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臣楚煜,請戰!
獨寵殘疾戰神,侍君柔弱不能自理 作者:藍薔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場春雨落下的時候,一輛青布馬車出了盛南關,往北而去。
北涼京都。
皇帝懶洋洋靠在龍椅上,“有事起奏,無事退班。”
“陛下!陛下多日未臨朝,臣等有......”一位老臣站出來。
“朕不臨朝,你有意見?!”淩宇抬眸盯著那老臣,目光森冷。皇後的母家,他早就看不順眼了,跟皇後一個樣,整日裏家國百姓、規矩體統掛在嘴邊,讓他厭煩。
“陛下,陛下為國操勞多日,休養龍體要緊。全大人的意思是,臣等萬事唯陛下馬首是瞻,幾日不見陛下,便沒了主心骨,連日來積累了些大事需陛下定奪。”魏國公秦賢上前行禮。
皇帝愉悅又煩躁,果然,沒了自己,他們什麽事都做不成!
“有何事啊?速速奏來!”淩宇哼了一聲。
安王已除,楚煜已死,這天下還能有什麽大事威脅到他!?
沒有了戰神楚煜的西周,就像被拔了牙削了爪的虎,沒什麽可懼的。
朝臣紛紛出列,說起來自己手頭上犯難之事。
淩宇有一搭沒一搭的,聽得腦子發懵,打了個哈欠,渾身疲憊,昨夜與薰美人鬧得久了些,美人兒腰肢又細又軟,不愧是如水一般的美人兒……
“沒了朕,你們連這些區區小事都解決不了?!”淩宇煩了,天天的,翻來覆去就是國庫,就是百姓,就是要撥款,要賑災,要減賦......
皇帝大手一揮,選出五人每朝會後禦書房議事,想了想,又加上了魏鍥和魏國公,讓他們相互牽製,“往後這些事便由你們七人共同決議,決定不了的再由朕定奪。”
“這......”全大人一臉荒謬,這些全都是民生要事,皇帝怎能不參與?!
魏國公對上他的視線,輕輕搖了搖頭。
皇帝最近被薰美人迷得暈頭轉向,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在薰美人的薰嵐閣裏。那薰美人,是皇帝悄悄從安王府接進宮的,旁人不知,秦賢卻清楚得很。
看來,這北涼江山......
他和其餘六人一同跪下,向皇帝行禮,“臣等願為陛下分憂......”
朝臣齊齊跪拜,退朝散去。
“陛下......”一個身穿鎧甲的身影奔到殿外,大聲唿喊。
“陛下,麟州急報!”
……
西周都城,西京。
“......臣接到線報,北涼南部已經落入叛軍之手。目前叛軍已經攻到了北涼麟州城外......”
“父皇,兒臣以為,這是個絕好的機會,北涼皇帝殘暴無能又好大喜功,上次他派軍偷襲我固城關不成,定會再次出兵。”韓成玉說著上前一步,“與其坐等北涼來犯,不如趁這次北涼大亂,我們主動出擊。”
“陛下,臣覺得太子殿下所言有理。”太尉劉路接口道,“隻是這次亂起來的是北涼南部,而我大周出兵北涼,最適宜的關口是固城關,北涼在鎮西關陳兵二十萬,若無合適將領,隻怕難破鎮西關。”
“太尉大人言之有理。”一個老臣躬身道,“陛下,若要戰,必須一舉攻破,否則陷入持久戰,於我大周不利。”
“確實如此,機會難得,可這領軍之人......”
“如今朝中得力戰將均守在邊關,或是在京中休養......不若直接派楚煜將軍的副將出征?強將手下無弱兵嘛。”
“此戰至關重要,副將隻怕難當大任!”
“若是楚煜將軍在,何須......”那人猛地住了口。
韓成玉眸色一冷,掩在寬袍廣袖下的手緊緊攥起......京中誰人不知楚煜被俘,斷了腿,被賜給北涼公主做了侍君......如此奇恥大辱,竟還有人將他當成北涼的戰神?!當成救世主!?
更何況,他如今都已經是那副樣子,隨時可能咽氣,他能活多久不過是在自己一念之間罷了......
“父皇!”韓成玉沉聲道,“各位大人!各位已經知道本宮派人將楚煜將軍迎迴北涼,但他在北涼受盡折磨,身受重傷,實在虛弱,此次征討北涼,他不能出行。”
他單膝跪地,鄭重起誓,“兒臣願領軍前往!不攻下北涼京都,誓不迴西京!”
“太子殿下,萬萬不可啊!”太尉立馬出列,“殿下乃儲君,身係大周未來,豈可以身犯險?!”
“陛下,不可啊……”朝臣們紛紛勸阻,龍椅上的皇帝沉吟不語。
“父皇,兒臣兒時曾隨楚銘將軍學習武藝兵法,與楚煜更是情同兄弟,他如今……他一身傷病皆是北涼皇帝之過,兒臣心中憤慨,對北涼恨極,但兒臣身為儲君,自當以國為重,兒臣此次自請出征,是為大周未來的安寧,北涼皇帝野心不死,我大周便無寧日。”韓成玉大義凜然,鏗鏘有力。
朝臣看著殿前昂首而立的太子,龍姿鳳璋,自有一股皇家的驕傲和貴氣。
太子久居宮中,他們幾乎忘了,他也是學過兵法、習過武藝的,少年時還隨楚銘將軍作戰,若不是後來的楚煜用兵如神,戰功卓著,贏得了太多讚許,他們的太子殿下的功勞會更為人稱頌。
“殿下大義......”太尉歎道,“殿下文武雙全,英明果斷,殿下親赴前線確實有利於我軍士氣!殿下有如此魄力,是我大周百姓之福。”
下頭的朝臣也紛紛應和。
韓成玉成竹在胸,楚家軍的帥印已經在他手中,今日父皇聖旨一下,他便可名正言順的統領楚家軍,楚煜已是廢人,軍中眾多將領親眼見過楚煜的現狀,他收服楚家軍隻是時間問題。
這一趟出兵北涼,隻要稍有功績,便可借機將楚家軍兵符永遠掌控在他手中,無人再可撼動他的地位!
皇帝目光沉沉看著太子,沉聲道,“北涼內亂,確是我大周的良機,朕亦同意出兵北涼,這領兵人選......”
“臣楚煜,請戰!”
一個沉穩有力的聲音清晰的傳入殿內每一個人耳中。
北涼京都。
皇帝懶洋洋靠在龍椅上,“有事起奏,無事退班。”
“陛下!陛下多日未臨朝,臣等有......”一位老臣站出來。
“朕不臨朝,你有意見?!”淩宇抬眸盯著那老臣,目光森冷。皇後的母家,他早就看不順眼了,跟皇後一個樣,整日裏家國百姓、規矩體統掛在嘴邊,讓他厭煩。
“陛下,陛下為國操勞多日,休養龍體要緊。全大人的意思是,臣等萬事唯陛下馬首是瞻,幾日不見陛下,便沒了主心骨,連日來積累了些大事需陛下定奪。”魏國公秦賢上前行禮。
皇帝愉悅又煩躁,果然,沒了自己,他們什麽事都做不成!
“有何事啊?速速奏來!”淩宇哼了一聲。
安王已除,楚煜已死,這天下還能有什麽大事威脅到他!?
沒有了戰神楚煜的西周,就像被拔了牙削了爪的虎,沒什麽可懼的。
朝臣紛紛出列,說起來自己手頭上犯難之事。
淩宇有一搭沒一搭的,聽得腦子發懵,打了個哈欠,渾身疲憊,昨夜與薰美人鬧得久了些,美人兒腰肢又細又軟,不愧是如水一般的美人兒……
“沒了朕,你們連這些區區小事都解決不了?!”淩宇煩了,天天的,翻來覆去就是國庫,就是百姓,就是要撥款,要賑災,要減賦......
皇帝大手一揮,選出五人每朝會後禦書房議事,想了想,又加上了魏鍥和魏國公,讓他們相互牽製,“往後這些事便由你們七人共同決議,決定不了的再由朕定奪。”
“這......”全大人一臉荒謬,這些全都是民生要事,皇帝怎能不參與?!
魏國公對上他的視線,輕輕搖了搖頭。
皇帝最近被薰美人迷得暈頭轉向,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在薰美人的薰嵐閣裏。那薰美人,是皇帝悄悄從安王府接進宮的,旁人不知,秦賢卻清楚得很。
看來,這北涼江山......
他和其餘六人一同跪下,向皇帝行禮,“臣等願為陛下分憂......”
朝臣齊齊跪拜,退朝散去。
“陛下......”一個身穿鎧甲的身影奔到殿外,大聲唿喊。
“陛下,麟州急報!”
……
西周都城,西京。
“......臣接到線報,北涼南部已經落入叛軍之手。目前叛軍已經攻到了北涼麟州城外......”
“父皇,兒臣以為,這是個絕好的機會,北涼皇帝殘暴無能又好大喜功,上次他派軍偷襲我固城關不成,定會再次出兵。”韓成玉說著上前一步,“與其坐等北涼來犯,不如趁這次北涼大亂,我們主動出擊。”
“陛下,臣覺得太子殿下所言有理。”太尉劉路接口道,“隻是這次亂起來的是北涼南部,而我大周出兵北涼,最適宜的關口是固城關,北涼在鎮西關陳兵二十萬,若無合適將領,隻怕難破鎮西關。”
“太尉大人言之有理。”一個老臣躬身道,“陛下,若要戰,必須一舉攻破,否則陷入持久戰,於我大周不利。”
“確實如此,機會難得,可這領軍之人......”
“如今朝中得力戰將均守在邊關,或是在京中休養......不若直接派楚煜將軍的副將出征?強將手下無弱兵嘛。”
“此戰至關重要,副將隻怕難當大任!”
“若是楚煜將軍在,何須......”那人猛地住了口。
韓成玉眸色一冷,掩在寬袍廣袖下的手緊緊攥起......京中誰人不知楚煜被俘,斷了腿,被賜給北涼公主做了侍君......如此奇恥大辱,竟還有人將他當成北涼的戰神?!當成救世主!?
更何況,他如今都已經是那副樣子,隨時可能咽氣,他能活多久不過是在自己一念之間罷了......
“父皇!”韓成玉沉聲道,“各位大人!各位已經知道本宮派人將楚煜將軍迎迴北涼,但他在北涼受盡折磨,身受重傷,實在虛弱,此次征討北涼,他不能出行。”
他單膝跪地,鄭重起誓,“兒臣願領軍前往!不攻下北涼京都,誓不迴西京!”
“太子殿下,萬萬不可啊!”太尉立馬出列,“殿下乃儲君,身係大周未來,豈可以身犯險?!”
“陛下,不可啊……”朝臣們紛紛勸阻,龍椅上的皇帝沉吟不語。
“父皇,兒臣兒時曾隨楚銘將軍學習武藝兵法,與楚煜更是情同兄弟,他如今……他一身傷病皆是北涼皇帝之過,兒臣心中憤慨,對北涼恨極,但兒臣身為儲君,自當以國為重,兒臣此次自請出征,是為大周未來的安寧,北涼皇帝野心不死,我大周便無寧日。”韓成玉大義凜然,鏗鏘有力。
朝臣看著殿前昂首而立的太子,龍姿鳳璋,自有一股皇家的驕傲和貴氣。
太子久居宮中,他們幾乎忘了,他也是學過兵法、習過武藝的,少年時還隨楚銘將軍作戰,若不是後來的楚煜用兵如神,戰功卓著,贏得了太多讚許,他們的太子殿下的功勞會更為人稱頌。
“殿下大義......”太尉歎道,“殿下文武雙全,英明果斷,殿下親赴前線確實有利於我軍士氣!殿下有如此魄力,是我大周百姓之福。”
下頭的朝臣也紛紛應和。
韓成玉成竹在胸,楚家軍的帥印已經在他手中,今日父皇聖旨一下,他便可名正言順的統領楚家軍,楚煜已是廢人,軍中眾多將領親眼見過楚煜的現狀,他收服楚家軍隻是時間問題。
這一趟出兵北涼,隻要稍有功績,便可借機將楚家軍兵符永遠掌控在他手中,無人再可撼動他的地位!
皇帝目光沉沉看著太子,沉聲道,“北涼內亂,確是我大周的良機,朕亦同意出兵北涼,這領兵人選......”
“臣楚煜,請戰!”
一個沉穩有力的聲音清晰的傳入殿內每一個人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