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最後的反撲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達心裏正覺奇怪,隻聽城下的喊殺聲越來越大。
俯身下視,茫茫大霧中不知何時,已然出現無數道黑色人影——數以萬計的敵軍士兵,在架設好攻城器械後,仿佛潮水一般向城頭湧來,看樣子這幫人是打算正式發動進攻了。
“徐帥,朱重八的人這是想趁大霧彌漫,強行攻城啊。”
城頭防守的鄧愈見狀,一麵握緊手中鋼刀,一麵轉頭對徐達道:“對方這迴來得人要比之前多得多,末將估計,他們應該是把兵力集中到桐廬城,不打算管分水和新城了,要不要末將派人通知鄭遇春、鄭遇霖將軍,讓他們帶兵出分水、新城,從背後發起突襲?”
“不著急,告訴弟兄們不要緊張,賊人暫時攻不上來,咱們先守城一段時間,消耗敵軍兵力,等朱重八的人死得差不多了,你再想辦法通知其他二城守軍,讓他們出兵襲擊。”
此刻建德路的十萬郭家軍,被徐達一分為三,徐達本人與鄧愈率主力四萬駐守桐廬,鄭遇春、鄭遇霖兄弟率偏師六萬,分別駐守分水和新城。
徐達行事穩重,並沒有一來就讓其他兩地的兵馬出動。這些日子接觸下來,他對朱元璋的陰險狡詐已經有了很清楚的認知。
對方既然敢棄分水、新城二地不顧,大張旗鼓地進攻桐廬,肯定是藏有什麽後手,所以才會如此有恃無恐。
徐達雖不知道對方的後手是什麽,但他心中清楚,隻要自己選擇堅守到底,不主動出城,就不會給對方製造機會。
可惜,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
徐達這邊能夠耐得住性子,堅決不出兵,駐守分水和新城的鄭遇春和鄭遇霖卻並沒有他的這份沉穩。
“什麽,你是說朱重八的兵馬已經從咱們這邊撤走,全都集中在桐廬城下了?”
分水縣城,城樓。
從探馬口中得知,朱元璋的部隊已經放棄對自己的包圍,轉頭去包圍桐廬城,鄭遇春心中很是疑惑,再三向斥候詢問。
“果真如此?對方的兵馬是不是都到桐廬去了,有沒有還留在分水和新城周邊的,你們可都看清了?”
“迴將軍的話,霧氣太重,弟兄們不敢出去太遠,但分水和新城周邊確實沒見到幾個朱重八的兵馬,這夥人應該都是衝桐廬去了。”
“你們快去新城,把這個消息通知給那裏的守軍!”
在確認朱元璋的主力,確實已經去往桐廬後,鄭遇春趕忙派人前往新城,準備將這個消息告知兄長鄭遇霖。
鄭遇霖收到消息,立刻便要領兵出城。
得知自家兄長打算主動出擊,鄭遇春總覺得有些不太妥當,想等徐達的命令到了再做決定,但鄭遇霖認為機不可失,堅持要立刻出兵。
鄭遇春拗不過自家大哥,無奈之下,隻好表示同意。
於是兄弟二人在留下一萬兵馬守城後,立刻各自帶領兩萬兵馬離開駐地,迅速向桐廬方向出征。
…
桐廬城外二十裏,馬嶺隘。
朱元璋身披甲胄,端坐在軍營內,手裏握著幾封從福建和浙南送來的書信——這段時間來,陳友定、方國珍兩人,一直密切關注著建德路的局勢。
為了支持朱元璋,陳友定特地調遣了五萬兵馬,交給陳友諒指揮,這批人已於兩日前秘密進入建德路;方國珍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也暗中支援了朱元璋一筆數量可觀的糧草軍械。
中軍大帳,朱元璋讀罷書信,緩緩起身,正待出帳。幾名斥候忽然闖入帳門,語氣激動道:
“大帥,好消息,新城、分水兩處的郭家軍已經出動,正在向咱們這邊靠近。”
“哼哼,不出本帥所料,這兩個匹夫,果然中計了。”
聽到鄭遇春、鄭遇霖兄弟二人正朝自己殺來,朱元璋冷笑兩聲,吩咐前來傳信的斥候道:“你去告訴邵榮,待會兒他帶兵出陣,隻許敗不許勝,一定要把敵軍引入本帥的包圍圈內,聚而殲之!”
“遵命!!”
原來,此刻在桐廬城外圍攻徐達、鄧愈等人的,並非朱元璋本部,而是剛剛從福建進入建德路,由陳友諒統率的五萬兵馬。
為了迷惑郭家軍,朱元璋先是讓陳友諒偽裝成自己的部下,在桐廬城下發動佯攻,而後又故意將桐廬被圍的消息散播到分水、新城兩地,吸引守城的鄭遇春、鄭遇霖前往救援。
趁此機會,朱元璋自己親率本部數萬主力,埋伏在鄭家兄弟前往桐廬的必經之地,準備打二人一個措手不及。
這個計劃完全是朱元璋自己想出來的。
作為一個能在元末亂世中留下鼎鼎大名的人物,實際上朱元璋本身的智謀,並不比這個時代那些所謂的謀士差多少。
…
當日正午,一心想要前往桐廬作戰的鄭遇春、鄭遇霖兄弟,果然上當,很快便帶領四萬郭家軍,闖進馬嶺隘,一頭紮進朱元璋布置的陷阱中。
舉目四顧,但見周邊地勢稍高之處,全是早已埋伏多時朱部士兵,隨之而來的,還有蝗蟲過境般密集的箭雨。
“不好,大哥,我們中計了,快跑!”
眼看情況不妙,鄭遇春不敢再往前走,一麵舉盾擋箭,一麵拉住大哥鄭遇霖,試圖領兵往迴突圍。鄭遇霖也意識到這次栽跟頭了,趕忙領兵後撤。
然而二人不知道的是,朱元璋料定他們肯定會往迴退,早已提前讓人在隘口內放置了大量火藥。
“轟隆—隆——”
隨著數道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劃過天際,數以萬計的郭家軍士兵,淹沒在了火光之中,整個大地也跟著劇烈顫抖起來。
四周埋伏的朱部士兵,還是第一次見識到如此驚天動地的聲響,許多人直接被嚇得癱軟在了原地,膽小的甚至尿了褲子。
就連朱元璋本人都被火藥表現出來的威力震懾住了,口中喃喃自語道:“此物竟有如此神威……怪不得郭天敘能用它搗鼓出那些火器來。”
半個時辰後,一切塵埃落定、煙消雲散。
四周埋伏的朱部士兵,鬆開捂著的耳朵,俯身去看時,隻見隘口周邊鮮血淋漓、屍橫遍野,到處都是焦黑如炭的斷臂和殘肢,甚至找不到幾具完整的屍體。
俯身下視,茫茫大霧中不知何時,已然出現無數道黑色人影——數以萬計的敵軍士兵,在架設好攻城器械後,仿佛潮水一般向城頭湧來,看樣子這幫人是打算正式發動進攻了。
“徐帥,朱重八的人這是想趁大霧彌漫,強行攻城啊。”
城頭防守的鄧愈見狀,一麵握緊手中鋼刀,一麵轉頭對徐達道:“對方這迴來得人要比之前多得多,末將估計,他們應該是把兵力集中到桐廬城,不打算管分水和新城了,要不要末將派人通知鄭遇春、鄭遇霖將軍,讓他們帶兵出分水、新城,從背後發起突襲?”
“不著急,告訴弟兄們不要緊張,賊人暫時攻不上來,咱們先守城一段時間,消耗敵軍兵力,等朱重八的人死得差不多了,你再想辦法通知其他二城守軍,讓他們出兵襲擊。”
此刻建德路的十萬郭家軍,被徐達一分為三,徐達本人與鄧愈率主力四萬駐守桐廬,鄭遇春、鄭遇霖兄弟率偏師六萬,分別駐守分水和新城。
徐達行事穩重,並沒有一來就讓其他兩地的兵馬出動。這些日子接觸下來,他對朱元璋的陰險狡詐已經有了很清楚的認知。
對方既然敢棄分水、新城二地不顧,大張旗鼓地進攻桐廬,肯定是藏有什麽後手,所以才會如此有恃無恐。
徐達雖不知道對方的後手是什麽,但他心中清楚,隻要自己選擇堅守到底,不主動出城,就不會給對方製造機會。
可惜,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
徐達這邊能夠耐得住性子,堅決不出兵,駐守分水和新城的鄭遇春和鄭遇霖卻並沒有他的這份沉穩。
“什麽,你是說朱重八的兵馬已經從咱們這邊撤走,全都集中在桐廬城下了?”
分水縣城,城樓。
從探馬口中得知,朱元璋的部隊已經放棄對自己的包圍,轉頭去包圍桐廬城,鄭遇春心中很是疑惑,再三向斥候詢問。
“果真如此?對方的兵馬是不是都到桐廬去了,有沒有還留在分水和新城周邊的,你們可都看清了?”
“迴將軍的話,霧氣太重,弟兄們不敢出去太遠,但分水和新城周邊確實沒見到幾個朱重八的兵馬,這夥人應該都是衝桐廬去了。”
“你們快去新城,把這個消息通知給那裏的守軍!”
在確認朱元璋的主力,確實已經去往桐廬後,鄭遇春趕忙派人前往新城,準備將這個消息告知兄長鄭遇霖。
鄭遇霖收到消息,立刻便要領兵出城。
得知自家兄長打算主動出擊,鄭遇春總覺得有些不太妥當,想等徐達的命令到了再做決定,但鄭遇霖認為機不可失,堅持要立刻出兵。
鄭遇春拗不過自家大哥,無奈之下,隻好表示同意。
於是兄弟二人在留下一萬兵馬守城後,立刻各自帶領兩萬兵馬離開駐地,迅速向桐廬方向出征。
…
桐廬城外二十裏,馬嶺隘。
朱元璋身披甲胄,端坐在軍營內,手裏握著幾封從福建和浙南送來的書信——這段時間來,陳友定、方國珍兩人,一直密切關注著建德路的局勢。
為了支持朱元璋,陳友定特地調遣了五萬兵馬,交給陳友諒指揮,這批人已於兩日前秘密進入建德路;方國珍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也暗中支援了朱元璋一筆數量可觀的糧草軍械。
中軍大帳,朱元璋讀罷書信,緩緩起身,正待出帳。幾名斥候忽然闖入帳門,語氣激動道:
“大帥,好消息,新城、分水兩處的郭家軍已經出動,正在向咱們這邊靠近。”
“哼哼,不出本帥所料,這兩個匹夫,果然中計了。”
聽到鄭遇春、鄭遇霖兄弟二人正朝自己殺來,朱元璋冷笑兩聲,吩咐前來傳信的斥候道:“你去告訴邵榮,待會兒他帶兵出陣,隻許敗不許勝,一定要把敵軍引入本帥的包圍圈內,聚而殲之!”
“遵命!!”
原來,此刻在桐廬城外圍攻徐達、鄧愈等人的,並非朱元璋本部,而是剛剛從福建進入建德路,由陳友諒統率的五萬兵馬。
為了迷惑郭家軍,朱元璋先是讓陳友諒偽裝成自己的部下,在桐廬城下發動佯攻,而後又故意將桐廬被圍的消息散播到分水、新城兩地,吸引守城的鄭遇春、鄭遇霖前往救援。
趁此機會,朱元璋自己親率本部數萬主力,埋伏在鄭家兄弟前往桐廬的必經之地,準備打二人一個措手不及。
這個計劃完全是朱元璋自己想出來的。
作為一個能在元末亂世中留下鼎鼎大名的人物,實際上朱元璋本身的智謀,並不比這個時代那些所謂的謀士差多少。
…
當日正午,一心想要前往桐廬作戰的鄭遇春、鄭遇霖兄弟,果然上當,很快便帶領四萬郭家軍,闖進馬嶺隘,一頭紮進朱元璋布置的陷阱中。
舉目四顧,但見周邊地勢稍高之處,全是早已埋伏多時朱部士兵,隨之而來的,還有蝗蟲過境般密集的箭雨。
“不好,大哥,我們中計了,快跑!”
眼看情況不妙,鄭遇春不敢再往前走,一麵舉盾擋箭,一麵拉住大哥鄭遇霖,試圖領兵往迴突圍。鄭遇霖也意識到這次栽跟頭了,趕忙領兵後撤。
然而二人不知道的是,朱元璋料定他們肯定會往迴退,早已提前讓人在隘口內放置了大量火藥。
“轟隆—隆——”
隨著數道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劃過天際,數以萬計的郭家軍士兵,淹沒在了火光之中,整個大地也跟著劇烈顫抖起來。
四周埋伏的朱部士兵,還是第一次見識到如此驚天動地的聲響,許多人直接被嚇得癱軟在了原地,膽小的甚至尿了褲子。
就連朱元璋本人都被火藥表現出來的威力震懾住了,口中喃喃自語道:“此物竟有如此神威……怪不得郭天敘能用它搗鼓出那些火器來。”
半個時辰後,一切塵埃落定、煙消雲散。
四周埋伏的朱部士兵,鬆開捂著的耳朵,俯身去看時,隻見隘口周邊鮮血淋漓、屍橫遍野,到處都是焦黑如炭的斷臂和殘肢,甚至找不到幾具完整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