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分成的時候,宋清本來建議四家人平分,張升三人卻否了,隻說宋清一家占四成,他們一家占兩成。


    種菌子的法子是宋清琢磨出來的,到時候菌子要怎麽伺候、怎麽採摘、怎麽出手都要靠他。


    幾人無非是出力出地,最多再出點銀錢,這些宋清也要出,哪還好意思平分?


    事情說定了,宋清取了紙筆寫書契,一式五份,四人各一份,明日拿去官府蓋了章還要給官府一份。


    幾人就種菌子的事兒問了好些問題,越問越覺得事情靠譜,小宋是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的。


    灶房裏的早都收拾妥當了,聽見幾個爺們兒在談事情,大舅娘便帶著幾人嘮家常,順帶著把宋清二人沒賣的豬下水、內髒、豬頭肉、豬腳這些給洗了,人多做起來也快。


    這下聽動靜像是談完了,便都出來叫上孩子迴家。再耽擱下去天黑了路可不好走。


    臨走前,宋清把五個孩子的小兜兜裝滿了糖花生——鄭大家那個小的在他娘背上,一歲大的奶娃娃也吃不了這個。


    卻說三家人走了一段路,便分開往各家去了。


    鄭大嫂背上背著老麽,懷裏抱著老三,走在鄭大後麵。


    鄭大拄著拐杖艱難往前走,邊走邊將剛才幾人商量的事情跟自家媳婦兒說了。聲音裏都是恍惚,隱隱冒著生機。


    鄭大嫂聽了,滿心都是感激,還有些不是滋味。心裏怎樣想的卻沒跟她男人說,他正高興著,何必惹他不痛快。


    他們家跟小宋一家沒甚交集,人家心善拉了他們一把。她那婆母卻是......不知如何評價是好。


    她生老大的時候,因著老大是個小哥兒、她男人在鎮上做工,她婆母是將她好一頓磋磨。


    生了孩子第二天就讓她下地幹活,她暈在地裏被好心的嬸子送迴家去。


    轉天就聽見她婆母編排她,罵她是不下蛋的雞,說她不高興煮蛋給她吃,坐著月子假惺惺下地裝暈,為的就是敗壞婆母名聲。


    她要是真吃了蛋也不至於記恨到現在,那蛋明明是煮給小叔子和小姑子吃的,她吃的是幾人的剩菜剩飯。


    可是她沒有底氣說些什麽,因為老大是個小哥兒,她要是辯駁幾句村裏的嬸子專是唾沫都能把她淹死。


    好在她男人待她好,鎮上做工的主人家一人給發了個雞蛋,她男人都揣迴來給她。對她們娘兒倆都好著。


    她就想著她是嫁了她男人,又不是嫁給婆母。


    如今想來,她那婆母心裏又沒有她男人這個兒子,還管她生沒生兒子作甚?不過是找個由頭髮作罷了。


    要真說恨透了她婆母,還是在她男人受傷那一迴。


    她生了老麽,身子虛得厲害,婆母一口好的都不讓落她嘴裏。她男人心疼她,才跟著另外幾個漢子上山逮野豬。


    兩口子這些年掙的銀錢,都給婆母這樣藉口那樣說辭拿了去,卻是連請大夫的銀錢都不肯給她,轉頭又給小叔子家買了飴糖!


    她婆母最好是一輩子跟著小叔子一家,要是老了落在她手裏......


    「娘,不哭不哭!」


    鄭大聽見老三說話,轉頭卻看見他媳婦兒正漱漱掉眼淚,老三一邊哄一邊給他娘揩眼淚。


    「怎的了?哭什麽?」他怎麽不知道妻子在哭什麽?自打他傷了腿,妻子便沒在他麵前哭過,咬著牙撐著這個支離破碎的家。


    如今日子有盼頭了,受的那些委屈便都冒出來了。


    「沒什麽,我高興,高興還來不及呢!」鄭大嫂放下老三,扶著鄭大迴家。


    老大牽著兩個小的走在前麵。


    ——


    次日一早,宋清剛把菌房裏的幾朵茅草菌采完,大表哥就趕著牛車來拉幾人去縣衙蓋章。


    迴來的路上下起毛毛雨,好在都到村口了,沒把幾人淋成落湯雞。


    宋清迴到家,見時辰還早,便調了滷料把豬頭豬蹄各滷了一半。


    做滷料的材料好多都是昨日在城裏醫館買的。


    豬頭豬蹄鹵出鍋了,斟酌一番,還是把內髒也下鍋了。豬內髒他不喜歡吃,也不怎麽會做,隻看鹵出來沈之洲吃不吃了。


    小豬嘛,不挑嘴的,應該都喜歡吃吧!


    沈之洲在臥房裏寫文章,寫著寫著打了個噴嚏,也沒在意,揉揉鼻子繼續寫。


    宋清看了他的字,練得有模有樣了,不過短時間內練不出風骨——有些人就是練一輩子也練不出。


    便讓沈之洲就練字一事作一篇文章或是一首詩。


    這半個月來沈之洲除了練字以外也寫了幾篇文章,不過都是練筆之作,寫得不講究。


    被噴嚏一打岔,倒是聞見灶房勾鼻的香味了。於是加快速度將打好的腹稿行雲流水般呈現在紙上。


    寫完放下筆,取硯台壓住紙,飛也似的奔去灶房了。


    「嗨呀好香好香,我來得可真巧!」沈之洲踏進灶房,胡謅的話脫口而出。


    宋清好笑地瞥人一眼,先拿碗裝一個豬蹄給沈之洲吃著,才將豬頭切片。


    切好端上桌,遞給人一個熱乎饅頭才坐下來吃,「就著饅頭吃,不然吃多了膩得慌。」


    「嗯嗯嗯!」沈之洲已經被香掉舌頭,邊啃邊騰出手接饅頭,抽空還要猛點頭,真是忙叨壞了。


    「饞樣!」搖搖頭,宋清放下碗筷起身,撈一盤酸筍放在桌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種田養夫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過河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過河泣並收藏在古代種田養夫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