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趁機散布謠言,言五原縣有一糧倉。郭太聽聞,不假思索,欲率軍前往劫掠。


    郭太軍行至半途,忽聞喊殺聲起。段煨與牛輔率軍從前方殺出,郭太軍猝不及防,頓時大亂,死傷慘重。郭太見勢不妙,無奈下令撤退。


    然牛輔軍豈肯罷休,一路追擊。賈詡與楊定率右翼軍包圍而來,李傕、郭汜率左路軍迂迴包抄。郭太軍又遭大敗,手下士卒死傷無數。


    原本三萬餘人之眾,經此一役,僅餘七八千人,狼狽向北逃竄,出塞至匈奴邊境。


    不到一月有餘,牛輔軍與董卓軍匯合於上黨郡。董卓大軍基本平定並州黃巾之亂,漢靈帝收到文書大喜,大大表揚董卓,但心中又對董卓十分忌憚。


    而北中郎將盧植揮師入冀州,與張角軍交鋒,初時屢戰屢勝,勢如破竹。左中郎將皇甫嵩入豫州,亦連戰皆捷。南中郎將陶謙挺進徐州,奮力鎮壓。西中郎將劉虞奔赴幽州。右中郎將朱儁則進擊兗州與青州。


    然黃巾軍勢眾,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朝廷兵力不足,無法再派出,漢靈帝無奈之下,頒旨令各州郡縣自募兵員,以禦黃巾。一時之間,各地士族豪紳紛紛私自募兵抵禦,華夏大地,無數英雄豪傑踴躍投身,加入討伐黃巾軍之行列。


    雖有部分地方之黃巾軍被鎮壓,但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所率之主力軍,實力強橫,堅不可摧,一時難以攻克。


    而董卓於並州,卻是屢戰屢勝。皇甫嵩之子皇甫壽堅,亦至並州,投身董卓軍。董卓見其英姿颯爽,才華出眾,心甚喜之。


    一日,董卓與皇甫壽堅於帳中商議軍事。董卓曰:“吾觀汝年少有為,實乃將才,今與吾共戰,當謀定勝局。”皇甫壽堅拱手道:“將軍謬讚,願隨將軍左右,破敵建功。”董卓笑曰:“甚好,吾等當同心協力,共驅黃巾。”


    再說盧植,雖勝數場,然對陣張角,卻感棘手。張角此人,善用兵法,奇異非凡,竟能撒豆成兵,令人驚歎。盧植與之對峙,苦尋破敵之策。


    朝中宦官集團,心懷叵測。於漢靈帝前讒言:“盧植擁兵自重,不思進取,致前方戰場失利。”靈帝聞之,勃然大怒,竟將盧植撤職,押往京都問罪。


    靈帝怒曰:“盧植無能,誤朕大事!”宦官諂媚道:“陛下息怒,當速遣良將代之。”


    於是,靈帝知董卓在並州大勝,無奈隻能令董卓開赴冀州,擊敗張角。


    盧植遭此冤屈,滿心憤懣,仰天長歎:“吾一心報國,竟遭奸人誣陷,天理何在!”然皇命難違,隻得含恨被押入囚車趕往京都。


    戰場之上,硝煙彌漫,刀光劍影。董卓率軍奔赴冀州,前途未卜,然其雄心壯誌,不減分毫。


    董卓又被任命前往冀州平定張角軍。行軍途中,董卓麵色凝重,尋問眾將道:“吾等此番前往冀州不知吉兇,聽聞盧植被撤乃因平張角失利,這張角乃黃巾叛軍之統領,擁兵二十多萬,吾軍隻有不到一萬,就算與盧植舊部匯合,最多亦不出兩萬。此十倍之差,吾如何能快速勝之?諸位有何高見?”


    李儒猶豫一下,拱手道:“今北中郎將盧植失利,張角軍士氣必大增,敵眾我寡,主公不可力敵,應避其鋒芒,從長計議。”董卓微微頷首,似在思索。


    張濟此時第一個冒出來,拱手高聲道:“一群烏合之眾爾,主公不必擔憂。”其神色自信,仿佛勝券在握。


    董卓轉頭看向賈詡,問道:“文和,汝如何看?”賈詡捋捋胡須,沉思片刻道:“主公,張角勢大,我聽聞此人得到一本兵書,曰《太平要術》,能唿風喚雨撒豆成兵。”董卓哈哈大笑道:“文和在說笑話,哪裏有什麽唿風喚雨撒豆成兵的邪說,這些都是騙騙小孩子。依文和之見,該如何?”賈詡搖頭道:“此戰難勝,如想勝,可決堤黃河之水灌溉,一來衝散敵軍,二來阻擋敵軍。”董卓眯眼,神色凝重,道:“此舉怕會生靈塗炭,河南河北之地皆為汪洋,到時不知有多少人死於非命,吾董卓會背負千古罵名。”賈詡點點頭,不再說話。


    董卓也不再問他,而看向李儒,李儒心領神會道:“主公,張角雖勢大,但我軍可先攻擊他手下其它部,去其羽翼,再擒張角。”董卓點點頭,道:“隻能如此。”


    大軍一路疾行,終至冀州。在李儒策劃下,董卓派牛輔段煨各領軍攻擊張角部下張牛角和於毒。張角聽聞,亦調兵遣將。他急令於毒手下白繞,陶升,眭固;張牛角麾下孫輕、王當,杜長抵禦董卓軍。


    雙方各自紮營,大戰一觸即發。


    董卓於營帳中來迴踱步,心中憂慮:“吾軍兵力薄弱,此番對戰,吉兇未卜,若不能勝,吾之威名何存?”


    李儒進言道:“主公,莫要過於憂心。吾已安排妥當,牛輔與段煨皆為猛將,李傕郭汜張濟胡軫等將,定能有所斬獲。”


    董卓停下腳步,道:“但願如此。然敵軍眾多,吾等不可掉以輕心。”


    另一邊,張角於帳中與眾將商議。張角道:“董卓率軍來犯,吾等當如何應對?”


    白繞拱手道:“天公將軍,這個董卓雖不是一般人,名震一方,但其兵力遠不及我軍,吾等無需畏懼。”


    陶升道:“然董卓麾下亦有猛將,不可輕敵。”


    眭固道:“吾等當堅守陣地,以逸待勞。”


    張牛角道:“吾願率部衝鋒,挫其銳氣。”


    孫輕、王當、杜長等紛紛附和,表示願為張角效命。


    戰場上,牛輔率軍衝向白繞營地。牛輔大聲喝道:“逆賊,速速投降,饒爾等不死!”


    白繞迴道:“狂妄之徒,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雙方士兵廝殺在一起,喊殺聲震天。牛輔勇猛無比,揮舞著大刀,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


    段煨這邊亦與陶升展開激戰。段煨手持長槍,左突右衝,陶升指揮士兵頑強抵抗。


    董卓在後方觀戰,心中忐忑,不知勝負如何。


    此時,一名探子來報:“主公,牛輔將軍初戰告捷,已攻破白繞營地。”董卓大喜:“好!繼續打探。”


    然而,段煨這邊卻陷入困境,敵軍頑強抵抗,難以突破。


    段煨心急如焚,暗道:“吾不能辜負主公厚望,定要破敵。”


    張角得知白繞營地被破,怒不可遏:“白繞無能,誤我大事!”


    眭固勸道:“主公息怒,此時當調整部署,以防董卓軍繼續進攻。”


    張角道:“吾親自率軍抵禦,定要讓董卓有來無迴。”


    戰場上,局勢愈發緊張。董卓見段煨久攻不下,心急如焚,對李儒道:“吾欲親率大軍支援段煨,如何?”


    李儒勸道:“主公,不可輕動,恐有危險。”


    董卓道:“吾意已決,吾軍不能敗。”


    就在董卓準備親征之時,又有探子來報:“主公,段煨將軍已突破敵軍防線。”董卓長舒一口氣:“天助我也。”


    經過一番激戰,董卓軍逐漸占據上風。張角見敗勢已成,長歎一聲:“傳令各部撤往巨鹿。”


    最終,董卓軍隻是局部小勝,挫折了叛軍銳氣。然而,董卓深知,這隻是開始,要徹底平定黃巾之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董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百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百川並收藏三國之董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