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和姐夫的深情厚意,大概是萬裏無一吧。」
「十九娘這樣的好姑娘,也一定能找到屬於你的『蘇子瞻』的,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罷了。你就在京中住下,我早就寫信給三叔和三嬸解釋過了,說我爹爹會在東京為你擇一位佳婿。現下正是科舉時節,京中熱鬧得很,你可不要挑花了眼,哈哈!」
「阿姐混不正經的,又來取笑我。」
「我說真的,爹爹榜下捉婿的夢想,恐怕隻能在你們這些小輩身上實現了。」
「對了,三娘姐姐什麽時候迴京?她家的小梁韶,聽說跟個玉娃娃一般呢!」
「說是六月迴來……」
阿棄坐在自己的搖籃裏,手裏捏著一隻毛絨絨的玩偶,一個人嘰裏咕嚕的,也不知他到底在說什麽。他現在也有一歲多了,正在學說話,不過王弗教了許多次也不見成效,他好像不太樂意學。
現在他可是家裏的活寶,上上下下的人見了他,都要去逗他學話,你與他講一句,他能迴你十句,不過都是意義不明的「咕嚕咕嚕」,誰也聽不懂。
但他的機靈卻是從小就能看出來的,你對他說好話,他就傻乎乎地笑,若是跟他說一些開玩笑的話,他竟然也能覺察出來,王弗常常覺得,他
好像很「看不起」自己的智商。
當然,對著一個小孩子需要花費什麽智商呢,她當然是以小孩子的口吻與他相處啊。
誰也沒想到,最懂阿棄的人竟然會是王瑭,短短幾天,這舅甥倆就好得分不開了,晚上睡覺不得不分開的時候,阿棄就擺出一副委屈的表情,坐在小床上,呆呆地望著王瑭離開的方向。
阿棄的童言童語也就王瑭能解釋一二,趁著王琨下場,帶著阿棄在家裏四處搗蛋,連趙氏都嫌棄得不行,天天讓王瑾把他們往外頭帶,才能換得家裏的一時安寧。
王弗也經常把王映之帶出去交際,她隻是怕映之在家受了父母的逼迫,嘴上不說,心裏卻受了傷,帶她出去換換心情也是好的。再說了,王映之並不是想終生不嫁,她還是嚮往婚姻的,多出去接觸一些人,將來選擇的麵也就更廣了。
王弗交往的都是蘇軾同科進士的夫人們,不過她們大多隨丈夫外任,不在東京。歐陽修和司馬光的夫人與她的關係也很親密,常常請她到家裏做客,見她帶了映之出門,紛紛都問是否許了人家,很有為映之牽線搭橋的熱情。
四月底,金榜揭曉,王琨並未考中,他也沒有氣餒,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科考,才二十四歲,在考生裏,他算年輕的,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既然沒中,那便要再戰三年,王琨把王瑭託付給王方照看,帶著對妻兒的眷戀,馬不停蹄地迴應天府去了。
六月,三娘和梁文修從秦州迴京述職,帶迴了一個朝野震驚的消息。
第147章
自仁宗景祐五年, 西夏李元昊脫宋自立,到慶曆四年, 大宋與西夏達成和平協議之間, 大宋對西夏的戰爭幾乎沒有大的勝利,尤其經歷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三次大規模戰役的慘敗後,宋人麵對西夏人,已經基本失去了戰勝他們的信心。
多次大規模戰爭,對雙方都是得不償失, 尤其遼人在一旁虎視眈眈,大宋和西夏都不敢傾力一戰,勉強維持著如今的和平局麵。
從王弗提出貴重物品傾銷戰略以來,通過邊境榷場,仁宗嚴格控製了糧食、食鹽、茶葉等遊牧民族需要的重要物資的出口,代之以各種各樣的絲綢、金銀財寶等奢侈品,換取大宋急需的戰馬資源,充盈國庫,提高軍費, 提升城防力量。再加上韓琦、龐籍等人在陝西秦鳳、涇原、環慶、鄜延四路的多年經營,如今雙方力量的對比越來越懸殊, 已經掩蓋不住了。
李元昊已死,西夏國內發生動亂,其子李諒祚繼位,並沒有他父親那樣的野心和才能,約束不住部族。奢靡浮華的生活已經蒙住了西夏貴族們的雙眼, 令他們為之瘋狂,看不見底層的哀鴻遍野。
時候到了。
本應在五年後發生的再次侵略,提前到來,然而攻到大宋城池之下的西夏人卻悚然一驚,發現對方的城池,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全麵加固!
西夏人進攻慶州,卻被慶州守將大敗於城外三十裏,李諒祚受傷退走。
這就是梁文修帶迴來的消息。
梁文修真是天定的將才,他的好運氣已經被韓琦等老將羨慕過許多次,這次更是如此,於亂軍之中,使用新式輕型弩機射傷李諒祚的人,就是他。
然而王弗卻知道這次並不是梁文修的運氣,而是許多人共同的努力。
「十娘,梁伯謙在此,拜謝你的教導之恩,如果不是你傾囊相授,教軍器監的人改良弩機,這一次我不可能立此大功!」
「他們是王家學堂的學生,付出了百倍努力,學成報國,與我又有什麽關係呢?」
應範仲淹所請,範氏家族和梁文修背後的梁氏家族,曾經送過一批學生來王家學堂求學,他們學的,是王家學堂不曾公之於眾的軍事科。
從王家學堂畢業的軍事科學生,都被秘密安排到了前線,在軍中底層摸爬滾打,逐漸發光發熱,受到上司的欣賞。還有一部分體質較弱的,王弗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軍事思想、經濟思想,這些都是經過歷史驗證的,有其實用性。他們還會學習製造和改良兵器,一進入官府的軍器監,因為仁宗對武器改良的重視,立刻受到了重用,近幾年,就算沒有王弗指導,他們也能做出新的突破。
「十九娘這樣的好姑娘,也一定能找到屬於你的『蘇子瞻』的,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罷了。你就在京中住下,我早就寫信給三叔和三嬸解釋過了,說我爹爹會在東京為你擇一位佳婿。現下正是科舉時節,京中熱鬧得很,你可不要挑花了眼,哈哈!」
「阿姐混不正經的,又來取笑我。」
「我說真的,爹爹榜下捉婿的夢想,恐怕隻能在你們這些小輩身上實現了。」
「對了,三娘姐姐什麽時候迴京?她家的小梁韶,聽說跟個玉娃娃一般呢!」
「說是六月迴來……」
阿棄坐在自己的搖籃裏,手裏捏著一隻毛絨絨的玩偶,一個人嘰裏咕嚕的,也不知他到底在說什麽。他現在也有一歲多了,正在學說話,不過王弗教了許多次也不見成效,他好像不太樂意學。
現在他可是家裏的活寶,上上下下的人見了他,都要去逗他學話,你與他講一句,他能迴你十句,不過都是意義不明的「咕嚕咕嚕」,誰也聽不懂。
但他的機靈卻是從小就能看出來的,你對他說好話,他就傻乎乎地笑,若是跟他說一些開玩笑的話,他竟然也能覺察出來,王弗常常覺得,他
好像很「看不起」自己的智商。
當然,對著一個小孩子需要花費什麽智商呢,她當然是以小孩子的口吻與他相處啊。
誰也沒想到,最懂阿棄的人竟然會是王瑭,短短幾天,這舅甥倆就好得分不開了,晚上睡覺不得不分開的時候,阿棄就擺出一副委屈的表情,坐在小床上,呆呆地望著王瑭離開的方向。
阿棄的童言童語也就王瑭能解釋一二,趁著王琨下場,帶著阿棄在家裏四處搗蛋,連趙氏都嫌棄得不行,天天讓王瑾把他們往外頭帶,才能換得家裏的一時安寧。
王弗也經常把王映之帶出去交際,她隻是怕映之在家受了父母的逼迫,嘴上不說,心裏卻受了傷,帶她出去換換心情也是好的。再說了,王映之並不是想終生不嫁,她還是嚮往婚姻的,多出去接觸一些人,將來選擇的麵也就更廣了。
王弗交往的都是蘇軾同科進士的夫人們,不過她們大多隨丈夫外任,不在東京。歐陽修和司馬光的夫人與她的關係也很親密,常常請她到家裏做客,見她帶了映之出門,紛紛都問是否許了人家,很有為映之牽線搭橋的熱情。
四月底,金榜揭曉,王琨並未考中,他也沒有氣餒,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科考,才二十四歲,在考生裏,他算年輕的,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既然沒中,那便要再戰三年,王琨把王瑭託付給王方照看,帶著對妻兒的眷戀,馬不停蹄地迴應天府去了。
六月,三娘和梁文修從秦州迴京述職,帶迴了一個朝野震驚的消息。
第147章
自仁宗景祐五年, 西夏李元昊脫宋自立,到慶曆四年, 大宋與西夏達成和平協議之間, 大宋對西夏的戰爭幾乎沒有大的勝利,尤其經歷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三次大規模戰役的慘敗後,宋人麵對西夏人,已經基本失去了戰勝他們的信心。
多次大規模戰爭,對雙方都是得不償失, 尤其遼人在一旁虎視眈眈,大宋和西夏都不敢傾力一戰,勉強維持著如今的和平局麵。
從王弗提出貴重物品傾銷戰略以來,通過邊境榷場,仁宗嚴格控製了糧食、食鹽、茶葉等遊牧民族需要的重要物資的出口,代之以各種各樣的絲綢、金銀財寶等奢侈品,換取大宋急需的戰馬資源,充盈國庫,提高軍費, 提升城防力量。再加上韓琦、龐籍等人在陝西秦鳳、涇原、環慶、鄜延四路的多年經營,如今雙方力量的對比越來越懸殊, 已經掩蓋不住了。
李元昊已死,西夏國內發生動亂,其子李諒祚繼位,並沒有他父親那樣的野心和才能,約束不住部族。奢靡浮華的生活已經蒙住了西夏貴族們的雙眼, 令他們為之瘋狂,看不見底層的哀鴻遍野。
時候到了。
本應在五年後發生的再次侵略,提前到來,然而攻到大宋城池之下的西夏人卻悚然一驚,發現對方的城池,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全麵加固!
西夏人進攻慶州,卻被慶州守將大敗於城外三十裏,李諒祚受傷退走。
這就是梁文修帶迴來的消息。
梁文修真是天定的將才,他的好運氣已經被韓琦等老將羨慕過許多次,這次更是如此,於亂軍之中,使用新式輕型弩機射傷李諒祚的人,就是他。
然而王弗卻知道這次並不是梁文修的運氣,而是許多人共同的努力。
「十娘,梁伯謙在此,拜謝你的教導之恩,如果不是你傾囊相授,教軍器監的人改良弩機,這一次我不可能立此大功!」
「他們是王家學堂的學生,付出了百倍努力,學成報國,與我又有什麽關係呢?」
應範仲淹所請,範氏家族和梁文修背後的梁氏家族,曾經送過一批學生來王家學堂求學,他們學的,是王家學堂不曾公之於眾的軍事科。
從王家學堂畢業的軍事科學生,都被秘密安排到了前線,在軍中底層摸爬滾打,逐漸發光發熱,受到上司的欣賞。還有一部分體質較弱的,王弗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軍事思想、經濟思想,這些都是經過歷史驗證的,有其實用性。他們還會學習製造和改良兵器,一進入官府的軍器監,因為仁宗對武器改良的重視,立刻受到了重用,近幾年,就算沒有王弗指導,他們也能做出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