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尤昌明之死,馮金川早有心理準備。
可當他親眼看到對方那副慘狀時,還是不禁黯然神傷。
那個追隨他幾十年的老夥計,如今慘遭毒手,可他連兇手是誰都不知道。那件他花費半生心血得來的寶物,到頭來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件事給了他當頭一棒,剛剛好轉的病情又再次加重了。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正值馮家內憂外患之際,金鏡湖畔突然出現一位怪人。
彼時晨曦未央,湖麵浩淼如煙,眾人隻聞其聲,卻看不清來者模樣。
那怪人時而吟詩作賦,時而放聲高歌,時而長籲短歎,時而鬼哭神嚎。
顧欽烽不願在這節骨眼上多生事端,他命令護院武師盡量克製,隻要對方不上島,就不要出去招惹他。
待到雲消霧散,那人忽然發出一聲狂笑,一池碧水掀起陣陣波濤,就連三裏外的馮家園林都被震掉了幾十塊瓦片。
眾人不禁驚唿:“此人究竟是何方神聖,內力竟恐怖如斯!”
緊接著,遠處響起一聲長吟:“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煙嫋嫋繞經樓。”
一首絕句唱罷,怪人踏浪而來,手裏似乎還拿著什麽東西。
如此明目張膽,要麽就是真瘋了,要麽就根本沒把馮家武師放在眼裏。
早有四位武師按耐不住,抄起家夥迎了上去。可那怪人竟視之如無物,依然大步向前,簡直如履平地一般。
四人登時暴怒,一人直撲心口,一人飛踹腰間,一人揮刀斬頭顱,一人長槍刺咽喉。
四套殺招幾乎同時近身,怪人卻不閃不避。
倏地!晴空下響起一聲轟鳴,怪人周身散出滾滾氣浪。
四位武師猝不及防,瞬間被氣浪所掀翻。碧波之上灑落漫天血雨,刹那間濺起無數道漣漪。
有兩人被掀到岸上,躺在地上哀嚎不已。其餘二人落入湖中,在冰涼的湖水中苦苦掙紮。
顧欽烽和唐鈴聞聲而至,待看清來者模樣後,二人差點激動地叫出聲來。
此人竟是唐寅!
當日在寧王府,顧欽烽被張元慶所製,若非唐寅出手相助,他恐怕真就下不了台。這份恩情他一直銘記於心,沒想到今日會在這裏遇到恩人。
顧欽烽趕忙迎上去,躬身拜道:“先生別來無恙,您可還記得晚輩?”
唐寅湊上前去,幾乎貼到了顧欽烽臉上,仔細端詳半晌,忽然做出恍然大悟之狀。
“哦!是你!你是跟張元慶打架的那小子!”
顧欽烽笑道:“正是正是!”
唐寅仰天大笑:“你小小年紀就敢跟張元慶叫板,屬實有些膽量。不過你用不著謝我,我那天就想找點酒喝的,隻不過陰差陽錯救了你。”
“不管有意無意,您都是我的救命恩人。當日若非前輩出手相救,我恐怕隻能自刎當場了......”
“呸呸呸!”唐寅連呸三聲,臉上浮出鄙夷之色。
“你一個八尺長的漢子,心眼怎這般狹小。人這一輩子,除死無大事。為那點雞毛瑣事就尋死覓活的,算什麽大丈夫!”
“前輩教訓的是。”
唐寅打量一遍他這身行頭,問道:“你怎麽在這兒?”
被他這麽一問,顧欽烽覺得有些慚愧,支支吾吾了半晌,才扭捏地道出自己護院武師的身份。
結果正如他所料,唐寅對此嗤之以鼻。
“人家都是人往高處走,你怎麽偏往低處流?當日連寧王都留不住你,如今卻給個土財主賣命,我說你還有沒有點羞恥心!”
顧欽烽的臉瞬間漲得通紅,但他又沒法解釋,隻能簡單地敷衍兩句,算是含混過去了。
唐寅板著臉,又問:“你既然為馮家賣命,想必也會攔我嘍?”
“欽烽豈敢冒犯,但前輩可否告知來意?”
聞聽此言,唐寅臉上的傲氣瞬間消散七分,恍惚間竟浮出一絲少年般的青澀。
“我來......是來找秋香的。”
顧欽烽到馮府已有些時日,自然知道「秋香」就是馮夫人,但唐先生找夫人何事?
他看著唐寅的眼睛,在迷離中竟找到幾分癡情。
不用猜,多半是為了「情」字而來。
身為女子的唐鈴,更容易捕捉到這細膩心思,她笑著揶揄道:“秋香已是有夫之婦,您這麽大張旗鼓地來找她,恐怕不太合適吧。”
這句話深深刺中了唐寅的痛處,他的臉色由倨傲變為麻木,又從麻木轉為黯然。
黯然銷魂,冷目失神,蓬亂的須發隨風舞動,邋遢的臉上又皺出幾道風霜。
唐寅眺望遠方,沉吟許久才道:“是啊,她嫁給了馮金川,已是「有夫之婦」。想我唐寅才高八鬥,難道還比不過一個商賈?秋香啊,你為何舍美玉而求頑石乎?”
忽而!他雙目圓睜,看上去異常激動。
“不,秋香一定是受了馮金川的脅迫!我要去見到她,我要讓她親口對我說!”
顧欽烽見他這副瘋癲模樣,心中五味雜陳,沒想到唐先生也是個癡情之人。
“您若非要硬闖,欽烽不敢阻攔,也攔您不住。不過正如鈴兒所說,秋香已嫁為人婦,身為人母,您不考慮別人,總要顧及她的臉麵吧。如果您信的過在下,就容我先去通報一聲。若她願意見您,我無論如何也會將她帶到!”
唐寅稍稍斂住心神,點了點頭:“你說的有道理,那就勞煩你告訴她,就說「桃花庵主」唐伯虎求見。”
顧欽烽拔腿就要走,卻又被唐寅叫住,後者將手中之物遞到他手上。
“把這幅畫也一並交給她。”
“好!”
顧欽烽剛到淨心閣外,就聽到秋香的哭聲悠悠飄來。哭聲宛若斷了線的珍珠,每一顆都充滿哀怨。
“我嫁到馮家整整八年......這八年來,我恪守婦道,相夫教子,從未做過任何對不起你的事,你為何如此輕薄於我!”
“你誤會了,我絕沒有這個意思。”
“那你為什麽讓我跟唐寅走!”
空氣凝固片刻後,閣內又響起馮金川的聲音。
“你我夫妻一場,沒人比我更了解你。你雖是女兒身,卻有滿腹才華。而我馮金川隻是個土財主,能給你錦衣玉食,卻給不了你詩酒風流。唐寅是名滿天下的大才子,或許你們才是真正的一對兒......”
一聽這話,秋香哭聲更急,斥道:“馮金川!你當我秋香是什麽人,如果真如你所說,我當初就不會嫁給你!自我認定你那天起,心中就唯你一人,什麽才子佳人何足道哉!”
秋香說的情真意切,令馮金川不禁動容。
隻聽他長歎一聲:“哎,你的心意我豈能不知,其實我還有另一番用意......”
他稍微頓了頓,又道:“你也知道,這兩年我的身體每況愈下,近來又遭遇諸多變故,恐怕時日無多了。我這輩子享盡了榮華富貴,早已沒什麽遺憾了,唯一讓我放心不下的隻有你們娘倆。正好那唐寅不請自來,我想讓他帶你們走,走的越遠越好。這樣即便我死了,在黃泉路上也能安心了......”
秋香撲到馮金川懷裏,慟哭道:“你是我夫君,是宇兒的父親,隻有你能保護我們!我們娘倆哪也不去,就守在家裏陪你!”
馮金川的淚水奪眶而出,他攥著秋香的纖纖玉手,激動高唿:“今生能娶你為妻,我馮某人死而無憾!”
秋香忙用食指封住夫君嘴唇:“你不許再提「死」字,就算是為了我和宇兒,你也要好好活下去。”
淨心閣內情深意濃,夫妻二人相看淚眼。
過了許久,他們才注意到門外的顧欽烽。二人趕忙拭去淚痕,盡力恢複到平日的神態。
馮金川沉聲問道:“非凡,你有什麽事嗎?”
顧欽烽尷尬地愣在門口,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夫妻倆方才那段對話感天動地,也讓顧欽烽讀懂了秋香的心意。但他此前已做出承諾,如果就這麽走了,未免有負唐先生重托。
猶豫再三後,他索性把心一橫,雙手捧著那幅畫卷,低著頭緩緩上前。
“門外來了一位先生,自稱「桃花庵主」唐伯虎,他求見夫人......還托我把這幅畫交給您。”
秋香的臉上恢複了往日的端莊,她將畫卷徐徐展開,畫中美人漸漸露出儀容。
一花一月一佳人,一筆一墨一相思,當時明月今時客,眼前人是畫中人。
秋香望著曾經風華絕代的自己,朱唇微顫,秋眸含悲。
她取出筆墨,在留白處揮毫幾筆,而後小心翼翼地收起畫卷,又將其遞給顧欽烽。
“將此畫還給他吧。”
門外的唐寅望穿秋水,卻沒等來秋香的身影。
顧欽烽獨自一人悻悻而歸,他把畫還給了唐寅,此外沒多說一句話。
因為他覺得自己辜負了唐先生的期望。
唐寅展開畫卷,卻見美人身側多了一首詩——昔日章台舞細腰,任君攀折嫩枝條。如今寫入丹青裏,不許東風再動搖。
他的眼睛瞬間失去光芒,嘴裏不住地嘟囔著。
“不許東風再動搖......不許東風再動搖......原來你已非畫中之人......”
可當他親眼看到對方那副慘狀時,還是不禁黯然神傷。
那個追隨他幾十年的老夥計,如今慘遭毒手,可他連兇手是誰都不知道。那件他花費半生心血得來的寶物,到頭來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件事給了他當頭一棒,剛剛好轉的病情又再次加重了。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正值馮家內憂外患之際,金鏡湖畔突然出現一位怪人。
彼時晨曦未央,湖麵浩淼如煙,眾人隻聞其聲,卻看不清來者模樣。
那怪人時而吟詩作賦,時而放聲高歌,時而長籲短歎,時而鬼哭神嚎。
顧欽烽不願在這節骨眼上多生事端,他命令護院武師盡量克製,隻要對方不上島,就不要出去招惹他。
待到雲消霧散,那人忽然發出一聲狂笑,一池碧水掀起陣陣波濤,就連三裏外的馮家園林都被震掉了幾十塊瓦片。
眾人不禁驚唿:“此人究竟是何方神聖,內力竟恐怖如斯!”
緊接著,遠處響起一聲長吟:“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煙嫋嫋繞經樓。”
一首絕句唱罷,怪人踏浪而來,手裏似乎還拿著什麽東西。
如此明目張膽,要麽就是真瘋了,要麽就根本沒把馮家武師放在眼裏。
早有四位武師按耐不住,抄起家夥迎了上去。可那怪人竟視之如無物,依然大步向前,簡直如履平地一般。
四人登時暴怒,一人直撲心口,一人飛踹腰間,一人揮刀斬頭顱,一人長槍刺咽喉。
四套殺招幾乎同時近身,怪人卻不閃不避。
倏地!晴空下響起一聲轟鳴,怪人周身散出滾滾氣浪。
四位武師猝不及防,瞬間被氣浪所掀翻。碧波之上灑落漫天血雨,刹那間濺起無數道漣漪。
有兩人被掀到岸上,躺在地上哀嚎不已。其餘二人落入湖中,在冰涼的湖水中苦苦掙紮。
顧欽烽和唐鈴聞聲而至,待看清來者模樣後,二人差點激動地叫出聲來。
此人竟是唐寅!
當日在寧王府,顧欽烽被張元慶所製,若非唐寅出手相助,他恐怕真就下不了台。這份恩情他一直銘記於心,沒想到今日會在這裏遇到恩人。
顧欽烽趕忙迎上去,躬身拜道:“先生別來無恙,您可還記得晚輩?”
唐寅湊上前去,幾乎貼到了顧欽烽臉上,仔細端詳半晌,忽然做出恍然大悟之狀。
“哦!是你!你是跟張元慶打架的那小子!”
顧欽烽笑道:“正是正是!”
唐寅仰天大笑:“你小小年紀就敢跟張元慶叫板,屬實有些膽量。不過你用不著謝我,我那天就想找點酒喝的,隻不過陰差陽錯救了你。”
“不管有意無意,您都是我的救命恩人。當日若非前輩出手相救,我恐怕隻能自刎當場了......”
“呸呸呸!”唐寅連呸三聲,臉上浮出鄙夷之色。
“你一個八尺長的漢子,心眼怎這般狹小。人這一輩子,除死無大事。為那點雞毛瑣事就尋死覓活的,算什麽大丈夫!”
“前輩教訓的是。”
唐寅打量一遍他這身行頭,問道:“你怎麽在這兒?”
被他這麽一問,顧欽烽覺得有些慚愧,支支吾吾了半晌,才扭捏地道出自己護院武師的身份。
結果正如他所料,唐寅對此嗤之以鼻。
“人家都是人往高處走,你怎麽偏往低處流?當日連寧王都留不住你,如今卻給個土財主賣命,我說你還有沒有點羞恥心!”
顧欽烽的臉瞬間漲得通紅,但他又沒法解釋,隻能簡單地敷衍兩句,算是含混過去了。
唐寅板著臉,又問:“你既然為馮家賣命,想必也會攔我嘍?”
“欽烽豈敢冒犯,但前輩可否告知來意?”
聞聽此言,唐寅臉上的傲氣瞬間消散七分,恍惚間竟浮出一絲少年般的青澀。
“我來......是來找秋香的。”
顧欽烽到馮府已有些時日,自然知道「秋香」就是馮夫人,但唐先生找夫人何事?
他看著唐寅的眼睛,在迷離中竟找到幾分癡情。
不用猜,多半是為了「情」字而來。
身為女子的唐鈴,更容易捕捉到這細膩心思,她笑著揶揄道:“秋香已是有夫之婦,您這麽大張旗鼓地來找她,恐怕不太合適吧。”
這句話深深刺中了唐寅的痛處,他的臉色由倨傲變為麻木,又從麻木轉為黯然。
黯然銷魂,冷目失神,蓬亂的須發隨風舞動,邋遢的臉上又皺出幾道風霜。
唐寅眺望遠方,沉吟許久才道:“是啊,她嫁給了馮金川,已是「有夫之婦」。想我唐寅才高八鬥,難道還比不過一個商賈?秋香啊,你為何舍美玉而求頑石乎?”
忽而!他雙目圓睜,看上去異常激動。
“不,秋香一定是受了馮金川的脅迫!我要去見到她,我要讓她親口對我說!”
顧欽烽見他這副瘋癲模樣,心中五味雜陳,沒想到唐先生也是個癡情之人。
“您若非要硬闖,欽烽不敢阻攔,也攔您不住。不過正如鈴兒所說,秋香已嫁為人婦,身為人母,您不考慮別人,總要顧及她的臉麵吧。如果您信的過在下,就容我先去通報一聲。若她願意見您,我無論如何也會將她帶到!”
唐寅稍稍斂住心神,點了點頭:“你說的有道理,那就勞煩你告訴她,就說「桃花庵主」唐伯虎求見。”
顧欽烽拔腿就要走,卻又被唐寅叫住,後者將手中之物遞到他手上。
“把這幅畫也一並交給她。”
“好!”
顧欽烽剛到淨心閣外,就聽到秋香的哭聲悠悠飄來。哭聲宛若斷了線的珍珠,每一顆都充滿哀怨。
“我嫁到馮家整整八年......這八年來,我恪守婦道,相夫教子,從未做過任何對不起你的事,你為何如此輕薄於我!”
“你誤會了,我絕沒有這個意思。”
“那你為什麽讓我跟唐寅走!”
空氣凝固片刻後,閣內又響起馮金川的聲音。
“你我夫妻一場,沒人比我更了解你。你雖是女兒身,卻有滿腹才華。而我馮金川隻是個土財主,能給你錦衣玉食,卻給不了你詩酒風流。唐寅是名滿天下的大才子,或許你們才是真正的一對兒......”
一聽這話,秋香哭聲更急,斥道:“馮金川!你當我秋香是什麽人,如果真如你所說,我當初就不會嫁給你!自我認定你那天起,心中就唯你一人,什麽才子佳人何足道哉!”
秋香說的情真意切,令馮金川不禁動容。
隻聽他長歎一聲:“哎,你的心意我豈能不知,其實我還有另一番用意......”
他稍微頓了頓,又道:“你也知道,這兩年我的身體每況愈下,近來又遭遇諸多變故,恐怕時日無多了。我這輩子享盡了榮華富貴,早已沒什麽遺憾了,唯一讓我放心不下的隻有你們娘倆。正好那唐寅不請自來,我想讓他帶你們走,走的越遠越好。這樣即便我死了,在黃泉路上也能安心了......”
秋香撲到馮金川懷裏,慟哭道:“你是我夫君,是宇兒的父親,隻有你能保護我們!我們娘倆哪也不去,就守在家裏陪你!”
馮金川的淚水奪眶而出,他攥著秋香的纖纖玉手,激動高唿:“今生能娶你為妻,我馮某人死而無憾!”
秋香忙用食指封住夫君嘴唇:“你不許再提「死」字,就算是為了我和宇兒,你也要好好活下去。”
淨心閣內情深意濃,夫妻二人相看淚眼。
過了許久,他們才注意到門外的顧欽烽。二人趕忙拭去淚痕,盡力恢複到平日的神態。
馮金川沉聲問道:“非凡,你有什麽事嗎?”
顧欽烽尷尬地愣在門口,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夫妻倆方才那段對話感天動地,也讓顧欽烽讀懂了秋香的心意。但他此前已做出承諾,如果就這麽走了,未免有負唐先生重托。
猶豫再三後,他索性把心一橫,雙手捧著那幅畫卷,低著頭緩緩上前。
“門外來了一位先生,自稱「桃花庵主」唐伯虎,他求見夫人......還托我把這幅畫交給您。”
秋香的臉上恢複了往日的端莊,她將畫卷徐徐展開,畫中美人漸漸露出儀容。
一花一月一佳人,一筆一墨一相思,當時明月今時客,眼前人是畫中人。
秋香望著曾經風華絕代的自己,朱唇微顫,秋眸含悲。
她取出筆墨,在留白處揮毫幾筆,而後小心翼翼地收起畫卷,又將其遞給顧欽烽。
“將此畫還給他吧。”
門外的唐寅望穿秋水,卻沒等來秋香的身影。
顧欽烽獨自一人悻悻而歸,他把畫還給了唐寅,此外沒多說一句話。
因為他覺得自己辜負了唐先生的期望。
唐寅展開畫卷,卻見美人身側多了一首詩——昔日章台舞細腰,任君攀折嫩枝條。如今寫入丹青裏,不許東風再動搖。
他的眼睛瞬間失去光芒,嘴裏不住地嘟囔著。
“不許東風再動搖......不許東風再動搖......原來你已非畫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