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掘墓人
少年劍已佩妥,出門便是江湖! 作者:君子不扶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被埋伏以後,廖成龍慌忙之下,直接退出了困虎山,在外麵紮營躊躇不前,遲遲不敢再次組織軍隊反攻。
困虎山的另一邊,虞靜思激動過後冷靜下來,望向身旁麵相醜陋的謀士,眼中再沒了輕視。
而是徹底的心悅誠服,也對那句人不可貌相有了具象的領悟。
“先生,咱們要如何,再次占住困虎山嗎?”
陳遠笑著擺了擺手,道:“不必,隻要咱們不做嚴密防備,廖成龍心中就會更加多疑,懷疑是不是又在埋伏他。”
“以他的性格,沒個四五日是不敢出兵的。”
“那咱們接下來該怎麽辦,就這樣等著?”虞靜思詢問下一步作戰計劃,見識過陳遠的謀略後,對他可謂是徹底信服。
“不,當然不坐以待斃,而是撤離這裏!”
“撤離?”虞靜思不解,如果走了,豈不是就放了空城,讓朝廷軍隊再無阻礙了?
“殿下起兵,不就是為了成為天下共主,去坐皇城中的那把椅子嗎?”陳遠臉上掛著笑意,語氣中頓生豪邁。
有才能者,最渴望的就是有用武之地,虞靜思就是讓他能一展才華的人。
而現在正是最好的表現時機。
陳遠繼續說道:“既然想做龍椅,那一切的戰鬥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一場仗,是皇城下的場,隻要殿下能成功打進皇城,坐在金殿中,那便大局可定!”
虞靜思聽的麵無表情,這些事情他都清楚,這位陳先生目前看來確實有真本事,隻是太愛顯擺。
“先生直說,咱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去夜台城方向,與你手下的將士合兵一處,拿下夜台,兵臨皇城之下!”
陳遠此話一出,虞靜思的瞳孔極速收縮,此計太過大膽,估計就連聶鳴傑都未必敢這樣指揮軍隊。
現在離開,怎麽能確保朝廷軍隊不會發現,又怎麽能肯定被發現後,夜台城已經攻下?
“這…是否太過冒險?”虞靜思有些猶豫,遲遲下不了決心。
倒不是因為他優柔寡斷,而是這個舉動太過冒險,這等同於在賭桌上一把橫推所有本錢。
輸贏都隻有這一把。
但賭桌上輸的隻是銀子,這要是輸了丟的就是命!
任誰都會三思而後行!
對於他的猶豫不決,陳遠早有預料,他將心中想好的計劃說了出來。
“殿下可留兩千軍在此,負責升火做飯,讓朝廷的軍隊看到炊煙,以此掩護大軍離開。”
“這隻是其一,還有第二步,等幾日後朝廷軍隊過山,將他們擒住,需讓這兩千甲士如實稟報,把殿下去夜台城,穿過飛鳴山,想攻下皇城的事,全部說給廖成龍聽。”
“屆時,他一定會方寸大亂,領著兵馬朝夜台城而去。”
“那時咱們估計已經快到了皇城,他疲於奔命,絕對馳援不及啊!”
聽完這縝密的計劃,虞靜思雙眼直放光,步步為營,仿佛在操控朝廷軍隊般,想讓對方做什麽就做什麽。
確實,如果不把廖成龍誘騙到夜台城去,在這泉州與劍州交界的地方,他可以更快的率領軍隊,迴援皇城。
但他隻要聽信錯誤消息,去了夜台城,來迴耽誤幾日,那結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想清楚這些後,虞靜思是徹底服了,他更加相信,眼前的人就是上天派來,助他成就霸業的人。
“先生大才,靜思佩服!”
接下來的事果然不出陳遠所料,廖成龍在遭遇埋伏後,不敢再次進攻,時間一拖再拖。
直到朝廷聽聞後,下了嚴旨,他才領兵出擊,但卻撲了個空。
朝廷軍隊攻過來時,這裏空空如也,留下來燒飯迷惑他們的兩千甲士,也四散開逃。
從抓到的甲士嘴裏得知,虞靜思去了夜台城,此刻的廖成龍先是錯愕,然後是驚慌失措。
他猛然想起,那夜進入他營帳內,相貌奇醜的人,也就是陳遠,所說過的話。
叛軍會去夜台,過飛鳴山,然後直逼皇城。
“那個醜八怪呢!!”
“將軍,你說的是誰?”身旁的副將滿臉疑惑。
“就是那晚穿進營帳中的人!”廖成龍不耐煩道。
過了許久,都沒找到陳遠的蹤跡,廖成龍此刻心亂如麻,他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辦了。
旋即詢問身旁的幾位副將,“你們說說,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當然是追去夜台,與叛軍決一死戰!”
“沒錯,陛下與朝廷可都看著呢,二十萬大軍若都不能解決叛軍,那咱們迴去還能好過?”
……
這些人說的群情激憤,但都還是接受不了,穩拿的軍功就這樣沒了。
這可是平步青雲,升官發財的機會,一個人,一輩子能有幾次這樣的機會?
隻有那位吳姓副將,在沉思過後,說出了不同的意見。
“既然咱們知道叛軍想要攻下皇城,此刻更應該率大軍迴援,入京勤王啊!”
這話立馬引得另外幾人不滿,紛紛出言怒懟,“吳副將這話是何意思,難道是絕對以將軍的文韜武略,以及泱泱二十萬大軍,會拿不下叛賊?”
“沒錯,如果去皇城等待,讓叛軍來到皇城下,你讓陛下與朝中的那些大人們怎麽看將軍,怎麽看我等?”
這一番話說出來,廖成龍心中再沒有絲毫猶豫,直接下令道:“去夜台城!”
“將軍!”吳副將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厲聲打斷。
“夠了,難道本將軍不會打仗,還用你吳副將教,要不要這將軍的位置也給你啊?!”
廖成龍的話徹底把人懟的啞口無言。
看著已經被調動前往夜台的軍隊,吳副將滿臉苦澀的搖了搖頭,隻能無奈的在心中感慨。
天要亡朝廷啊!!
就是這個決定,成了壓死現今朝廷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說陳遠成了這場戰爭,一錘定音的勝負手。
那麽廖成龍便成了當朝皇帝,以及他自己的掘墓人。
數次有力挽狂瀾,青史留名的機會擺在眼前,陳遠,吳副將的勸解,都被他拒之門外。
果然,好運不會永遠眷顧一個人!
困虎山的另一邊,虞靜思激動過後冷靜下來,望向身旁麵相醜陋的謀士,眼中再沒了輕視。
而是徹底的心悅誠服,也對那句人不可貌相有了具象的領悟。
“先生,咱們要如何,再次占住困虎山嗎?”
陳遠笑著擺了擺手,道:“不必,隻要咱們不做嚴密防備,廖成龍心中就會更加多疑,懷疑是不是又在埋伏他。”
“以他的性格,沒個四五日是不敢出兵的。”
“那咱們接下來該怎麽辦,就這樣等著?”虞靜思詢問下一步作戰計劃,見識過陳遠的謀略後,對他可謂是徹底信服。
“不,當然不坐以待斃,而是撤離這裏!”
“撤離?”虞靜思不解,如果走了,豈不是就放了空城,讓朝廷軍隊再無阻礙了?
“殿下起兵,不就是為了成為天下共主,去坐皇城中的那把椅子嗎?”陳遠臉上掛著笑意,語氣中頓生豪邁。
有才能者,最渴望的就是有用武之地,虞靜思就是讓他能一展才華的人。
而現在正是最好的表現時機。
陳遠繼續說道:“既然想做龍椅,那一切的戰鬥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一場仗,是皇城下的場,隻要殿下能成功打進皇城,坐在金殿中,那便大局可定!”
虞靜思聽的麵無表情,這些事情他都清楚,這位陳先生目前看來確實有真本事,隻是太愛顯擺。
“先生直說,咱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去夜台城方向,與你手下的將士合兵一處,拿下夜台,兵臨皇城之下!”
陳遠此話一出,虞靜思的瞳孔極速收縮,此計太過大膽,估計就連聶鳴傑都未必敢這樣指揮軍隊。
現在離開,怎麽能確保朝廷軍隊不會發現,又怎麽能肯定被發現後,夜台城已經攻下?
“這…是否太過冒險?”虞靜思有些猶豫,遲遲下不了決心。
倒不是因為他優柔寡斷,而是這個舉動太過冒險,這等同於在賭桌上一把橫推所有本錢。
輸贏都隻有這一把。
但賭桌上輸的隻是銀子,這要是輸了丟的就是命!
任誰都會三思而後行!
對於他的猶豫不決,陳遠早有預料,他將心中想好的計劃說了出來。
“殿下可留兩千軍在此,負責升火做飯,讓朝廷的軍隊看到炊煙,以此掩護大軍離開。”
“這隻是其一,還有第二步,等幾日後朝廷軍隊過山,將他們擒住,需讓這兩千甲士如實稟報,把殿下去夜台城,穿過飛鳴山,想攻下皇城的事,全部說給廖成龍聽。”
“屆時,他一定會方寸大亂,領著兵馬朝夜台城而去。”
“那時咱們估計已經快到了皇城,他疲於奔命,絕對馳援不及啊!”
聽完這縝密的計劃,虞靜思雙眼直放光,步步為營,仿佛在操控朝廷軍隊般,想讓對方做什麽就做什麽。
確實,如果不把廖成龍誘騙到夜台城去,在這泉州與劍州交界的地方,他可以更快的率領軍隊,迴援皇城。
但他隻要聽信錯誤消息,去了夜台城,來迴耽誤幾日,那結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想清楚這些後,虞靜思是徹底服了,他更加相信,眼前的人就是上天派來,助他成就霸業的人。
“先生大才,靜思佩服!”
接下來的事果然不出陳遠所料,廖成龍在遭遇埋伏後,不敢再次進攻,時間一拖再拖。
直到朝廷聽聞後,下了嚴旨,他才領兵出擊,但卻撲了個空。
朝廷軍隊攻過來時,這裏空空如也,留下來燒飯迷惑他們的兩千甲士,也四散開逃。
從抓到的甲士嘴裏得知,虞靜思去了夜台城,此刻的廖成龍先是錯愕,然後是驚慌失措。
他猛然想起,那夜進入他營帳內,相貌奇醜的人,也就是陳遠,所說過的話。
叛軍會去夜台,過飛鳴山,然後直逼皇城。
“那個醜八怪呢!!”
“將軍,你說的是誰?”身旁的副將滿臉疑惑。
“就是那晚穿進營帳中的人!”廖成龍不耐煩道。
過了許久,都沒找到陳遠的蹤跡,廖成龍此刻心亂如麻,他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辦了。
旋即詢問身旁的幾位副將,“你們說說,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當然是追去夜台,與叛軍決一死戰!”
“沒錯,陛下與朝廷可都看著呢,二十萬大軍若都不能解決叛軍,那咱們迴去還能好過?”
……
這些人說的群情激憤,但都還是接受不了,穩拿的軍功就這樣沒了。
這可是平步青雲,升官發財的機會,一個人,一輩子能有幾次這樣的機會?
隻有那位吳姓副將,在沉思過後,說出了不同的意見。
“既然咱們知道叛軍想要攻下皇城,此刻更應該率大軍迴援,入京勤王啊!”
這話立馬引得另外幾人不滿,紛紛出言怒懟,“吳副將這話是何意思,難道是絕對以將軍的文韜武略,以及泱泱二十萬大軍,會拿不下叛賊?”
“沒錯,如果去皇城等待,讓叛軍來到皇城下,你讓陛下與朝中的那些大人們怎麽看將軍,怎麽看我等?”
這一番話說出來,廖成龍心中再沒有絲毫猶豫,直接下令道:“去夜台城!”
“將軍!”吳副將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厲聲打斷。
“夠了,難道本將軍不會打仗,還用你吳副將教,要不要這將軍的位置也給你啊?!”
廖成龍的話徹底把人懟的啞口無言。
看著已經被調動前往夜台的軍隊,吳副將滿臉苦澀的搖了搖頭,隻能無奈的在心中感慨。
天要亡朝廷啊!!
就是這個決定,成了壓死現今朝廷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說陳遠成了這場戰爭,一錘定音的勝負手。
那麽廖成龍便成了當朝皇帝,以及他自己的掘墓人。
數次有力挽狂瀾,青史留名的機會擺在眼前,陳遠,吳副將的勸解,都被他拒之門外。
果然,好運不會永遠眷顧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