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隆十六年 九月初二


    楊起換下火鳳燎原甲,穿上赤紅團蟒袍,進入議事廳內,坐在上首,緊隨其後的是馮唐曹正淳賈璉趙昀南宮策等人,眾人落座。


    “各位,如今河南已經平定,咱們是時候商量商量下一步如何進軍山東了?”秦王楊起緩緩說道。


    馮唐環顧眾人,眾人皆沉默不語,於是問道,“王爺可是已有對策?”


    楊起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緩緩開口,“是有一點初步的想法,河南與山東布政司接壤的府縣就隻有開封府及彰德府,


    本王有意兵分兩路,一路出開封府東部進入兗(yan)州府,一路出彰德府入東昌府,山東被陳德安發展多年,咱們不能掉以輕心,小心一些總是好的!”


    楊起放下茶杯,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見眾人都在等著他下令,


    於是繼續說道:“如今開封府內算上四萬俘虜共有十六萬大軍,八萬步兵、五萬騎兵、兩萬弓箭手、一萬後勤兵。


    本王打算,東路軍由我親自率領,出兵十萬,其中步兵五萬,騎兵三萬,弓箭手一萬,後勤兵一萬。目標是從開封府東部進入兗州府。


    兗州府乃山東要地,陳德安在此經營多年,兵力必然不少,此路任務艱巨,需速戰速決,打亂敵軍部署。”


    眾人微微點頭,楊起的威名他們自然信服,由他親自率領東路軍,勝算大增。


    “東路軍的將領安排,曹正淳,本王命你為先鋒官,帶領一萬騎兵先行出發,打探兗州府敵軍虛實,為大軍開路。


    你素有勇力,且心思細膩,此任務交給你,本王放心。”


    曹正淳起身,抱拳朗聲道:“王爺放心,老夫定不辱使命!”


    “賈璉,你領兩萬步兵與五千弓箭手,作為中軍,緊跟先鋒之後。遇到敵軍阻攔,不可冒進,穩紮穩打,與先鋒相互唿應。”


    賈璉連忙起身應道:“是,王爺!”


    “南宮策,你率一萬騎兵與一萬後勤兵,押後糧草輜重。有龐穀助你一臂之力,應該無妨!


    糧草乃大軍命脈,務必保證萬無一失。若有敵軍劫糧,全力擊退。”


    南宮策拱手道:“王爺放心,糧草之事,末將必定全力以赴。”


    安排完東路軍,楊起看向眾人,接著說道:“西路軍由馮唐將軍率領,出兵六萬。


    步兵三萬,騎兵兩萬,弓箭手一萬。從彰德府進入東昌府。東昌府雖不比兗州府,


    但敵軍防守也不容小覷。馮將軍經驗豐富,本王相信你定能有所建樹。”


    馮唐起身,恭敬道:“王爺信任,末將定當竭盡全力。”


    “趙昀,你為西路軍先鋒,帶領五千騎兵,快速突進,摸清東昌府敵軍布防。


    你作戰勇猛,此次先鋒任務,望你能立下頭功。”


    趙昀興奮地起身,大聲道:“王爺放心,末將定要讓敵軍知道我趙昀的厲害!”


    “西路軍其餘將領,聽從馮將軍調遣,務必緊密配合,不得有誤。”眾人齊聲應諾。


    “此次進軍山東,我們不僅要攻城略地,還要注意收攏民心。


    山東百姓被陳德安壓迫已久,咱們要讓他們看到,我軍是仁義之師。


    每到一處,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嚴禁士兵擾民。違令者,軍法處置!”楊起神色嚴肅地說道。


    眾人深知民心的重要性,紛紛表示牢記王爺教誨。


    “另外,敵軍必然會有探子在附近活動,咱們要做好情報工作。


    曹正淳、趙昀,你們作為先鋒,行軍途中要多派斥候,密切關注敵軍動向。一旦有風吹草動,立刻迴報。”楊起又叮囑道。


    “是!”二人齊聲迴應。


    “還有,山東地形複雜,咱們對當地情況了解有限。各位將軍在行軍過程中,要多與當地百姓交流,獲取有用信息。


    切不可盲目自大,輕視敵軍。”楊起目光炯炯,掃視眾人。


    “王爺高見,末將等謹遵王爺吩咐。”眾人異口同聲道。


    “好,既然計劃已定,各位將軍即刻迴去準備。三日後,準時出兵!”楊起站起身來,大手一揮,氣勢磅礴。


    眾人紛紛起身,抱拳行禮,然後有序退出議事廳。各自迴營,緊張而有序地籌備著即將到來的戰事。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開封府內的大軍營地一片忙碌景象。


    士兵們擦拭兵器、喂飽戰馬、檢查糧草輜重。將領們則反複研究地圖,商討戰術。


    整個大軍都沉浸在一種緊張而又充滿鬥誌的氛圍之中,他們都期待著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能夠一舉平定山東,


    立下赫赫戰功,為大周朝的穩定和繁榮添磚加瓦。而楊起與馮唐等將領,更是日夜操勞,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萬無一失,


    他們深知,此次進軍山東,關乎著整個戰局的走向,不容有絲毫差錯。


    ……


    昌隆十六年 九月初五


    楊起留下法秦和萬餘府兵,鎮守開封府!


    並且允許法秦自行招募兩萬新軍訓練後,開始按照三天前的計劃出征。


    清晨,陽光灑在大軍營帳上,映照得軍旗獵獵作響。


    楊起騎在火龍駒上,內著赤紅團蟒袍,外穿火鳳燎原甲 ,披黑色披風,神色堅毅。


    他望著整齊排列的東路大軍,高聲喊道:“將士們,今日我們出征山東,為的是天下百姓,為的是我朝太平!大家要奮勇殺敵,建功立業!”


    “殺!殺!殺!”十萬大軍齊聲高唿,聲震四野。


    曹正淳一馬當先,帶領一萬先鋒騎兵如疾風般奔向前方。馬蹄揚起陣陣塵土,他們日夜兼程,很快便抵達了兗州府邊境的一座縣城。


    這座縣城城牆不算高大,但敵軍防守嚴密。曹正淳觀察地形後,決定趁夜攻城。


    夜晚,月色朦朧,先鋒軍悄悄靠近城牆。曹正淳一聲令下,數十名士兵扛著雲梯迅速衝向城牆。


    城牆上的敵軍發現後,立刻放箭。一時間,箭如雨下,但先鋒軍士兵毫不畏懼,頂著箭雨將雲梯架好。


    一名年輕的士兵身手敏捷,率先爬上雲梯。剛到城牆邊,就被一名敵軍用長槍刺中肩膀,但他咬著牙,用刀砍斷長槍,繼續攀爬。


    其他士兵見狀,士氣大振,紛紛湧上雲梯。曹正淳見時機成熟,帶領騎兵在城下呐喊助威。最終,先鋒軍成功登上城牆,與敵軍展開激烈的肉搏戰。


    經過一番苦戰,先鋒軍打開城門,後續大軍如潮水般湧入縣城。天亮時,這座縣城已被東路軍拿下。


    與此同時,西路軍在馮唐的帶領下,也抵達了東昌府的一座縣城。趙昀帶領五千先鋒騎兵同樣趁著夜色發動突襲。


    他們來到城牆下,趙昀命令士兵們用投石車向城牆上發射石塊。


    巨大的石塊唿嘯著砸向城牆,城牆上的敵軍被砸得慌亂不已。趁著敵軍混亂之際,騎兵們下馬,與步兵一起抬著雲梯衝向城牆。


    敵軍開始用熱油潑向城下的士兵,不少士兵被燙傷,但他們依然沒有退縮。


    趙昀親自帶領一隊精銳士兵,從一處防守薄弱的地方攀爬雲梯。


    他揮舞著手中的龍膽槍,刺死了數名敵軍,終於登上城牆。


    在他的帶領下,先鋒軍迅速控製了城門。隨後,馮唐率領的大軍順利進城,這座縣城也落入西路軍手中。


    接下來的幾日,東西路大軍勢如破竹。東路軍在楊起的指揮下,每到一座縣城,都采取靈活的戰術。


    遇到敵軍頑強抵抗時,就先用弓箭手壓製,再派步兵攻城。騎兵則負責迂迴包抄,切斷敵軍的退路。


    而西路軍在馮唐的帶領下,充分利用當地百姓提供的情報,避開敵軍的陷阱。在攻打一座縣城時,他們得知縣城後方有一條小路可以直通城內。


    於是,趙昀帶領一小隊騎兵從小路潛入,打開城門,與城外大軍裏應外合,輕鬆拿下縣城。


    不過五日,東西路大軍皆取得不錯的戰果,各拿下了四五座縣城。東路軍所到之處,百姓們夾道歡迎,紛紛送來糧草。


    楊起下令,將部分糧草分給百姓,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百姓們對東路軍感恩戴德,主動為大軍提供情報,協助大軍作戰。


    西路軍這邊,馮唐也注重安撫百姓。每占領一座縣城,就張貼告示,表明大軍是為了推翻陳德安的暴政,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百姓們看到西路軍紀律嚴明,不擾民,紛紛支持他們。


    在東西路大軍的迅猛攻勢下,山東的局勢逐漸被楊起一方掌控。


    而這一係列的勝利,也讓大軍士氣高昂,他們堅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徹底平定山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戟戰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揮毫繪紅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揮毫繪紅塵並收藏執戟戰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