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深唿一口氣,這位皇者的手段太過厲害,這份信任讓江海恨不得肝腦塗地。


    盡心盡力的教授,連用的拉攏之術都讓江海看的清楚,可江海就是上鉤了。


    在這方麵,江海與老皇帝有些相同,認為思想才是控製一個人的最強兵器,試探加上恩威並施,又透過對方的性格,以感情相挾持。


    沒錯,感情,江海雖與老皇帝才見過不過幾麵,但已經有了莫名其妙的感情,君王與臣子之情,或是師徒之情。


    江海感覺到四下無人之時,才驚出一身冷汗。


    老皇帝一句,凡事都想想到最壞的結果,嚇到江海了。


    最壞的結果不就是造反稱帝麽,以老皇帝的心智,絕對是想過的。


    或許是因為江海的價值,治理手段,奇思妙想,軍陣天賦很強,或許是因為所有的行為都在表忠心,在拯救大唐。


    “或許是我平時始終坦誠忠心的行為救了我一命,或許是一開始,我為了保命當舔狗,對明月癡心不悔,任何事都順著,現在更是為了當駙馬不擇手段,反而經受住了考驗。”


    為何說智者不入愛河,因為入了愛河的智者執念很深,得不到就要毀掉,想必老皇帝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才會信任江海。


    這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 ,一念之差,倘若李明月長得差一些,囂張一些,加上跳來跳去的周玲,江海絕對是忍不了的。


    換做一般人,身為高貴的穿越者,估計早就翻臉了。


    江海猜不到真正的原因,隻能胡思亂想,被老皇帝破了心境。


    “幸虧我是個變態,喜歡親自養成的,喜歡一眼就能看清楚的....”


    作為心思陰沉的人,當然不能找同類,也不能找太聰明的,要找個笨的,智商夠用懂得道理就可以,什麽對等,旗鼓相當的大女主,對江海來說就是個炸彈。


    “趕緊迴幽州吧,以後我也要修煉到老皇帝這種破人心境的境界,隻憑幾句話就把人嚇個半死,驚疑不定!!!”


    江海覺得既害怕又刺激,學到了一項強大的本事,以後也要用在別人的身上。


    現在不管如何,返迴幽州是最重要的,沉澱自身,壯大勢力,隻要自身強大,就不怕任何的魑魅魍魎。


    江海在翰墨堂真正的靜心,翻看所有的古籍秘本,老皇帝放在這裏這麽多書,又禁足三日,意思就是讓江海看完。


    看完這些,就能真正的看清這個世界。


    得到江海在翰墨堂的消息,整個皇城之人都震驚了,十分懷疑江海是老皇帝的私生子。


    每位奪嫡的皇子皇孫都進入過翰墨軒遭受“折磨”,最終發生心靈的銳變,活到現在的,在朝堂都有了不小的勢力。


    江海一個臣子,晚上在皇宮後牆私會公主,沒有進入大牢,反而禁足翰墨堂,享受皇子待遇。


    不知有多少人嫉妒江海的機遇,不知有多少人對江海產生殺意,卻又害怕殺了江海後,會被老皇帝報複。


    突厥戰敗後,就沒了之前的地位,一連幾日的等待,這才等到了機會。


    上朝遞上求和書,赫連從古已經成為了廢人,自知必死無疑,瘋狂的攀咬,說是江海主動挑起的戰爭,是黑曜鐵騎先屠殺的突厥百姓。


    更甚者把暗夜修羅都說成了是江海指使的,可謂是拚盡了全力。


    滿朝官員,用憐憫的目光看著赫連從古,突厥勢微後,沒了價值,尤其是在長安這個看人下菜碟的地方,誰會在乎一個必死之人的話。


    本就是胡編亂造的,哪怕是真的又如何。


    江海現在如日中天備受恩寵,戰功赫赫,大唐律法又不保護突厥人,如今死了也白死。


    “突厥已經戰敗,江海在幽州屠殺俘虜的突厥勇士,慘不忍睹,大唐作為禮儀之邦,一向仁義為先,豈能屠戮蒼生,陛下....”


    “滿口胡言亂語,虧你還是個大王子,好沒良心,整個幽州的百姓都知道本官優待俘虜,為了還遭受到了很百姓的唾罵,赫連從古,你不要胡言亂語了。”


    江海及時的趕到,洗盡鉛華,三日時間,真正的內斂,表麵上沒有任何的變化。


    一大早休息的好好的,就聽到小太監傳旨上朝,江海知道,離開的時機已經到了。


    “本官的仁義,在整個大唐都是出了名的,沒由來的話,你千萬不要亂說。”


    “你恐怕還不知道吧,前幾日朝堂之上,禦使台的大人們彈劾了本官,說本官對俘虜太過優待,有與突厥通敵之嫌。”


    “說起來,本官還要多謝你為我擺脫了嫌疑。”


    禦使言官,見縫插針,一個小小的錯誤都能放大無數倍,折子能堆成小山了,五花八門的什麽都有。


    這是江海在翰墨堂第三日看到的所有彈劾他的奏折,老皇帝的目的是讓江海自己找自己的漏洞。


    其中就有幾封奏折說的是江海優待俘虜的事情,花了銀子做的宣傳,現在聽到了響聲。


    “你!”赫連從古氣的顫抖,徹底的絕望,產生了一種無力感。


    告狀告的太多,沒有人會有耐心聽完,也無人在乎了,相不相信都不重要了。


    江海沒有說話,隻是和善的看著這個必死之人。


    餘光之中的皇子皇孫看江海的眼神都帶著善意,善意背後就是敵意。


    多疑是優點也是缺點,江海甚至懷疑,老皇帝把自己培養成了磨刀石,在這三天才聽說翰墨堂的地位後,更是夜不能寐,胡思亂想。


    從平靜到懷疑,又變為平靜。


    “聖上,江海提前對突厥妄動刀兵,無論目的為何,始終是壞了規矩,不得不罰啊。”


    禦使魏祖堯站了出來,抓到了江海的錯處寸步不讓。


    江海頭疼的看向這些禦使,真的是恐怖啊,逮著機會就上,就不帶停的,怪不得誰都害怕,真的想把魏祖堯家的祖墳都給挖了,出出氣。


    李乾坤戲謔的看向江海,這些禦使黏住一個人,那就是一輩子,禦使言官、史官都是硬骨頭,當皇帝都很頭疼。


    “臣願意彌補罪責,迴了幽州之後,親自去慰問突厥,派人手友情援助草原百姓。”


    江海說的鏗鏘有力,一改常態,希望與突厥友好相處,合作共贏,變成一家人。


    眾人竊竊私語,不知道江海是什麽意思。


    李乾坤深深看了江海一眼,這友情絕對不正經,說不定能變成“真情”。


    也不知道這腦子是怎麽長的,怎得老是想出這等招式來,好用又無恥。


    三日銳變,這小子沒走上正路,反而是把讀書人的大義凜然加到了自己的風格之中。


    “要記住,不能丟了大國之威儀,在長安呆夠了,早些去上任吧。”


    李乾坤提醒江海注意分寸和影響。


    “臣遵旨。”


    終於是能離開了,江海輕輕的深唿吸,站到一旁,看向突厥使團中的一人。


    突厥真正的使臣,阿史那、安勇,經過暗中的觀察,江海確定這是個有野心的人,現在看著謙卑懦弱,卑躬屈膝,實則是一條惡狼。


    惡狼才有價值,說不定突厥可以不攻自破,利用這安勇來治理突厥,待到成熟之後,殺了安勇作為救世主,拯救草原勞動人民!


    作為真正的使臣,阿史那安勇站了出來,俯首稱臣,卑微至極,獻上美女、金銀財寶,承諾牛羊貢品,一套流程走下來,讓大唐一方的官員十分滿意。


    有的儒家文官,想要給予最好突厥幫助,武將則是忿忿不平吵個不停。


    有人引戰江海,詢問江海支持哪一方,畢竟實施者是幽州節度使。


    江海作為讀書人,現在當然是支持文官的,當然要幫,經濟、文化、畜牧業,都要援助,等幽州軍徹底穩定了,還要派兵“保護”。


    這倒讓一些文官詫異,覺得江海畢竟是讀聖賢書的,有仁義之心,心有儒家。


    一些武將氣的咬牙切齒,本以為和江海是一個陣營的,對於敵人絕不妥協.....


    朝堂上的軍侯、國公發現了江海的不對勁,成功的看出了江海的目的,大唿無恥。


    以往大唐可沒有人如此的侵略一個國家,用的還是儒家的軟刀子,怪不得老皇帝都罕見的沉默,應該覺得丟人吧。


    禦史台大夫魏祖堯等幾位大儒出身的高官,雖古板,但坐上這個位置,豈能什麽都不懂。


    眼皮直跳,氣得渾身顫抖,古往今來,用儒家的仁義之心當然入侵手段隻江海一人,怎麽可以用儒家之仁義做這件事情....


    這要是成了,就會讓儒家多了一個入侵敵人的標簽,造孽啊,讀書人中怎會出現這麽一個敗類。


    江海說的周全而有誠意,幾乎把突厥當成了自己人一般,說的赫連從古直接氣暈了過去。


    說的阿史那安勇頻頻側目,警鈴大作,懷疑江海不安好心,但又覺得有機可乘。


    朝堂上點破不說破是規矩,許多朝堂上的老臣臉色漲紅,江海明知江海這大義凜然有問題,但又不能直接揭破,當著突厥人的麵兒,不能內亂。


    再說,朝堂上互相揭破直言,誰都不會好過的,無人會想不開。


    聖上都提前默認了,誰敢反駁這件事情。


    朝堂上的史官靜默,提筆幾下儒家滑鐵盧的大事件,以後必會成為一段經典的曆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七品縣令,我江海不會武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絕命密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絕命密鑰並收藏開局七品縣令,我江海不會武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