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林家站隊(捉蟲)
(紅樓同人)紅樓踏實人生 作者:蘅皋向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家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賈敏也隻是和林暘感慨一下,賈敏雖是內宅婦人,可是許知府的行事她也略有耳聞,被秋後問斬倒也不虧,隻是可憐那許夫人和許姑娘了,賈敏念著和許夫人相識一場,暗中派人去探看許姑娘,那許姑娘已經帶發出家了,許夫人將一切都料理很妥善,賈敏便放下心來。
而林暘卻敏感的察覺出來,父親和楊先生之間鬧別扭了,以往父親下衙迴家和他們吃過晚飯之後,總會時不時去找楊先生,喝酒品茶,談書論畫。可是最近一段時間父親便不在去了。
林暘去找了林海,待林暘拐彎抹角的說出來意,林海倒是開門見山,道:“許家的事情,是為父的手筆。”
林暘有些錯愕,他沒想到是林海出手。
“許鄂之人才華倒是有的,隻是為人驕逸自恣,縱容手下賣官鬻爵,魚肉鄉裏。他一個妾的兄弟打著他的名號要強賣人家土地還要搶占人家姑娘。你迴來那日,苦主告到我麵前,我便出手彈劾許鄂。”
林暘還是有些疑惑,這和楊先生置氣有什麽聯係。
“那苦主是楊子期安排的,也是他讓苦主在我外出那日在路上攔住我,否則怎麽會那麽巧,我和楊子期外出春遊一日就能讓苦主碰到。”
林暘為自家先生辯解:“先生也是好心,不忍那苦主走投無路,知道父親為人剛正不阿,定會那苦主做主的。”
“你別誇他了,我倒是不生氣他為苦主做主,遇見這樣的事,我怎麽也會秉公處理,給苦主一個交代。我生氣的是他在算計我。你以為這隻是一個苦主喊冤的事情麽?”林海表情有些冷峻。“許鄂那個人心思狹隘宜記仇,苦主當街喊冤,把事情鬧大,即便我什麽也不做,許鄂也會記恨於我,為了我自己,我也得把許鄂彈劾下來,而且我手裏握著許鄂的一些證據,也能把他彈劾下來。”
林暘有些疑惑,“先生這樣做雖然是算計父親出手,可也沒有做錯什麽。”林暘還是覺得其中有什麽讓他忽略過去的。
林海歎了口氣,道:“你可知道許鄂是誰的人?他是五皇子的人。五皇子正準備舉薦他為參政。”
林暘在腦中過了一遍,楊先生借父親的手除掉五皇子的人,“楊先生是和五皇子有糾葛麽?他此舉可是讓父親得罪了五皇子。”
可是,林暘腦中突然想起什麽,對林海道:“不對,父親,我記得我迴來那日母親去看望許夫人,許夫人正送許姑娘走,想來是早已經知道許
知府要壞事了,可是那日父親才剛見到苦主,還未彈劾許知府。”時間對不上。
林海坐在燈旁,整個人也沒了往日的精神,多了些許滄桑,聽到兒子的話,他有些欣慰,對林暘道:“這才是楊子期真正的目的,許鄂在開封任職的時候就貪墨了修河的銀子,且偷工減料使得黃河決堤,因五皇子的緣故,僥幸逃過一劫,來揚州就職,誰知被七皇子查戶部舊賬時發現,早在苦主見我那日,七皇子便彈劾了許鄂,皇上正準備處置許鄂,又接到我彈劾的折子。”
林暘這才明白過來:“先生讓外人以為父親已經投靠了七皇子,或者是讓父親投靠七皇子。”
林海道:“子期和我一同長大,知道我即便我知道會落入今天這個境地也會彈劾許鄂的,算準了為父的脾氣。可是子期這個人。”林海頓了頓“子期自小聰明過人,讀過很多書,知道很多事,上有皇上太後楊皇後的寵愛,下有楊家捧著,他便變得驕傲自負而看輕一切禮儀道德,做事隨心所欲。可是後來楊皇後和太子歿了,楊家也半歸隱起來,子期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做事卻更加毫無忌憚,他性子執拗,不許旁人與他相駁。就像這次,他看好七皇子,我卻不願意參合進去,他便設計讓我參合進去。”
“先生日日教導我詩書,也不是那激進莽撞之人,怎麽會早早投靠皇子呢。他也告誡過我,不可輕易參合進奪嫡之事,哪怕日後因做純臣而不得重用也不可輕易投靠皇子。”
“早在子期來揚州的時候,我們便談過,我們的意思都是靜觀其變,可是前段日子,楊希接到福建來信,他那嫁給東平郡王為王妃的胞姐病重,東平郡王不但不讓人給王妃看病,更打算迎娶新婦,新婦是五皇子妃的遠方表妹。幸好,子期的外甥及時請迴了太妃,這才救得王妃一命。子期得知此事內心激憤,便投靠七皇子。”
“父親,事已至此,父親有什麽打算。”林暘問道,他們林家在外人眼中,已經上了七皇子的賊船,要麽下來得罪七皇子,要麽就一條路走到底。隻是父親是皇帝的心腹,這樣一來,七皇子與父親在皇上麵前都討不了好的,林暘有些埋怨自己先生做事不謹慎。
“你怎麽看?”林海打斷林暘所想,問道。
“我,父親,你是皇上一手提拔起來,且委以重任,可是這樣一來,皇上會以為他親手提拔的心腹和他的兒子勾結在一起,您定會受到皇上的厭棄,父親當務之急是讓皇上知道您還是他的心腹,與各位皇子之間都是清白的。”至於皇上怎麽看
待七皇子,就讓自己先生操心去吧。
林海有些欣慰的點點頭,“為父已經打算好了,既然彈劾一個人,不如多彈劾幾個。”林海補充一句:“是七皇子的人。”
林暘道:“父親這樣做,是讓皇上知道您和七皇子也不和,隻是,會不會得罪七皇子。”已經得罪了一個皇子,在得罪一個皇子,真是處境不妙啊。
“你太小瞧七皇子了,他若是小肚雞腸的人,你楊先生也瞧不上他。”林海淡淡的來了一句。
林暘卻突然秒懂什麽,他跳起來,激動的道:“父親。”林海看了他一眼,林暘把到嘴邊的話,收了迴去,一些事情心領神會就可,不必說破。
林暘從林海那裏出來,又順道去了一趟楊希那裏,楊希正懶洋洋的躺在院子裏的藤椅上看星星,見他來了,眼皮子也沒抬:“你來啦,都知道啦。”
“是,我都知道了。”
“你父親這個人,說好聽點事小心謹慎,說難聽點是膽小怕事,非要別人推一把才行。”看來楊希也是氣狠了,當著他這個做兒子的麵非議起林海來。林暘子心裏吐槽著,他父親少年父喪,無族人幫扶一個人忐忑而行多年,而楊先生您呢早年就是京中的小霸王,兩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性格自然不一樣。
楊希又道:“你以後該怎麽樣還怎麽樣,知道了埋在心裏就是了。”楊希的話有些含糊,林暘卻明白,雙方隻是心照不宣,明麵上還是涇渭分明。
林暘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時局已經至此了。”難道真到了林家真要做選擇的地步。
“對。”楊希迴答隻有一個字,楊希自有知道京中消息的途徑。
林暘陪坐在一邊默然無語。
過了幾日,林暘得知,父親彈劾了七皇子的人,皇上很痛快的把人給擼了,七皇子彈劾父親僭越職權的折子,皇上卻留中不發,還口頭嘉獎了林海一番。又有閩浙總督姚中行的妻子帶著其子女北上祭祖,路經揚州,賈敏帶著林暘和黛玉前去拜訪一番。
姚中行的妻子年逾五十,這次主要是帶著嫡長孫及其嫡長孫媳迴鄉祭祖,不過,林暘知道內閣的於閣老病重,皇上有意調姚中行入京入閣,姚中行的夫人借著祭祖的名義北上一是探探消息二是處理一些東西。
姚中行是皇上心腹中的心腹,姚中行的夫人特意在揚州停留,未嚐不是在試探林家,摸清林家的底細,林家上下自然十分重視,林海不方便出麵,重任就放在
賈敏和林暘身上了,要了無痕跡的通過姚家的人向聖上表忠心。
林暘事先也打探過姚中行的嫡長孫姚景行,雖然大多是說他為人寬厚老實,平日裏訥言敏行,醉心學問,不理世事。可是能讓姚中行這個老狐狸越過嫡長子去栽培的嫡長孫怎麽會是寬厚老實的人呢。不過,他既然在外的名聲是喜好讀書,想來林暘和他談論詩書便可以。
姚景行確實長著一張憨厚老實、君子端方的臉,不過越是老實的人越會扮豬吃老虎,見了麵,知道林暘是院試的案首,便拉著林暘討論學問起來了。期間,姚景行倒是試探幾句,不過林暘仗著自己年紀還小,裝作聽不懂,隻往學問上扯。姚景行見狀也不在試探,就專心和林暘談起學問來,事後卻對祖母說,林暘要麽是天真無邪沒心機的大傻子,要麽是滑不留手心思狡黠的小狐狸。
林暘見到賈敏麵露微微喜色,知道目的已經達到,便厚著臉皮和賈敏、黛玉一同坐在馬車上,對賈敏撒嬌道:“母親,我和姚兄談了一上午的學問,腦袋都要炸了,我要迴去吃好吃的。”說著便像小孩子一樣扯著賈敏的衣袖,黛玉也學著哥哥的樣子,扯著賈敏另一邊的衣袖,奶聲奶氣:“要吃好吃的。”
賈敏好笑的拍下兒子的手,“多大人了還撒嬌,玉兒也有學有樣。”黛玉聽到母親提到自己的名字,卻不明白是什麽意思,一雙大眼睛忽閃閃的看著賈敏,林暘笑著抱過黛玉:“晏晏這是和我親呢,晏晏要吃什麽好吃的呀?”
黛玉的眼睛亮起來:“要吃點心。”說著便掰著手指算起來:“馬蹄糕,雲片糕,榛子酥……”黛玉這一世並不像書中說的那樣體弱多病,在吃食方麵也無什麽禁忌,胃口也好,和林暘一樣喜歡吃點心,賈敏卻不許她多吃,一則怕耽誤她正經飲食,二則怕沾上饞字,因此每日都是定量。林暘自是知道賈敏的用意,可是為了黛玉好,自然堅定不移的支持賈敏,可惜每次都在妹妹的撒嬌下敗下陣來,但又做不了賈敏的主,最後還是食言了,在黛玉麵前簽了一係列不平等條約。
賈敏在一邊含笑看著兒子女兒說笑,見到林暘尷尬的摸樣也不解圍,似笑非笑道:“玉兒隻和你哥哥要便是,你哥哥自然會給你弄出來。”
黛玉聞言便眼含期待的看著林暘,林暘不忍心妹妹失望,可是在林家沒有賈敏的允許,任何人是不能私自給黛玉點心的,林暘自然也不敢偷偷給黛玉,隻能眼巴巴的看著賈敏:“母親~”
賈敏見兒子可憐巴巴的摸樣,也不好一直逗他,
道:“今日可以每樣多吃一塊。”林暘和黛玉皆喜笑顏開,賈敏忍不住對林暘道:“你也不能事事都依著她,若是你做不到,不丟了你做哥哥的威嚴。”
林暘這邊卻把黛玉逗得咯咯笑:“我才不做什麽威嚴的哥哥呢。”又笑聲對賈敏道:“父親做嚴父做習慣了,還偷偷問我怎麽在黛玉麵前不那麽嚴肅來著,生怕黛玉不和他親近。”賈敏聞言笑起來。
林暘看著賈敏和黛玉的笑顏,心裏也覺得愉悅萬分,嘴角也忍不住勾起來。
而林暘卻敏感的察覺出來,父親和楊先生之間鬧別扭了,以往父親下衙迴家和他們吃過晚飯之後,總會時不時去找楊先生,喝酒品茶,談書論畫。可是最近一段時間父親便不在去了。
林暘去找了林海,待林暘拐彎抹角的說出來意,林海倒是開門見山,道:“許家的事情,是為父的手筆。”
林暘有些錯愕,他沒想到是林海出手。
“許鄂之人才華倒是有的,隻是為人驕逸自恣,縱容手下賣官鬻爵,魚肉鄉裏。他一個妾的兄弟打著他的名號要強賣人家土地還要搶占人家姑娘。你迴來那日,苦主告到我麵前,我便出手彈劾許鄂。”
林暘還是有些疑惑,這和楊先生置氣有什麽聯係。
“那苦主是楊子期安排的,也是他讓苦主在我外出那日在路上攔住我,否則怎麽會那麽巧,我和楊子期外出春遊一日就能讓苦主碰到。”
林暘為自家先生辯解:“先生也是好心,不忍那苦主走投無路,知道父親為人剛正不阿,定會那苦主做主的。”
“你別誇他了,我倒是不生氣他為苦主做主,遇見這樣的事,我怎麽也會秉公處理,給苦主一個交代。我生氣的是他在算計我。你以為這隻是一個苦主喊冤的事情麽?”林海表情有些冷峻。“許鄂那個人心思狹隘宜記仇,苦主當街喊冤,把事情鬧大,即便我什麽也不做,許鄂也會記恨於我,為了我自己,我也得把許鄂彈劾下來,而且我手裏握著許鄂的一些證據,也能把他彈劾下來。”
林暘有些疑惑,“先生這樣做雖然是算計父親出手,可也沒有做錯什麽。”林暘還是覺得其中有什麽讓他忽略過去的。
林海歎了口氣,道:“你可知道許鄂是誰的人?他是五皇子的人。五皇子正準備舉薦他為參政。”
林暘在腦中過了一遍,楊先生借父親的手除掉五皇子的人,“楊先生是和五皇子有糾葛麽?他此舉可是讓父親得罪了五皇子。”
可是,林暘腦中突然想起什麽,對林海道:“不對,父親,我記得我迴來那日母親去看望許夫人,許夫人正送許姑娘走,想來是早已經知道許
知府要壞事了,可是那日父親才剛見到苦主,還未彈劾許知府。”時間對不上。
林海坐在燈旁,整個人也沒了往日的精神,多了些許滄桑,聽到兒子的話,他有些欣慰,對林暘道:“這才是楊子期真正的目的,許鄂在開封任職的時候就貪墨了修河的銀子,且偷工減料使得黃河決堤,因五皇子的緣故,僥幸逃過一劫,來揚州就職,誰知被七皇子查戶部舊賬時發現,早在苦主見我那日,七皇子便彈劾了許鄂,皇上正準備處置許鄂,又接到我彈劾的折子。”
林暘這才明白過來:“先生讓外人以為父親已經投靠了七皇子,或者是讓父親投靠七皇子。”
林海道:“子期和我一同長大,知道我即便我知道會落入今天這個境地也會彈劾許鄂的,算準了為父的脾氣。可是子期這個人。”林海頓了頓“子期自小聰明過人,讀過很多書,知道很多事,上有皇上太後楊皇後的寵愛,下有楊家捧著,他便變得驕傲自負而看輕一切禮儀道德,做事隨心所欲。可是後來楊皇後和太子歿了,楊家也半歸隱起來,子期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做事卻更加毫無忌憚,他性子執拗,不許旁人與他相駁。就像這次,他看好七皇子,我卻不願意參合進去,他便設計讓我參合進去。”
“先生日日教導我詩書,也不是那激進莽撞之人,怎麽會早早投靠皇子呢。他也告誡過我,不可輕易參合進奪嫡之事,哪怕日後因做純臣而不得重用也不可輕易投靠皇子。”
“早在子期來揚州的時候,我們便談過,我們的意思都是靜觀其變,可是前段日子,楊希接到福建來信,他那嫁給東平郡王為王妃的胞姐病重,東平郡王不但不讓人給王妃看病,更打算迎娶新婦,新婦是五皇子妃的遠方表妹。幸好,子期的外甥及時請迴了太妃,這才救得王妃一命。子期得知此事內心激憤,便投靠七皇子。”
“父親,事已至此,父親有什麽打算。”林暘問道,他們林家在外人眼中,已經上了七皇子的賊船,要麽下來得罪七皇子,要麽就一條路走到底。隻是父親是皇帝的心腹,這樣一來,七皇子與父親在皇上麵前都討不了好的,林暘有些埋怨自己先生做事不謹慎。
“你怎麽看?”林海打斷林暘所想,問道。
“我,父親,你是皇上一手提拔起來,且委以重任,可是這樣一來,皇上會以為他親手提拔的心腹和他的兒子勾結在一起,您定會受到皇上的厭棄,父親當務之急是讓皇上知道您還是他的心腹,與各位皇子之間都是清白的。”至於皇上怎麽看
待七皇子,就讓自己先生操心去吧。
林海有些欣慰的點點頭,“為父已經打算好了,既然彈劾一個人,不如多彈劾幾個。”林海補充一句:“是七皇子的人。”
林暘道:“父親這樣做,是讓皇上知道您和七皇子也不和,隻是,會不會得罪七皇子。”已經得罪了一個皇子,在得罪一個皇子,真是處境不妙啊。
“你太小瞧七皇子了,他若是小肚雞腸的人,你楊先生也瞧不上他。”林海淡淡的來了一句。
林暘卻突然秒懂什麽,他跳起來,激動的道:“父親。”林海看了他一眼,林暘把到嘴邊的話,收了迴去,一些事情心領神會就可,不必說破。
林暘從林海那裏出來,又順道去了一趟楊希那裏,楊希正懶洋洋的躺在院子裏的藤椅上看星星,見他來了,眼皮子也沒抬:“你來啦,都知道啦。”
“是,我都知道了。”
“你父親這個人,說好聽點事小心謹慎,說難聽點是膽小怕事,非要別人推一把才行。”看來楊希也是氣狠了,當著他這個做兒子的麵非議起林海來。林暘子心裏吐槽著,他父親少年父喪,無族人幫扶一個人忐忑而行多年,而楊先生您呢早年就是京中的小霸王,兩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性格自然不一樣。
楊希又道:“你以後該怎麽樣還怎麽樣,知道了埋在心裏就是了。”楊希的話有些含糊,林暘卻明白,雙方隻是心照不宣,明麵上還是涇渭分明。
林暘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時局已經至此了。”難道真到了林家真要做選擇的地步。
“對。”楊希迴答隻有一個字,楊希自有知道京中消息的途徑。
林暘陪坐在一邊默然無語。
過了幾日,林暘得知,父親彈劾了七皇子的人,皇上很痛快的把人給擼了,七皇子彈劾父親僭越職權的折子,皇上卻留中不發,還口頭嘉獎了林海一番。又有閩浙總督姚中行的妻子帶著其子女北上祭祖,路經揚州,賈敏帶著林暘和黛玉前去拜訪一番。
姚中行的妻子年逾五十,這次主要是帶著嫡長孫及其嫡長孫媳迴鄉祭祖,不過,林暘知道內閣的於閣老病重,皇上有意調姚中行入京入閣,姚中行的夫人借著祭祖的名義北上一是探探消息二是處理一些東西。
姚中行是皇上心腹中的心腹,姚中行的夫人特意在揚州停留,未嚐不是在試探林家,摸清林家的底細,林家上下自然十分重視,林海不方便出麵,重任就放在
賈敏和林暘身上了,要了無痕跡的通過姚家的人向聖上表忠心。
林暘事先也打探過姚中行的嫡長孫姚景行,雖然大多是說他為人寬厚老實,平日裏訥言敏行,醉心學問,不理世事。可是能讓姚中行這個老狐狸越過嫡長子去栽培的嫡長孫怎麽會是寬厚老實的人呢。不過,他既然在外的名聲是喜好讀書,想來林暘和他談論詩書便可以。
姚景行確實長著一張憨厚老實、君子端方的臉,不過越是老實的人越會扮豬吃老虎,見了麵,知道林暘是院試的案首,便拉著林暘討論學問起來了。期間,姚景行倒是試探幾句,不過林暘仗著自己年紀還小,裝作聽不懂,隻往學問上扯。姚景行見狀也不在試探,就專心和林暘談起學問來,事後卻對祖母說,林暘要麽是天真無邪沒心機的大傻子,要麽是滑不留手心思狡黠的小狐狸。
林暘見到賈敏麵露微微喜色,知道目的已經達到,便厚著臉皮和賈敏、黛玉一同坐在馬車上,對賈敏撒嬌道:“母親,我和姚兄談了一上午的學問,腦袋都要炸了,我要迴去吃好吃的。”說著便像小孩子一樣扯著賈敏的衣袖,黛玉也學著哥哥的樣子,扯著賈敏另一邊的衣袖,奶聲奶氣:“要吃好吃的。”
賈敏好笑的拍下兒子的手,“多大人了還撒嬌,玉兒也有學有樣。”黛玉聽到母親提到自己的名字,卻不明白是什麽意思,一雙大眼睛忽閃閃的看著賈敏,林暘笑著抱過黛玉:“晏晏這是和我親呢,晏晏要吃什麽好吃的呀?”
黛玉的眼睛亮起來:“要吃點心。”說著便掰著手指算起來:“馬蹄糕,雲片糕,榛子酥……”黛玉這一世並不像書中說的那樣體弱多病,在吃食方麵也無什麽禁忌,胃口也好,和林暘一樣喜歡吃點心,賈敏卻不許她多吃,一則怕耽誤她正經飲食,二則怕沾上饞字,因此每日都是定量。林暘自是知道賈敏的用意,可是為了黛玉好,自然堅定不移的支持賈敏,可惜每次都在妹妹的撒嬌下敗下陣來,但又做不了賈敏的主,最後還是食言了,在黛玉麵前簽了一係列不平等條約。
賈敏在一邊含笑看著兒子女兒說笑,見到林暘尷尬的摸樣也不解圍,似笑非笑道:“玉兒隻和你哥哥要便是,你哥哥自然會給你弄出來。”
黛玉聞言便眼含期待的看著林暘,林暘不忍心妹妹失望,可是在林家沒有賈敏的允許,任何人是不能私自給黛玉點心的,林暘自然也不敢偷偷給黛玉,隻能眼巴巴的看著賈敏:“母親~”
賈敏見兒子可憐巴巴的摸樣,也不好一直逗他,
道:“今日可以每樣多吃一塊。”林暘和黛玉皆喜笑顏開,賈敏忍不住對林暘道:“你也不能事事都依著她,若是你做不到,不丟了你做哥哥的威嚴。”
林暘這邊卻把黛玉逗得咯咯笑:“我才不做什麽威嚴的哥哥呢。”又笑聲對賈敏道:“父親做嚴父做習慣了,還偷偷問我怎麽在黛玉麵前不那麽嚴肅來著,生怕黛玉不和他親近。”賈敏聞言笑起來。
林暘看著賈敏和黛玉的笑顏,心裏也覺得愉悅萬分,嘴角也忍不住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