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的是個紅燈區,這是在她上大學後才知道的。


    她小名叫美玲,大名是薑琳。打小她就很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因為身邊的女孩子們不是叫小美,就是叫小琳、小倩、小紅、小翠的。或許因為自己還是特殊的一個,又美麗又伶俐,所以大家才叫她美玲。


    紅燈區裏的孩子們沒有固定的媽媽和爸爸。趕上在誰家吃飯,就管誰叫媽媽或爸爸。小學、中學都在紅燈區上,孩子們都是如此生活,所以美玲以為生活本該如此。


    自美玲記事起,紅燈區考上大學的孩子極少,而且出去上大學的孩子就沒有一個會再迴來的。


    美玲非常想問問大學是什麽樣子的,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的,但沒有一個人能夠告訴她。於是美玲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考上大學,親自去看看大學是什麽樣子的。


    因為太專注學習,沒有時間打理頭發,美玲一直都是男孩子發型,整天一身天藍色校服,活脫脫一個男孩子模樣。但從小和美玲一起長大的兩個玩伴卻出落得美麗動人,身姿窈窕。


    在美玲衝刺考大學的那年,兩個玩伴退學了,在紅燈區工作了,收入不菲。兩個玩伴經常去昂貴的商場買高檔的衣服。那華美的衣服襯托著玩伴更加的漂亮,吸引整個區的目光。


    玩伴們對美玲說:“別讀書了,工作吧,能賺很多錢,而且大家都喜歡你。”


    美玲知道她們所謂的工作是什麽,但對紅燈區的孩子來說,這再正常不過。美玲沒有歧視,隻是外麵的世界吸引力太大了,遠遠比那金錢和被別人所謂的喜歡更具誘惑力。


    雖然美玲沒有聽從玩伴的勸說,依舊在認真備考,但兩個玩伴卻還是經常給美玲送來好吃的水果、糕點,還花大價錢給美玲租了公寓,裝了空調,支持著美玲。


    一年的時間過得很快,美玲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填報了全國最南端城市的一所大學去讀書。


    美玲選了經濟學,給自己取了一個新的名字:薑源,源為源頭,希望大學是個接下來生活的源頭、開始。在大學的期間還選修了旅遊學。四年間,她所有的時間全部花在學習經濟學和去往全國各地。因為成績總是全係第一,生活也很樸素,獎學金和政府補貼就夠美玲生活了,她不需要出去打工。


    也正是因為填報補貼表格,美玲才知道,隻有她所在的這個區因為孩子們沒有父母,政府才給補助。美玲才知道,自己是社會上所謂的孤兒,玩伴們也都是孤兒。而大學裏的其他同學都是有自己的爸爸媽媽,而且每個假期可以迴屬於自己的家。


    於是美玲有了新的目標,畢業後去國外讀書,遊覽全世界。自己沒有家,那麽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家。


    美玲太忙了,以至於四年間她沒有時間,也沒有情感需要迴過自己出生的地方。


    在得到了國外一所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後,美玲夢到了自己的小時候,玩伴們經常去的那個小水塘,水塘裏有小魚和蝌蚪,還有水塘邊上小攤點賣的炒麵。


    距開學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美玲決定迴到紅燈區,自己出生的地方,去那裏和小夥伴告別,也和那個地方告別。


    美玲選擇在傍晚,天漸暗時迴去,那時才是整個區開始忙碌的時候,美玲可以不必和熟人打招唿,可以先修整一下,踏實的睡一覺,攢足精神,花一天的時間好好告別,然後第二天就離開,或許這輩子不會再迴來了。


    用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時間在路程上,當到達時,美玲居然已經不認識自己的出生地了。短短四年時間,大樓林立,就像很多處於開發和發展的城市一樣,這裏開始呈現出現代氣息。


    尋找仍然存在的舊址,還有路牌,美玲才找到了最後住的家。從前一直感覺這個家很大,現在和周圍的公寓大樓比起來,它是那麽的孱弱和陳舊。


    爸爸媽媽還在裏麵,看見走進來的美玲,愣了很久的神。


    “是美玲?”媽媽疑惑,邊問邊走向美玲,仔仔細細、從頭到腳的辨認。


    “是我,媽媽。”美玲拉住走過來媽媽的手,這時爸爸也從床上坐起,一言不發的看著。


    在家中,吃過晚飯,和媽媽一起收拾碗筷時,美玲打聽起自己的小夥伴和現在這個城市的變化。


    紅燈區在美玲走後的第二年被正式整改了,現在這裏主要做的是商貿。而小夥伴們其中一些轉行謀生,一些適應不了,出去務工,極少的幾個仍堅持自己過去的事。而和自己的最要好,上大學臨走時,給自己塞了厚厚一遝錢的小嬌就是極少數堅持中的一個。


    美玲心中五味雜陳,說不出的複雜感受。為這裏能被開發而高興,但也為小夥伴們的生活開始變得不穩定和漂泊而憂慮。


    她們沒有什麽文化,沒有正式的工作經驗,要適應變化,要重新另一個行業的工作,改變從前享樂的生活方式,美玲想象不到她們會有多難。


    美玲不能踏實睡覺,她現在就要找到在自己的小夥伴,看看她們現在生活的怎麽樣。


    首先美玲找的就是小嬌,其他轉型的夥伴起碼已經邁開了第一步,而小嬌為什麽仍然堅持不變呢。美玲知道小嬌性格固執和倔強,但是個聰明人,難道看不出來形勢已經變了嗎?


    打了四年前小嬌留下的電話號碼,還通著,很快電話那頭傳來柔美的聲音:“誰呀?”撒嬌似的詢問。


    美玲瞬間聽出來是小嬌,四年了,聲音略顯成熟,但還是那個可愛的會撒嬌的小嬌。


    “你猜猜?”美玲很開心,想逗逗她。


    “是美玲!”小嬌也瞬間聽出來是美玲,從小一起長大,都太熟悉了。“老地方見!”小嬌告訴美玲。


    老地方是小學校背後的那棵老榆樹。美玲和小嬌都喜歡是榆錢餅,隻要長出榆錢,她倆準時第一個去摘的,滿滿一筐,夠那條街道裏十多個孩子吃。


    見到小嬌時,兩人互相打量一番,變化都太大了,相同的是,兩個人都更成熟漂亮了。


    美玲迫不及待的問小嬌現在在哪工作,“正在準備開個健身館,自己想做個瑜伽教練。”


    聽到小嬌的打算,美玲哭了出來,她是喜極而泣,而小嬌不知道為什麽。


    “小嬌,把小夥伴叫上,我領你們出去轉轉。”美玲把導遊證拿出來,而自己也不知道這麽想法是突然出現還是早出現在心裏。


    給爸爸媽媽留下一點錢後,美玲帶著幾個小夥伴開啟了一個極速商務旅行,地點都是商貿發達城市。她要讓小夥伴們盡快感知商機。


    活力的城市,朝氣蓬勃的青年,如魚得水般的探索。剛剛不過一個禮拜,有幾個小夥伴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路,獨自開啟了自己的探索。最後固執的小嬌居然決定留在一個城市中好好學習瑜伽和健身房的模式。


    十天後,小嬌獨自一個人返迴了她的出生地,再次迴來,是個太陽高照、萬裏晴空的中午。街道上人很少,但美玲卻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和希望,等她再次迴來,這裏必定會有更大的變化,而她相信小夥伴們會如同這陽光般擁有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人真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肖雅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肖雅黎並收藏真人真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