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來終覺淺 隻有實踐要躬行
話說,這幾個人逃到了白蛇嶺上,一時擺脫了追兵,遂相互依偎著,吃幹糧打尖。
獵戶卻隻顧著一時口快,講起了一番當地的傳說,卻全然不顧前路的兇險,直到幾個人都被他領入了虎口,方才知覺這風雨飄搖的大清朝,早已不負上邦大國之稱,而是變得千瘡百孔了。
其實,說起這個九轎村倒還真有些來曆,不過就是不大光彩,閑人難以開口罷了。
相傳很多年以前,村中有個豆腐房主,姓潘,大家夥兒都他叫潘豆腐。
這個人倒也老實巴交,可就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貪財。
平日裏掙得幾個銀錢,都恨不能掰成兩半兒來花,買了一條鹹魚也要吃上半個來月,即便如此依舊絞盡腦汁,想盡了辦法,各處去撈錢。
要說就這麽一個慳吝之徒,老天爺那是肯定不喜歡的,可他卻偏偏生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大閨女。
他的老伴兒死的早,就隻有這父女倆相依為命,他給自家女兒起了個名字,叫潘月兒,小名兒叫仟仟。
姑娘一天天長大了,休看這潘豆腐吝嗇,可他對自家閨女那是舍得花錢的,每天都把姑娘捯飭的花枝招展,別提多水靈了。
這閨女大了,那就得說個人家兒啊,於是這潘豆腐就拖出了媒人,四鄉八鎮的保媒說親。
一聽說潘豆腐的閨女問親,不但村坊裏哄嚷動了,就連附近的十裏八鄉,鄉村鎮店那都炸開了鍋。
前來提親的踢破了門檻子,家兒家兒許的彩禮更是一個兒賽一個兒的豐厚。
這家說,你們姑娘要是過了門兒,就給你們家十畝好地;那家又說了,您老要是許了我們家的親,就給您老接到鎮子裏頭住,再給您兩掛大車,一頭黃牛,您老想怎麽用就怎麽用。
一來二去,這潘豆腐也有些活心了,眼見著各家兒的價碼那是越來越高,他這貪心可就不知不覺的也被勾起來了。
起初他還念著女兒的感受,可時間長了,在他的心裏邊兒,女兒就成了他的搖錢樹了。
於是乎,他是來者不拒,今天許了李家,明天又許了趙家,應了劉家,就得應了馬家。
價碼被提得越來越高,得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送來的躺箱立櫃堆滿了他家的院子,最後實在堆不下了,就堆到村兒裏的道兒上來。
他是貪心越重,越收不住,一來二去就連他自己都忘了,到底是許了誰家的親了。
可提親的本家兒那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到了良辰吉日,便自備上牛馬,豬羊,抬了轎子,前來迎親。
不料,這良辰吉日那可不是一家兒的,你張家來了,我馬家也能來,於是乎花轎擠滿了村口兒,是你爭我搶,各不相讓。
家家都帶了人來,言語不合竟動起手來,直打的是豬羊跑,驢馬叫,各個頭破血流。
附近的官府聽說,還以為是來了山賊,急忙糾集了人馬,前來鎮壓,可到了近處才發現滿不是那麽迴事兒。
帶隊的官長問明了情由,氣不打一處來,便將潘豆腐鎖到了公堂。
公堂之上,縣太爺問明了口供,本待責打他一番,叵耐念他年紀老邁,不明事理,權且記打一次,就此趕出堂去。
這潘豆腐迴了村兒,連氣帶嚇的大病了一場,他這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堆積如山的彩禮也都被搶了去,因心疼這到手的錢財,便一個想不開,去尋了短見。
到後來,他的女兒終於尋了一個稱心的主家兒,乃是外鎮的秀才,便也搬了去,這潘家豆腐房也就此荒了。
可這個故事卻被代代流傳下來,連村子都被叫做了九轎村了。
隻等獵戶說完了故事,太陽都已經到了他們的頭頂兒了,雖然身後依然沒聽到喊殺之聲,可幾個人也不敢再耽擱了,畢竟身上累,肚子餓,還是盡快逃到村兒裏去,安安穩穩的住下來,那最穩妥了。
於是他們便相互拉扯著站起來,由獵戶領著,向著九轎村走過去了。
離著村子越近的時候,大家夥兒的興致也越高,心裏想著那故事中的可笑場景,麻三兒也不由得漏出了一絲微笑。
然而,村中始終是鴉雀無聲,卻也讓他們有了一絲擔憂,就算現在是農忙的時節,難道不該有一兩個落單兒的農人在村中走動嗎?
眾人心中的疑惑都寫在他們的臉上了,可畢竟受了這番的辛苦,才找到這麽一個村子,大家夥兒的心裏那都還抱著一絲幻想,畢竟一碗熱氣騰騰的豆漿,一鍋剛煮得的高粱米粥,該有多麽誘人呐。
直至村頭卻依然沒有一絲人影,就連村中亦沒有雞鳴犬吠之聲,這可端的是不同尋常了。
獵戶吹了一道兒的牛皮,眼見眾人的臉上寫滿了疑問,多少也有些掛不住了。
他樂哈哈的進了村子,先推開一座村舍的柴門,卻見內裏空無一人,隻得又將其關了,接著去推另一家。
可是他接連推開了四五家兒,依舊沒見到一個人影兒,不免也有些慌張起來了。
麻三兒情知事有蹊蹺了,急忙叫他不要再去推門了,而是撿起了身旁的一根木棍,叫眾人凝神戒備,隨時準備迎戰。
其餘的人也都紛紛撿起了石塊兒、棍棒,就連六格格也撿了一條被人棄在路上的灶膛叉子當作了武器。
他們慢慢的向前摸索,忽而虎妖一個踉蹌,險些跌倒在地,麻三兒見狀急忙將其扶住,卻見他兩眼發直,緊緊的盯著前方,便抬眼望去,不料這一看,直看得他周身如墜冰窖之中,就連一腔熱血也全凝了。
敢情就在不遠處的一根木杆上,竟然就掛著一張完完整整的人皮。
它顯然是被剝下有一段時間了,早已被山風幹透,變得幾乎透明,就像一個長條燈籠,隨著風微微搖擺。
其餘幾人也聞聲趕將來,見到此種慘狀,不免是怕上心來,六格格更是受了驚嚇,趴在一處矮牆頭上,哇哇的吐了起來。
等四個人全都定下神來,繼續搜索之後才發現,這個村子早就被人屠戮殆盡了,前前後後就沒有一個活人。
他們多數都是在被殺之後,趁鮮剝下了人皮,或做成招子隨風飄蕩,或被塞入了稻草,躺在屋中的土炕之上,而肉身卻都不知去向了。
虎妖見此情形,早猜透了八九,他的額上冒出了冷汗,一邊兒用手擦抹,一邊兒顫顫巍巍的說道:
“不遠萬裏,人油為蠟,天老地荒,人身為家。”
麻三兒還以為他是被嚇糊塗了,連忙扯了他一把。
虎妖被他這麽一扯,倒是迴過神兒來了,連忙解釋說,眼前的場景他曾聽自己的叔叔說過,這乃是一種儀式,一種隻有羅刹教才有的儀式。
羅刹教會將長相好的男男女女活剝了人皮,做成燈籠,或是假人兒,用於向鬼神祭拜,至於肉身,那必是煉成了油膏,有的則被做了藥引,祭祀了天地了。
眾人在尋找之下,很快便驗證了虎妖的判斷,他們在村後的樹林裏,找到了一口大鍋,鍋內的人油已然凝固,呈現出一種詭異的黑色,且臭不可聞,令人作嘔。
好在羅刹教殺過了人,並沒有見食物摞走,他們就在敞開的民房裏找到了保存好的小米,於是便搜羅了幹淨的鍋灶,撈了一鍋小米飯。
可是看過方才的場景,大家夥兒都沒了胃口,任由這米飯涼了,也沒人去動上一口。
麻三兒隻覺見到吃的就想吐,就拉了虎妖,一同去搜檢民房,看能否找到趁手的家夥,以便帶在路上使用。
兩個人翻遍了左近的幾處民宅,卻沒找到什麽可用之物。
此處僅是山村,村民也多以務農為業,當然就沒法兒找到他們想要的物品了。
好在不遠處的一間民房裏,兩個人就找到了一口鍘刀,和一根粗硬的擀麵杖。
虎妖突發奇想,他將鍘刀片兒卸下來,又將擀麵杖的一頭兒劈開,再將鍘刀片兒塞在縫隙裏,以荊條捆綁,就做成了一口大杆刀。
麻三兒見了忍俊不禁,卻也誇獎了一番,他自想去屋後尋尋,看能否找到個把鐮刀,以備防身之用。
然而,他剛進後院兒,卻忽聽柴堆之中一陣響動,嚇得他直走了三魂,丟了七魄,正要返身逃走,卻見柴堆傾倒,內裏竟露出個嬌滴滴的小娘子來。
話說,這幾個人逃到了白蛇嶺上,一時擺脫了追兵,遂相互依偎著,吃幹糧打尖。
獵戶卻隻顧著一時口快,講起了一番當地的傳說,卻全然不顧前路的兇險,直到幾個人都被他領入了虎口,方才知覺這風雨飄搖的大清朝,早已不負上邦大國之稱,而是變得千瘡百孔了。
其實,說起這個九轎村倒還真有些來曆,不過就是不大光彩,閑人難以開口罷了。
相傳很多年以前,村中有個豆腐房主,姓潘,大家夥兒都他叫潘豆腐。
這個人倒也老實巴交,可就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貪財。
平日裏掙得幾個銀錢,都恨不能掰成兩半兒來花,買了一條鹹魚也要吃上半個來月,即便如此依舊絞盡腦汁,想盡了辦法,各處去撈錢。
要說就這麽一個慳吝之徒,老天爺那是肯定不喜歡的,可他卻偏偏生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大閨女。
他的老伴兒死的早,就隻有這父女倆相依為命,他給自家女兒起了個名字,叫潘月兒,小名兒叫仟仟。
姑娘一天天長大了,休看這潘豆腐吝嗇,可他對自家閨女那是舍得花錢的,每天都把姑娘捯飭的花枝招展,別提多水靈了。
這閨女大了,那就得說個人家兒啊,於是這潘豆腐就拖出了媒人,四鄉八鎮的保媒說親。
一聽說潘豆腐的閨女問親,不但村坊裏哄嚷動了,就連附近的十裏八鄉,鄉村鎮店那都炸開了鍋。
前來提親的踢破了門檻子,家兒家兒許的彩禮更是一個兒賽一個兒的豐厚。
這家說,你們姑娘要是過了門兒,就給你們家十畝好地;那家又說了,您老要是許了我們家的親,就給您老接到鎮子裏頭住,再給您兩掛大車,一頭黃牛,您老想怎麽用就怎麽用。
一來二去,這潘豆腐也有些活心了,眼見著各家兒的價碼那是越來越高,他這貪心可就不知不覺的也被勾起來了。
起初他還念著女兒的感受,可時間長了,在他的心裏邊兒,女兒就成了他的搖錢樹了。
於是乎,他是來者不拒,今天許了李家,明天又許了趙家,應了劉家,就得應了馬家。
價碼被提得越來越高,得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送來的躺箱立櫃堆滿了他家的院子,最後實在堆不下了,就堆到村兒裏的道兒上來。
他是貪心越重,越收不住,一來二去就連他自己都忘了,到底是許了誰家的親了。
可提親的本家兒那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到了良辰吉日,便自備上牛馬,豬羊,抬了轎子,前來迎親。
不料,這良辰吉日那可不是一家兒的,你張家來了,我馬家也能來,於是乎花轎擠滿了村口兒,是你爭我搶,各不相讓。
家家都帶了人來,言語不合竟動起手來,直打的是豬羊跑,驢馬叫,各個頭破血流。
附近的官府聽說,還以為是來了山賊,急忙糾集了人馬,前來鎮壓,可到了近處才發現滿不是那麽迴事兒。
帶隊的官長問明了情由,氣不打一處來,便將潘豆腐鎖到了公堂。
公堂之上,縣太爺問明了口供,本待責打他一番,叵耐念他年紀老邁,不明事理,權且記打一次,就此趕出堂去。
這潘豆腐迴了村兒,連氣帶嚇的大病了一場,他這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堆積如山的彩禮也都被搶了去,因心疼這到手的錢財,便一個想不開,去尋了短見。
到後來,他的女兒終於尋了一個稱心的主家兒,乃是外鎮的秀才,便也搬了去,這潘家豆腐房也就此荒了。
可這個故事卻被代代流傳下來,連村子都被叫做了九轎村了。
隻等獵戶說完了故事,太陽都已經到了他們的頭頂兒了,雖然身後依然沒聽到喊殺之聲,可幾個人也不敢再耽擱了,畢竟身上累,肚子餓,還是盡快逃到村兒裏去,安安穩穩的住下來,那最穩妥了。
於是他們便相互拉扯著站起來,由獵戶領著,向著九轎村走過去了。
離著村子越近的時候,大家夥兒的興致也越高,心裏想著那故事中的可笑場景,麻三兒也不由得漏出了一絲微笑。
然而,村中始終是鴉雀無聲,卻也讓他們有了一絲擔憂,就算現在是農忙的時節,難道不該有一兩個落單兒的農人在村中走動嗎?
眾人心中的疑惑都寫在他們的臉上了,可畢竟受了這番的辛苦,才找到這麽一個村子,大家夥兒的心裏那都還抱著一絲幻想,畢竟一碗熱氣騰騰的豆漿,一鍋剛煮得的高粱米粥,該有多麽誘人呐。
直至村頭卻依然沒有一絲人影,就連村中亦沒有雞鳴犬吠之聲,這可端的是不同尋常了。
獵戶吹了一道兒的牛皮,眼見眾人的臉上寫滿了疑問,多少也有些掛不住了。
他樂哈哈的進了村子,先推開一座村舍的柴門,卻見內裏空無一人,隻得又將其關了,接著去推另一家。
可是他接連推開了四五家兒,依舊沒見到一個人影兒,不免也有些慌張起來了。
麻三兒情知事有蹊蹺了,急忙叫他不要再去推門了,而是撿起了身旁的一根木棍,叫眾人凝神戒備,隨時準備迎戰。
其餘的人也都紛紛撿起了石塊兒、棍棒,就連六格格也撿了一條被人棄在路上的灶膛叉子當作了武器。
他們慢慢的向前摸索,忽而虎妖一個踉蹌,險些跌倒在地,麻三兒見狀急忙將其扶住,卻見他兩眼發直,緊緊的盯著前方,便抬眼望去,不料這一看,直看得他周身如墜冰窖之中,就連一腔熱血也全凝了。
敢情就在不遠處的一根木杆上,竟然就掛著一張完完整整的人皮。
它顯然是被剝下有一段時間了,早已被山風幹透,變得幾乎透明,就像一個長條燈籠,隨著風微微搖擺。
其餘幾人也聞聲趕將來,見到此種慘狀,不免是怕上心來,六格格更是受了驚嚇,趴在一處矮牆頭上,哇哇的吐了起來。
等四個人全都定下神來,繼續搜索之後才發現,這個村子早就被人屠戮殆盡了,前前後後就沒有一個活人。
他們多數都是在被殺之後,趁鮮剝下了人皮,或做成招子隨風飄蕩,或被塞入了稻草,躺在屋中的土炕之上,而肉身卻都不知去向了。
虎妖見此情形,早猜透了八九,他的額上冒出了冷汗,一邊兒用手擦抹,一邊兒顫顫巍巍的說道:
“不遠萬裏,人油為蠟,天老地荒,人身為家。”
麻三兒還以為他是被嚇糊塗了,連忙扯了他一把。
虎妖被他這麽一扯,倒是迴過神兒來了,連忙解釋說,眼前的場景他曾聽自己的叔叔說過,這乃是一種儀式,一種隻有羅刹教才有的儀式。
羅刹教會將長相好的男男女女活剝了人皮,做成燈籠,或是假人兒,用於向鬼神祭拜,至於肉身,那必是煉成了油膏,有的則被做了藥引,祭祀了天地了。
眾人在尋找之下,很快便驗證了虎妖的判斷,他們在村後的樹林裏,找到了一口大鍋,鍋內的人油已然凝固,呈現出一種詭異的黑色,且臭不可聞,令人作嘔。
好在羅刹教殺過了人,並沒有見食物摞走,他們就在敞開的民房裏找到了保存好的小米,於是便搜羅了幹淨的鍋灶,撈了一鍋小米飯。
可是看過方才的場景,大家夥兒都沒了胃口,任由這米飯涼了,也沒人去動上一口。
麻三兒隻覺見到吃的就想吐,就拉了虎妖,一同去搜檢民房,看能否找到趁手的家夥,以便帶在路上使用。
兩個人翻遍了左近的幾處民宅,卻沒找到什麽可用之物。
此處僅是山村,村民也多以務農為業,當然就沒法兒找到他們想要的物品了。
好在不遠處的一間民房裏,兩個人就找到了一口鍘刀,和一根粗硬的擀麵杖。
虎妖突發奇想,他將鍘刀片兒卸下來,又將擀麵杖的一頭兒劈開,再將鍘刀片兒塞在縫隙裏,以荊條捆綁,就做成了一口大杆刀。
麻三兒見了忍俊不禁,卻也誇獎了一番,他自想去屋後尋尋,看能否找到個把鐮刀,以備防身之用。
然而,他剛進後院兒,卻忽聽柴堆之中一陣響動,嚇得他直走了三魂,丟了七魄,正要返身逃走,卻見柴堆傾倒,內裏竟露出個嬌滴滴的小娘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