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鑲一抬眼,身上的氣勢變的更加銳利。
“你以為能嚇到老夫?”
“十五年前,徐光啟留下的最後一批火器就在大同前線,這玩意兒,老夫比你熟悉,你以為拿一把小鳥銃,將老夫的命取了,你就能走出總兵府?”
“我本就無路可退。”
祁京道:“你當作戲耍也好,把一切視作兒戲也罷,我們卻一路北上兩千裏,終是站在了你麵前,你不認為有意義,我卻覺得有,不管如何,我到了這裏,任務就必須完成,哪怕你死了,我也會想辦法讓大同亂起來。”
“笑話。”
祁京看向薑鑲那雙尖銳的眼睛,突然想到了在信陽河邊對韓文廣說過的那句話,“你把我從死牢裏撈出來,為了掙命,我會跟著你北上。”
自己一開始是想逃的,而這個時代,卻好像從未對他留過手,他也從未有過退路,所以兜兜轉轉,他並不再會如前世一般隨波逐流。
“我也絕非在戲耍你,適才說到的兩個選擇,是當下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式,如你所言,我不勸你舍棄什麽全家性命來陪我拚命,我隻給你選擇,要麽,等我們這一行的頭領過來,要麽直接和我談,再者,沒有其他人,我一樣要把事情做成。”
良久,薑鑲聽到了房中哢嚓一下的聲音,見這黃口小兒已將把鳥銃後的扣子扳下,一抬眼,對上的是祁京一雙堅定的眼神。
他愈發覺得自己有些老了。
亦或者是心力交瘁了?說了這麽久,他隻感到憤怒悲痛,想著將一切結束,而眼前這個朝氣蓬勃的少年卻還是要鐵了心繼續向前走......
“老夫......”
“老夫隻想問你,你用什麽保證你能促成此事?”薑鑲看著他道:“在我挾整個山西而反時,南邊不會退兵,不會議和,更不會逃跑?”
薑鑲說著,變了說辭,先前是說大同一地,如今已演變成整個山西行省。
祁京此刻也看著他,鄭重道:“隻要薑大人起事,我迴去後,就必定還有北伐之軍。”
“嗬。”
“黃口小兒,大言不慚。”
“這麽說吧,我到這來之前,隻是個死囚,一踏入北地,舉目都是敵人,但論能力刺殺,相有些手段......”
祁京說到這裏,又誠懇道:“這不是誇耀,我已做了幾十年之久的事,從來要做到最好......”
“小兒莫要狂言,你才幾歲......”
薑鑲搖頭著再次打斷他的話。
而祁京也馬上打斷他的話,平靜的說出了心中所想。
“山西起事,若是真能救迴漢人,盟約既定,那麽...首輔要議和,我殺首輔,元帥要議和,我殺元帥,皇帝要議和,我殺皇帝。”
薑鑲一愣,覺得自己聽錯了。
這個瘦高的少年站在那,舉著槍,平靜,銳利,尚未及冠,語氣中的話竟是將整個天下英雄蓋住。
自己...也好像多少年沒見到過這種人了?
“你說什麽?”
祁京道:“我不是可以被求和派隨意拿捏召迴的袁崇煥,也不是會被庸人拖累致死的盧象升,我行事,至死方休。”
“你...你這誇口吹噓,倒是遠勝過那些讀一輩子書的明臣。”
薑鑲默然起身,偏過頭去,隻覺...自己是多少年沒見過這麽誇誇其談之輩了......
“是否誇口,薑大人可敢賭一次?”
薑鑲重新坐在主位上,隨處看向一旁,沉默不語。
許久。
“我問你,南邊就隻派你們這點人來,如此遠...又如此險,你為何還要來?隻因至死方休?”
“不來,還能逃去哪裏?”祁京反問道:“如今天下何處才能藏身?”
猶是薑鑲身居高位多年,竟一時間也找不到答案...也或許是自己早就知道,而不願意說的。
祁京道:“路途是兇險,但此刻亂世何處不兇險?要破局,就隻能迎難而上,不若何時,漢室的火焰才能燒到北方?
再說目的,派我們過來的大臣或許沒當迴事,覺得地圖無用,北方將領無用,但我認為一切都是值得的,漢家沉淪,不能偏安一地,那般隻會自取滅亡...也就是說,朝廷不願做的事,我做,非為明廷軟弱,隻為恢複中華......”
“狂妄,說來說去,我等起事了,你還真能讓南邊出兵了?”薑鑲道:“南邊對諸侯的忌憚遠勝於清軍,不然為何讓文臣掌兵權,你連這些都不知道,還談什麽恢複中華?”
“我並非狂妄。”祁京道:“就南邊這麽久才派人接應之事,我是後來者,沒有資格站在南邊的角度說此事,先前薑總兵拍案怒罵許久,我也並無怨言...那就說句心裏話,我認為明朝可以滅亡,但明可滅,華夏不可滅。”
薑鑲聽了,隻是笑了幾聲。
他閉上眼,唿出一口長氣,歎息道:“你既有如此抱負,倒該深入仕途,也不必迴南邊了...去沿海吧,我來替你引薦還在有誌反抗的大將......”
“不必了。”
祁京道:“再說幾句心裏話,我認為,你們就算是起事了,目的也是不純的,我聽聞清廷對前明官員多數是就職沿用的,甚至還多有升遷,如李成棟殺佟養甲,就是不滿權力分布和對其的打壓,反清複明,口號遍布天下,可到那時候,真正又有幾人揭竿而起?這天下真在抵抗清軍的,還是隻有南邊,他們雖糜爛,雖害怕,雖逃跑,但旗號仍在,也有忠義之士在為其奔波......”
薑鑲一愣,又是想拍桌子,可一轉頭看到自己頭上的辮子,沒有發作出來。
他如何聽不出來?這小子嘴裏在嘲諷他們已經是跪倒過清軍一次的人了,那忠義之士四字,已是在變相貶低他們。
祁京又道:“我並非在貶低你們,我想要的是結果,你們不做,那就我來做,時間長一點,殺的人多一點,我還年輕,手指健全,熬的住。”
薑鑲此時才發現,說到現在,反倒讓這毛頭小子對自己評頭論足起來了。
可心緒萬千凝結到嘴邊,他隻吐出了兩字。
“可笑。”
再度閉上眼,這次真覺得的心力交瘁了,唿吸平靜,心中又似乎有無窮心緒湧來。
“孫文?”
“姑且算是吧......”
“你寫在蜀錦上的那首詩......”
“袁督師的,我從書上看來的。”
“當時的目的又是什麽?”
“離間你和滿人...”
“可惜了。”
薑鑲長歎一聲,忽然抽出身側的劍,一把插在了桌案上。
神情也還是平靜,彷佛與祁京的這般談話並沒有往心裏去,力道之大,入木三分。
“你寫詩殺人,我便再送你一首詩。”
“誰挽天河洗甲兵,金戈鐵馬旅人清。”
“請纓豈是書生業,倚劍長吟著太平。”
薑鑲說完,鬆開握劍之手,喃喃道:“你覺得這首詩如何?”
祁京搖頭道:“懂一些,不懂一些。”
“不懂?”薑鑲輕笑了一聲,道:“那我告訴你,這首詩正是你適才編排的盧象升所著,當年我與他在京城太平驛打過一架,他那時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被我打的嗷嗷叫,隨即撂下此詩,譏諷我等兵痞子,誰料數十年後,他從軍死於巨鹿...這把劍,就是當年從他手裏搶來的。”
“哦。”
祁京倒也能理解,畢竟自己前世腦中所知的曆史人物,在眼前這個老將眼中卻是活生生存在的人,他一步步到這個位子上,其父,其友,其熟識,也基本是為了明朝而犧牲了。
薑鑲又道:“我不像盧兄那樣書生從軍寫了一輩子詩,打了半輩子仗,也隻能明白當初笑我的這首,今夜,我將他的劍給你,隻希望你不要如老夫一般,跪著活...成了亡國之人。”
“好。”
薑鑲抽出案上的劍,遞給祁京,道:“也不用拿那小火銃指著我了...老夫...選擇第一種。”
“你去將那使節接過來...此事重大,告訴他,不止於薑鑲,此番起事,乃是關乎數萬人的生死,我不得不慎重...也必定是要盟約的...”
“好。”
“走吧,我送你出去,走後門,你個小兔崽子這麽容易進來是上次那個錦衣衛畫過府中的地圖了吧?”
祁京伸手接過那把長劍,跟著薑鑲身後往外走去。
正開門時,卻發現了在門口貓著腰捶腿的薑卿,隻聽她喊了聲“喂”,兩人卻都沒理會,徑直向前走去。
此時正值寒冬長夜,抬眼一看天上隻有一顆孤零零的彎月掛著。
薑鑲身姿挺拔,隻是出門前沒拿帽子,隻剩一股小小的辮子在高大的頭顱上隨風搖動。
來到後院門口,他手搭在獅子頭上,緩緩推開了門,大步邁過了門檻。
不遠處,正是方仁守在外麵,一對視間,薑鑲向他丟去個了眼神......
——殺了。
身後,祁京忽然出了聲。
“既說起了贈劍送詩,我也送薑大人一句詩吧?”
“別了,老夫半輩子待在戰場,不懂。”
“能懂的。”
祁京看得出剛剛這老將軍很崇敬書生從軍救國吟詩,可惜自己上輩子所能用到的地方不多,記得的也很少。
如今此景,倒是有一句戛然進入心中。
他轉頭看向異國他鄉的明月,見寒風將其吹的似有些搖曳。
也不知怎麽,竟說出了前世追捕對手黨派時,常聽到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咚~”
“你以為能嚇到老夫?”
“十五年前,徐光啟留下的最後一批火器就在大同前線,這玩意兒,老夫比你熟悉,你以為拿一把小鳥銃,將老夫的命取了,你就能走出總兵府?”
“我本就無路可退。”
祁京道:“你當作戲耍也好,把一切視作兒戲也罷,我們卻一路北上兩千裏,終是站在了你麵前,你不認為有意義,我卻覺得有,不管如何,我到了這裏,任務就必須完成,哪怕你死了,我也會想辦法讓大同亂起來。”
“笑話。”
祁京看向薑鑲那雙尖銳的眼睛,突然想到了在信陽河邊對韓文廣說過的那句話,“你把我從死牢裏撈出來,為了掙命,我會跟著你北上。”
自己一開始是想逃的,而這個時代,卻好像從未對他留過手,他也從未有過退路,所以兜兜轉轉,他並不再會如前世一般隨波逐流。
“我也絕非在戲耍你,適才說到的兩個選擇,是當下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式,如你所言,我不勸你舍棄什麽全家性命來陪我拚命,我隻給你選擇,要麽,等我們這一行的頭領過來,要麽直接和我談,再者,沒有其他人,我一樣要把事情做成。”
良久,薑鑲聽到了房中哢嚓一下的聲音,見這黃口小兒已將把鳥銃後的扣子扳下,一抬眼,對上的是祁京一雙堅定的眼神。
他愈發覺得自己有些老了。
亦或者是心力交瘁了?說了這麽久,他隻感到憤怒悲痛,想著將一切結束,而眼前這個朝氣蓬勃的少年卻還是要鐵了心繼續向前走......
“老夫......”
“老夫隻想問你,你用什麽保證你能促成此事?”薑鑲看著他道:“在我挾整個山西而反時,南邊不會退兵,不會議和,更不會逃跑?”
薑鑲說著,變了說辭,先前是說大同一地,如今已演變成整個山西行省。
祁京此刻也看著他,鄭重道:“隻要薑大人起事,我迴去後,就必定還有北伐之軍。”
“嗬。”
“黃口小兒,大言不慚。”
“這麽說吧,我到這來之前,隻是個死囚,一踏入北地,舉目都是敵人,但論能力刺殺,相有些手段......”
祁京說到這裏,又誠懇道:“這不是誇耀,我已做了幾十年之久的事,從來要做到最好......”
“小兒莫要狂言,你才幾歲......”
薑鑲搖頭著再次打斷他的話。
而祁京也馬上打斷他的話,平靜的說出了心中所想。
“山西起事,若是真能救迴漢人,盟約既定,那麽...首輔要議和,我殺首輔,元帥要議和,我殺元帥,皇帝要議和,我殺皇帝。”
薑鑲一愣,覺得自己聽錯了。
這個瘦高的少年站在那,舉著槍,平靜,銳利,尚未及冠,語氣中的話竟是將整個天下英雄蓋住。
自己...也好像多少年沒見到過這種人了?
“你說什麽?”
祁京道:“我不是可以被求和派隨意拿捏召迴的袁崇煥,也不是會被庸人拖累致死的盧象升,我行事,至死方休。”
“你...你這誇口吹噓,倒是遠勝過那些讀一輩子書的明臣。”
薑鑲默然起身,偏過頭去,隻覺...自己是多少年沒見過這麽誇誇其談之輩了......
“是否誇口,薑大人可敢賭一次?”
薑鑲重新坐在主位上,隨處看向一旁,沉默不語。
許久。
“我問你,南邊就隻派你們這點人來,如此遠...又如此險,你為何還要來?隻因至死方休?”
“不來,還能逃去哪裏?”祁京反問道:“如今天下何處才能藏身?”
猶是薑鑲身居高位多年,竟一時間也找不到答案...也或許是自己早就知道,而不願意說的。
祁京道:“路途是兇險,但此刻亂世何處不兇險?要破局,就隻能迎難而上,不若何時,漢室的火焰才能燒到北方?
再說目的,派我們過來的大臣或許沒當迴事,覺得地圖無用,北方將領無用,但我認為一切都是值得的,漢家沉淪,不能偏安一地,那般隻會自取滅亡...也就是說,朝廷不願做的事,我做,非為明廷軟弱,隻為恢複中華......”
“狂妄,說來說去,我等起事了,你還真能讓南邊出兵了?”薑鑲道:“南邊對諸侯的忌憚遠勝於清軍,不然為何讓文臣掌兵權,你連這些都不知道,還談什麽恢複中華?”
“我並非狂妄。”祁京道:“就南邊這麽久才派人接應之事,我是後來者,沒有資格站在南邊的角度說此事,先前薑總兵拍案怒罵許久,我也並無怨言...那就說句心裏話,我認為明朝可以滅亡,但明可滅,華夏不可滅。”
薑鑲聽了,隻是笑了幾聲。
他閉上眼,唿出一口長氣,歎息道:“你既有如此抱負,倒該深入仕途,也不必迴南邊了...去沿海吧,我來替你引薦還在有誌反抗的大將......”
“不必了。”
祁京道:“再說幾句心裏話,我認為,你們就算是起事了,目的也是不純的,我聽聞清廷對前明官員多數是就職沿用的,甚至還多有升遷,如李成棟殺佟養甲,就是不滿權力分布和對其的打壓,反清複明,口號遍布天下,可到那時候,真正又有幾人揭竿而起?這天下真在抵抗清軍的,還是隻有南邊,他們雖糜爛,雖害怕,雖逃跑,但旗號仍在,也有忠義之士在為其奔波......”
薑鑲一愣,又是想拍桌子,可一轉頭看到自己頭上的辮子,沒有發作出來。
他如何聽不出來?這小子嘴裏在嘲諷他們已經是跪倒過清軍一次的人了,那忠義之士四字,已是在變相貶低他們。
祁京又道:“我並非在貶低你們,我想要的是結果,你們不做,那就我來做,時間長一點,殺的人多一點,我還年輕,手指健全,熬的住。”
薑鑲此時才發現,說到現在,反倒讓這毛頭小子對自己評頭論足起來了。
可心緒萬千凝結到嘴邊,他隻吐出了兩字。
“可笑。”
再度閉上眼,這次真覺得的心力交瘁了,唿吸平靜,心中又似乎有無窮心緒湧來。
“孫文?”
“姑且算是吧......”
“你寫在蜀錦上的那首詩......”
“袁督師的,我從書上看來的。”
“當時的目的又是什麽?”
“離間你和滿人...”
“可惜了。”
薑鑲長歎一聲,忽然抽出身側的劍,一把插在了桌案上。
神情也還是平靜,彷佛與祁京的這般談話並沒有往心裏去,力道之大,入木三分。
“你寫詩殺人,我便再送你一首詩。”
“誰挽天河洗甲兵,金戈鐵馬旅人清。”
“請纓豈是書生業,倚劍長吟著太平。”
薑鑲說完,鬆開握劍之手,喃喃道:“你覺得這首詩如何?”
祁京搖頭道:“懂一些,不懂一些。”
“不懂?”薑鑲輕笑了一聲,道:“那我告訴你,這首詩正是你適才編排的盧象升所著,當年我與他在京城太平驛打過一架,他那時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被我打的嗷嗷叫,隨即撂下此詩,譏諷我等兵痞子,誰料數十年後,他從軍死於巨鹿...這把劍,就是當年從他手裏搶來的。”
“哦。”
祁京倒也能理解,畢竟自己前世腦中所知的曆史人物,在眼前這個老將眼中卻是活生生存在的人,他一步步到這個位子上,其父,其友,其熟識,也基本是為了明朝而犧牲了。
薑鑲又道:“我不像盧兄那樣書生從軍寫了一輩子詩,打了半輩子仗,也隻能明白當初笑我的這首,今夜,我將他的劍給你,隻希望你不要如老夫一般,跪著活...成了亡國之人。”
“好。”
薑鑲抽出案上的劍,遞給祁京,道:“也不用拿那小火銃指著我了...老夫...選擇第一種。”
“你去將那使節接過來...此事重大,告訴他,不止於薑鑲,此番起事,乃是關乎數萬人的生死,我不得不慎重...也必定是要盟約的...”
“好。”
“走吧,我送你出去,走後門,你個小兔崽子這麽容易進來是上次那個錦衣衛畫過府中的地圖了吧?”
祁京伸手接過那把長劍,跟著薑鑲身後往外走去。
正開門時,卻發現了在門口貓著腰捶腿的薑卿,隻聽她喊了聲“喂”,兩人卻都沒理會,徑直向前走去。
此時正值寒冬長夜,抬眼一看天上隻有一顆孤零零的彎月掛著。
薑鑲身姿挺拔,隻是出門前沒拿帽子,隻剩一股小小的辮子在高大的頭顱上隨風搖動。
來到後院門口,他手搭在獅子頭上,緩緩推開了門,大步邁過了門檻。
不遠處,正是方仁守在外麵,一對視間,薑鑲向他丟去個了眼神......
——殺了。
身後,祁京忽然出了聲。
“既說起了贈劍送詩,我也送薑大人一句詩吧?”
“別了,老夫半輩子待在戰場,不懂。”
“能懂的。”
祁京看得出剛剛這老將軍很崇敬書生從軍救國吟詩,可惜自己上輩子所能用到的地方不多,記得的也很少。
如今此景,倒是有一句戛然進入心中。
他轉頭看向異國他鄉的明月,見寒風將其吹的似有些搖曳。
也不知怎麽,竟說出了前世追捕對手黨派時,常聽到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