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衍留下佩劍,又在屋內轉了一圈,重新種下四枚符篆勾連起聚靈陣法,就走了。
陳長安眼神落在梨花木桌的佩劍上,賣相極其不錯,僅就劍鞘的寶珠而言,就值得上百兩銀子。
仔細打量了幾眼,陳長安並沒伸手去碰。
他能聽出大宮主最後走時的意思。這柄蘊養了十年劍氣的佩劍給他,絕不僅僅是讓他用來練劍那麽簡單的。
這柄劍,既可在危難時幫他殺人。也會在最後,他拿不下山試第一等時,要了他的性命。
即使相隔六千裏,大宮主也有這個底氣。
洛水之約後,三品真君受兩山約束,不得行走世間。偏偏他這個自嘲隻是四品離竅,實則真三品神遊的,遊走紅塵,萬事無礙。
神遊一氣千萬裏,以陳長安目前的處境和修為,根本無處可逃。
好在不同於先前爭奪甲子時的冷眼旁觀,這次,多少給了點實惠。
滿樓被符篆聚集過來的本源靈力,蘊養十年的玄離長劍。這些對他來說都是了不得的契機。
陳長安多少有些貧窮乍富,對那些敲打也就不甚在意。
到底是市井出身,命如草芥,給一點陽光雨露,就覺著知足了。
至於他心底到底埋著怎麽的不甘和野望,唯一知曉的宋青瓷已在京都,而對於李道衍、林玄機這些棋手來說,並無多少不同。
局中棋子陳長安認得清現實,在顧南樓剩下的時日,除去繼續吞噬天地靈力,點周身竅穴,蘊養體內的符篆外,便是晝夜不停地翻閱樓內道法,揣摩大宮主的批注開闊眼界,以及悟劍練劍。
一日時辰不過十二,陳長安不敢有絲毫懈怠,休息的時間,一縮再縮,最後隻剩盞茶功夫,稍稍小憩。
大景三十六州,青州道學宮不過末等,邊上還有著武周李漁,西魏慕容自在,這些當世翹楚環伺在側,陳長安可不覺著,自己這區區九品點竅境,就能跟這些人一爭長短。
想要麵對這些人時,能有所底氣,自認資質不好的陳長安,就隻得近乎不眠不休的靠著勤勉,努力追趕。
即使每晚閉目小憩的功夫,陳長安識海裏也在不斷推衍煙渺浩瀚的道法,以及揣摩大紅衣白日裏雷打不動的一劍真意。
那日將調料賣給大紅衣過後,第二日她便毫無征兆地出了一劍。
許是覺著十萬兩是占了大便宜,她禦起的不再是隨手凝出來的長劍,而是吳見陵身死之後,學宮扣下來的符劍小藏。
劍長四尺三寸。
懸在屋中,一劍好似千萬劍。
劍勢一動,便有萬鈞風雷。
大紅衣當初冷言冷語,說要是擋不下就得死,真出手時到底是留了情分。
劍意斂去七八。
饒是如此,陳長安也得仗著見靈真經,和體內三百竅穴的磅礴靈力,毫無間隙地升起一座座冰牆,才能避免被一劍貫穿,口吐鮮血的下場。
第一日升冰牆五十道,並不敢與小藏硬抗。
第二日,許是陳長安靈力精進不少,冰牆隻升二十道,依舊靠著道法阻擋,沒去問劍。
到了第三日,陳長安第一次不用道法,強行以臂使劍,手中玄離隔著劍鞘,正麵硬抗大紅衣的風雷一劍。
風雷之中,滿屋劍意。
陳長安衣袖被大風吹起,飄搖作響。
他眸眼金光閃動,死死盯著那柄藏有三千劍意的符劍,仿著大紅衣的動作,隔鞘遞出一劍。
玄離藏鋒於鞘,與小藏隔空相撞。
兩股無形的無數氣機綿延炸開。
一聲輕響過後,陳長安好不容易買來的月白衣衫盡數破碎,身子被巨大的力道撞飛數丈,跌落牆角。
離州大紅衣,斂去七八分劍意一劍,威勢依舊如此。
那一晚,陳長安沒去翻看大宮主的批注,盤膝靜坐,細細感悟,仔細琢磨,反複咀嚼大紅衣使出來的那劍。
切身問劍之後,再對照太平劍經,就要少去鏡中觀花水中望月的朦朧感。
這一夜,他橫劍於膝,約莫算是摸到了點劍道法門的門檻。
之後幾日,他每日都分出不少精力,握劍練劍,沒什麽劍招套路,隻是基礎的動作,刺劈掛點,耐心打磨。
大紅衣許是發覺陳長安不僅靈力氣機愈發雄渾,連出劍也有了幾分劍勢後,一改之前的風雷劍,再出手,劍意縹緲,小藏神出鬼沒,防無可防。
陳長安沒少被小藏擊飛數丈,摔個灰頭土臉。
一連過了十數日,陳長安挨了十幾天的摔打之後,終於靈犀一照,真正從大紅衣的劍中悟出自己的一劍來。
是一招守字劍。
藏體內靈力氣機於劍身,層層疊勢,劍勢凝而不散,劍身畫圓時,蘊藏氣機吐露。
便有方寸三尺的大圓,守在身前。
這一日,小藏符劍被擋在圓外,一毫不得寸進。
即使是堪堪擋住劍意驟減的小藏,陳太平依舊有些失神,招迴符劍後,頗有些意興闌珊地走了。
陳長安對此,全無絲毫得意。
他的劍勢,不過以臂驅使,離大紅衣那般以氣禦劍還差的遠。
真要靠著靈力氣機驅使長劍,他自問也能做到,可終究是失了神意,威力還遠不如使用其他入階道法。
為此,陳長安也無可奈何。
劍道修行需得點滴之功,絲毫急切不得。
這一晚,陳長安修行竊靈,吞噬靈力填滿第三百六十四處竅穴,僅差一竅,便得九品大圓滿。再翻出大宮主的書卷批注,字字揣摩。三品真君境的經世道理,人生體悟,於陳長安看來自然大有裨益。
做完這些,依舊沒去休息,不是不想,而是時日無多,不敢懈怠。
他靜坐在書桌之後,玄離放於手邊,斂氣靜神,默默思量白日的那一式守拙,總結得失。
清冷教諭夏妙嫣來找他時已是下半夜。
月照樓宇。
夜照司的外圍行走,看了一眼書桌背後的陳長安,開口道:“陳長安,勤能補拙不假,可須知還有過猶不及這句,像你這種瘋魔修行,多貪一日之功,小心一步走錯,再也超生不得。”
夏妙嫣總是道理一籮筐,陳長安也懶得去猜她話外之意,抬眸看她,笑道:“我根骨不行,就隻能用這種笨法子。夏教諭,這麽晚了還來這裏,可是有什麽緊要的事情?”
陳長安眼神落在梨花木桌的佩劍上,賣相極其不錯,僅就劍鞘的寶珠而言,就值得上百兩銀子。
仔細打量了幾眼,陳長安並沒伸手去碰。
他能聽出大宮主最後走時的意思。這柄蘊養了十年劍氣的佩劍給他,絕不僅僅是讓他用來練劍那麽簡單的。
這柄劍,既可在危難時幫他殺人。也會在最後,他拿不下山試第一等時,要了他的性命。
即使相隔六千裏,大宮主也有這個底氣。
洛水之約後,三品真君受兩山約束,不得行走世間。偏偏他這個自嘲隻是四品離竅,實則真三品神遊的,遊走紅塵,萬事無礙。
神遊一氣千萬裏,以陳長安目前的處境和修為,根本無處可逃。
好在不同於先前爭奪甲子時的冷眼旁觀,這次,多少給了點實惠。
滿樓被符篆聚集過來的本源靈力,蘊養十年的玄離長劍。這些對他來說都是了不得的契機。
陳長安多少有些貧窮乍富,對那些敲打也就不甚在意。
到底是市井出身,命如草芥,給一點陽光雨露,就覺著知足了。
至於他心底到底埋著怎麽的不甘和野望,唯一知曉的宋青瓷已在京都,而對於李道衍、林玄機這些棋手來說,並無多少不同。
局中棋子陳長安認得清現實,在顧南樓剩下的時日,除去繼續吞噬天地靈力,點周身竅穴,蘊養體內的符篆外,便是晝夜不停地翻閱樓內道法,揣摩大宮主的批注開闊眼界,以及悟劍練劍。
一日時辰不過十二,陳長安不敢有絲毫懈怠,休息的時間,一縮再縮,最後隻剩盞茶功夫,稍稍小憩。
大景三十六州,青州道學宮不過末等,邊上還有著武周李漁,西魏慕容自在,這些當世翹楚環伺在側,陳長安可不覺著,自己這區區九品點竅境,就能跟這些人一爭長短。
想要麵對這些人時,能有所底氣,自認資質不好的陳長安,就隻得近乎不眠不休的靠著勤勉,努力追趕。
即使每晚閉目小憩的功夫,陳長安識海裏也在不斷推衍煙渺浩瀚的道法,以及揣摩大紅衣白日裏雷打不動的一劍真意。
那日將調料賣給大紅衣過後,第二日她便毫無征兆地出了一劍。
許是覺著十萬兩是占了大便宜,她禦起的不再是隨手凝出來的長劍,而是吳見陵身死之後,學宮扣下來的符劍小藏。
劍長四尺三寸。
懸在屋中,一劍好似千萬劍。
劍勢一動,便有萬鈞風雷。
大紅衣當初冷言冷語,說要是擋不下就得死,真出手時到底是留了情分。
劍意斂去七八。
饒是如此,陳長安也得仗著見靈真經,和體內三百竅穴的磅礴靈力,毫無間隙地升起一座座冰牆,才能避免被一劍貫穿,口吐鮮血的下場。
第一日升冰牆五十道,並不敢與小藏硬抗。
第二日,許是陳長安靈力精進不少,冰牆隻升二十道,依舊靠著道法阻擋,沒去問劍。
到了第三日,陳長安第一次不用道法,強行以臂使劍,手中玄離隔著劍鞘,正麵硬抗大紅衣的風雷一劍。
風雷之中,滿屋劍意。
陳長安衣袖被大風吹起,飄搖作響。
他眸眼金光閃動,死死盯著那柄藏有三千劍意的符劍,仿著大紅衣的動作,隔鞘遞出一劍。
玄離藏鋒於鞘,與小藏隔空相撞。
兩股無形的無數氣機綿延炸開。
一聲輕響過後,陳長安好不容易買來的月白衣衫盡數破碎,身子被巨大的力道撞飛數丈,跌落牆角。
離州大紅衣,斂去七八分劍意一劍,威勢依舊如此。
那一晚,陳長安沒去翻看大宮主的批注,盤膝靜坐,細細感悟,仔細琢磨,反複咀嚼大紅衣使出來的那劍。
切身問劍之後,再對照太平劍經,就要少去鏡中觀花水中望月的朦朧感。
這一夜,他橫劍於膝,約莫算是摸到了點劍道法門的門檻。
之後幾日,他每日都分出不少精力,握劍練劍,沒什麽劍招套路,隻是基礎的動作,刺劈掛點,耐心打磨。
大紅衣許是發覺陳長安不僅靈力氣機愈發雄渾,連出劍也有了幾分劍勢後,一改之前的風雷劍,再出手,劍意縹緲,小藏神出鬼沒,防無可防。
陳長安沒少被小藏擊飛數丈,摔個灰頭土臉。
一連過了十數日,陳長安挨了十幾天的摔打之後,終於靈犀一照,真正從大紅衣的劍中悟出自己的一劍來。
是一招守字劍。
藏體內靈力氣機於劍身,層層疊勢,劍勢凝而不散,劍身畫圓時,蘊藏氣機吐露。
便有方寸三尺的大圓,守在身前。
這一日,小藏符劍被擋在圓外,一毫不得寸進。
即使是堪堪擋住劍意驟減的小藏,陳太平依舊有些失神,招迴符劍後,頗有些意興闌珊地走了。
陳長安對此,全無絲毫得意。
他的劍勢,不過以臂驅使,離大紅衣那般以氣禦劍還差的遠。
真要靠著靈力氣機驅使長劍,他自問也能做到,可終究是失了神意,威力還遠不如使用其他入階道法。
為此,陳長安也無可奈何。
劍道修行需得點滴之功,絲毫急切不得。
這一晚,陳長安修行竊靈,吞噬靈力填滿第三百六十四處竅穴,僅差一竅,便得九品大圓滿。再翻出大宮主的書卷批注,字字揣摩。三品真君境的經世道理,人生體悟,於陳長安看來自然大有裨益。
做完這些,依舊沒去休息,不是不想,而是時日無多,不敢懈怠。
他靜坐在書桌之後,玄離放於手邊,斂氣靜神,默默思量白日的那一式守拙,總結得失。
清冷教諭夏妙嫣來找他時已是下半夜。
月照樓宇。
夜照司的外圍行走,看了一眼書桌背後的陳長安,開口道:“陳長安,勤能補拙不假,可須知還有過猶不及這句,像你這種瘋魔修行,多貪一日之功,小心一步走錯,再也超生不得。”
夏妙嫣總是道理一籮筐,陳長安也懶得去猜她話外之意,抬眸看她,笑道:“我根骨不行,就隻能用這種笨法子。夏教諭,這麽晚了還來這裏,可是有什麽緊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