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桌子拚在一起,坐幾家人剛剛好。


    「夠吃了小宋!別弄了!」大舅娘見宋清又起鍋燒油,不由替夫夫倆心疼,「做多了該吃不完了!」


    方才做的那幾個硬菜都是海碗裝的,還個個都裝冒尖了,再大方也該夠了!


    「哎我曉得的。舅娘你上桌吃,我馬上就來!」宋清推了推沈之洲的背,示意他請舅娘和屋裏的兩位嫂子上桌。


    沈之洲帶著人上桌吃飯,宋清果真一會兒就做好了。熱鍋熱灶熱水的,還是兩個灶,肉沫酸湯和竹蓀肉丸湯煮冒了就能出鍋。


    湯端出去,眾人還話家常等著他,幾個小孩子也乖乖坐著吃花生。


    「小宋好手藝啊,這湯做得鮮!」張升像是有鐵打的腸胃般,咕嘟咕嘟幹了一碗酸湯。


    他打獵家裏時常吃到肉。倒是那道酸湯,光是聞著味兒魂都要飛了,上來別人盛飯他倒是先盛了一碗湯,等不及放涼就幹了。


    「可不是?就是館子裏做的也沒這香!」大表哥吃了塊紅燒肉,也讚不絕口。


    這紅燒肉做的,入口就是糖香,嚼幾下肉香馥鬱,還不膩人。以前怎的沒發現豬肉這般好吃?


    宋清可不知道該怎麽迴了,隻得一個勁兒沖幾人笑,得了空還給沈之洲夾一塊排骨——這會兒人多,沈之洲對糖醋排骨喜歡得緊,隻是不好意思指著一個菜夾。


    大舅娘把小兩口的動作看在眼裏,心裏高興,揶揄道:「趕明兒做年夜飯了,舅娘可要把你抓迴家去,不做個滿漢全席不讓你迴來!」


    這話宋清想到怎麽接了:「就是舅娘不抓,我跟阿洲也是要做好了端過去換壓歲錢的!」


    這話把在座的幾人都逗笑了,幾個小娃娃也捂著嘴偷笑:小宋叔叔都這麽大了還要壓歲錢,羞羞臉!


    沈之洲害臊得很,在桌下搗了宋清胳膊一下,臉蹭蹭就紅了。沒等手收迴來就被一雙大手握住了。


    宋清仗著人多,使壞不讓人把手抽迴去。


    --------------------


    作者有話要說:


    今日道心不穩,更得晚了些,哈哈哈


    第13章 盼頭


    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


    吃完飯幾個婦人和沈之洲一起收拾了飯桌,去灶房燒水洗碗;小孩子們一會兒往灶房去,一會兒往院子裏來,嘻嘻哈哈地玩鬧;爺們兒坐在院子裏侃大山。


    「表哥,我前些日子琢磨出了種菌子的法子。」宋清趁幾人都沒說話的時候提了一嘴。


    「種菌子?如何種?」大舅一聽隻覺不可置信,他活了一把年紀了可沒見過誰種出來過。


    宋清引著幾人去菌房那處,掀開蓋著的枯葉,翻進坑底捧一朵半大的菌球遞給上麵幾人。


    張升離得近,接過來打眼一瞧,「謔!可不就是茅草菌嘛!」


    此刻正是太陽落山的時候,天邊的霞光透過層層疊疊的雲彩,毫無保留地照在這個小山村。


    張升小心把菌球遞給大舅,大表哥與鄭大也迫不及待挨過來觀看。幾人看著這小小的菌球嘖嘖稱奇。


    都是莊稼人,這菌球還沒撐傘也認得出這是什麽品種。


    將菌房恢復原樣,幾人迴到桌邊,宋清將人工栽培蘑菇的畝產量、淨利潤等掰開了揉碎了說給幾人聽,幾人都聽得心動不已。


    種莊稼畝產三四百斤已經是頂頂好的了,米價最貴也是十五文一斤;種一茬蘑菇採收期有兩個月,畝產兩千斤!


    就是十文一斤賤賣也有二十兩銀子!


    幾個人麵麵相覷,想也不敢想什麽莊稼畝產千斤。


    宋清這還是保守說法。等第一茬菌子採收完了,天氣熱起來,第二茬產量還能翻一番。


    若是有精密的技術控製菌房濕度、溫度、通風狀況等,再實時監測菌土營養物質消耗,及時補充養分,畝產萬斤不是問題。


    「就是這地不能連續幾年都種菌子,種一年得歇個一年半載的。」宋清停頓一下,讓幾人緩衝緩衝,「所以我想著找幾戶人家一起種,每家地輪著來。」


    本來想的是請人種,話到嘴邊改了主意。


    幾人早都心動不已,還是張升時常賣山貨,考慮得多,臨了多問一句:「要是種的多了賣不出去該如何?」


    不是他杞人憂天,菌子這東西不好存放。有些品種早上才冒頭,要是沒人采,下午就能化成一灘黑水。


    就是採摘迴去最多存放四五天。


    「張哥這個問題我想過。」宋清向幾人細說,「我今早跟城裏酒樓聯繫過,他們能收一部分。主要還是零賣,到時候建烘幹房,做成菌幹出給商隊也行。」


    說到此處宋清詳細說了烘幹房的建造、運作,幾人雖然聽得一知半解,覺得還是挺靠譜。


    大舅到底年紀大經歷得多,拍板道:「讓你大表哥跟著你做,哪兒有隻拿好處不擔風險的美事兒?」


    這話是對王興義說的,卻也是說給張升、鄭大兩人聽的。


    鄭大當即表示跟著宋清幹,左右他家已經沒有出路,那幾畝地閑著也是閑著,不如跟著賭一把。


    張升想了想,也選擇了跟另外兩人一樣的路。他打獵雖是比普通人家掙得多,到底太危險,收入也不穩定,他一上山媳婦孩子在家裏都得擔驚受怕。


    如此這般,這事就算定下來了。


    正好鄭大家還有五畝旱地荒著,便先種五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種田養夫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過河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過河泣並收藏在古代種田養夫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