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縣太爺想要表達的意思,眾人懂了,但越是懂,反而越慌。


    「意思就是,咱們這塊土地將來長出秧苗也會燒死?」


    「我在給林家老爺種地的時候,就發現他們家有一塊地總是會燒苗,現在仔細一想,那塊地裏好多沙子,可不就是縣太爺說的沙土地嘛!」


    「老天爺啊,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大江村人很慌。


    他們辛辛苦苦開出來的土地,如果不能種,那大家豈不是都白忙活了嘛!


    「別慌,大家別慌。」


    還是李泉夠鎮定,他看向陳庚年,說道:「既然縣太爺選擇讓大家在這裏開荒,就一定不會坑大家的,大家聽聽縣太爺怎麽解決。」


    對啊!


    縣太爺肯定有辦法!


    一時間,所有人都看向陳庚年,眼睛裏帶著小心翼翼的期盼。


    「李泉說的對,這是有解決辦法的,大家不要慌。本官既然讓你們在這裏開荒,一定會讓你們種上肥沃的土地。」


    陳庚年站起來,看向遠處開闊的荒田,笑道:「還記得本官先前說過,讓你們去江縣各個村子裏,去挑人家從坎兒井挖出來的淤泥嗎?這些淤泥,常年在地下沉澱,裏麵含有各種豐富的物質和營養,將他們拌進土壤裏,就能把沙土地的沙子給中和掉。」


    原來縣太爺讓大家去挑淤泥,竟然是這個意思。


    淤泥拌進土地裏,沙土地就能解決了!


    先前,其實大家是不太樂意去挑淤泥的,因為太累太繁瑣,還不知道有什麽用。


    如今每個人都幹勁十足!


    不就是挑淤泥嘛!


    挑,往死裏挑!


    看大江村眾人這表情,陳庚年趕緊說道:「過猶不及,土地裏拌太多淤泥也不行。我想想,就按照這個桶為計量單位,一畝地拌二十大桶淤泥吧。」


    眾人鬧笑出聲。


    因為有了解決辦法,大家也不慌了。


    富春在旁邊沒忍住,問道:「縣太爺,那沙土地解決了,鹽鹼地怎麽解決呢?」


    對啊,還有鹽鹼地呢,這個也很嚇人!


    陳庚年抬眼看了看天。


    眾人隨著她的動作,齊齊向天上看去,日頭毒辣的刺眼。


    「沙土地需要淤泥壓下去,而鹽鹼地,則是需要水,大量的水,把鹽洗出去。先前我讓你們在地頭挖溝渠,壘砌田埂,就是為了蓄水。三百畝地想要全部蓄水,你們得挖十條坎兒井才行。可坎兒井的挖掘工作十分繁重,十條井,怕是得挖半年以上。」


    陳庚年嘆了口氣:「如果重心放在挖井上,那就隻能暫緩紫雲英的種植。秋天的時候,你們就得麵臨無糧、無房危機。這個後麵再說吧,如果真是這樣的情況,那大家放心,本官再想辦法解決。當然,凡事都要往好處想,如果到時候來一場暴雨,那一切問題都能解決了。」


    江縣旱的水井都枯竭了,哪裏能指望老天下暴雨?


    現在大家都說,你指望老天爺,還不如指望縣太爺吶!


    佃戶們苦慣了,這個時候反而比縣太爺本人都看的開。


    不就是挖井嘛,他們挖!


    聽縣太爺的,把沙子用淤泥壓下去,把鹽用水洗出去,將來大家都種最肥沃的土地!


    大江村人甚至反過來安慰陳庚年:「縣太爺,您已經為我們做太多了。咱大江村的人,都能吃苦,也不怕挖井,您怎麽說,我們都怎麽做。大家打心眼裏感激您,也信任您!」


    可——


    被這樣一雙雙感激、信任、樸實的眼睛盯著,縣太爺反而更加看不開啊。


    陳庚年避開這些目光,又看向了頭頂的烈陽天。


    老天啊,就當是可憐這些民眾,你也該下場雨了。


    荒蕪的土地上,年輕的縣太爺站在那裏,脊樑筆挺,略微稚嫩的眉眼裏盡是化不開的憂慮。


    而在他周圍,民眾們看向他的目光裏,是敬佩、是感激、是信任。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看大家的態度,就知道他們對這位縣太爺有多滿意。


    富春站在旁邊默默的看著。


    然後目光越來越飄忽,仿佛看到不久的將來,這片荒蕪的土地裏金燦燦的麥浪,在縣太爺身後隨風搖曳。


    有這樣一位曠世奇才,以後的江縣,乃至天下,都一定會好起來的!


    一定會!


    -


    以後的天下會如何,大江村人不知道。


    他們聽從縣太爺的指揮,繼續熱火朝天的開始幹活兒。


    大家前往江縣各個村子挑淤泥。


    有人會好奇,問這淤泥什麽用,他們也不藏私。


    「縣太爺說了,這淤泥可以改良土壤裏的沙子,讓田地變得更肥沃。」


    「但是你們可別擅自把淤泥倒進地裏,會殺死秧苗的。」


    「不同的土壤情況,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聽縣太爺的肯定沒錯。」


    他們說的真誠,大家也都認真聽。


    聽說縣太爺不僅給大江村開荒,還給他們改良土壤,人們的好奇心猛漲,很多人都來大江村田地裏看熱鬧。


    淤泥竟然能改良土壤?簡直聞所未聞吶!


    可大江村人是按照縣太爺的指示在幹活兒,人們都說,以後大江村這裏的土地,會變成最肥沃的糧田!


    有人不信,也有人眼饞。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西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西洲並收藏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