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濟州島,大軍會師,你們為何在這?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清嶸不喜歡哭鬧,但也不愛說話。
每天最愛的,就是抱著奶瓶喝奶,和熊貓“滾滾”玩耍。
朱長樂等人一直想教他說話,他都不怎麽搭理。
偶爾才會“哦”“嗯”一下。
朱長樂陪著兒子和熊貓玩,心中不禁想到:
“熊貓好,人壞~大壞蛋,什麽時候能迴來……”
……
……
轉眼半個月過去。
陸知白的船隊,終於看到前方還有船。
那是長長的船隊,數量足有上百艘。
大家用望遠鏡看了又看,欣喜不已:
“終於追上了!”
明軍的大部隊就在前麵,整個船隊都士氣高漲。
即便如此,又過了四五天,前麵的船隊速度漸慢,才勉強追上。
再用望遠鏡一看,前方百餘裏外,有一個大島。
陸知白有點悟了:
“應該是到濟州島了吧?”
朱橚和朱楨都是翹首以盼:
“前麵這個島,好像是高麗的吧?”
“我的媽呀,什麽時候能上岸?”
前麵唐勝宗帶領的船隊,也早已留意到他們。
這些天,船隊數了又數,也沒發現有掉隊的船隻,實在不知道後麵的家夥是從哪裏來的。
但這麽大的船,樣式也明顯是戰船,肯定是朝廷的。
唐勝宗的船隊停進了濟州島的海港。
一下子就把小港灣占的滿滿當當。
陸知白的幾艘船也跟上,卻隻能在外圍。
沒有辦法登陸,大家很失望。
卻有一艘小船快速劃來。
唐勝宗派人來問,他們是何來曆。
不久,唐勝宗便收到了稟報,頓時睜大雙目:
“周王,楚王和廣智侯?”
他們怎麽會出現在這裏,真是匪夷所思!
他想不通到底怎麽迴事,把消息告訴了李文忠、俞通源。
兩人也都是一陣錯愕,隨後趕緊過去見禮。
李文忠皺著眉頭。
原本他不支持征倭,但這些天,已經領兵出發,他隻能盡一個將軍的職責。
可是,兩王一侯為何會出現在此?
不管怎麽算,他們都不可能在出征的名單中。
見麵寒暄了幾句,李文忠就不客氣的問道:
“兩位殿下為何在此?陛下可有任命?”
這個問題,唐勝宗和俞通源也想知道。
他們是來打仗的,王子皇孫來湊什麽熱鬧?
朱楨往窗外看去,道:
“我們的船什麽時候可以進港?”
朱橚關切道:
“觀曹國公麵色,最近是不是沒有休息好?”
陸知白在一旁微微含笑。
李文忠掃了他們三個一眼,目光落在陸知白臉上,問:
“不要東拉西扯,你們難道是偷偷跑來的?!”
三人飛快的交換了一個眼神,皆是笑容滿麵。
朱橚笑道:
“不要多想。我給你開一副安神助眠的方子哦,表哥!”
朱楨樂道:“表哥!我們千難萬險才到這裏,倭國已近在咫尺了。”
陸知白笑道:“是啊,表哥。”
三個家夥一口一個表哥,嘰嘰喳喳。
唐勝宗與俞通源滿臉無奈,不再說話。
當王公開始攀關係,暫時沒他們啥事。
李文忠又好氣又好笑,說:
“既然如此,你們確實是偷跑來的。”
陸知白理直氣壯:
“我們是光明正大過來的,我身為工部侍郎,被派來節製倭國金銀銅鐵礦的開采、冶煉事宜!”
朱楨忙道:“我來輔助姐夫。”
朱橚挑眉說:“我帶領郎中,保障大夥康健。”
三人說的有鼻子有眼。
李文忠眉頭一皺,說:
“我們出發後,陛下又下了旨意?拿出聖旨和任命詔書來看看!”
這下子,三人沒法信口開河了。
於是開始扯皮。
陸知白說:
“我不管,倭國踩著了我的金銀礦,我是來宣誓主權的。”
李文忠、唐勝宗、俞通源皆有些詫異之色。
俞通源問道:“金銀礦?”
李文忠神色也有些凝重。
唐勝宗詫異道:
“至於如此嗎?難道倭國的礦,格外大?”
朱橚笑道:“對啊,可以采幾百年呢~”
李文忠沉默不語,心中震動。
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朱元璋執意要征倭。
再想想那什麽討倭國檄文……
李文忠苦笑了一聲。
這次,是他太天真了!
伐不臣是真的,清除倭患是真的。
金銀礦也是真的。
陸知白微微一笑:“所以,各位明白了吧。”
反正來都來了,他們絕不可能無功而返。
再說了,老朱那一關都能過,搞不定你們?
話又說迴來,李文忠確實愛較真。
雖然他也上書諫言,希望老朱不要亂殺無辜,卻也很維護皇權與規則。
朱楨歎道:
“好啦,表哥,你們下去吧,我們不登島了。我們上前麵對馬島去!”
唐勝宗、俞通源對視一眼,都感覺很是頭疼。
唐勝宗打圓場道:
“好了,大家都長途奔波到此,先在此好生歇息,明日再議。”
陸知白三人仍沒有下船。
天蒙蒙亮,又有一支船隊從北邊高麗來。
是趙庸帶領的隊伍,最先出發。
雙方派了小船,交流消息。
趙庸也被請上了陸知白的大船。
趙庸將大致情況告訴他們。
他率領了三萬人,高麗出兵八九千人,也算是參與了這次軍事行動。
他已經到高麗的軍港去過了,補給了一些糧草。
高麗的糧稅還在繼續征收。
大明也同樣如此。
過段時間,會通過海上漕運,運送軍糧至濟州島。
說完了這些,趙庸才看向陸知白三人,神色也有些無奈。
靜默了一陣子。
幾位將領的目光,都轉向了主將唐勝宗。
李文忠就不想跟這幾個家夥說話,他一開口,他們就表哥表哥的叫,嬉皮笑臉的,煩不勝煩。
唐勝宗也很頭疼,昨夜,他們已經商量過了——
勸陸知白他們現在返航,是不可能成功的。
這幾人都敢偷偷到這裏,可見膽大包天。
連皇帝的話都不聽,更別說他們的話了。
關鍵是他們不敢對這幾個家夥怎麽樣。
問題也正在於此。
又要打仗,又要保護幾個王侯。
陸知白的意思,搭配朱元璋定下的作戰部署,幾位將領能明白——
他們攻下石見地區之後,確實需要有人去主管開礦事宜。
唐勝宗便說:“幾位既然不願返航,暫且歸於後勤隊伍?”
每天最愛的,就是抱著奶瓶喝奶,和熊貓“滾滾”玩耍。
朱長樂等人一直想教他說話,他都不怎麽搭理。
偶爾才會“哦”“嗯”一下。
朱長樂陪著兒子和熊貓玩,心中不禁想到:
“熊貓好,人壞~大壞蛋,什麽時候能迴來……”
……
……
轉眼半個月過去。
陸知白的船隊,終於看到前方還有船。
那是長長的船隊,數量足有上百艘。
大家用望遠鏡看了又看,欣喜不已:
“終於追上了!”
明軍的大部隊就在前麵,整個船隊都士氣高漲。
即便如此,又過了四五天,前麵的船隊速度漸慢,才勉強追上。
再用望遠鏡一看,前方百餘裏外,有一個大島。
陸知白有點悟了:
“應該是到濟州島了吧?”
朱橚和朱楨都是翹首以盼:
“前麵這個島,好像是高麗的吧?”
“我的媽呀,什麽時候能上岸?”
前麵唐勝宗帶領的船隊,也早已留意到他們。
這些天,船隊數了又數,也沒發現有掉隊的船隻,實在不知道後麵的家夥是從哪裏來的。
但這麽大的船,樣式也明顯是戰船,肯定是朝廷的。
唐勝宗的船隊停進了濟州島的海港。
一下子就把小港灣占的滿滿當當。
陸知白的幾艘船也跟上,卻隻能在外圍。
沒有辦法登陸,大家很失望。
卻有一艘小船快速劃來。
唐勝宗派人來問,他們是何來曆。
不久,唐勝宗便收到了稟報,頓時睜大雙目:
“周王,楚王和廣智侯?”
他們怎麽會出現在這裏,真是匪夷所思!
他想不通到底怎麽迴事,把消息告訴了李文忠、俞通源。
兩人也都是一陣錯愕,隨後趕緊過去見禮。
李文忠皺著眉頭。
原本他不支持征倭,但這些天,已經領兵出發,他隻能盡一個將軍的職責。
可是,兩王一侯為何會出現在此?
不管怎麽算,他們都不可能在出征的名單中。
見麵寒暄了幾句,李文忠就不客氣的問道:
“兩位殿下為何在此?陛下可有任命?”
這個問題,唐勝宗和俞通源也想知道。
他們是來打仗的,王子皇孫來湊什麽熱鬧?
朱楨往窗外看去,道:
“我們的船什麽時候可以進港?”
朱橚關切道:
“觀曹國公麵色,最近是不是沒有休息好?”
陸知白在一旁微微含笑。
李文忠掃了他們三個一眼,目光落在陸知白臉上,問:
“不要東拉西扯,你們難道是偷偷跑來的?!”
三人飛快的交換了一個眼神,皆是笑容滿麵。
朱橚笑道:
“不要多想。我給你開一副安神助眠的方子哦,表哥!”
朱楨樂道:“表哥!我們千難萬險才到這裏,倭國已近在咫尺了。”
陸知白笑道:“是啊,表哥。”
三個家夥一口一個表哥,嘰嘰喳喳。
唐勝宗與俞通源滿臉無奈,不再說話。
當王公開始攀關係,暫時沒他們啥事。
李文忠又好氣又好笑,說:
“既然如此,你們確實是偷跑來的。”
陸知白理直氣壯:
“我們是光明正大過來的,我身為工部侍郎,被派來節製倭國金銀銅鐵礦的開采、冶煉事宜!”
朱楨忙道:“我來輔助姐夫。”
朱橚挑眉說:“我帶領郎中,保障大夥康健。”
三人說的有鼻子有眼。
李文忠眉頭一皺,說:
“我們出發後,陛下又下了旨意?拿出聖旨和任命詔書來看看!”
這下子,三人沒法信口開河了。
於是開始扯皮。
陸知白說:
“我不管,倭國踩著了我的金銀礦,我是來宣誓主權的。”
李文忠、唐勝宗、俞通源皆有些詫異之色。
俞通源問道:“金銀礦?”
李文忠神色也有些凝重。
唐勝宗詫異道:
“至於如此嗎?難道倭國的礦,格外大?”
朱橚笑道:“對啊,可以采幾百年呢~”
李文忠沉默不語,心中震動。
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麽朱元璋執意要征倭。
再想想那什麽討倭國檄文……
李文忠苦笑了一聲。
這次,是他太天真了!
伐不臣是真的,清除倭患是真的。
金銀礦也是真的。
陸知白微微一笑:“所以,各位明白了吧。”
反正來都來了,他們絕不可能無功而返。
再說了,老朱那一關都能過,搞不定你們?
話又說迴來,李文忠確實愛較真。
雖然他也上書諫言,希望老朱不要亂殺無辜,卻也很維護皇權與規則。
朱楨歎道:
“好啦,表哥,你們下去吧,我們不登島了。我們上前麵對馬島去!”
唐勝宗、俞通源對視一眼,都感覺很是頭疼。
唐勝宗打圓場道:
“好了,大家都長途奔波到此,先在此好生歇息,明日再議。”
陸知白三人仍沒有下船。
天蒙蒙亮,又有一支船隊從北邊高麗來。
是趙庸帶領的隊伍,最先出發。
雙方派了小船,交流消息。
趙庸也被請上了陸知白的大船。
趙庸將大致情況告訴他們。
他率領了三萬人,高麗出兵八九千人,也算是參與了這次軍事行動。
他已經到高麗的軍港去過了,補給了一些糧草。
高麗的糧稅還在繼續征收。
大明也同樣如此。
過段時間,會通過海上漕運,運送軍糧至濟州島。
說完了這些,趙庸才看向陸知白三人,神色也有些無奈。
靜默了一陣子。
幾位將領的目光,都轉向了主將唐勝宗。
李文忠就不想跟這幾個家夥說話,他一開口,他們就表哥表哥的叫,嬉皮笑臉的,煩不勝煩。
唐勝宗也很頭疼,昨夜,他們已經商量過了——
勸陸知白他們現在返航,是不可能成功的。
這幾人都敢偷偷到這裏,可見膽大包天。
連皇帝的話都不聽,更別說他們的話了。
關鍵是他們不敢對這幾個家夥怎麽樣。
問題也正在於此。
又要打仗,又要保護幾個王侯。
陸知白的意思,搭配朱元璋定下的作戰部署,幾位將領能明白——
他們攻下石見地區之後,確實需要有人去主管開礦事宜。
唐勝宗便說:“幾位既然不願返航,暫且歸於後勤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