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以堅持29年和收迴皇帝權力這兩件事,並不足以證明劉禪有多麽高的能力。


    畢竟司馬懿在發動了臭名昭著的高平陵之變後,曹魏的內部就非常的不穩定,還是有很多人不服的,比如著名的淮南三叛之類的事情。


    同時,在東北,西北的邊境也是時常有叛亂發生,另外還有東吳方麵承擔的火力。


    至於劉禪收迴權力的問題,我想到了一個現象,就是很多的創業團隊在發展階段,其內部都還是非常團結的,畢竟這個時候的外部壓力太大,要是這時候內部幹了起來,那不得直接完蛋?


    所以,魏國出了司馬懿這樣的貨色,還能擋得住蜀漢和東吳,要是蜀漢這個最為弱小的政權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怕不是直接就沒了?


    當然,說這個並不是要去否定蜀漢內部的君臣相和的美談,而是適當的外部壓力,的確有利於內部的團結。


    那麽,咱們來看看劉禪在接下來的執政生涯,又做過哪些事情呢。


    首先,是蔣琬時期。


    作為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蔣琬依舊按照諸葛亮定下的大方針在執政。


    但是在某些方麵,蔣琬也做出了調整。


    比如諸葛亮時期,一共發動了五次北伐,所以在諸葛亮時期,叫做無歲不征。


    有些人就經常以此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耗光了蜀漢的國力。


    但是,實際上,諸葛亮雖然多次興兵北伐,但其搞經濟民生也很有一套,所以倒是也能支持這樣頻繁的動武。


    而如果站在當時的蜀漢的角度來看,諸葛亮似乎也必須北伐。


    要是三國都各自關起門來發展,等發展好了,再出來一波硬剛,那蜀漢肯定是第一個先出局的。


    沒辦法,蜀漢的底蘊是三國裏最差的,拚發展根本拚不過魏國。


    如果能夠拿下關中,並且守住,或許才能跟魏國拚發展,雖然這個時候的關中已經很破爛了。


    蔣琬則是側重以“以安民為本”,至於北伐,大概就是有機會就搞,沒機會就等著吧。


    所以,在蔣琬執政的時期,蜀漢的經濟發展迅速,民生安定,國力日漸增強。


    蔣琬之後,費禕執政,則是更加側重民生,而基本快要放棄北伐了。


    不過,在費禕執政的期間,蜀漢還有個薑維,他倒是一個堅定的北伐派。


    但是,他本是魏國投降過來的,又沒有諸葛亮那樣的威望。


    在費禕執政期間,雖然他主要負責軍事,但是每次他想要舉大軍伐魏的時候,費禕總是會阻止他。


    費禕說:“我們不如丞相太多了,他都沒能搞定中原,我們怎麽搞得定呢?還不如安心發展民生,積蓄國力,等以後有了大才,這些事交給他們去完成吧。”】


    ...


    “唉!”


    蜀漢後主時空,諸葛亮看到這裏,不由得歎了一口氣,費禕這話,讓他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


    【等到費禕沒了,薑維雖然獨掌軍事大權,成為了蜀漢集團的紙麵二號人物,但實際上他的處境,比費禕在的時候還要不如一些。


    具體,我們來看看這個期間的一些大的事情的發展。


    公元238年,遼東公孫淵叛亂,自立為燕王,魏明帝曹叡派司馬懿領兵征討。


    劉禪在得知這件事之後,下令讓蔣琬開府治事,準備隨時聯合東吳進攻曹魏。


    也是這一年,薑維開始了他的北伐之路,薑維在一生之中發動過11次北伐,隻不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北伐的規模都不大,而且和曹魏之間也是互有勝負,沒什麽實質性的進展。


    蔣琬在漢中坐鎮了六年,基本和曹魏之間沒打過什麽大仗。


    其中,在242年的時候,蔣琬造大船準備順著漢水去拿下上庸三郡。


    但當時蜀漢朝廷內部很多大臣都認為,順水而下,出兵倒是很輕鬆,但要是輸了呢?逃都沒地方逃。


    於是劉禪就派了費禕,薑維去勸說蔣琬。


    蔣琬隻能放棄了這次計劃,並上書建議劉禪任命薑維為涼州刺史,去拉攏那些羌胡人,等到以後有機會的時候,就可以一起攻打魏國。


    244年,蔣琬病重,辭職,費禕開始全麵接替蔣琬的職責。


    246年,被稱之為蜀漢四相的蔣琬和侍中董允都去世了。


    蜀漢著名的宦官黃皓也是從這一刻開始崛起了。


    黃皓在此前隻是一個黃門丞,雖然受到劉禪的寵信,但是侍中董允時常直言勸諫劉禪,並且經常斥責敲打黃皓。


    因此那時候的黃皓,最多也就是帶著劉禪耍耍,幹預不了政事。


    但是,蔣琬和董允都沒了,接替蔣琬的費禕在威望上降低了一些,而接替董允成為新的侍中的陳祗,卻是一個喜歡迎合上意的人。


    為了更好的舔劉禪,陳祗也是和黃皓聯合了起來,這內外夾擊之下,劉禪被舔得很舒服,也就越發的寵信二人。


    而黃皓也因此逐漸獲得了參與政事的權力。】


    ...


    “混賬!閹宦之禍近在咫尺,這阿鬥,怎麽能寵信宦官呢?等迴去了,朕非得好好收拾他一頓不可!”


    三國蜀漢,昭烈帝時空(魏文帝時空),昭烈帝劉備怒罵了一聲。


    因為他這裏有來自晉朝的祖逖的緣故,其實這段曆史他是清楚的,也知道有黃皓這麽個人。


    隻是,當天幕提起這事,他還是忍不住暴怒。


    雖然看了天幕這麽久,很多人都已經明白,一個王朝的覆滅,不是簡單的幾個昏君奸臣的事情。


    但畢竟在這個時代成長了幾十年,像他們這樣的人,對宦官的看法依舊沒有太大改變。


    特別是,這個黃皓本來也不是什麽好家夥。


    ...


    【247年,費禕和薑維共錄尚書事,其中費禕還有大將軍的名頭,薑維則是衛將軍。


    249年,曹魏那邊因為曹爽獨霸朝堂,引起各方勢力不滿,司馬懿趁機發動了臭名昭著的高平陵之變,並且轉頭就把剛拉完還熱乎的洛水之誓給吃了!


    夏侯淵次子夏侯霸擔心司馬懿要弄他,於是直接跑路去了蜀漢。


    劉禪得知消息之後,立馬派人去接應夏侯霸。當見到夏侯霸的時候,他就說:“你爹當年是戰死沙場的,不是我先人親手殺的。”


    接著,他又指著自己的兒子說:“這也是你們夏侯家的後人。”】


    ...


    “混賬?什麽意思,什麽熱乎的?說朕的祖父是狗?”晉武帝司馬炎頓時氣得七竅生煙。


    這一幕,投射到了天幕之上,頓時引起了很多觀眾的嘲笑。


    “哈哈,就是狗,要是這貨不說,朕還沒注意到呢。”曹操大笑。


    “哦,還真是個狗!”


    “哈哈哈,不打自招了。”


    晉朝,司馬炎看到天幕上出現的很多過去的,未來的皇帝們的嘲笑,隻能閉了嘴!


    沒辦法,拿他們沒辦法,那隻能盡量控製自己,免得再丟臉了。


    ...


    【252年,費禕獲得劉禪批準,可以開府治事。


    253年春,費禕在宴會上被投降過來的魏國人郭修刺殺,重傷,幾天之後就死了。


    關於這件事,還不得不提到一個叫做張嶷的蜀漢將領。


    早在去年,張嶷就發現費禕這人太博愛了,特別是對待那些新投降過來的人,那是親近得毫無防備。


    於是,張嶷就寫信給費禕說:


    “昔日岑彭(東漢開國名將,被公孫述的刺客殺死)、來歙(東漢名將,也是在攻打公孫述的時候被刺客殺死的。)都被刺客殺了,你現在是大將軍,位高權重,必須要注意防範類似的事情啊。”


    隻可惜,費禕沒聽,不然說不定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了。】


    ...


    “這...哎...”


    蜀漢,後主時空,朝堂上,所有人都看向了費禕。


    諸葛亮道:“文偉啊,這是個教訓,你得要記住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費禕隻能趕忙低頭抱拳。


    ...


    蜀漢,昭烈帝時空,昭烈帝劉備道:“這張嶷是個人才啊,迴去了,就去找他。”


    ...


    【同年三月,吳國那邊,大將軍、首席顧命大臣諸葛恪見自己小勝了魏國幾次之後,就執意發動20萬大軍進攻魏國,並同時派使者邀請薑維一同出兵。


    薑維立馬答應,發兵數萬,進攻南安、狄道等地方,但最終因為糧草不足和魏軍援軍抵達,這一次,又是無功而返。


    這裏,不得不又提起這個張嶷了。


    他看到諸葛恪的這些行為,於是便寫信給身為侍中的諸葛瞻,也就是諸葛亮的兒子。


    張嶷說:瞻啊,勸勸你的堂兄諸葛恪吧,收手吧,吳國新帝剛登基,他作為顧命大臣,不宜離皇帝太遠,不然會大禍臨頭的。


    結果,就在這一年,諸葛恪在新城兵敗之後,迴去就被另一個顧命大臣孫峻聯合皇帝孫亮給殺了,並且還夷其三族。


    不得不說,都是諸葛家的人,但不同的人教出來的結果還真是不一樣。


    諸葛瞻雖然能力不怎麽樣,但是忠誠度沒問題。


    而諸葛恪,則是被打上了一個東吳權臣的標簽!】


    ...


    “這...”吳大帝孫權皺起了眉頭,權臣?


    ...


    【254年,薑維被加督中外軍事。


    256年,薑維升大將軍。


    此時的薑維,沒有了費禕的製約,薑維終於是可以放開手腳進行北伐了。


    但是,還是那個老問題,蜀漢北伐一直都沒有什麽實質性的進展,總是和魏國在那裏來來迴迴的拉扯,互有勝負。


    這使得蜀漢的國力民生被快速的消耗著。


    同時,因為薑維常年領兵在外,所以真實的權力其實不如在他之下的陳祗。


    這個時候,蜀漢內部反對北伐的聲音越來越多了。


    257年,魏國的征東大將軍諸葛誕(諸葛亮族弟)起兵反抗司馬昭,隻不過在第二年就被平定,諸葛誕也被夷三族。


    這就是淮南三叛之中的最後一叛。


    這次事件過後,代表著魏國內部支持曹魏的最後的一股力量被消滅了。


    在諸葛誕起兵的同時,薑維也在配合出兵,隻是西線這邊的鄧艾等人來個閉門不戰,硬拖。


    薑維對此也沒有辦法。


    與此同時,蜀漢內部卻出現了一件大事,那便是有著“蜀中孔子”之稱的譙周,因為在朝堂上和陳祗就北伐的事情爭論,當時譙周沒有爭贏,於是越想越氣,迴去就寫了一篇名為《仇國論》的文章。


    這在蜀漢內部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有人說,譙周這是一言亡了蜀國!


    但也有人說,薑維北伐的確是不僅徒勞無功,還虛耗國力,繼續打下去,蜀漢一樣得崩潰。


    不過,在曆代的正統的儒家學者眼裏,譙周的名聲的確是不太好,認為他的《仇國論》就是在給投降主義搖旗呐喊。


    那麽,這個仇國論,到底寫了個啥呢?


    在這篇文章裏麵,譙周虛構了兩個國家,因餘(代表蜀漢),肇建(代表魏國),兩個國家是世仇、


    同時,裏麵還虛構了兩個人物一個叫做高賢卿(代表蜀漢內部的北伐派),伏愚子(就他自己這樣的)


    光是這幾個名字,就能看出來濃濃的嘲諷的意思了。


    在文章中,高賢卿問伏愚子:“像我們這個小國,應該怎麽樣才能戰勝大國呢?”


    伏愚子說:“大國沒有憂患,長期下去必然腐爛,到時候就得亂,而小國憂慮很多,反而能治理好。所以應該學周文王、勾踐那樣,悶頭發展民生,等待機會吧。”


    高賢卿又說:“當初項羽強劉邦弱,天天都在打仗,沒有一天安寧,等到雙方鴻溝為界,罷兵熄火之後,張良卻勸劉邦說,要是百姓都安定下來了,就不會再想著變動了。


    於是劉邦轉頭就追擊項羽,並最終擊殺了他,所以為什麽一定要學周文王呢?


    這個肇建(魏國)內部有問題,我們攻打他的邊境,給他們製造麻煩,一樣有機會幹掉他們啊。”


    伏愚子:“商朝和周朝的時候,社會安定,人們都習慣於本來的統治規則,要是把漢高祖放那個時候,他能有什麽用?秦國末年,天下混亂,統治者一年都換好幾次,老百姓惶惶不可終日,所以那個時候,誰力量強,誰就收獲更大。


    而我們現在不是秦末,雙方都已經立國幾十年了,百姓都習慣了,所以應該學周文王那樣無為而治,而不是學劉邦那樣東征西討,搞得民生凋敝,最終隻能自取滅亡。”】


    ...


    “啥東西,混賬,竟敢瞧不上朕?什麽東西?”漢高祖劉邦頓時大怒!


    ...


    “歪理邪說!扯淡!凡事你就等著天上給你掉餡餅!”漢武帝也是大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口吃掉彩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口吃掉彩虹並收藏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