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秦王也去吧,都給咱滾蛋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第二天下午。
朱元璋收到了從山東傳迴來的消息。
頓時兩眼微微一黑。
他閉上眼睛,沉默了好一會兒。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先前好幾天,都沒有收到各水師衛所的消息。
山東那邊,是最後的希望了。
卻沒想到,攔是攔到了,卻被帶走了……
“哼!”朱元璋又嗤笑了一聲。
熊孩子們,當真膽大包天!
晚膳時分,朱標前來,與朱元璋一起用膳。
朱元璋告訴他山東的事。
朱標不由得愕然了片刻,無奈笑笑:
“他們定是想著,好不容易出海做點事,哪有輕易迴去的。
剛好缺兵少將,能有幾個水師,比沒有好……”
朱元璋臉色有點黑,不開心,長長歎了口氣,說:
“明知道倭國蠻夷之地,不通教化,條件艱苦,非要往那邊去!
咱也是佩服他們,非要去吃苦,咱也沒有辦法……”
朱元璋又壓低了聲音,望著朱標:
“但是,幾個王公帶頭違法亂紀,若是傳出去,大大的不好!”
朱標凝眉道:
“此事早已命人勿得聲張。就是棲霞那邊,不曉得如何。”
朱元璋說:
“咱已派人去打聽過了,一切如常,沒有人議論。
駙馬的一群學生,現在已經上道了,把棲霞治理得井井有條。”
朱標微微頷首。
朱元璋麵無表情的說:
“咱會傳令過去,封周王為征倭軍醫醫正,駙馬為征倭營造使,主管舟楫、營造事宜。
楚王為遊擊將軍,秦王為參將,二人皆歸李文忠節製。”
朱標不由得愕然:
“這又關二弟什麽事?”
朱元璋微微冷笑:
“這個蠢貨,一天好幾封請纓的奏疏,堆了這麽高!
現在幾個兄弟出海了,他又如此積極,咱也不好獨獨冷落他,都給咱滾蛋!”
他又語氣冷沉的說:
“等他們迴來了,統統挨罰,一個也跑不掉!”
朱標隻搖了搖頭,倒也沒有多勸。
現在還早呢,多說無益。
此番征倭,結果究竟如何,難以預料。
等幾個弟弟迴來,或許時間長了,父皇沒那麽生氣呢?
朱標笑道:
“不管如何,此事暫且塵埃落定,父皇也不必成天掛念了。
待二弟渡海會師,他們幾人也會安下心來,此番說不定會成就一番事業。”
朱元璋挑眉:
“咱是沒有辦法!征倭自有將士,不指望幾個兔崽子,他們能平安迴來就是萬幸了……”
既已決定,隨後很快就寫了正式的旨意,飛馬送去西安。
同時,又有一道旨意送去山東。
秦王可以直接帶兵去山東,從那邊的水師中挑三千將士和充足的海船。
順便,把任命陸知白他們的文書帶過去。
……
秦王朱樉收到消息,頓時喜出望外。
他堅持了一個月。
哪怕被揍了一頓,仍然堅持不懈的上疏。
朱樉喜道:“果然啊,苦心人,天不負!”
但是仔細一看聖旨,朱樉有些不懂。
為啥任命幾個兄弟的旨意,會讓他送去?
朱樉皺起眉頭一想,就明白了。
這幾個家夥,早已在海上了!
而且出海的時候,沒得到任命。
就是說,是偷偷跑出去的。
秦王頓時齜牙咧嘴,感覺自己大大落後了。
幸好,這段時間,盼著去征倭,他對練兵、籌備之事,格外積極。
護衛隊、糧草等,早已是準備好了。
隻待一聲令下,就出發。
秦王早考慮到了異國他鄉的吃飯問題,便帶了四個廚子,讓自己不要那麽苦。
就是沒辦法帶他的愛妃鄧氏一起。
沒事,倭國有的是女人。
“愛妃,你在家好好的,我去征倭了!”
朱樉雄赳赳氣昂昂,收到聖旨之後,一個多時辰,就帶著五千餘護衛出發了。
……
……
北平。
朱棣的暗探飛馬傳迴消息,告知南邊的最新動向。
“什麽?父皇還派了二哥過去?”
朱棣大為吃驚。
原本,他還在看樂子,想知道陸知白他們三個迴來之後,能被罰成什麽樣~
沒想到,最終,還是父皇做了些許讓步,讓他們在外頭體麵些。
“但迴去之後一頓毒打,是免不了的吧?”朱棣摸著下巴想。
接著又皺起眉來:
“他們幾個真是膽大!海中不比陸上,還要艱苦數倍……”
最初,得知幾人偷偷出海,朱棣震驚壞了。
甚至發現,怎麽不起眼的兄弟,比他膽子還大??
真是令他自慚形穢。
朱棣登上城牆,遙望北方,微微齜牙。
他對倭國,不太感興趣。
但對大漠,卻格外關注。
“我軍此番出征,再加上高麗的軍隊,大概有十一萬人。
隻要不和元世祖一樣倒黴遇上大風,戰績怎麽也不會太難看的……”
朱棣覺著,北虜南倭,那群家夥不會真能解決南倭吧?
那就剩北虜了。
現在的重點,是遼東地區,還沒打過,而且是軍事重地。
可朝中還有那麽多武將。
什麽時候才能輪到他啊?
但是。
盡管心中火熱,恨不得立刻就衝去遼東,活捉納哈出。
朱棣卻也冷靜,不得不屈從於現實。
現實就是,今年發動了數次大戰,全國賦稅也幾乎到了極限,未來一兩年都不會再打大仗了。
朱棣想想就有點鬱悶,隻好更加勤奮的習武、練兵。
他相信,隻是時機未到,他遲早能領兵作戰的。
再等一年半載,不行就學學二哥,多多多申請幾次。
……
自從陸知白出海,轉眼就過了快十天。
最初兩三天,陸清嶸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某天睡醒之後,他忽然覺得家裏好像少了什麽。
於是。
一歲多的娃娃抱著一個奶瓶,搖搖晃晃的在家裏到處尋找。
一間一間的找。
有時會顫巍巍蹲下來,看看床底、桌子底。
有時打開大櫃子瞧瞧。
隻是,家裏房間、院落實在太多,好像沒有盡頭。
終於有一天,陸清嶸發現,一個房間裏,有畫像。
陸清嶸指著一幅畫,詢問的望向朱長樂。
朱長樂心中微酸,告訴他:
“這是爹爹,爹爹去倭國啦,明年就迴來了。”
陸清嶸眨巴著大眼睛,懵懵懂懂,捧著奶瓶繼續喝奶。
第二天下午。
朱元璋收到了從山東傳迴來的消息。
頓時兩眼微微一黑。
他閉上眼睛,沉默了好一會兒。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先前好幾天,都沒有收到各水師衛所的消息。
山東那邊,是最後的希望了。
卻沒想到,攔是攔到了,卻被帶走了……
“哼!”朱元璋又嗤笑了一聲。
熊孩子們,當真膽大包天!
晚膳時分,朱標前來,與朱元璋一起用膳。
朱元璋告訴他山東的事。
朱標不由得愕然了片刻,無奈笑笑:
“他們定是想著,好不容易出海做點事,哪有輕易迴去的。
剛好缺兵少將,能有幾個水師,比沒有好……”
朱元璋臉色有點黑,不開心,長長歎了口氣,說:
“明知道倭國蠻夷之地,不通教化,條件艱苦,非要往那邊去!
咱也是佩服他們,非要去吃苦,咱也沒有辦法……”
朱元璋又壓低了聲音,望著朱標:
“但是,幾個王公帶頭違法亂紀,若是傳出去,大大的不好!”
朱標凝眉道:
“此事早已命人勿得聲張。就是棲霞那邊,不曉得如何。”
朱元璋說:
“咱已派人去打聽過了,一切如常,沒有人議論。
駙馬的一群學生,現在已經上道了,把棲霞治理得井井有條。”
朱標微微頷首。
朱元璋麵無表情的說:
“咱會傳令過去,封周王為征倭軍醫醫正,駙馬為征倭營造使,主管舟楫、營造事宜。
楚王為遊擊將軍,秦王為參將,二人皆歸李文忠節製。”
朱標不由得愕然:
“這又關二弟什麽事?”
朱元璋微微冷笑:
“這個蠢貨,一天好幾封請纓的奏疏,堆了這麽高!
現在幾個兄弟出海了,他又如此積極,咱也不好獨獨冷落他,都給咱滾蛋!”
他又語氣冷沉的說:
“等他們迴來了,統統挨罰,一個也跑不掉!”
朱標隻搖了搖頭,倒也沒有多勸。
現在還早呢,多說無益。
此番征倭,結果究竟如何,難以預料。
等幾個弟弟迴來,或許時間長了,父皇沒那麽生氣呢?
朱標笑道:
“不管如何,此事暫且塵埃落定,父皇也不必成天掛念了。
待二弟渡海會師,他們幾人也會安下心來,此番說不定會成就一番事業。”
朱元璋挑眉:
“咱是沒有辦法!征倭自有將士,不指望幾個兔崽子,他們能平安迴來就是萬幸了……”
既已決定,隨後很快就寫了正式的旨意,飛馬送去西安。
同時,又有一道旨意送去山東。
秦王可以直接帶兵去山東,從那邊的水師中挑三千將士和充足的海船。
順便,把任命陸知白他們的文書帶過去。
……
秦王朱樉收到消息,頓時喜出望外。
他堅持了一個月。
哪怕被揍了一頓,仍然堅持不懈的上疏。
朱樉喜道:“果然啊,苦心人,天不負!”
但是仔細一看聖旨,朱樉有些不懂。
為啥任命幾個兄弟的旨意,會讓他送去?
朱樉皺起眉頭一想,就明白了。
這幾個家夥,早已在海上了!
而且出海的時候,沒得到任命。
就是說,是偷偷跑出去的。
秦王頓時齜牙咧嘴,感覺自己大大落後了。
幸好,這段時間,盼著去征倭,他對練兵、籌備之事,格外積極。
護衛隊、糧草等,早已是準備好了。
隻待一聲令下,就出發。
秦王早考慮到了異國他鄉的吃飯問題,便帶了四個廚子,讓自己不要那麽苦。
就是沒辦法帶他的愛妃鄧氏一起。
沒事,倭國有的是女人。
“愛妃,你在家好好的,我去征倭了!”
朱樉雄赳赳氣昂昂,收到聖旨之後,一個多時辰,就帶著五千餘護衛出發了。
……
……
北平。
朱棣的暗探飛馬傳迴消息,告知南邊的最新動向。
“什麽?父皇還派了二哥過去?”
朱棣大為吃驚。
原本,他還在看樂子,想知道陸知白他們三個迴來之後,能被罰成什麽樣~
沒想到,最終,還是父皇做了些許讓步,讓他們在外頭體麵些。
“但迴去之後一頓毒打,是免不了的吧?”朱棣摸著下巴想。
接著又皺起眉來:
“他們幾個真是膽大!海中不比陸上,還要艱苦數倍……”
最初,得知幾人偷偷出海,朱棣震驚壞了。
甚至發現,怎麽不起眼的兄弟,比他膽子還大??
真是令他自慚形穢。
朱棣登上城牆,遙望北方,微微齜牙。
他對倭國,不太感興趣。
但對大漠,卻格外關注。
“我軍此番出征,再加上高麗的軍隊,大概有十一萬人。
隻要不和元世祖一樣倒黴遇上大風,戰績怎麽也不會太難看的……”
朱棣覺著,北虜南倭,那群家夥不會真能解決南倭吧?
那就剩北虜了。
現在的重點,是遼東地區,還沒打過,而且是軍事重地。
可朝中還有那麽多武將。
什麽時候才能輪到他啊?
但是。
盡管心中火熱,恨不得立刻就衝去遼東,活捉納哈出。
朱棣卻也冷靜,不得不屈從於現實。
現實就是,今年發動了數次大戰,全國賦稅也幾乎到了極限,未來一兩年都不會再打大仗了。
朱棣想想就有點鬱悶,隻好更加勤奮的習武、練兵。
他相信,隻是時機未到,他遲早能領兵作戰的。
再等一年半載,不行就學學二哥,多多多申請幾次。
……
自從陸知白出海,轉眼就過了快十天。
最初兩三天,陸清嶸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某天睡醒之後,他忽然覺得家裏好像少了什麽。
於是。
一歲多的娃娃抱著一個奶瓶,搖搖晃晃的在家裏到處尋找。
一間一間的找。
有時會顫巍巍蹲下來,看看床底、桌子底。
有時打開大櫃子瞧瞧。
隻是,家裏房間、院落實在太多,好像沒有盡頭。
終於有一天,陸清嶸發現,一個房間裏,有畫像。
陸清嶸指著一幅畫,詢問的望向朱長樂。
朱長樂心中微酸,告訴他:
“這是爹爹,爹爹去倭國啦,明年就迴來了。”
陸清嶸眨巴著大眼睛,懵懵懂懂,捧著奶瓶繼續喝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