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和親公主
皇帝來了:我成天幕素材了 作者:淞涼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不錯不錯,說的好,我們這些富貴人家雖然能吃的起飯食,穿的起衣物,但仍應該想到糧食和衣物的來之不易,可能我們節省一點就能救下一個百姓。
魏征:“陛下說的不錯,我們應從自身做起,不浪費食物,節儉一點~”
李世民:“應當給我們的這些小輩們上上課,他們就是過的太好了,沒有經曆過餓肚子的感受,魏卿,你去給皇子們上課也補上這一課。”
魏征:“不如讓皇子們自己感受一下,去民間見識見識百姓的生活。”
李世民笑容一滯道:“這個……這個再看看,再看看,先給他們上課…民間這再說吧,看天幕…”
【漁陽公主前來為湖南助力~
長沙簡牘博物館,漁陽公主
史書上寥寥幾筆,便是她輾轉蹉跎的一生。
長沙簡牘博物館的這一份簡牘揭露了西漢時期一位皇室公主在湘楚大地的一生,漁陽公主,漢朝皇室的遠嫁公主,她跨越關山萬裏,踏足湘楚大地,在長沙國度過終身,一片簡牘,寥寥幾筆,卻寫盡了遠嫁長沙大漢公主的唏噓。
關山萬裏,江河阻斷。兒時長大的巍巍宮殿,自披上嫁衣,踏出城門的那一刻,便隻能依稀夢裏追憶。
提起那些因和親使命遠嫁異鄉的女性,我們可能會想到王昭君、細君公主、解憂公主,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她們都為了維護國家安定而犧牲自我。以瘦弱之軀,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作出巨大貢獻。
但曆史上其實還有更多為了國家安定統一,遠嫁異鄉卻沒有在曆史上,留下隻言片語的皇室公主。
如今我們看到的這片小小的簡牘,封存的又何止是公主的思念呢?】
各時空:
“漁陽公主?好熟悉啊!”
“是高祖的女兒,被嫁去南邊的一個國家了,都過去幾十年了。大部分小輩兒都記不得了,沒想到,幾千年後的後輩會記起她來。”一位漢朝老臣唏噓道。
“嫁人嘛?誰又不嫁人呢!就是有點遠了,不過離得近也迴不了幾次家,誒…無所謂了!”
“真是可憐…”
“確實是安穩了一方,當時確實貢獻挺大的,不知道這位公主如今可還在人世?”
看著天幕上的姑姑,雖然漢武帝也不是十分熟悉,但還是對此有些了解的,不禁感歎道:“男兒不自強,卻讓女兒家流落他鄉,不過當時天下不穩,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時劉徹也沒有想到在幾年後,會接連送幾位公主和親。
而此時劉細君看見天幕上的細君公主嚇了一跳,此時她還是在鍾鳴鼎食之家,細想道:“這位公主的封號怎麽會和我名字一樣?是巧合吧!現在沒聽過有細君公主這個人,應該是後世的吧!”
劉細君如此安慰自己,不過她也做了兩手準備,自己為婚事謀劃,又勤學苦練一身本領。但由於大漢因為天幕,軍費國力都有所強勁,故而沒有再和親。雖然後續沒用上,但也算是驚喜吧。
年老時,劉細君感歎道:“當時還小,沒見過世麵,真真嚇了一跳,如今看來這位公主應該是後世的哪位公主。不過我大漢如今國力強大,應該不會再有人去和親了吧!希望這位公主此生能安穩過日子。”
而解憂還小,看見天幕上也沒有意識到這和他封號相同,家裏人也沒有往那處想,但因為這次劉細君做好準備,沒有年紀輕輕就殞命,所以解憂還是改變命運,沒有去和親,而是和門當戶對的一位才子悠哉過完一生。
嬴政:“大丈夫在世,竟讓女子去嫁人安穩社稷,那要男兒有何用?若不然就像我朝大將軍一樣,雖為女兒身,但卻令敵方膽寒。大漢朝是吧!無種!!!”
李世民:“朕知道王昭君,卻不知大漢原來還有個漁陽公主,不想後世竟然知道!雖說和親犧牲女子,但卻保存了眾多男兒不必在戰場喪命,也算有其所了!”
朱元璋:“切…朕的大明朝就不和親,咱不屑用女子來換和平,要有戰事,我大明男兒定能退敵。話說迴來,就算和親,也是他國送女子來我朝,我大明貴女哪能去往偏僻小國?”
評論:
@明德皇後曲氏,帝發妻,西周嫡公主,年十八,薨。
@其實有些公主根本就不是皇室的,但他們為國家做貢獻真的讓人佩服。
@遣妾一生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
@終究是君王無能,導致他們的兒女,不得不犧牲自身幸福!
@你可以把公主看成使者嫁公主不能保證和平,但公主要是能借漢朝的勢力發展自身,插手他國政治對公主和國家而言確實勝過千軍萬馬
@史書上寥寥幾筆便是她的一生。
@我想說的是,子民辛勤勞作交稅養公主皇子們,他們本該為了家國安定,子民的安居樂業而去做一些利國利民之事。這是子民們賦予他們的地位頭銜,他們本該如此!
@享受了錦衣玉食,百姓的供養,有義務為了國家安定去和親!
@大國公主和親也是一種政治手段。國力強盛和親的公主一般都可以。國力不行那叫求和純粹是犧牲品。
@公主和親、將軍何用?一己之身可保萬千無虞、但無奈他們也不會覺得公主偉大、隻會認為自己的獻策、堪稱絕計!現在有好多遠嫁了,然而並不是公主。
@盛世要美人點綴,亂世要美人頂罪。
@湖南不是漢朝疆域麽?咋換和親呢
@匈奴“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習俗,別說對古代傳統的漢人了,放到現在也是相當炸裂,無法接受的[流淚]
@和親公主幾乎都是這樣,嫁去湘楚比嫁去草原大漠老公死了還得嫁給兒子的和親公主還算幸運了
@看見這個讓我又看了眼東宮 ,啊啊…疼真的疼…
魏征:“陛下說的不錯,我們應從自身做起,不浪費食物,節儉一點~”
李世民:“應當給我們的這些小輩們上上課,他們就是過的太好了,沒有經曆過餓肚子的感受,魏卿,你去給皇子們上課也補上這一課。”
魏征:“不如讓皇子們自己感受一下,去民間見識見識百姓的生活。”
李世民笑容一滯道:“這個……這個再看看,再看看,先給他們上課…民間這再說吧,看天幕…”
【漁陽公主前來為湖南助力~
長沙簡牘博物館,漁陽公主
史書上寥寥幾筆,便是她輾轉蹉跎的一生。
長沙簡牘博物館的這一份簡牘揭露了西漢時期一位皇室公主在湘楚大地的一生,漁陽公主,漢朝皇室的遠嫁公主,她跨越關山萬裏,踏足湘楚大地,在長沙國度過終身,一片簡牘,寥寥幾筆,卻寫盡了遠嫁長沙大漢公主的唏噓。
關山萬裏,江河阻斷。兒時長大的巍巍宮殿,自披上嫁衣,踏出城門的那一刻,便隻能依稀夢裏追憶。
提起那些因和親使命遠嫁異鄉的女性,我們可能會想到王昭君、細君公主、解憂公主,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她們都為了維護國家安定而犧牲自我。以瘦弱之軀,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作出巨大貢獻。
但曆史上其實還有更多為了國家安定統一,遠嫁異鄉卻沒有在曆史上,留下隻言片語的皇室公主。
如今我們看到的這片小小的簡牘,封存的又何止是公主的思念呢?】
各時空:
“漁陽公主?好熟悉啊!”
“是高祖的女兒,被嫁去南邊的一個國家了,都過去幾十年了。大部分小輩兒都記不得了,沒想到,幾千年後的後輩會記起她來。”一位漢朝老臣唏噓道。
“嫁人嘛?誰又不嫁人呢!就是有點遠了,不過離得近也迴不了幾次家,誒…無所謂了!”
“真是可憐…”
“確實是安穩了一方,當時確實貢獻挺大的,不知道這位公主如今可還在人世?”
看著天幕上的姑姑,雖然漢武帝也不是十分熟悉,但還是對此有些了解的,不禁感歎道:“男兒不自強,卻讓女兒家流落他鄉,不過當時天下不穩,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時劉徹也沒有想到在幾年後,會接連送幾位公主和親。
而此時劉細君看見天幕上的細君公主嚇了一跳,此時她還是在鍾鳴鼎食之家,細想道:“這位公主的封號怎麽會和我名字一樣?是巧合吧!現在沒聽過有細君公主這個人,應該是後世的吧!”
劉細君如此安慰自己,不過她也做了兩手準備,自己為婚事謀劃,又勤學苦練一身本領。但由於大漢因為天幕,軍費國力都有所強勁,故而沒有再和親。雖然後續沒用上,但也算是驚喜吧。
年老時,劉細君感歎道:“當時還小,沒見過世麵,真真嚇了一跳,如今看來這位公主應該是後世的哪位公主。不過我大漢如今國力強大,應該不會再有人去和親了吧!希望這位公主此生能安穩過日子。”
而解憂還小,看見天幕上也沒有意識到這和他封號相同,家裏人也沒有往那處想,但因為這次劉細君做好準備,沒有年紀輕輕就殞命,所以解憂還是改變命運,沒有去和親,而是和門當戶對的一位才子悠哉過完一生。
嬴政:“大丈夫在世,竟讓女子去嫁人安穩社稷,那要男兒有何用?若不然就像我朝大將軍一樣,雖為女兒身,但卻令敵方膽寒。大漢朝是吧!無種!!!”
李世民:“朕知道王昭君,卻不知大漢原來還有個漁陽公主,不想後世竟然知道!雖說和親犧牲女子,但卻保存了眾多男兒不必在戰場喪命,也算有其所了!”
朱元璋:“切…朕的大明朝就不和親,咱不屑用女子來換和平,要有戰事,我大明男兒定能退敵。話說迴來,就算和親,也是他國送女子來我朝,我大明貴女哪能去往偏僻小國?”
評論:
@明德皇後曲氏,帝發妻,西周嫡公主,年十八,薨。
@其實有些公主根本就不是皇室的,但他們為國家做貢獻真的讓人佩服。
@遣妾一生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
@終究是君王無能,導致他們的兒女,不得不犧牲自身幸福!
@你可以把公主看成使者嫁公主不能保證和平,但公主要是能借漢朝的勢力發展自身,插手他國政治對公主和國家而言確實勝過千軍萬馬
@史書上寥寥幾筆便是她的一生。
@我想說的是,子民辛勤勞作交稅養公主皇子們,他們本該為了家國安定,子民的安居樂業而去做一些利國利民之事。這是子民們賦予他們的地位頭銜,他們本該如此!
@享受了錦衣玉食,百姓的供養,有義務為了國家安定去和親!
@大國公主和親也是一種政治手段。國力強盛和親的公主一般都可以。國力不行那叫求和純粹是犧牲品。
@公主和親、將軍何用?一己之身可保萬千無虞、但無奈他們也不會覺得公主偉大、隻會認為自己的獻策、堪稱絕計!現在有好多遠嫁了,然而並不是公主。
@盛世要美人點綴,亂世要美人頂罪。
@湖南不是漢朝疆域麽?咋換和親呢
@匈奴“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習俗,別說對古代傳統的漢人了,放到現在也是相當炸裂,無法接受的[流淚]
@和親公主幾乎都是這樣,嫁去湘楚比嫁去草原大漠老公死了還得嫁給兒子的和親公主還算幸運了
@看見這個讓我又看了眼東宮 ,啊啊…疼真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