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知白笑了:“延安侯過譽了。”


    唐勝宗搖頭,由衷地說:


    “此計絕妙!我便是想破頭也想不出來,我隻會打仗……”


    哪有文人的心眼子多呢。


    李文忠亦是深深注視著陸知白,沉吟片刻,說:


    “小人畏威而不懷德,我大明已展現威嚴,下麵確實可以布施仁德了。建寺廟的想法,很好!”


    唐勝宗也點頭:


    “武將的手段,確實有疏漏之處……”


    李文忠說:“既然有能力打勝仗,勝利就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戰爭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它隻是一種手段。


    最重要的——


    一是對戰後各方麵局勢變化,是否做好應對準備。比如對待灣灣。


    二是利益分配,重新洗牌。


    仗打贏了,就坐在牌桌邊洗牌。


    仗打輸了,就坐在牌桌上被洗牌。


    現在大明打贏了,政治上取得了宗主國的權力,經濟上將掌控一些礦山,軍事上展示了強大武力。


    但僅完成這些目標就迴國,未免有些遺憾。


    放糧救災、超度法會、建設寺廟,這些,同樣是利益。


    是名聲、道義方麵的利益。


    雖然你挑釁我,我到你家把你揍了一頓,但不妨礙我站上道德高地啊~


    朱楨連連點頭,滿臉學習了,說:


    “這一手真是絕了,隻要寺廟在,大明的恩情就在。不對,恩情是一直在……”


    朱橚道:“確實,幫他們南北統一,這是多大的恩情啊。他們拿什麽還?”


    陸知白說:


    “就是。不能指望他們知恩圖報,我們應當主動出擊。”


    朱楨挑眉:


    “單有寺廟也不行,應該定下規矩,讓他們按時參拜,不然形同虛設。”


    大家露出彼此心照不宣的笑容。


    李文忠點頭:“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陸知白說:


    “那幹脆在這寺廟中供奉一幅陛下的畫像。讓他們的國王,滿朝文武都去參拜。”


    倭人若養成參拜明帝的習慣,民眾也普遍認同大明有恩,這本身就是一種馴化。


    唐勝宗想了一番,笑說:


    “駙馬若不是駙馬,憑此智謀,遲早也會位極人臣。”


    陸知白隻覺得好笑,擺了擺手:“羞煞我了。”


    在洪武朝位極人臣,是什麽好事嘛。


    唐勝宗說:“駙馬大才,莫要謙虛。”


    陸知白解釋:


    “這些並非我首創,而是倭國的傳統。倭國佛教盛行,國王退位之後也常常出家,建設寺廟。


    至於超度法會,通常在戰亂結束之後,會由勝利者舉辦,來安撫民眾,彰顯自己是和平守護者。他們挺看重這個名聲的。”


    他笑道:


    “我們要是不辦,天皇自己也會辦的,怎麽能讓他一直撿漏?!”


    唐勝宗感慨說:


    “這固然是倭國習俗,可是我們不知道,也就想不到啊。”


    陸知白嘿嘿一笑:“這就叫信息差。”


    其他人都是一臉若有所思,而後恍然大悟。


    朱楨說:“比如打仗,情報太重要了……這東西,各行各業也都能用到。”


    陸知白說:“好了,知道你平時不好好聽課了。你大學畢不了業了。”


    眾人笑起來。


    唐勝宗在想,怪不得陛下會弄出來一個錦衣衛。


    誰掌握更多情報,誰就有了更大的贏麵啊~


    唐勝宗說:


    “不管怎麽說,這個提議使我佩服不已,我一定據實以奏。”


    李文忠點點頭,表示他同樣如此。


    陸知白搖頭說:“你們都上奏的話,那我就不寫奏本了。


    不管上不上奏,我迴去都要挨揍~”


    大家頓時都笑得很開心。


    李文忠安慰道:


    “你此番也立了大功,何況陛下也給了任命詔書,不必太過擔憂。”


    陸知白歎道:“功是功,過是過啊……”


    他又說:


    “好啦,我想去佐渡島看一看。帶上一批工匠,那邊也可以開發了。”


    朱橚與朱楨一樣是閑的蛋疼。


    來都來了,去佐渡看看也好。


    唐勝宗派了兩萬水軍跟隨他們。


    陸知白又帶了一些大明工匠,和倭國的俘虜,裏麵也有些工匠。


    ……


    五天之後。


    陸知白的船隊就登上了佐渡島。


    當地的勢力,先前已經被趙庸他們打服了。


    因此也不用在軍事上費什麽事。


    但陸知白不清楚佐渡的礦山,具體是在哪裏……


    倒是花了一些時間,在山區尋找。


    等找到礦產,就在比較集中、條件合適的地方,建設起了高爐。


    關鍵技術肯定是防著倭人。


    工匠在忙碌,兄弟三個則是到山野裏逛。


    有時候是打獵。


    有時和野道士他們找礦,就想體驗在雪地裏發現礦石的驚喜。


    有一天,路過一條小溪。


    朱楨在前麵蹦蹦噠噠,從石頭縫裏撿上來一個東西,仔細一看,頓時哈哈大笑:


    “狗頭金!好大一塊!”


    陸知白和朱橚忙是趕上來,都一臉不信。


    朱楨舉著拳頭大的一塊天然金子,得意不已:


    “我撿的!就瞧石頭裏有個東西,一拿起來還真是~”


    陸知白說:“你這塊金子,乍一看確實挺不錯的,但有個問題你發現沒有?”


    朱楨一臉疑惑。


    陸知白說:“來,我告訴你,拿給我,我指給你看……”


    朱楨遞到一半,突然想起什麽,趕緊縮迴手,樂了:


    “你當我傻呀?差點被你騙了!”


    陸知白與朱橚都是爆笑,兩人也往西邊看去,卻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朱楨現在也不缺錢,但是在野地裏撿到金子,這什麽運氣啊?可以吹二十年。


    一行人在佐渡島上待了二十來天,已經建設了數個高爐,發現了幾座金礦山。


    甚至,還取了一些冶煉好的金屬,等迴去了打造成物件,當做紀念。


    緊接著就返程,迴到了京都。


    這一趟,陸知白是專門為足利義滿迴來的。


    長慶天皇不信任足利義滿,叫他去使其他勢力歸附。


    這一個月過去,原本的北朝地區已經有大半都歸降了,接受統一。


    陸知白找到唐勝宗:


    “我想把足利帶迴去,在哪裏?”


    唐勝宗想了一想:


    “這種級別的俘虜,倒是勉強可以麵聖。他還在京都。”


    陸知白就帶著他的小夥伴們,召見足利義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帝大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帝大人並收藏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