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陸知白也很忙。


    經過多次試驗。


    終於成功為大蒜量身打造了更大的設備。


    以前的設備,一次隻能處理二兩左右的蒜泥。


    這次的大玻璃缸,一次可以處理幾十斤,缺點是間隔一段時間需要人工加以攪拌,使受熱均勻。


    依然是用水溶液提取。


    至於其他方法,現在根本沒有操作的可能……


    即便如此,也是降維打擊了。


    他還有空關心修路的進展。


    水泥路已經修了快半年。


    據三弟子王青山傳迴來的消息,現在修了快一百裏。


    因為大多在原先的官道上修,經濟發達地區,官道還是很不錯的。


    轉眼到了五月份。


    陸知白比較關心的耐儲存食物,也成功了。


    玻璃罐頭!


    至於做罐頭的方法,北魏的《齊民要術》裏就寫過了。


    隻是名字不叫罐頭罷了。


    但要細究起來,古代使用的是密封儲存法。


    和現代用的煮沸消毒法還是不同。


    陸知白覺得可以取長補短,搭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製作出多種多樣的罐頭。


    比如高濃度的鹽酒、蜜糖、醬醋、臘水等,都有良好的殺菌防腐功能。


    可以做出酸的、辣的、甜的、鹹的種種罐頭。


    食材選擇也是多樣,有各種水果,尤其是蔬菜,什麽冬筍、蘑菇、豌豆、栗子、胡瓜、菱角等等。


    到時候出海了,想吃什麽吃什麽~~


    對了,還有肉類。


    不管鹽漬法、煙熏法還是油封法,都可以極大的延長保質期。


    陸知白又吩咐一些人,低調的購買豬牛羊等,進行處理。


    除此之外。


    烘幹作坊也成立了。


    烘幹技藝,在古代也不算難事。


    唐宋時期就會利用炭作為熱源了。


    明清時期烘幹更是廣泛應用於造紙和紡織等行業。


    但陸知白的主要訴求,是熱風能夠循環利用。


    最後,用的還是造熱氣球的那種塗了漆的厚亞麻布,作為循環通氣管道。


    使用木炭、柴、煤炭等作為熱源,再搭配風箱等。


    烘幹作坊建成之後,立刻就投入使用。


    這下,得從周邊農戶那裏收購蔬果了~


    ……


    五月初五。


    端午節。


    北邊還沒有特別的軍情傳迴來。


    陸知白倒是接到了朱元璋的召見。


    到了之後才發現。


    今天來的人不少啊。


    六部的尚書和侍郎,都來了。


    還有翰林院的幾個老儒,大概也是翰林院的一二把手。


    眾人麵麵相覷,都是一臉懵逼,不知道此番為何而來。


    反倒還有人望向陸知白。


    陸知白眉梢一挑,他也不清楚啊。


    但是,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重要事情不開會。


    今天要講的事,應該比朝會上說的要重要些。


    不久之後,朱標也到了。


    朱元璋坐在上首。


    大家對皇帝和太子行了禮。


    朱元璋沒寒暄幾句,就直奔正題,說:


    “今天招諸卿來,是要說說科舉的事。


    咱思來想去,這舉薦選官,終究是不穩妥,不如科舉穩定。”


    “咱停下科舉,到如今已有快十年了。為啥停嘞?咱覺得選出來的,多是些年輕文士,不曉世情,不通政務,不堪用!”


    大家垂眸聽著。


    也有人眼睛斜瞟,偷偷的瞄向陸知白。


    實話說,自從去年他搞出了個什麽新式考卷。


    科舉要改製,早在意料之中。


    朱元璋繼續說:


    “但是呢,在駙馬的啟發下,咱發明了‘觀政’製度,讓那些中考舉子,先在各部觀摩政事,的確是可以彌補科舉的弊端。”


    “即便如此,咱德薄才疏,唯恐還有疏漏之處。


    故而,今日召大家議一議,這科舉還有哪些要改的,要如何改,才能盡善盡美……”


    沉默了一陣子,禮部尚書率先道:


    “科舉乃掄材大典,陛下欲重啟科舉,必定文教大興,群賢並起!”


    緊跟著,又有人道:


    “任官惟賢,庶可成於治道!”


    陸知白:“……”


    朱元璋倒也不耐煩聽這些馬屁,擺手道:


    “好了,無需多言,咱隻要實策!”


    陸知白低眸,眨眼,拚命的迴想曆史資料。


    有一套書叫《中國科舉製度通史》,講得非常詳細。


    雖然名字都叫“科舉”,但實際上,曆朝曆代的具體規則都不盡相同。


    在實踐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不停的打補丁、修改製度。


    想參加科舉考試,首先得取得考試資格,然後才能一級一級往上考。


    明代科舉,是五級考試製度——


    科考、鄉試、會試、殿試和庶吉士考試。


    科考,不是科舉考試的簡稱,而是為了獲取科舉資格。


    所以,童生試不是最低一級的考試。


    童生試隻是決定能不能進入府、州、縣的學校。


    因為,也有許多沒有進學校的社會人士,但科考中式,就能以“儒士”身份去考試。


    至於庶吉士考試,就很高端。


    庶吉士是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


    科舉製度在明朝,雖然發展得很完善了。


    但現在洪武年間,後麵的很多製度還沒有出台。


    陸知白倒也希望,能夠借此機會,提前透露正確答案,盡量消除以後的種種弊端,省去了百十年的摸索。


    比如考試內容逐漸僵化,出題形式單一,功利主義等。


    一時間。


    眾官員都在苦思冥想。


    朱元璋點名道:


    “駙馬,你有沒有什麽想法?”


    陸知白便拱手道:


    “倒是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朱元璋道:


    “總比沒有想法好,說來聽聽。”


    陸知白便說:


    “首先,就是略微減少,並固定對中舉儒生的優待,後世也不得增加。”


    他又想起了什麽,忙說:


    “對了,這是胡惟庸提出來的~”


    “嗯???”


    其他大臣,紛紛朝他側目望來,滿臉驚異之色。


    “胡惟庸?他不是早就死了嗎……”


    盡管血腥塵埃已經落定,但這個名字,許多人還是不願意提起。


    陸知白微微一笑,對他們解釋:


    “不錯。臨行之前,他曾與我長談,說了許多想法,想要將功折罪……”


    其他大臣望著他。


    許多人臉上滿是狐疑。


    朱元璋清咳一聲,不怒自威。


    陸知白便繼續說:


    “第二,可以在其他方麵,給中舉者一些補償,比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帝大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帝大人並收藏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