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作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道士,你想到了什麽嗎?\"
\"我們現在去找賀華黎,他就是兇手!\"
\"怎麽可能,雖然賀公公不算高大,但他絕對不止五尺七寸!\"
\"人是會變的,將軍,你會明白的。你現在手上拿著的是什麽?\"
\"一幅畫,畫的是個女人,我不認識,但她看起來很像凰丹尹!\" 聽到這話,墨林停下了腳步:\"你說的是凰棠少主?\"
寧遠:\"雖然我不明白她為什麽會出現在紫宸國公寢室的壁畫裏,但她確實長這樣。你不信的話,自己看吧。\"
說完,他展開畫卷,上麵是一棵嬌嫩的芭蕉樹,樹下站著一個女子,倚著紅色的牆,眉眼之間竟有七八分像凰丹尹。
墨林:\"這個人應該是凰棠,凰棠別院的凰棠。有些事將軍還不知道,我不想多說,你慢慢體會就好。\"
寧遠點點頭:\"這畫上還有一首詩。\" 墨林看了看,那首詩他覺得很熟悉。仔細一看,原來是那天在鳳棲宮枯井旁,從跳井女子口中聽到的那首:三千珠簾棄置身,華春檻裏出凡塵。露華濃重霜秋色,從此帝王不做君。
墨林輕笑:\"最後一句還真改了。\" 寧遠不明白其中含義,迷茫地問:\"道士,你說什麽呢?\"
墨林還是不想給他解釋,畢竟他之前和鄴王聊了那麽久,肯定不想再多費口舌。他指向詩詞中的春華檻,然後看了看寧遠。
寧遠迴答:“那裏很多年前就已經荒廢了,以前是個皇家梨園,用來唱戲聽曲的。紫宸國公年輕時親自下令建造的,改朝換代後就沒再用了。我年紀輕,了解的也不多,隻知道那個地方現在還在,不過隻剩下一堆破牆殘垣。”
“挺有意思的,我們去春華檻。”墨林活動了一下手腕,顯得興致勃勃。
“道長不是要去找賀華黎嗎?”寧遠趕緊跟上去。
“現在外麵不太平,如果陵陽城真的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的猜測是對的,那麽賀華黎無處可逃,一定會去春華檻!”墨林說完,指了指周圍監視他的暗哨,微微一笑,瀟灑地前行。寧遠雖然不明白,但還是緊緊跟著。
“將軍,你的紅纓槍呢?”
“就在這附近,我藏起來了。我這人比較低調,和你一樣。”
“別把我跟你比,低調和悶騷可是兩碼事。”墨林笑了笑,久違的笑容如花朵綻放。
兩人交談間,已經離開了長樂仙宮。此刻的皇宮深處似乎不安寧,四處彌漫著一種若有若無的緊張氣氛,就像熟睡的巨龍在夢中發出的低吼,讓人心裏癢癢的。
路上,他們竟然再次遇到了鴻武陵。
隻是這次,鴻武陵不再是戲子裝扮,而是恢複了一身白衣,佩著玉飾,手裏握著一把鬆紋古劍。身邊是一匹白馬,頭戴銀冠,腳穿錦靴,腰束玉帶,他看著墨林微笑,露出八顆潔白的牙齒。
然而,他越是這樣,寧遠越是困惑。
寧遠問:“鴻樓少爺,你的傷怎麽樣了?”鴻武陵似乎很不解,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寧遠:“你在說什麽?”
墨林插話說:“昨晚宮角上的羽人襲擊,你能安然無恙,真是可喜可賀。”鴻武陵被這話搞得一頭霧水:“哪來的羽人?”
“你不記得羽人,總記得醜時生吧?”寧遠繼續追問,但鴻武陵仍然一臉困惑,就像這座城一樣充滿了詭異:“誰是醜時生?”
寧遠堅持追問:“你們昨晚明明交過手,公子為什麽要裝瘋賣傻?”墨林輕輕揮手,示意寧遠不要再說了,然後看著鴻武陵:“看來閣下因禍得福,恢複了理智,那你還認識我嗎?”
鴻武陵微微一笑,點頭表示記得。墨林指著他的白馬問道:“閣下騎馬是要去哪裏?”鴻武陵聽了臉色微黯:“去城門送一個人。”
墨林笑了笑:“一個美人吧。”鴻武陵也笑了,但帶著一絲苦澀,幾乎像是在哭泣:“她終究沒看我的信。”
墨林問:“那你現在打算做什麽?不打算再給她寫信了嗎?”鴻武陵迴答:“城裏不太平,我要送她出城,她在外麵找個好人嫁了,等她嫁人,我就不再寫信了。”
墨林露出惋惜的表情:“就這樣放棄了?”
鴻武陵歎了口氣:“不是放棄,隻是明白了一些事。我們這些江湖人天天說著要醉倒在山水間,但實際上,誰能真正離開權力中心活下來呢?”
說完,鴻武陵又笑了起來,自言自語:“以前,我愛過一個人。”
墨林笑著迴應,笑容更加柔和:“現在,你依然愛著一個人。”
鴻武陵騎上馬,向墨林拱手:“周道士,你真的了解我。” 說完,他策馬而去,很快就消失在宮殿道路的盡頭。寧遠聽完他們的對話,似乎想起了遠方蒼梧的那個人,神色黯然,輕輕歎了口氣。
墨林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將軍,有時候,愛一個人真的可以卑微到這種地步。”
審案的第九天晚上,寅時,陵陽的地牢裏。
兩個人靜靜地穿過黑暗的走廊,腳步聲寂靜無聲,他們都是輕功高超的高手。一個黑衣,一個白衣,保持著一個人的距離,彼此之間似乎有些隔閡,手裏緊緊握著冰冷的劍刃。
冷闕,文般若。
從外表看,他們似乎沒有被羽人襲擊,身上沒有明顯的傷痕,除了墨林一行人,其他人似乎都安然無恙。
兩人再次來到地牢,但他們之間的糾葛仍然沒有結果。
“文郎,你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公理重要還是私理重要?”
“我的劍比任何道理都更重要。”
“你的劍本身就是私理。”冷闕看了文般若一眼,但文般若沒有看他:“所以我的私理比公理更重要。”
冷闕:“現在大局將至,我們這樣隻會逆流而行。” 文般若:“我做事一向隨心所欲,隻有懦弱無能的人才會順流而動,我文般若做事,都是為了塑造局勢。”
“閣下為什麽要一直貶低我,我的武功並不比你差!”
冷闕冷冷地看著他,但文般若依舊不看他:“你之所以有底氣這樣說,是因為你奪走了我的劍。你可能認為奪劍也需要實力,但在我被襲擊時奪劍隻能算運氣,而我認為,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把運氣當作實力!”
冷闕聞言也冷笑一聲:“這麽說來,我也覺得,一個人最無奈的就是有能力卻沒有運氣!”
兩人針鋒相對,走走停停,最後來到了墨旋所在牢房前。看守的獄卒無法阻止他們,墨旋悠閑地閉著眼睛養神,看到兩人一起來,稍感驚訝,但很快恢複了超凡脫俗的氣質。
冷闕問道:“大都督,近來可安好?”
“除了洗澡不方便,其他都如意。”墨旋說完,瞥了一眼巨闕寶劍,微微勾起嘴角...
“道士你過得這麽自由自在,可比你那個書呆子師兄舒服多了。”文般若也走上前來行禮,對墨旋說:“文郎你裝瘋賣傻的本事真是高超,連我這個在官場混了很久的人都被你騙過去了。”
“本來我還想再玩幾天,但可惜你的手下做事不夠幹淨,我隻能匆忙收場。巨闕劍是我的劍,當然不能落入他人之手。”文般若大聲說道。
墨旋聽到這話,臉色也微微一沉。當初是他帶人去取的巨闕劍,現在主人找上門來,讓他有些尷尬。
畢竟,江湖有江湖的規矩。
“雖然冷闕是我的人,但他手中的劍是江湖的事。江湖的恩怨由江湖解決,不要牽扯到朝廷。這件事你可以和冷闕商量,我不會插手,也沒理由插手。不過關於城裏的事情,我還要和冷闕談一談,所以不知道文郎是否可以先迴避一下呢?”
墨旋表麵上是在請客人離開,但文般若聽了卻毫不在意。他把手伸進衣服裏,然後掏出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扔給墨旋。墨旋麵色嚴肅地接過來查看,旁邊的冷闕看到也十分驚訝。
那東西竟然是西梁的黑令!
墨旋看完後舉起令牌:“確實是真的,但為什麽會落在你手裏?” 文般若迴答:“看來念花少主做得很好,連親信都沒透露一點消息!”
這話已經很明白了,但墨旋還是無法僅憑一塊令牌就完全相信:“不可能,你是鄴王的人,這十多年來大家都知道!”
文般若:“還好大都督還懂江湖規矩,我確實曾經是鄴王的人,但同時也是江湖中人。”
“這話怎麽解釋?”墨旋直視著文般若的眼睛。
“朝廷垮了,江湖說了算。要知道,即使朝廷,其實也在江湖之中。誰能說朝廷不是江湖的一部分呢?江湖與朝廷的界限本來就很模糊。”
文般若的這番話似乎讓墨旋頗為讚賞:“陵陽倒了,北戎國跟著倒了,北戎國倒了,倒在了江湖這片大碗裏。”
“周道長是個明白人。”墨旋的話也得到了文般若的讚同。
“我明白這個世界,但我還不完全明白你。”墨林立場堅定,他看了看冷闕,冷闕也滿臉警惕。
文般若又不經意地看了一眼巨闕劍:“那就慢慢了解吧,畢竟我的劍還在,劍不斷,我們的緣分就不會斷。”
另一方麵,墨林和寧遠告別鴻武陵後,繼續前往春華檻。誰知還沒走到一半,他們迎麵撞上了一棵奇怪的寒杏樹。
說它奇怪,是因為這棵樹正在燃燒。兩人都沒穿很多衣服,立刻湊上前取暖。
寧遠搓著手,好奇地問:“道長,我頭一次見到樹能燒成這樣!” 墨林迴答:“皇宮裏出現奇怪的事情,現在已經是常態了。”
兩人正交談時,旁邊的另一棵寒杏樹竟然也莫名其妙地燃燒起來!
“道士大哥,又有一棵樹燒起來了!”墨林微微皺眉,半閉著眼睛看著周圍的樹木。沒過多久,又有三棵杏樹莫名其妙地燃起了熊熊大火!
李覺得出了不對勁:“道士大哥,這裏麵肯定有問題,我們快去找水滅火吧!”墨林迴答:“這火顯然是人為的,就我們倆,根本無能為力。”
“那我們就這麽袖手旁觀嗎?”寧遠焦急地環顧四周,但墨林仍然鎮定自若:“能幫得上的忙當然要去,幫不上忙的也沒辦法。”
墨林說完就走,寧遠趕緊跟上去:“我們還要去春華檻嗎?”
“去是一定要去的,不過在這之前,先跟我去個地方,皇宮裏哪裏最高呢?”
“當然是白玉樓!”
“那就去白玉樓!”
兩人疾步如飛,交談也急促不已。周圍樹木不斷被點燃,景象詭異,雪花飄落,火樹銀花,顯得格格不入。墨林邊走邊說:“你給我看的那幅畫裏,凰棠是站在芭蕉下麵的。”
寧遠問:“那有什麽含義?”墨林:“你知道這座城裏什麽時候開始隻有杏樹,其他樹種都不見了嗎?”
“確實有些年頭了,但我記不清楚了!”寧遠迴答。墨林沉默了一會兒,兩人又走了半晌,墨林攔住寧遠:“你去拿你的紅纓槍,用魁門信號聯係八步趕蟬和太子涼,就說陵陽發生了變故,讓他們快來支援。我會在白玉樓上等你!”
寧遠一聽,頓時著急:“我聽說白玉樓上有人上吊自殺,你怎麽能一個人去呢?”墨林:“我不信任別人,別人也不信任我。現在我唯一相信的就是將軍你了。”
說完,墨林不再多言,撩起衣袖向前奔跑。這是寧遠第一次看到他這樣的狀態,於是不再囉嗦,按照指示去找自己的紅纓槍。
而陵陽城中的杏樹,一棵接一棵地燃燒起來,從樹幹到樹冠,火焰熱烈而濃鬱,仿佛用盡全力去配合那個綠衣道士奔跑的腳步。
道士在空曠寂靜的宮廷大道上飛奔,兩旁的光芒漸漸璀璨,在他半睜的眼睛下綻放,但他卻感到越來越孤獨,最終在途中悄悄流下了兩行清淚。
前方光彩奪目,像是一條星光熠熠的道路。
而他卻像一首孤獨的歌,獨自前行。
第九夜,卯時。
熒惑星守護心靈,預示著大兇之兆。
高聳的白玉樓位於皇城的最高峰,這裏曾誕生過聖人,也埋葬過凡人。
此刻,一個年輕的道士正在一步步攀登階梯,在滿城火光的夜晚登上了樓頂。
樓下的士兵已經不見了,整個陵陽城顯得不安,風中沙礫燃燒的聲音帶著憤怒和悲傷,沒有喜悅。
驊安和李顧都不在了,墨林靜靜地站在樓頂,眼中閃爍著簇簇火光,猶如蓮花般璀璨,節日般寂寥...
他沒有閑著,而是拿著一卷書,手上還握著一支不知從哪裏找來的白色狼毫筆。他一邊看著下麵被雪覆蓋的火樹,一邊沾墨在書卷上不停地寫字。
皇城是陵陽城的最高點,而白玉樓又是皇城中的最高建築。站在這裏,可以看到整個陵陽城的全景,當然,也包括那些被雪覆蓋的寒杏樹。
而現在,那些寒杏樹都已經被點燃了!
墨林迅速繞著樓轉,將整個白玉樓走了一遍。書卷上的墨跡越來越多,他的表情也越來越嚴肅。
不久,他放下筆,書卷上已經是一片墨色的海洋。
雖然看起來雜亂無章,但仔細觀察卻隱藏著深奧的秘密——那竟然是全城寒杏樹的位置圖,猶如星空般璀璨,排列有序,黑色的墨線勾勒出了奇妙的八卦陣型!
看著這張布滿玄機的書卷,墨林半閉的眼睛裏首次流露出驚訝。
是陣法!
\"為什麽和我師父留在井底的陣法一模一樣?\"他自言自語,突然發現東南角有一縷輕紗在朦朧的烏雲中隱約可見。
這個夜晚,雪下得很大,風也刮得很猛。宮殿上覆蓋著厚厚的霜,除了霜和火樹,城市各處突然出現了很多奇怪的羽人,他們戴著仙鶴麵具,抬頭看向越來越熾熱的天空。
突然,他們像是發現了墨林的位置,紛紛在宮殿頂部跳躍過來,遠遠看去,就像一群在廣闊夜空中跳舞的跳蚤。
乍一看像是滑稽的小醜,實際上卻是致命的翩翩鴻雁!
再次見到這群奇異的人,墨林平日的淡然略有褪去,他略顯慌張地收起書卷,背上它就往下跑!
白玉樓的樓梯年久失修,都是陳舊的木頭,帶著潮濕的糯香味。每走一步都會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道士跑得還算快,但外麵的風越來越大,雪也越下越大,羽毛在風中翻飛。
他的身體還有舊傷,這樣的奔跑不能持久,還沒跑到一半,他就隻能慢慢走。每經過一層樓,外麵的羽人都會飄過來,手裏握著閃亮的劍,刮擦著白玉樓的琉璃瓦,聲音尖銳刺耳,讓道士的臉色更加蒼白。
就在這時,他聽到李覺的聲音從下麵傳來,他從未覺得李覺的聲音如此悅耳,立刻朝下迴應:\"將軍,將軍!\"
\"道長,道長!\"
李覺的聲音也在下麵響起,喘息聲熱烈急促。但白玉樓實在太高,就算寧遠有通天的本領,短時間內也無法上來。而那些在外麵飄忽的奇怪羽人,此時已經攀著屋簷進入了墨林所在的樓層!
看到這種情況,道士幹脆不再跑了,坐在地上,用手緊緊抓住書卷,眼神變得異常堅定。而李覺的聲音依然有些遙遠。
\"道長,你還好嗎?\"
\"道長,你怎麽了?\" ...
墨林沒理會他們,四個穿著白衣、戴著鶴形麵具的人已經站在他麵前,手裏握著鐵畫銀鉤,靜靜地看著他,殺氣毫不掩飾地彌漫開來。他試著跟這些人溝通:“各位,你們知道我師父葛行間嗎?他在你們手裏嗎?”
然而,這些人沒有迴應。墨林接著問:“這座城市的斫龍陣是我師父設的,跟你們有什麽關係嗎?”但他們仍然冷漠如冰。看詢問無效,墨林也就不再多言,轉而看著那些鐵畫銀鉤,然後閉上眼睛開始冥想。
墨林常說他從不怕生與死,即使此刻真的麵臨危險,他也隻是對自己的命運過於輕率。片刻後,閣樓上靜悄悄的,那些羽人並沒有攻擊的意思,這讓墨林感到奇怪。他稍微睜開眼睛,發現麵前不知何時多了一人,那人站在他前麵,腰彎得像拱橋,卻不是寧遠,而是一個和他一樣的道士,背上掛著七個劍匣,像孔雀開屏一樣,腰間係著一隻獸首的玄黃銅鏡,上麵刻著饕餮吞雲,下麵掛著八卦道印。他手指間捏著風雷之力,腰間掛著鴻靈通寶四十九貫,辟邪的紅繩串起,末端垂進一隻歪脖子的綠葫蘆裏,葫蘆在風中搖晃,傳出陳年雄黃酒的香氣。
他抬頭挺胸,身邊的七把劍出鞘,深青色,劍尾有太極圖案,八卦分布在劍上,七把寶劍對應七個方位,最後一把劍掛在胸前的銅鏡上,形成八卦八門的格局。看到他,羽人們都不敢輕舉妄動,反而紛紛退後,形成包圍態勢,局勢一時僵持。
道士吹了一聲口哨,微笑著轉向墨林。他的劍眉星目英俊逼人,溫文爾雅,就像一幅畫。兩個少年在雪夜中相遇,彼此眼中都帶著一絲莫名的惆悵。
“原來是您。”
眼前的人濃眉如雲,眼神犀利如劍,雙眸泛著青蓮般的光,睫毛修長,高挺的鼻子,嘴角似刀,頭戴麒麟紫金冠,插著鎏金雲紋簪,身披錦緞青囊,腳下踏著祥雲道履。正是當初送司馬種道和長離真人離開的道門千字輩大師兄,人稱公羊真君的公羊千循!
“公羊道長怎麽會迴到這裏?”
“這事說來話長,你怎麽會被他們盯上?”
“跟我師父有關,我隻是個牽連者。”
兩人交談之際,一個虎背熊腰、英姿颯爽的繡花將軍闖進來,手裏握著一杆丈八紅纓槍,怒氣衝衝,正是寧遠。他看見羽人和公羊千循,二話不說,紅纓槍如驚濤駭浪,抖手施展四十八個探海槍花,槍尖如山崩地裂般直刺下來,瞬間打破了僵局!
\"我們現在去找賀華黎,他就是兇手!\"
\"怎麽可能,雖然賀公公不算高大,但他絕對不止五尺七寸!\"
\"人是會變的,將軍,你會明白的。你現在手上拿著的是什麽?\"
\"一幅畫,畫的是個女人,我不認識,但她看起來很像凰丹尹!\" 聽到這話,墨林停下了腳步:\"你說的是凰棠少主?\"
寧遠:\"雖然我不明白她為什麽會出現在紫宸國公寢室的壁畫裏,但她確實長這樣。你不信的話,自己看吧。\"
說完,他展開畫卷,上麵是一棵嬌嫩的芭蕉樹,樹下站著一個女子,倚著紅色的牆,眉眼之間竟有七八分像凰丹尹。
墨林:\"這個人應該是凰棠,凰棠別院的凰棠。有些事將軍還不知道,我不想多說,你慢慢體會就好。\"
寧遠點點頭:\"這畫上還有一首詩。\" 墨林看了看,那首詩他覺得很熟悉。仔細一看,原來是那天在鳳棲宮枯井旁,從跳井女子口中聽到的那首:三千珠簾棄置身,華春檻裏出凡塵。露華濃重霜秋色,從此帝王不做君。
墨林輕笑:\"最後一句還真改了。\" 寧遠不明白其中含義,迷茫地問:\"道士,你說什麽呢?\"
墨林還是不想給他解釋,畢竟他之前和鄴王聊了那麽久,肯定不想再多費口舌。他指向詩詞中的春華檻,然後看了看寧遠。
寧遠迴答:“那裏很多年前就已經荒廢了,以前是個皇家梨園,用來唱戲聽曲的。紫宸國公年輕時親自下令建造的,改朝換代後就沒再用了。我年紀輕,了解的也不多,隻知道那個地方現在還在,不過隻剩下一堆破牆殘垣。”
“挺有意思的,我們去春華檻。”墨林活動了一下手腕,顯得興致勃勃。
“道長不是要去找賀華黎嗎?”寧遠趕緊跟上去。
“現在外麵不太平,如果陵陽城真的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的猜測是對的,那麽賀華黎無處可逃,一定會去春華檻!”墨林說完,指了指周圍監視他的暗哨,微微一笑,瀟灑地前行。寧遠雖然不明白,但還是緊緊跟著。
“將軍,你的紅纓槍呢?”
“就在這附近,我藏起來了。我這人比較低調,和你一樣。”
“別把我跟你比,低調和悶騷可是兩碼事。”墨林笑了笑,久違的笑容如花朵綻放。
兩人交談間,已經離開了長樂仙宮。此刻的皇宮深處似乎不安寧,四處彌漫著一種若有若無的緊張氣氛,就像熟睡的巨龍在夢中發出的低吼,讓人心裏癢癢的。
路上,他們竟然再次遇到了鴻武陵。
隻是這次,鴻武陵不再是戲子裝扮,而是恢複了一身白衣,佩著玉飾,手裏握著一把鬆紋古劍。身邊是一匹白馬,頭戴銀冠,腳穿錦靴,腰束玉帶,他看著墨林微笑,露出八顆潔白的牙齒。
然而,他越是這樣,寧遠越是困惑。
寧遠問:“鴻樓少爺,你的傷怎麽樣了?”鴻武陵似乎很不解,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寧遠:“你在說什麽?”
墨林插話說:“昨晚宮角上的羽人襲擊,你能安然無恙,真是可喜可賀。”鴻武陵被這話搞得一頭霧水:“哪來的羽人?”
“你不記得羽人,總記得醜時生吧?”寧遠繼續追問,但鴻武陵仍然一臉困惑,就像這座城一樣充滿了詭異:“誰是醜時生?”
寧遠堅持追問:“你們昨晚明明交過手,公子為什麽要裝瘋賣傻?”墨林輕輕揮手,示意寧遠不要再說了,然後看著鴻武陵:“看來閣下因禍得福,恢複了理智,那你還認識我嗎?”
鴻武陵微微一笑,點頭表示記得。墨林指著他的白馬問道:“閣下騎馬是要去哪裏?”鴻武陵聽了臉色微黯:“去城門送一個人。”
墨林笑了笑:“一個美人吧。”鴻武陵也笑了,但帶著一絲苦澀,幾乎像是在哭泣:“她終究沒看我的信。”
墨林問:“那你現在打算做什麽?不打算再給她寫信了嗎?”鴻武陵迴答:“城裏不太平,我要送她出城,她在外麵找個好人嫁了,等她嫁人,我就不再寫信了。”
墨林露出惋惜的表情:“就這樣放棄了?”
鴻武陵歎了口氣:“不是放棄,隻是明白了一些事。我們這些江湖人天天說著要醉倒在山水間,但實際上,誰能真正離開權力中心活下來呢?”
說完,鴻武陵又笑了起來,自言自語:“以前,我愛過一個人。”
墨林笑著迴應,笑容更加柔和:“現在,你依然愛著一個人。”
鴻武陵騎上馬,向墨林拱手:“周道士,你真的了解我。” 說完,他策馬而去,很快就消失在宮殿道路的盡頭。寧遠聽完他們的對話,似乎想起了遠方蒼梧的那個人,神色黯然,輕輕歎了口氣。
墨林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將軍,有時候,愛一個人真的可以卑微到這種地步。”
審案的第九天晚上,寅時,陵陽的地牢裏。
兩個人靜靜地穿過黑暗的走廊,腳步聲寂靜無聲,他們都是輕功高超的高手。一個黑衣,一個白衣,保持著一個人的距離,彼此之間似乎有些隔閡,手裏緊緊握著冰冷的劍刃。
冷闕,文般若。
從外表看,他們似乎沒有被羽人襲擊,身上沒有明顯的傷痕,除了墨林一行人,其他人似乎都安然無恙。
兩人再次來到地牢,但他們之間的糾葛仍然沒有結果。
“文郎,你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公理重要還是私理重要?”
“我的劍比任何道理都更重要。”
“你的劍本身就是私理。”冷闕看了文般若一眼,但文般若沒有看他:“所以我的私理比公理更重要。”
冷闕:“現在大局將至,我們這樣隻會逆流而行。” 文般若:“我做事一向隨心所欲,隻有懦弱無能的人才會順流而動,我文般若做事,都是為了塑造局勢。”
“閣下為什麽要一直貶低我,我的武功並不比你差!”
冷闕冷冷地看著他,但文般若依舊不看他:“你之所以有底氣這樣說,是因為你奪走了我的劍。你可能認為奪劍也需要實力,但在我被襲擊時奪劍隻能算運氣,而我認為,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把運氣當作實力!”
冷闕聞言也冷笑一聲:“這麽說來,我也覺得,一個人最無奈的就是有能力卻沒有運氣!”
兩人針鋒相對,走走停停,最後來到了墨旋所在牢房前。看守的獄卒無法阻止他們,墨旋悠閑地閉著眼睛養神,看到兩人一起來,稍感驚訝,但很快恢複了超凡脫俗的氣質。
冷闕問道:“大都督,近來可安好?”
“除了洗澡不方便,其他都如意。”墨旋說完,瞥了一眼巨闕寶劍,微微勾起嘴角...
“道士你過得這麽自由自在,可比你那個書呆子師兄舒服多了。”文般若也走上前來行禮,對墨旋說:“文郎你裝瘋賣傻的本事真是高超,連我這個在官場混了很久的人都被你騙過去了。”
“本來我還想再玩幾天,但可惜你的手下做事不夠幹淨,我隻能匆忙收場。巨闕劍是我的劍,當然不能落入他人之手。”文般若大聲說道。
墨旋聽到這話,臉色也微微一沉。當初是他帶人去取的巨闕劍,現在主人找上門來,讓他有些尷尬。
畢竟,江湖有江湖的規矩。
“雖然冷闕是我的人,但他手中的劍是江湖的事。江湖的恩怨由江湖解決,不要牽扯到朝廷。這件事你可以和冷闕商量,我不會插手,也沒理由插手。不過關於城裏的事情,我還要和冷闕談一談,所以不知道文郎是否可以先迴避一下呢?”
墨旋表麵上是在請客人離開,但文般若聽了卻毫不在意。他把手伸進衣服裏,然後掏出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扔給墨旋。墨旋麵色嚴肅地接過來查看,旁邊的冷闕看到也十分驚訝。
那東西竟然是西梁的黑令!
墨旋看完後舉起令牌:“確實是真的,但為什麽會落在你手裏?” 文般若迴答:“看來念花少主做得很好,連親信都沒透露一點消息!”
這話已經很明白了,但墨旋還是無法僅憑一塊令牌就完全相信:“不可能,你是鄴王的人,這十多年來大家都知道!”
文般若:“還好大都督還懂江湖規矩,我確實曾經是鄴王的人,但同時也是江湖中人。”
“這話怎麽解釋?”墨旋直視著文般若的眼睛。
“朝廷垮了,江湖說了算。要知道,即使朝廷,其實也在江湖之中。誰能說朝廷不是江湖的一部分呢?江湖與朝廷的界限本來就很模糊。”
文般若的這番話似乎讓墨旋頗為讚賞:“陵陽倒了,北戎國跟著倒了,北戎國倒了,倒在了江湖這片大碗裏。”
“周道長是個明白人。”墨旋的話也得到了文般若的讚同。
“我明白這個世界,但我還不完全明白你。”墨林立場堅定,他看了看冷闕,冷闕也滿臉警惕。
文般若又不經意地看了一眼巨闕劍:“那就慢慢了解吧,畢竟我的劍還在,劍不斷,我們的緣分就不會斷。”
另一方麵,墨林和寧遠告別鴻武陵後,繼續前往春華檻。誰知還沒走到一半,他們迎麵撞上了一棵奇怪的寒杏樹。
說它奇怪,是因為這棵樹正在燃燒。兩人都沒穿很多衣服,立刻湊上前取暖。
寧遠搓著手,好奇地問:“道長,我頭一次見到樹能燒成這樣!” 墨林迴答:“皇宮裏出現奇怪的事情,現在已經是常態了。”
兩人正交談時,旁邊的另一棵寒杏樹竟然也莫名其妙地燃燒起來!
“道士大哥,又有一棵樹燒起來了!”墨林微微皺眉,半閉著眼睛看著周圍的樹木。沒過多久,又有三棵杏樹莫名其妙地燃起了熊熊大火!
李覺得出了不對勁:“道士大哥,這裏麵肯定有問題,我們快去找水滅火吧!”墨林迴答:“這火顯然是人為的,就我們倆,根本無能為力。”
“那我們就這麽袖手旁觀嗎?”寧遠焦急地環顧四周,但墨林仍然鎮定自若:“能幫得上的忙當然要去,幫不上忙的也沒辦法。”
墨林說完就走,寧遠趕緊跟上去:“我們還要去春華檻嗎?”
“去是一定要去的,不過在這之前,先跟我去個地方,皇宮裏哪裏最高呢?”
“當然是白玉樓!”
“那就去白玉樓!”
兩人疾步如飛,交談也急促不已。周圍樹木不斷被點燃,景象詭異,雪花飄落,火樹銀花,顯得格格不入。墨林邊走邊說:“你給我看的那幅畫裏,凰棠是站在芭蕉下麵的。”
寧遠問:“那有什麽含義?”墨林:“你知道這座城裏什麽時候開始隻有杏樹,其他樹種都不見了嗎?”
“確實有些年頭了,但我記不清楚了!”寧遠迴答。墨林沉默了一會兒,兩人又走了半晌,墨林攔住寧遠:“你去拿你的紅纓槍,用魁門信號聯係八步趕蟬和太子涼,就說陵陽發生了變故,讓他們快來支援。我會在白玉樓上等你!”
寧遠一聽,頓時著急:“我聽說白玉樓上有人上吊自殺,你怎麽能一個人去呢?”墨林:“我不信任別人,別人也不信任我。現在我唯一相信的就是將軍你了。”
說完,墨林不再多言,撩起衣袖向前奔跑。這是寧遠第一次看到他這樣的狀態,於是不再囉嗦,按照指示去找自己的紅纓槍。
而陵陽城中的杏樹,一棵接一棵地燃燒起來,從樹幹到樹冠,火焰熱烈而濃鬱,仿佛用盡全力去配合那個綠衣道士奔跑的腳步。
道士在空曠寂靜的宮廷大道上飛奔,兩旁的光芒漸漸璀璨,在他半睜的眼睛下綻放,但他卻感到越來越孤獨,最終在途中悄悄流下了兩行清淚。
前方光彩奪目,像是一條星光熠熠的道路。
而他卻像一首孤獨的歌,獨自前行。
第九夜,卯時。
熒惑星守護心靈,預示著大兇之兆。
高聳的白玉樓位於皇城的最高峰,這裏曾誕生過聖人,也埋葬過凡人。
此刻,一個年輕的道士正在一步步攀登階梯,在滿城火光的夜晚登上了樓頂。
樓下的士兵已經不見了,整個陵陽城顯得不安,風中沙礫燃燒的聲音帶著憤怒和悲傷,沒有喜悅。
驊安和李顧都不在了,墨林靜靜地站在樓頂,眼中閃爍著簇簇火光,猶如蓮花般璀璨,節日般寂寥...
他沒有閑著,而是拿著一卷書,手上還握著一支不知從哪裏找來的白色狼毫筆。他一邊看著下麵被雪覆蓋的火樹,一邊沾墨在書卷上不停地寫字。
皇城是陵陽城的最高點,而白玉樓又是皇城中的最高建築。站在這裏,可以看到整個陵陽城的全景,當然,也包括那些被雪覆蓋的寒杏樹。
而現在,那些寒杏樹都已經被點燃了!
墨林迅速繞著樓轉,將整個白玉樓走了一遍。書卷上的墨跡越來越多,他的表情也越來越嚴肅。
不久,他放下筆,書卷上已經是一片墨色的海洋。
雖然看起來雜亂無章,但仔細觀察卻隱藏著深奧的秘密——那竟然是全城寒杏樹的位置圖,猶如星空般璀璨,排列有序,黑色的墨線勾勒出了奇妙的八卦陣型!
看著這張布滿玄機的書卷,墨林半閉的眼睛裏首次流露出驚訝。
是陣法!
\"為什麽和我師父留在井底的陣法一模一樣?\"他自言自語,突然發現東南角有一縷輕紗在朦朧的烏雲中隱約可見。
這個夜晚,雪下得很大,風也刮得很猛。宮殿上覆蓋著厚厚的霜,除了霜和火樹,城市各處突然出現了很多奇怪的羽人,他們戴著仙鶴麵具,抬頭看向越來越熾熱的天空。
突然,他們像是發現了墨林的位置,紛紛在宮殿頂部跳躍過來,遠遠看去,就像一群在廣闊夜空中跳舞的跳蚤。
乍一看像是滑稽的小醜,實際上卻是致命的翩翩鴻雁!
再次見到這群奇異的人,墨林平日的淡然略有褪去,他略顯慌張地收起書卷,背上它就往下跑!
白玉樓的樓梯年久失修,都是陳舊的木頭,帶著潮濕的糯香味。每走一步都會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道士跑得還算快,但外麵的風越來越大,雪也越下越大,羽毛在風中翻飛。
他的身體還有舊傷,這樣的奔跑不能持久,還沒跑到一半,他就隻能慢慢走。每經過一層樓,外麵的羽人都會飄過來,手裏握著閃亮的劍,刮擦著白玉樓的琉璃瓦,聲音尖銳刺耳,讓道士的臉色更加蒼白。
就在這時,他聽到李覺的聲音從下麵傳來,他從未覺得李覺的聲音如此悅耳,立刻朝下迴應:\"將軍,將軍!\"
\"道長,道長!\"
李覺的聲音也在下麵響起,喘息聲熱烈急促。但白玉樓實在太高,就算寧遠有通天的本領,短時間內也無法上來。而那些在外麵飄忽的奇怪羽人,此時已經攀著屋簷進入了墨林所在的樓層!
看到這種情況,道士幹脆不再跑了,坐在地上,用手緊緊抓住書卷,眼神變得異常堅定。而李覺的聲音依然有些遙遠。
\"道長,你還好嗎?\"
\"道長,你怎麽了?\" ...
墨林沒理會他們,四個穿著白衣、戴著鶴形麵具的人已經站在他麵前,手裏握著鐵畫銀鉤,靜靜地看著他,殺氣毫不掩飾地彌漫開來。他試著跟這些人溝通:“各位,你們知道我師父葛行間嗎?他在你們手裏嗎?”
然而,這些人沒有迴應。墨林接著問:“這座城市的斫龍陣是我師父設的,跟你們有什麽關係嗎?”但他們仍然冷漠如冰。看詢問無效,墨林也就不再多言,轉而看著那些鐵畫銀鉤,然後閉上眼睛開始冥想。
墨林常說他從不怕生與死,即使此刻真的麵臨危險,他也隻是對自己的命運過於輕率。片刻後,閣樓上靜悄悄的,那些羽人並沒有攻擊的意思,這讓墨林感到奇怪。他稍微睜開眼睛,發現麵前不知何時多了一人,那人站在他前麵,腰彎得像拱橋,卻不是寧遠,而是一個和他一樣的道士,背上掛著七個劍匣,像孔雀開屏一樣,腰間係著一隻獸首的玄黃銅鏡,上麵刻著饕餮吞雲,下麵掛著八卦道印。他手指間捏著風雷之力,腰間掛著鴻靈通寶四十九貫,辟邪的紅繩串起,末端垂進一隻歪脖子的綠葫蘆裏,葫蘆在風中搖晃,傳出陳年雄黃酒的香氣。
他抬頭挺胸,身邊的七把劍出鞘,深青色,劍尾有太極圖案,八卦分布在劍上,七把寶劍對應七個方位,最後一把劍掛在胸前的銅鏡上,形成八卦八門的格局。看到他,羽人們都不敢輕舉妄動,反而紛紛退後,形成包圍態勢,局勢一時僵持。
道士吹了一聲口哨,微笑著轉向墨林。他的劍眉星目英俊逼人,溫文爾雅,就像一幅畫。兩個少年在雪夜中相遇,彼此眼中都帶著一絲莫名的惆悵。
“原來是您。”
眼前的人濃眉如雲,眼神犀利如劍,雙眸泛著青蓮般的光,睫毛修長,高挺的鼻子,嘴角似刀,頭戴麒麟紫金冠,插著鎏金雲紋簪,身披錦緞青囊,腳下踏著祥雲道履。正是當初送司馬種道和長離真人離開的道門千字輩大師兄,人稱公羊真君的公羊千循!
“公羊道長怎麽會迴到這裏?”
“這事說來話長,你怎麽會被他們盯上?”
“跟我師父有關,我隻是個牽連者。”
兩人交談之際,一個虎背熊腰、英姿颯爽的繡花將軍闖進來,手裏握著一杆丈八紅纓槍,怒氣衝衝,正是寧遠。他看見羽人和公羊千循,二話不說,紅纓槍如驚濤駭浪,抖手施展四十八個探海槍花,槍尖如山崩地裂般直刺下來,瞬間打破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