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 作者:成人的童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房門開在三間正房的中間,推門進去,房間內的地麵比外麵低了差不多半尺。
正對門的中間一間是外屋,主要作用就是廚房。
外屋的四麵牆壁隻是抹平後再塗了一層沙泥,沒做吊頂,抬頭就能直接看到房頂上的房梁、檁子和椽子。
隻是常年煙熏火燎,都已經變成烏漆嘛黑的,也無法分辨出原本的顏色和材質。
加上又隻有兩個小窗戶,采光不足,所以房間裏麵顯得比較昏暗。
西屋的門緊貼著南牆,沒有房門,能看到裏麵沒盤炕,隻是當成儲藏室,用架子和袋子放了些米麵糧油和雜物。
地麵是泥土地,靠近西邊牆邊是一個不到一尺粗的轆轤井。
水井內襯陶管,最上麵一節陶管高出地麵半米多高,上麵是一個木製的轆轤架。
打水用的也斜放在陶罐上,靠著轆轤架。
汲桶也是用鐵圈箍成的木桶。
直徑比井口小,底部中央挖了個洞,用一塊生皮子襯在裏麵。
桶落下井的時候,生皮子受到水壓翻起來,水就進入桶裏麵,等一會兒桶裝滿了,再搖動轆轤牽動綁在汲桶上的繩子,就能把水打上來。
水井邊上是一個一米多高,差不多半米粗的內外上釉的陶製水缸。
水缸的北邊是一個大缸,裏麵是用大白菜醃了沒多久的酸菜,不時地能看到水裏麵冒出一個小小的氣泡。
因此廚房裏麵的空氣也帶上了微微的酸味。
酸菜缸再往裏是一個立式碗櫃。
再過去靠牆是原木架子,上麵擺著大大小小的一些壇子罐子以及水壺盆子這些雜物。
比如豆油壇子、豬油壇子、裝著鹽的鹽缸、幾個醃製鹹菜和鹹鴨蛋的鹹菜缸。
還放著幾棵帶根的白菜蘿卜和小半袋子土豆。
基本上,東北的冬天,主要就是靠著這些蔬菜。
東邊的牆邊,靠著進門處是紅磚砌成的兩聯土灶,外麵還抹上一層素灰做成鍋台。
以及冬天給火牆取暖用,同樣用紅磚壘成,上麵鑲嵌著鑄鐵的爐蓋和爐圈子的火爐。
東屋門的北邊,是一些隨取隨用的柴火和木半,以及碗櫃和洗臉架之類的東西。
少年洗了手,倒掉髒水,開始準備自己的晚飯。
東北的冬季天短,外加著也過了農忙時節,所以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吃兩頓飯。
舀幾瓢水倒在一口鍋裏,擺進去木頭鍋叉。
再把裝著早上剩下來的小米粥的銅盆搬到灶台上麵。
盆裏粘稠的小米粥已經凝固成一坨,半透明的米湯裏凝固著一顆顆脹大的米粒,看上去就像一盆皮凍。
用勺子從盆裏挖出來一些米粥,裝滿一個大碗。
少年又去從餑餑笸籮裏拿來一個玉米餅子裝盤,跟裝著粥的大碗一起擺在鍋叉上麵。
拿過來靠著牆邊立著的木頭鍋蓋,把鍋蓋好。
折了幾根玉米秸稈,塞進灶裏,再撕了幾片玉米皮引火。
看到火舌舔舐灶口,煙都冒出來了,他才一拍腦門,徑直朝著東屋跑過去——忘記拔插板了。
靠近東邊的是裏屋。
跟西屋和更簡陋的外屋相比,住人的裏屋就相對考究得多。
實木的門開在牆的正中間,門楣上麵垂下五張有些褪色的掛錢,依稀能看出來剪的圖案是五穀豐登,中間是一個倒著的福字。
房間的四壁泥沙抹平以後,又粉刷的石灰。
外加著窗子明亮,所以光線比外屋強了不是一點半點。
靠著南邊是通鋪的大炕,上麵是一張高粱蔑編成的炕席,邊上是榆木的炕沿。
用的年頭多了,不管是炕席還是炕沿都已經通紅發亮。
炕稍挨著東山牆,擺放著一架對開門,刷著紅漆的實木炕琴。
半掩著的炕琴門裏,能看到疊得整整齊齊的幾套被褥。
炕琴上麵的牆上粘著財神畫像。
地上靠牆是兩個架子架起的樟木衣箱,上麵擺著一些油燈之類的小用具。
屋頂是高粱稈吊頂,用報紙糊得平整光潔,不過年頭稍多了點,稍微有些泛黃。
少年跑到東屋山牆一邊,彎腰挑開櫃子下麵的布簾,將炕稍底下緊挨著山牆的木板往外拔出來一尺多長。
這裏是火炕煙道連接煙囪的地方,插進去插板,火炕內的煙氣就不會被煙囪吸走,能更好地保溫。
再出來看。
果然,灶裏的火燒得劈啪作響,火舌舔舐著黝黑的鍋底,煙也乖乖地被吸走了。
少年拿來一棵白菜,砍掉白菜根扔進垃圾堆,再撕掉外麵有些萎蔫泛黃的老葉子扔到潲水桶裏。
這些菜葉子也不會浪費,明天剁碎了搬上糠也能拿來喂鴨鵝。
撕下來幾片葉子在砧板上洗淨切片裝到盆子裏,再拿了一根冬儲的大蔥和大蒜,剁成蔥花和蒜蓉。
等到鍋裏上汽以後,這才打開靠裏邊那口灶的風門,點火燒鍋。
鍋熱以後,拿過來油碗,用調羹舀了兩勺金黃色,因為冷有些粘稠的豆油放進鍋裏。
等到國內冒出濃煙,下進去蔥花爆香,扒拉幾下就把切好的白菜片倒進去。
翻炒一會,加進去兩瓢水,再加鹽和花椒麵,蓋上鍋蓋燉了起來。
開鍋後,再拿過來一小把粉條子,折短了扔到鍋裏繼續燉。
等到粉絲吸滿湯汁,再把蒜蓉放進去,燉了一會兒,就起鍋裝在大碗裏麵。
灶裏還有火,再往鍋裏添了點水溫著,正好等下刷鍋。
拿過來架在水缸上的炕桌,搬到裏屋炕上擺好,把白菜燉粉條放到桌子上。
再拿著抹布揭開邊上的鍋蓋,將熱好的小米粥和玉米餅子端過來。
拿過來鹹菜碗,少年直接脫掉外套鞋子,盤腿坐到炕上。
拿起碗筷,開吃。
一頓飯下來,下麵的火炕熱氣已經上來,外加著飯菜的溫度,少年即便隻穿著一件小褂,也已經吃得滿身是汗。
洗碗刷鍋,灑掃地麵……
一切都忙完,外麵也快伸手不見五指了,村外的山間,也已經傳出隱約的野獸叫聲。
少年將油燈拿過來擺在炕桌上,用火柴點燃。
燈火的橘黃,讓房間多出來一股暖意。
正對門的中間一間是外屋,主要作用就是廚房。
外屋的四麵牆壁隻是抹平後再塗了一層沙泥,沒做吊頂,抬頭就能直接看到房頂上的房梁、檁子和椽子。
隻是常年煙熏火燎,都已經變成烏漆嘛黑的,也無法分辨出原本的顏色和材質。
加上又隻有兩個小窗戶,采光不足,所以房間裏麵顯得比較昏暗。
西屋的門緊貼著南牆,沒有房門,能看到裏麵沒盤炕,隻是當成儲藏室,用架子和袋子放了些米麵糧油和雜物。
地麵是泥土地,靠近西邊牆邊是一個不到一尺粗的轆轤井。
水井內襯陶管,最上麵一節陶管高出地麵半米多高,上麵是一個木製的轆轤架。
打水用的也斜放在陶罐上,靠著轆轤架。
汲桶也是用鐵圈箍成的木桶。
直徑比井口小,底部中央挖了個洞,用一塊生皮子襯在裏麵。
桶落下井的時候,生皮子受到水壓翻起來,水就進入桶裏麵,等一會兒桶裝滿了,再搖動轆轤牽動綁在汲桶上的繩子,就能把水打上來。
水井邊上是一個一米多高,差不多半米粗的內外上釉的陶製水缸。
水缸的北邊是一個大缸,裏麵是用大白菜醃了沒多久的酸菜,不時地能看到水裏麵冒出一個小小的氣泡。
因此廚房裏麵的空氣也帶上了微微的酸味。
酸菜缸再往裏是一個立式碗櫃。
再過去靠牆是原木架子,上麵擺著大大小小的一些壇子罐子以及水壺盆子這些雜物。
比如豆油壇子、豬油壇子、裝著鹽的鹽缸、幾個醃製鹹菜和鹹鴨蛋的鹹菜缸。
還放著幾棵帶根的白菜蘿卜和小半袋子土豆。
基本上,東北的冬天,主要就是靠著這些蔬菜。
東邊的牆邊,靠著進門處是紅磚砌成的兩聯土灶,外麵還抹上一層素灰做成鍋台。
以及冬天給火牆取暖用,同樣用紅磚壘成,上麵鑲嵌著鑄鐵的爐蓋和爐圈子的火爐。
東屋門的北邊,是一些隨取隨用的柴火和木半,以及碗櫃和洗臉架之類的東西。
少年洗了手,倒掉髒水,開始準備自己的晚飯。
東北的冬季天短,外加著也過了農忙時節,所以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吃兩頓飯。
舀幾瓢水倒在一口鍋裏,擺進去木頭鍋叉。
再把裝著早上剩下來的小米粥的銅盆搬到灶台上麵。
盆裏粘稠的小米粥已經凝固成一坨,半透明的米湯裏凝固著一顆顆脹大的米粒,看上去就像一盆皮凍。
用勺子從盆裏挖出來一些米粥,裝滿一個大碗。
少年又去從餑餑笸籮裏拿來一個玉米餅子裝盤,跟裝著粥的大碗一起擺在鍋叉上麵。
拿過來靠著牆邊立著的木頭鍋蓋,把鍋蓋好。
折了幾根玉米秸稈,塞進灶裏,再撕了幾片玉米皮引火。
看到火舌舔舐灶口,煙都冒出來了,他才一拍腦門,徑直朝著東屋跑過去——忘記拔插板了。
靠近東邊的是裏屋。
跟西屋和更簡陋的外屋相比,住人的裏屋就相對考究得多。
實木的門開在牆的正中間,門楣上麵垂下五張有些褪色的掛錢,依稀能看出來剪的圖案是五穀豐登,中間是一個倒著的福字。
房間的四壁泥沙抹平以後,又粉刷的石灰。
外加著窗子明亮,所以光線比外屋強了不是一點半點。
靠著南邊是通鋪的大炕,上麵是一張高粱蔑編成的炕席,邊上是榆木的炕沿。
用的年頭多了,不管是炕席還是炕沿都已經通紅發亮。
炕稍挨著東山牆,擺放著一架對開門,刷著紅漆的實木炕琴。
半掩著的炕琴門裏,能看到疊得整整齊齊的幾套被褥。
炕琴上麵的牆上粘著財神畫像。
地上靠牆是兩個架子架起的樟木衣箱,上麵擺著一些油燈之類的小用具。
屋頂是高粱稈吊頂,用報紙糊得平整光潔,不過年頭稍多了點,稍微有些泛黃。
少年跑到東屋山牆一邊,彎腰挑開櫃子下麵的布簾,將炕稍底下緊挨著山牆的木板往外拔出來一尺多長。
這裏是火炕煙道連接煙囪的地方,插進去插板,火炕內的煙氣就不會被煙囪吸走,能更好地保溫。
再出來看。
果然,灶裏的火燒得劈啪作響,火舌舔舐著黝黑的鍋底,煙也乖乖地被吸走了。
少年拿來一棵白菜,砍掉白菜根扔進垃圾堆,再撕掉外麵有些萎蔫泛黃的老葉子扔到潲水桶裏。
這些菜葉子也不會浪費,明天剁碎了搬上糠也能拿來喂鴨鵝。
撕下來幾片葉子在砧板上洗淨切片裝到盆子裏,再拿了一根冬儲的大蔥和大蒜,剁成蔥花和蒜蓉。
等到鍋裏上汽以後,這才打開靠裏邊那口灶的風門,點火燒鍋。
鍋熱以後,拿過來油碗,用調羹舀了兩勺金黃色,因為冷有些粘稠的豆油放進鍋裏。
等到國內冒出濃煙,下進去蔥花爆香,扒拉幾下就把切好的白菜片倒進去。
翻炒一會,加進去兩瓢水,再加鹽和花椒麵,蓋上鍋蓋燉了起來。
開鍋後,再拿過來一小把粉條子,折短了扔到鍋裏繼續燉。
等到粉絲吸滿湯汁,再把蒜蓉放進去,燉了一會兒,就起鍋裝在大碗裏麵。
灶裏還有火,再往鍋裏添了點水溫著,正好等下刷鍋。
拿過來架在水缸上的炕桌,搬到裏屋炕上擺好,把白菜燉粉條放到桌子上。
再拿著抹布揭開邊上的鍋蓋,將熱好的小米粥和玉米餅子端過來。
拿過來鹹菜碗,少年直接脫掉外套鞋子,盤腿坐到炕上。
拿起碗筷,開吃。
一頓飯下來,下麵的火炕熱氣已經上來,外加著飯菜的溫度,少年即便隻穿著一件小褂,也已經吃得滿身是汗。
洗碗刷鍋,灑掃地麵……
一切都忙完,外麵也快伸手不見五指了,村外的山間,也已經傳出隱約的野獸叫聲。
少年將油燈拿過來擺在炕桌上,用火柴點燃。
燈火的橘黃,讓房間多出來一股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