後。
那些羽人似乎對公羊千循有些不滿,猶豫了一會兒,最終收起兵器,輕盈地飛向兩側的閣樓,消失不見。公羊千循當然不甘心,正打算追趕,墨林勸阻了他,他才停下來。“他們害怕你的劍。”墨林說。
“我可不這麽覺得。”
公羊千循轉頭看著墨林,露出一個帥氣的微笑,但笑容中帶著一絲複雜。寧遠依舊保持著他的自來熟:“這位道士,是不是認識我家的道士啊?”
公羊千循迴答:“有過一麵之緣。”
墨林不再坐著,起身與公羊千循互相行禮。兩人都不喜歡客套,公羊千循舉止端莊,而墨林則顯得有些玩世不恭。
“請問,你為什麽迴到這座城?”墨林問。公羊千循笑著迴答:“如果我說我是來接你的,你會相信嗎?”
墨林聽到這話並沒有驚訝,隻是笑著迴禮:“你要帶我去哪裏?”公羊千循指向東方:“離開北戎國,跟我一起去俊海國。”
“為什麽要去那裏?難道道教就在俊海國?”
墨林對公羊千循提到的俊海國有些了解,寧遠之前已經給他大致描述過十九個國家的形勢。北戎國位於最邊緣,西北方向,緊鄰寧遠心心念念的蒼梧,而俊海國則是最東邊,靠近大海,是一個遙遠的邊境國家。
公羊千循:“其實不是,你看外麵的情況,這座城市已經保不住了。”墨林走到欄杆旁,此時的陵陽城已經被大火吞噬:“公羊道士,你能告訴我這一切跟我師父有什麽關係嗎?”
公羊千循將劍收迴劍鞘,站在寧遠的左右兩側。寧遠對公羊千循保持警惕,時刻留意他的舉動,手中的長槍也閃爍著寒光。
“為什麽提起你的師父?”
他看著墨林,但墨林卻看著下麵的火海:“上次你說過,一千年前有個叫葛行間的道士,那是真的嗎?如果是道教文獻記載的,那就不會有錯。而我師父,周遊世界的名號就是葛行間!”
“可能是懷念先賢的衛道士,畢竟名字是個人意願,但與道教祖先並稱,似乎觸碰了道門的禁忌,確實有些失敬。”公羊道士微微皺眉。
聽到這裏,墨林反而笑了:“你這麽一說,我反而更相信了,因為我師父和我一樣,都是違背傳統、離經叛道的人!”
他仰天長嘯,公羊千循看到他背後的卷軸,指著問:“這是什麽?”
墨林聽到這話並沒有迴避,他展開卷軸遞給對方看。寧遠也瞥了幾眼,但他實在不懂其中的深奧,於是明智地繼續握著槍侍立一旁。倒是公羊千循略顯驚訝,他仔細看完卷軸,眼中已經閃爍出波濤洶湧的光芒。
“竟然是斬龍陣!”
“原來公羊兄也懂得陣法。”墨林對公羊道士多了幾分敬佩,但眼中的警惕也更加強烈。公羊千循擺擺手表示自己隻是略懂皮毛:“我隻是略知一二,敢問道友,這陣法該如何破解?”
“陣法是我師父教的一門,之前在鳳棲宮的枯井下遇到過幾重陣法,雖然都有殺機,但並未真正施展殺伐之道。但今天的斬龍陣卻大不相同。”
墨林的表情變得嚴肅:“斬龍陣是我師父的拿手道術,不周山上的護山大陣就是斬龍陣。這個陣法以龍鼇交錯為主,表麵上是封山鎮水,實際上卻是切斷五行之氣,陣內的生命都會遭受毀滅,它是困住巨獸的陣法之首!”
“我想聽聽詳情!”公羊千循謙虛地請教,墨林開始詳細解釋。
“這個陣法也被稱為葬地陣,古代用山河靈氣保護墓葬的風水。這種靈氣就是陰陽兩種氣息,在塵世間到處都有。而依山傍水也分陰陽,山為陽,水為陰,正所謂‘臨山陽氣盛,衰不惑焉’。”
“所以隻要有山川湖泊,就可以布置斬龍陣。但斬龍陣變化多端,要看出陣法就必須找到所有的陣眼。然而斬龍陣的陣眼多達九個,稱為九台。”
公羊千循迴應:“這個我略有耳聞,鑒臨台、定落台、星吮台、坤殂台、真仙台、合仗台、空榻台、空虛台和燧門台!”
墨林聽後,目光中滿是讚賞:“公羊道長還說不懂陣法?不愧是道教中人,九台一個不漏,不過這些知識並無太大用處,當作遊戲玩玩倒挺有趣。”
公羊千循聞言沉默不語,寧遠也顯得有些尷尬。
墨林沒有心情開玩笑,罕見地嚴肅說道:“真正決定斬龍陣關鍵的是這九台上供奉的九種法器,名為‘鎮台’。但這‘鎮台’非常靈活,可以是玉石,可以是胸器,可以是牲畜,甚至可以是人血。鎮台鎮壓的東西不同,斬龍陣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
公羊千循:“現在陵陽皇城四處都是大火,根據你的圖所示,這棵冷杏樹的位置是按照鎮台的保護來安排的嗎?”墨林:“正是如此。因此,要想解決皇城的危機,就必須依次找到皇宮裏的九個鎮台所在,破壞掉鎮台的陣眼,陣法自然就會瓦解!”
寧遠在一旁聽得激動不已:“那道長,你現在畫出了分布圖,是不是可以馬上去除陣眼了?”
墨林搖頭苦笑,寧遠一臉困惑,公羊千循在一旁解釋:“按照道友剛才的說法,我們並不知道鎮台鎮壓的是什麽東西,每一種都可能不同。僅憑肉眼判斷,是不可能找到正確位置的。”
“就這樣,咱們趕緊離開,留在這裏早晚會有危險!”寧遠說完就馬上行動起來。公羊千循拍了拍背上的劍鞘:“我的劍可以帶你們倆出城,下山去!”
寧遠正要答應,墨林卻揮手拒絕:“我現在還不能走,將軍,你忘了我要去春華檻了嗎?”
寧遠聽後顯得有些著急:“道長!”
墨林仍然堅持:“將軍,案子還沒解決,我心裏還有很多疑問,況且你家太子也需要一個交代!”寧遠反駁:“現在這個緊急關頭,如果我們都被火燒死在城裏,那些虛名真相還有什麽意義呢?”
“將軍,我認為帶著真相生活,比隻是苟且偷生更有意思!”
墨林仍然堅持,寧遠聽後不再多言,他本身也不是愛嘮叨的人。他立刻提起長槍,目光瞬間變得清澈堅定:“既然你這麽說,道長在哪裏,我寧遠就在哪裏!”
旁邊的公羊千循受到感染,也握劍站在一旁:“道友的精神可嘉,如果你信任我,清除陣眼的事就交給我吧!”
第九個審案之夜,陵陽城的人們無心入睡。
墨林和寧遠離開了白玉樓,公羊千循去了未知的地方。路上的火勢越來越猛烈,但雪卻越來越大。
“我們真的沒多少時間了,將軍。”
“道長,陵陽城到底發生了什麽?”
墨林指著天空:“天災。”
寧遠又問:“那麽這些燃燒的樹呢?”
墨林指著地麵:“人禍!”
寧遠突然一拍腦袋:“我想起來了,春華檻裏全是杏樹,恐怕也保不住了!”
“不用擔心,賀華黎不會輕易放棄春華檻的。”墨林語氣堅定。
“為什麽呢?我又不明白。”寧遠一臉困惑,墨林迴答:“等天亮了,如果我們還活著,將軍,你會有更多的疑問。”
“這一切到底是怎麽迴事?”寧遠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雖然四周火光熊熊,但他像墨林一樣鎮定自若。至於為何如此看淡生死,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總之,從小時候進入軍營到現在,他似乎一直糊裏糊塗地活著,或者說是為某個人、某件事而活。
“還記得服部兵乙嗎?其實從金墉城開始,到現在都是一場殘缺的棋局!”墨林直視他的眼睛,寧遠驚訝地問:“是誰布的局?”
“有心人!”墨林甩了甩袖子,頂著風雪烈火奔跑,寧遠緊緊跟隨,邊跑邊拉緊身上的毛毯:“天氣寒冷,小心別著涼。”
春華檻是皇家園林,過去常搭建舞台供皇帝娛樂,時間久了,培養出了一批演員,當然也包括妃嬪。後來不知道為什麽,著名演員四處流落,音信全無,妃嬪也悄然失蹤,皇帝來得越來越少,這個地方逐漸變得冷清,直到墨林二人來到這裏,已是斷壁殘垣,一片荒涼。
“明明是個豪華的宮殿,卻總有些冷清的住所。皇帝的心思難以捉摸,一時喜歡一時不喜歡,高興時連雞犬都歡唿,生氣時萬籟俱寂。有的宮殿夜夜歡歌,有的則像鳳棲冷宮,隻有風雪和梧桐相伴。道長你以前不是宮裏的人,如果經曆過開國盛世,就會明白我說的是什麽意思了。”
寧遠的一番感慨讓道士頗感驚訝:“將軍你什麽時候學會說這些文雅的話了?”
“以前常聽太子說,就算不感動,也能學會牢騷幾句。”寧遠笑著迴答,墨林卻輕輕歎了口氣,抬腳走進去,口中哼著小調。寧遠側耳傾聽,突然,道士又吟誦了一首詩:宮殿四季變化多,皇帝一句話令人歎惋。
素手丹心無妙筆,賞花問柳玩弄欄杆。
寧遠看了看天色,不顧城市四處燃起的火焰,跟著墨林大步跨過高高的門檻。
正如墨林所說,春華檻裏雖然滿園的寒杏繁茂,卻沒有一棵被火燒到。墨林從背上取下卷軸,展開給寧遠看,上麵標示的春華檻位置沒有任何墨跡,繪製得一絲不差,寧遠看著不禁嘖嘖稱奇。
“為什麽你不把這個卷軸留給公羊道長呢?”
“公羊真君有道心天眼,不需要我多此一舉。”
不知道墨林是真的這麽想,還是對公羊有所防備,寧遠沒心情深究:“這裏恐怕支撐不了多久,火勢越來越大,天亮前這座山頂宮殿就會被燒成灰燼。這是北戎國前所未有的危機,大廈即將傾覆,我們必須盡快解決這裏的事情,然後下到三千琉璃大道!”
“仙境已經淪陷,江山怎麽能完整?”墨林感歎著喃喃自語,這讓寧遠又緊張起來:“道長,你怎麽這麽說?難道這火能燒到山腳下嗎?”
“有心之火,可以焚燒無心之城!”
墨林說完,四周突然響起嘩啦聲。兩人循聲望去,一路上漆黑一片,看不清是什麽景象,隻有一股腐朽的木頭味道特別強烈。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才發現一群大雁在黑暗中盤旋上升,撞破了上方的篷頂,灑下雪花和月光。
周圍的布置漸漸清晰,原來是一個破舊的戲樓觀眾席。更令人驚訝的是,舞台上此刻坐著一個失意的老者,頭發散亂,神誌不清。兩人上前查看,發現竟是賀華黎!
“賀公公為什麽會在這裏?”寧遠低聲問墨林,墨林笑了笑:“如果他不在這裏,反而不合理了。”
賀華黎看到他們到來並沒有什麽反應,隻是搖頭晃腦地唱著陵陽小曲。墨林讓寧遠解下腰間的酒囊,來到他身邊靜靜地喝酒。喝了兩口,他把酒囊遞給老太監,賀華黎也不客氣,抓過來就喝。誰知酒勁猛烈,他嗆了好大幾口,但還是默默地把酒全喝完了。
“將軍,這裏沒事,你快下山去,太子現在需要你。”寧遠聞言大吃一驚:“道長,這怎麽行呢?...”
“公羊真君不會丟下我不顧的,你放心下山吧,我的命不會有事的。”
“怎麽會沒事,剛才你還說賀公公……”
墨林揮手打斷了他的話,臉色略帶慍怒,寧遠不再多言,禮貌地鞠躬後慢慢退向後方。
“我會按照道長的吩咐去做,道長不讓聽,我就不會聽。但如果讓我就這樣不管道長,我是絕對做不到的。我就在門外守著,隻要道長有需要,一聲招唿我就會立刻前來。就算大火蔓延,我也會背著道長共度生死!”
寧遠說完便消失在黑暗中。墨林聽到這話,輕蔑地笑了笑,指著寧遠離開的方向嘲笑道:“您看,無論情況多麽糟糕,總有些癡心不改的老好人。”
賀華黎聽到這話,微微動容。他渾濁的眼睛瞥了墨林一眼,然後低下頭,輕輕地咀嚼著自己的話語:“祖先留下的基業快沒了,我還是沒能守住這一切。”
墨林大笑:“賀公公真是會開玩笑,你想保護的東西,不是好好的嗎?”賀華黎聽到這話,眉毛頓時緊鎖,冷冷地說:“你在說什麽,我聽不懂!”
墨林指向天空中盤旋的大雁,笑容中多了幾分放縱:“我原本以為時間緊迫,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誰知道命運眷顧,我還是趕上了這個最後的機會。”
賀華黎聽到這話,身體微微顫抖。墨林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用力讓他平靜下來:“賀公公,在我們解決問題之前,你哪都不能去!”
春華檻外,寧遠扛著紅纓槍威武地站立,像守護家宅的門神,讓人不敢靠近。大雁從春華檻飛出,穿過風雪和火海,飛越三千琉璃大道,穿越雲層來到陵陽城下。
它們越飛越低,最後停在了北城門上。北城門緩緩開啟,一頭青色的水牛慢悠悠地走進來,神情悠閑,似乎對城中的事物毫無興趣。它抬頭看著中央高聳入雲的火鼎皇城,打著一串帶有泥土香氣的鼾聲。
那些羽人似乎對公羊千循有些不滿,猶豫了一會兒,最終收起兵器,輕盈地飛向兩側的閣樓,消失不見。公羊千循當然不甘心,正打算追趕,墨林勸阻了他,他才停下來。“他們害怕你的劍。”墨林說。
“我可不這麽覺得。”
公羊千循轉頭看著墨林,露出一個帥氣的微笑,但笑容中帶著一絲複雜。寧遠依舊保持著他的自來熟:“這位道士,是不是認識我家的道士啊?”
公羊千循迴答:“有過一麵之緣。”
墨林不再坐著,起身與公羊千循互相行禮。兩人都不喜歡客套,公羊千循舉止端莊,而墨林則顯得有些玩世不恭。
“請問,你為什麽迴到這座城?”墨林問。公羊千循笑著迴答:“如果我說我是來接你的,你會相信嗎?”
墨林聽到這話並沒有驚訝,隻是笑著迴禮:“你要帶我去哪裏?”公羊千循指向東方:“離開北戎國,跟我一起去俊海國。”
“為什麽要去那裏?難道道教就在俊海國?”
墨林對公羊千循提到的俊海國有些了解,寧遠之前已經給他大致描述過十九個國家的形勢。北戎國位於最邊緣,西北方向,緊鄰寧遠心心念念的蒼梧,而俊海國則是最東邊,靠近大海,是一個遙遠的邊境國家。
公羊千循:“其實不是,你看外麵的情況,這座城市已經保不住了。”墨林走到欄杆旁,此時的陵陽城已經被大火吞噬:“公羊道士,你能告訴我這一切跟我師父有什麽關係嗎?”
公羊千循將劍收迴劍鞘,站在寧遠的左右兩側。寧遠對公羊千循保持警惕,時刻留意他的舉動,手中的長槍也閃爍著寒光。
“為什麽提起你的師父?”
他看著墨林,但墨林卻看著下麵的火海:“上次你說過,一千年前有個叫葛行間的道士,那是真的嗎?如果是道教文獻記載的,那就不會有錯。而我師父,周遊世界的名號就是葛行間!”
“可能是懷念先賢的衛道士,畢竟名字是個人意願,但與道教祖先並稱,似乎觸碰了道門的禁忌,確實有些失敬。”公羊道士微微皺眉。
聽到這裏,墨林反而笑了:“你這麽一說,我反而更相信了,因為我師父和我一樣,都是違背傳統、離經叛道的人!”
他仰天長嘯,公羊千循看到他背後的卷軸,指著問:“這是什麽?”
墨林聽到這話並沒有迴避,他展開卷軸遞給對方看。寧遠也瞥了幾眼,但他實在不懂其中的深奧,於是明智地繼續握著槍侍立一旁。倒是公羊千循略顯驚訝,他仔細看完卷軸,眼中已經閃爍出波濤洶湧的光芒。
“竟然是斬龍陣!”
“原來公羊兄也懂得陣法。”墨林對公羊道士多了幾分敬佩,但眼中的警惕也更加強烈。公羊千循擺擺手表示自己隻是略懂皮毛:“我隻是略知一二,敢問道友,這陣法該如何破解?”
“陣法是我師父教的一門,之前在鳳棲宮的枯井下遇到過幾重陣法,雖然都有殺機,但並未真正施展殺伐之道。但今天的斬龍陣卻大不相同。”
墨林的表情變得嚴肅:“斬龍陣是我師父的拿手道術,不周山上的護山大陣就是斬龍陣。這個陣法以龍鼇交錯為主,表麵上是封山鎮水,實際上卻是切斷五行之氣,陣內的生命都會遭受毀滅,它是困住巨獸的陣法之首!”
“我想聽聽詳情!”公羊千循謙虛地請教,墨林開始詳細解釋。
“這個陣法也被稱為葬地陣,古代用山河靈氣保護墓葬的風水。這種靈氣就是陰陽兩種氣息,在塵世間到處都有。而依山傍水也分陰陽,山為陽,水為陰,正所謂‘臨山陽氣盛,衰不惑焉’。”
“所以隻要有山川湖泊,就可以布置斬龍陣。但斬龍陣變化多端,要看出陣法就必須找到所有的陣眼。然而斬龍陣的陣眼多達九個,稱為九台。”
公羊千循迴應:“這個我略有耳聞,鑒臨台、定落台、星吮台、坤殂台、真仙台、合仗台、空榻台、空虛台和燧門台!”
墨林聽後,目光中滿是讚賞:“公羊道長還說不懂陣法?不愧是道教中人,九台一個不漏,不過這些知識並無太大用處,當作遊戲玩玩倒挺有趣。”
公羊千循聞言沉默不語,寧遠也顯得有些尷尬。
墨林沒有心情開玩笑,罕見地嚴肅說道:“真正決定斬龍陣關鍵的是這九台上供奉的九種法器,名為‘鎮台’。但這‘鎮台’非常靈活,可以是玉石,可以是胸器,可以是牲畜,甚至可以是人血。鎮台鎮壓的東西不同,斬龍陣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
公羊千循:“現在陵陽皇城四處都是大火,根據你的圖所示,這棵冷杏樹的位置是按照鎮台的保護來安排的嗎?”墨林:“正是如此。因此,要想解決皇城的危機,就必須依次找到皇宮裏的九個鎮台所在,破壞掉鎮台的陣眼,陣法自然就會瓦解!”
寧遠在一旁聽得激動不已:“那道長,你現在畫出了分布圖,是不是可以馬上去除陣眼了?”
墨林搖頭苦笑,寧遠一臉困惑,公羊千循在一旁解釋:“按照道友剛才的說法,我們並不知道鎮台鎮壓的是什麽東西,每一種都可能不同。僅憑肉眼判斷,是不可能找到正確位置的。”
“就這樣,咱們趕緊離開,留在這裏早晚會有危險!”寧遠說完就馬上行動起來。公羊千循拍了拍背上的劍鞘:“我的劍可以帶你們倆出城,下山去!”
寧遠正要答應,墨林卻揮手拒絕:“我現在還不能走,將軍,你忘了我要去春華檻了嗎?”
寧遠聽後顯得有些著急:“道長!”
墨林仍然堅持:“將軍,案子還沒解決,我心裏還有很多疑問,況且你家太子也需要一個交代!”寧遠反駁:“現在這個緊急關頭,如果我們都被火燒死在城裏,那些虛名真相還有什麽意義呢?”
“將軍,我認為帶著真相生活,比隻是苟且偷生更有意思!”
墨林仍然堅持,寧遠聽後不再多言,他本身也不是愛嘮叨的人。他立刻提起長槍,目光瞬間變得清澈堅定:“既然你這麽說,道長在哪裏,我寧遠就在哪裏!”
旁邊的公羊千循受到感染,也握劍站在一旁:“道友的精神可嘉,如果你信任我,清除陣眼的事就交給我吧!”
第九個審案之夜,陵陽城的人們無心入睡。
墨林和寧遠離開了白玉樓,公羊千循去了未知的地方。路上的火勢越來越猛烈,但雪卻越來越大。
“我們真的沒多少時間了,將軍。”
“道長,陵陽城到底發生了什麽?”
墨林指著天空:“天災。”
寧遠又問:“那麽這些燃燒的樹呢?”
墨林指著地麵:“人禍!”
寧遠突然一拍腦袋:“我想起來了,春華檻裏全是杏樹,恐怕也保不住了!”
“不用擔心,賀華黎不會輕易放棄春華檻的。”墨林語氣堅定。
“為什麽呢?我又不明白。”寧遠一臉困惑,墨林迴答:“等天亮了,如果我們還活著,將軍,你會有更多的疑問。”
“這一切到底是怎麽迴事?”寧遠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雖然四周火光熊熊,但他像墨林一樣鎮定自若。至於為何如此看淡生死,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總之,從小時候進入軍營到現在,他似乎一直糊裏糊塗地活著,或者說是為某個人、某件事而活。
“還記得服部兵乙嗎?其實從金墉城開始,到現在都是一場殘缺的棋局!”墨林直視他的眼睛,寧遠驚訝地問:“是誰布的局?”
“有心人!”墨林甩了甩袖子,頂著風雪烈火奔跑,寧遠緊緊跟隨,邊跑邊拉緊身上的毛毯:“天氣寒冷,小心別著涼。”
春華檻是皇家園林,過去常搭建舞台供皇帝娛樂,時間久了,培養出了一批演員,當然也包括妃嬪。後來不知道為什麽,著名演員四處流落,音信全無,妃嬪也悄然失蹤,皇帝來得越來越少,這個地方逐漸變得冷清,直到墨林二人來到這裏,已是斷壁殘垣,一片荒涼。
“明明是個豪華的宮殿,卻總有些冷清的住所。皇帝的心思難以捉摸,一時喜歡一時不喜歡,高興時連雞犬都歡唿,生氣時萬籟俱寂。有的宮殿夜夜歡歌,有的則像鳳棲冷宮,隻有風雪和梧桐相伴。道長你以前不是宮裏的人,如果經曆過開國盛世,就會明白我說的是什麽意思了。”
寧遠的一番感慨讓道士頗感驚訝:“將軍你什麽時候學會說這些文雅的話了?”
“以前常聽太子說,就算不感動,也能學會牢騷幾句。”寧遠笑著迴答,墨林卻輕輕歎了口氣,抬腳走進去,口中哼著小調。寧遠側耳傾聽,突然,道士又吟誦了一首詩:宮殿四季變化多,皇帝一句話令人歎惋。
素手丹心無妙筆,賞花問柳玩弄欄杆。
寧遠看了看天色,不顧城市四處燃起的火焰,跟著墨林大步跨過高高的門檻。
正如墨林所說,春華檻裏雖然滿園的寒杏繁茂,卻沒有一棵被火燒到。墨林從背上取下卷軸,展開給寧遠看,上麵標示的春華檻位置沒有任何墨跡,繪製得一絲不差,寧遠看著不禁嘖嘖稱奇。
“為什麽你不把這個卷軸留給公羊道長呢?”
“公羊真君有道心天眼,不需要我多此一舉。”
不知道墨林是真的這麽想,還是對公羊有所防備,寧遠沒心情深究:“這裏恐怕支撐不了多久,火勢越來越大,天亮前這座山頂宮殿就會被燒成灰燼。這是北戎國前所未有的危機,大廈即將傾覆,我們必須盡快解決這裏的事情,然後下到三千琉璃大道!”
“仙境已經淪陷,江山怎麽能完整?”墨林感歎著喃喃自語,這讓寧遠又緊張起來:“道長,你怎麽這麽說?難道這火能燒到山腳下嗎?”
“有心之火,可以焚燒無心之城!”
墨林說完,四周突然響起嘩啦聲。兩人循聲望去,一路上漆黑一片,看不清是什麽景象,隻有一股腐朽的木頭味道特別強烈。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才發現一群大雁在黑暗中盤旋上升,撞破了上方的篷頂,灑下雪花和月光。
周圍的布置漸漸清晰,原來是一個破舊的戲樓觀眾席。更令人驚訝的是,舞台上此刻坐著一個失意的老者,頭發散亂,神誌不清。兩人上前查看,發現竟是賀華黎!
“賀公公為什麽會在這裏?”寧遠低聲問墨林,墨林笑了笑:“如果他不在這裏,反而不合理了。”
賀華黎看到他們到來並沒有什麽反應,隻是搖頭晃腦地唱著陵陽小曲。墨林讓寧遠解下腰間的酒囊,來到他身邊靜靜地喝酒。喝了兩口,他把酒囊遞給老太監,賀華黎也不客氣,抓過來就喝。誰知酒勁猛烈,他嗆了好大幾口,但還是默默地把酒全喝完了。
“將軍,這裏沒事,你快下山去,太子現在需要你。”寧遠聞言大吃一驚:“道長,這怎麽行呢?...”
“公羊真君不會丟下我不顧的,你放心下山吧,我的命不會有事的。”
“怎麽會沒事,剛才你還說賀公公……”
墨林揮手打斷了他的話,臉色略帶慍怒,寧遠不再多言,禮貌地鞠躬後慢慢退向後方。
“我會按照道長的吩咐去做,道長不讓聽,我就不會聽。但如果讓我就這樣不管道長,我是絕對做不到的。我就在門外守著,隻要道長有需要,一聲招唿我就會立刻前來。就算大火蔓延,我也會背著道長共度生死!”
寧遠說完便消失在黑暗中。墨林聽到這話,輕蔑地笑了笑,指著寧遠離開的方向嘲笑道:“您看,無論情況多麽糟糕,總有些癡心不改的老好人。”
賀華黎聽到這話,微微動容。他渾濁的眼睛瞥了墨林一眼,然後低下頭,輕輕地咀嚼著自己的話語:“祖先留下的基業快沒了,我還是沒能守住這一切。”
墨林大笑:“賀公公真是會開玩笑,你想保護的東西,不是好好的嗎?”賀華黎聽到這話,眉毛頓時緊鎖,冷冷地說:“你在說什麽,我聽不懂!”
墨林指向天空中盤旋的大雁,笑容中多了幾分放縱:“我原本以為時間緊迫,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誰知道命運眷顧,我還是趕上了這個最後的機會。”
賀華黎聽到這話,身體微微顫抖。墨林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用力讓他平靜下來:“賀公公,在我們解決問題之前,你哪都不能去!”
春華檻外,寧遠扛著紅纓槍威武地站立,像守護家宅的門神,讓人不敢靠近。大雁從春華檻飛出,穿過風雪和火海,飛越三千琉璃大道,穿越雲層來到陵陽城下。
它們越飛越低,最後停在了北城門上。北城門緩緩開啟,一頭青色的水牛慢悠悠地走進來,神情悠閑,似乎對城中的事物毫無興趣。它抬頭看著中央高聳入雲的火鼎皇城,打著一串帶有泥土香氣的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