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略文雅,屬於對牛彈琴,秦王根本就不加理會,說:


    “你們敗啦!你要是想坐這個皇位,就向我大明稱臣納貢,世代為藩屬國,受大明冊封。不然就免談,咱們繼續打。”


    長慶天皇等的就是這話。


    他眼角餘光瞥了一眼足利義滿,說:


    “殿下說笑了,長慶今日孤身前來,自是願意受大明冊封。”


    唐勝宗道:“那就來說一說,我們的條件。”


    長慶天皇衝他拱手,洗耳恭聽。


    唐勝宗說:“第一,管好你的子民,不要再有倭寇侵擾大明沿海。”


    長慶天皇說:“這是應有之義。”


    唐勝宗又說:“另外,大明在石見、佐渡地區發現了一些礦山,這些地區將由大明掌控。”


    長慶天皇的神色有些愕然,明顯不知道此事。


    他思索片刻,露出苦笑說:


    “那裏的礦山,應該很大,可這原本是倭國的土地。


    作為藩屬國還要朝貢,負擔沉重。大明若想要這兩片地區,我國便應當永世不納貢……”


    陸知白說:“你們藩屬國,每次朝貢,都會得到厚重的賞賜,陛下何曾讓你們吃虧了?


    尤其是你們倭國,嚐到甜頭,派了許多假使者騙取賞賜……”


    長慶天皇聽了翻譯,連忙說:


    “那些不是天皇派出去的,或許是各地的大名,甚至浪人……”


    秦王嫌棄道:“還不是國王無能,管不住手下人?內部能亂成這樣。”


    長慶天皇沒有絲毫惱怒之色,隻有些無奈地連連稱是。


    他這樣的表現,反倒讓陸知白覺得這人能忍辱負重,有點東西。


    唐勝宗說:“大明出兵幫助倭國,內亂的局麵很快就要結束了,南北歸為統一。


    所以我們應當收取一些報酬。我覺得,大明可以派一支軍隊駐紮在這裏,幫助國王維持國內的平穩。”


    足利義滿和長慶天皇聽了這話,神情都是微微一變。


    他們一直陪著小心,就是希望早日把這閻王爺送走,誰能想,大明竟然打算長期駐軍?


    長慶天皇隨後笑道:“我若得到大明的精兵相助,必能盡早平息內亂。”


    足利義滿知道若是這樣,他是第一個倒黴的,因此就說:


    “若駐軍在此,離國內太遠,恐怕大明陛下不會放心……”


    雙方就石見、佐渡的權益商談許久,仍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陸知白勾了勾手,召唐勝宗他們悄聲密謀。


    陸知白說:“其實日本的金銀礦有很多個,我的意見是,我們全都要。


    但沒有當地的倭人,很難開采,因此可以稍微讓利於他們……”


    唐勝宗皺眉說:“這事兒真麻煩,還是讓陛下裁決吧!”


    於是雙方暫時達成了一致。


    關於納貢和礦山之事,迴國之後請朱元璋決斷。


    至於冊封事宜,長慶天皇需要先寫一封國書來申請。


    順便表達他對兩國關係、利益分配的想法和態度。


    天皇離去,叫走了足利義滿,他們要私聊一番。


    朱橚發了會兒呆,問陸知白:


    “都已經到這地步,好像也沒咱們啥事兒了,咱啥時候迴去?”


    陸知白想了一想,說:“不,還有些事呢。”


    那天他和大內義弘爭論,倭國混亂和統一,到底哪個對大明更好。


    如果混亂的倭國產生的倭寇不襲擊大明和高麗,那對大明就是好的。


    然而這根本就不可能,倭寇一定會侵擾鄰國。


    但並非有了明軍的幫助,倭國就能真正統一,也要看當權者的能耐。


    死倭國、活倭國都不是好倭國,半死不活才是好的。


    最理想的狀態,是倭國上下對大明臣服,像對待大唐那樣恭順與狂熱,瘋狂漢化,實現文化同化。


    陸知白並不擔心統一之後的倭國會強大起來。


    強大不意味著無法掌控。


    隻要在某方麵卡住他們的命脈,經濟,政治,科技,軍事等等。


    現階段來說,陸知白需要讓老朱看到倭寇銳減。


    這將動搖海禁的國策。


    另一方麵,是讓老朱看到,民間也參與海上貿易,朝廷會得到比朝貢更多的收入……


    而倭寇減少的前提,就是倭國能實現基本統一,天皇有能力基本掌控全國。


    ……


    長慶天皇下令,讓足利氏去平定其他不願歸降的勢力。


    這是在大明麵前積極表現,同時也想看看足利義滿的誠意。


    換句話說,南北朝的上層現在基本統一,但中下層還沒那麽快。


    這個過程不知道會有多久。


    陸知白便與唐勝宗、李文忠等人交換情報,說了自己的行程,他二月底就會迴去。


    現在還有兩個月時間,他有一些打算。


    先去佐渡島看看,負責那裏的開發,差不多之後,就開始返程。


    唐勝宗便露出笑容:“你們去那邊看看也好,山太多了,一般人根本不知道礦山在哪裏。”


    他滿臉的如釋重負。


    這三個小祖宗,終於快離開了。


    陸知白笑說:


    “在去佐渡之前,我有兩個提議,第一件事是,希望天皇開倉放糧,以大明皇帝的名義,救濟周邊災民。”


    唐勝宗、李文忠聽了,眼睛一亮,連聲稱好。


    朱楨一拍腦門:“我怎麽沒想到呢?”


    朱橚略作思索,說:


    “這麽做,會有一些好名聲,但是否淺薄了些?很容易就被忘了……”


    陸知白笑道:“所以還有第二件事,相當硬核。”


    他望向唐勝宗說:“延安侯,過段時間,各地勢力基本歸附之後,你就向天皇提出,在奈良建設一座寺廟,就叫‘明皇恩寺’。


    等開始建設了,邀請周邊所有出名的和尚,以陛下的名義,做一場極其盛大的超度法會,超度以往戰爭中的逝者,做得越久越大越好,反正是天皇出錢……”


    唐勝宗凝神聽著,一開始還有些不明所以。


    但聽到後麵,他完全明白了,頓時恍然大悟,後背一涼,神情滿是震撼。


    他震驚而詫異地注視著陸知白。


    李文忠原本眉頭微皺,想到了陛下曾經當和尚的往事。


    但聽到超度之事,他也不禁轉頭望著陸知白。


    陸知白神情很自然,像隨口一說。


    唐勝宗已是無奈一笑,感慨道:


    “大軍這段時間的征戰之功,尚不及你一句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帝大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帝大人並收藏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