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受冠成人
輪迴長生,從請孔聖當家教開始 作者:好像又餓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晃數日,成周宗廟所在。
在洛陽王室眾多耄老、公卿的旁觀下,周公後人、魯國司空、姬姓孟氏先宗主孟貜的悼喪活動開始了。
這些洛陽的親貴們聚集在此處並非是為了看什麽悼喪祭,而是為了接下孟氏子的冠禮!而且還是天子親自為其加冠!
天子加冠!
不太合適!但也不違禮。
如今王室正值風雨飄渺之際,天子態度堅決,王畿世卿和宗老們不願橫生枝節,說些“孟閱不配”、“天子此舉拗也”之類的話來開罪孟氏。
先前好不容易說動了晉國六卿中的兩家幹涉,奪迴了洛陽,占住了法理。
萬一把孟氏推到西逆那邊,於列國之間再次引起周王正統的議論就不美了。
需知,西逆王子朝才是景王臨終前傳位的王子!
宗廟之前,夏諭身著羽服,四周是洛陽禮官在演奏莊嚴肅穆的喪樂,八名衣裳蹁躚的巫祭跳著舞姿莫名的舞蹈。
這場悼喪之祭持續了一個多時辰,祭祀繁瑣複雜,夏諭作為主角更是累的不輕。一套流程忙完,在這氣候寒冷的冬日,身上也出了一層薄薄的細汗。
夏諭沒有太多時間休息,因為過會他還要在文王廟接受冠禮。
正常情況下,孟氏子弟加冠應該是先在郕城孟氏三廟中告廟,再由三桓中德高望重之輩作為正賓官幫忙加冠的。
現在天子執意在成周文王之廟為夏諭行冠禮,這一做法不怎麽符和常理,卻也不違背禮製。
若是在武王廟自然不倫不類,畢竟周公與武王已經分宗立廟。可要是在文王廟的話,倒也勉強說的過去,武王與周公都是文王嫡次子,兩人的嫡係後輩法理上是相同的。孟氏乃是周公嫡脈,正經八百的文王後裔,孟氏嫡子中此告廟加冠也不算違製。
夏諭換了一身青服,跟隨著有司人員來到文王廟,天子親自帶著他入了宗廟。
一番祭拜天地祖宗、宣告孟閱已是個“成年人”之後,二人便往行冠禮的側殿而去,公卿宗族隔著一段距離跟在後方。
春秋君子們行冠禮時是有兩位尊者在側的,一位是加冠的正賓為其戴冠,另一位則是讚冠人為其束發。
夏諭是加冠正賓自然是尊貴的天子,至於讚冠人天子也為他選好了,正是周王畿主管禮樂的耋老尹公,一個老子氏的和藹老者,夏諭的悼禮就是他教的。
不多時偏殿內,觀禮的群臣跪坐於兩邊,夏諭三人站在上位,身下是華貴的錦緞,身側有數位準備冠帽、衣袍的專司人員。
“夏愚生有異象,少有賢名,又造孟紙,興盛周禮,不慕名禮。昔日先王在時,稱之曰賢,寡人居洛陽亦是久聞夏愚孟子之名。”
“孟氏先宗主是魯國的賢者,常憂思黎庶,施惠國人,奈何英才天妒,以至身故,留一二子。”
“今日寡人為夏愚加冠,先孟宗主也該安息了。”
天子站得端方,麵色溫和的看著身前的清雋少年,朗聲感慨道。言語之間以表字相稱,宛若子侄。
夏諭分不清這到底是不是表麵功夫,具體還得事後看天子所圖。現在他得先把自己的表麵功夫得做好,不可失了禮數。
細細醞釀情緒,又思及老父親,不多時便有兩行清淚流過臉頰,夏諭睜著微潤的雙眼看向天子,故作“堅強”道:
“天子憫臣父子,臣不勝感激涕零。昔日先父有言,無有邦周,孟氏不得興盛,無有孟氏,我父子不可得今日之貴也。我孟氏子弟當愛護國人,翼護周室,安寧邦周天下。”
聞言,天子不禁感慨道:“先孟宗主真是天下賢者,惜不能與之一見。”
“願爾加冠之後能承先父偉誌,翼護邦周。”
“天子雅言,臣必銘記於心。”
兩人客套完,夏諭當即席坐於錦緞之上,目視前方,任由眾人在自己頭上施為。
見狀,尹公先招唿專司此事之人上前,而後也跟著坐在少年身後,在幾人的幫助下開始搗鼓。
不多時,夏諭的長發便已經全披散在脊背上,隨後散發便被尹宗擰成發束,再用一根玉簪為軸束緊。
束發完畢,天子先洗淨雙手,而後從禮官手中接過玉冠走到少年身前。
在周圍的禮樂聲與唱和聲下,天子為少年戴上玉了冠。
感受著頭上的重量,耳邊是司禮官的賀詞,夏諭思及親故,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阿父,我現在是一個真正的鰻了。
阿母,我長大了。
姐姐,能結婚了。
兄長,額,你還是算了吧。
………
行完冠禮之後,夏諭便迴到了館舍,畢竟剛悼完老爹,不宜作樂尋歡。對此,天子自然體諒,並未搞什麽娛樂活動。
不過沒幾天,有內侍前來傳話,天子將於宮中設私宴招待他。
送走了侍者,夏諭心道:該來的還是來了。
天子之宴,往會者不是諸侯也是貴姓卿族,夏諭身為孟氏之人又是封地長大夫,勉勉強強夠格。
今日之宴很明顯是私宴,來人很少,隻有天子和一位英俊青年。
三人一番見禮寒暄後,夏諭得知此人乃是天子之弟姫匄。
姫匄正是曆史上的周敬王,在悼王死後由單、劉二卿擁立為天子。若是依照曆史發展,悼王去年就已經故去,現在該是由姫匄為洛陽天子繼續和王子朝爭名位法理。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周敬王是春秋最後一位天子,其死後便是另一個充斥著鐵與血、能人輩出的輝煌時代——戰國。
天子眼神示意,姫匄會意輕拍手掌,侍立的的寺人隨即後驅出殿。不多時一隊姿色不俗的美婢踱著小步來到殿中,伴隨著雅樂跳起了勾人的舞蹈。
雅樂配俗舞,別有一番風味。
姫匄舉杯,對著少年笑道:“此乃鄭國新編之舞,夏愚不妨評鑒一番?”
“……”
官方的舞蹈節目夏諭早就已經看厭了的,與宴禮樂自不必說,周舞與魯舞因周公定禮之故也是一脈相承,相類頗多。
這新編的鄭地俗舞他雖是第一次見,不過也就那樣。衣裳保守,舞姿sao一點怎麽了,更苕的他前世都見過。
可天子和姫匄他們不知道這點,在他們看來,孟閱年不過十三,又以博聞強辯、擅長禮樂聞名 ,其早年必定是刻苦學習,無心娛色。於女色方麵應該是一竅不通的純情少年。
這些歌姬姿容都是洛陽頂尖,姫匄本想借此看看少年窘態,隻可惜他注定要失算了。
夏諭跪坐在漆案後,麵上古井無波,目視前方,眼中沒有絲毫雜念。美人們舞姿低俗與否夏諭並不關心,他隻知道花正嬌、月正圓,若是壓抑著不去看,倒顯得自己虛偽了。
見少年不卑不亢,姫匄心中讚賞不已:好一個孟閱!如此正人君子,當是我大周蛀石!
主位上的天子卻是疑惑道:“可是寡人安排不周,夏愚不喜?”
夏諭微微一頓,又很快反應過來,起身一禮:“陛下言過了,臣惶恐。”
“哦?為何惶恐?”
夏諭板著臉,一本正經的解釋:“臣非諸侯,陛下設宴豈能用大雅樂禮之?請陛下撤去歌舞,用正確的禮樂侍宴。”
聽到是這個理由,天子和姫匄都有些哭笑不得。這位孟氏嫡次確是一位難得的人才,可在某些方麵卻和王室中那些老頑固一樣食古不化。
因為一點小小的違製,就在這宴飲歡樂之時,說這等喪氣話來攪天子的興致。
想到這,天子不由得失笑,心中卻是沒有一點要怪罪的意思。
反而是依照少年的請求,撤去了大雅樂保留歌舞,再以新的雅樂待客。
換了bgm夏諭就自然多了,心安理得的欣賞攢勁節目,清俊的臉上沒什麽表情,正經而又淡漠,讓人看不出心中想法。
那一本正經、無欲無求的做作姿態,和某位已故的孟氏宗主如出一轍。也隻有向天子舉杯相敬之時,夏諭臉上才會露出敬重的笑容。
對此,天子二人心中蔚然,如此做派不愧是被稱為當世少年管仲的人,一舉一動之中都透著君子之風。
也隻有這等純良知禮、重情重義、德才兼備之人才是邦周未來的棟梁。
一念至此,天子不禁生出了拉攏之心:
“夏愚,這些舞妓之中可有中意的,若有一二入眼,寡人絕不吝嗇。”
“陛下,這如何使得?”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酒宴結束之時,天子原本虛弱的唿吸突然變得急促,隨後便四肢無力的癱在了座位上。
事件突發,眾人驚唿著將天子抬到偏殿,待醫者前來,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將天子搶救了迴來。
天子恢複意識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侍立的醫者以及婢女寺人揮退,隻留姫匄與夏諭二人在場。
三人不知交談了些什麽,隻知道事後,天子加孟氏的孟閱為介卿任少宰佐理國政,被其婉拒。
令人驚歎的是,天子竟也同意了,隻是換了一個無關緊要的榮譽頭銜相贈。
單公旗、劉公卷對此不置可否,相較於此他們更緊急的事情需要當心。
首先,西逆蠢蠢欲動,有攻洛陽之象,不過他們先前已派人去幹爹晉國那請外援了。等“大晉天兵”至,區區西逆彈指可滅。
還有就是天子垂危之事過後,洛陽公卿們敏銳的意識到一個問題,天子的後繼之君人選該提上議程了。
天子無子嗣以為後繼,先王諸子在洛陽便於控製的隻有姬匄一人。
下一任天子的人選,單、劉二公已經內定好了。
……
數百裏之外的河東之地,晉國都城新田晉宮之中,範、中行、智、趙、魏、韓六卿匯聚於此,共議時政。
王室又又又派人來請援了。
出不出兵?出!
沒辦法,誰讓他們之前選擇支持的洛陽天子一派。爛泥扶不上牆,都出兵幫他們奪迴洛陽,驅逐王子朝了,結果還是被別人的殘兵敗將壓著打。
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幫人幫到底。
問題是誰領兵?
中行、趙二卿為此事爭論不休。
另外四卿之中,韓、魏二卿支持趙卿,中行是和範氏本就是荀氏宗脈,關係好得穿一條褲子,自然一體。同樣是荀氏支脈的智氏卻保持了中立。
經過一番政治爭鬥,在晉頃公姬棄疾有意無意的拉偏架之下。
最後,議定由趙鞅、知躒二卿領兵前往周王畿,助天子剿滅偽王朝。
在洛陽王室眾多耄老、公卿的旁觀下,周公後人、魯國司空、姬姓孟氏先宗主孟貜的悼喪活動開始了。
這些洛陽的親貴們聚集在此處並非是為了看什麽悼喪祭,而是為了接下孟氏子的冠禮!而且還是天子親自為其加冠!
天子加冠!
不太合適!但也不違禮。
如今王室正值風雨飄渺之際,天子態度堅決,王畿世卿和宗老們不願橫生枝節,說些“孟閱不配”、“天子此舉拗也”之類的話來開罪孟氏。
先前好不容易說動了晉國六卿中的兩家幹涉,奪迴了洛陽,占住了法理。
萬一把孟氏推到西逆那邊,於列國之間再次引起周王正統的議論就不美了。
需知,西逆王子朝才是景王臨終前傳位的王子!
宗廟之前,夏諭身著羽服,四周是洛陽禮官在演奏莊嚴肅穆的喪樂,八名衣裳蹁躚的巫祭跳著舞姿莫名的舞蹈。
這場悼喪之祭持續了一個多時辰,祭祀繁瑣複雜,夏諭作為主角更是累的不輕。一套流程忙完,在這氣候寒冷的冬日,身上也出了一層薄薄的細汗。
夏諭沒有太多時間休息,因為過會他還要在文王廟接受冠禮。
正常情況下,孟氏子弟加冠應該是先在郕城孟氏三廟中告廟,再由三桓中德高望重之輩作為正賓官幫忙加冠的。
現在天子執意在成周文王之廟為夏諭行冠禮,這一做法不怎麽符和常理,卻也不違背禮製。
若是在武王廟自然不倫不類,畢竟周公與武王已經分宗立廟。可要是在文王廟的話,倒也勉強說的過去,武王與周公都是文王嫡次子,兩人的嫡係後輩法理上是相同的。孟氏乃是周公嫡脈,正經八百的文王後裔,孟氏嫡子中此告廟加冠也不算違製。
夏諭換了一身青服,跟隨著有司人員來到文王廟,天子親自帶著他入了宗廟。
一番祭拜天地祖宗、宣告孟閱已是個“成年人”之後,二人便往行冠禮的側殿而去,公卿宗族隔著一段距離跟在後方。
春秋君子們行冠禮時是有兩位尊者在側的,一位是加冠的正賓為其戴冠,另一位則是讚冠人為其束發。
夏諭是加冠正賓自然是尊貴的天子,至於讚冠人天子也為他選好了,正是周王畿主管禮樂的耋老尹公,一個老子氏的和藹老者,夏諭的悼禮就是他教的。
不多時偏殿內,觀禮的群臣跪坐於兩邊,夏諭三人站在上位,身下是華貴的錦緞,身側有數位準備冠帽、衣袍的專司人員。
“夏愚生有異象,少有賢名,又造孟紙,興盛周禮,不慕名禮。昔日先王在時,稱之曰賢,寡人居洛陽亦是久聞夏愚孟子之名。”
“孟氏先宗主是魯國的賢者,常憂思黎庶,施惠國人,奈何英才天妒,以至身故,留一二子。”
“今日寡人為夏愚加冠,先孟宗主也該安息了。”
天子站得端方,麵色溫和的看著身前的清雋少年,朗聲感慨道。言語之間以表字相稱,宛若子侄。
夏諭分不清這到底是不是表麵功夫,具體還得事後看天子所圖。現在他得先把自己的表麵功夫得做好,不可失了禮數。
細細醞釀情緒,又思及老父親,不多時便有兩行清淚流過臉頰,夏諭睜著微潤的雙眼看向天子,故作“堅強”道:
“天子憫臣父子,臣不勝感激涕零。昔日先父有言,無有邦周,孟氏不得興盛,無有孟氏,我父子不可得今日之貴也。我孟氏子弟當愛護國人,翼護周室,安寧邦周天下。”
聞言,天子不禁感慨道:“先孟宗主真是天下賢者,惜不能與之一見。”
“願爾加冠之後能承先父偉誌,翼護邦周。”
“天子雅言,臣必銘記於心。”
兩人客套完,夏諭當即席坐於錦緞之上,目視前方,任由眾人在自己頭上施為。
見狀,尹公先招唿專司此事之人上前,而後也跟著坐在少年身後,在幾人的幫助下開始搗鼓。
不多時,夏諭的長發便已經全披散在脊背上,隨後散發便被尹宗擰成發束,再用一根玉簪為軸束緊。
束發完畢,天子先洗淨雙手,而後從禮官手中接過玉冠走到少年身前。
在周圍的禮樂聲與唱和聲下,天子為少年戴上玉了冠。
感受著頭上的重量,耳邊是司禮官的賀詞,夏諭思及親故,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阿父,我現在是一個真正的鰻了。
阿母,我長大了。
姐姐,能結婚了。
兄長,額,你還是算了吧。
………
行完冠禮之後,夏諭便迴到了館舍,畢竟剛悼完老爹,不宜作樂尋歡。對此,天子自然體諒,並未搞什麽娛樂活動。
不過沒幾天,有內侍前來傳話,天子將於宮中設私宴招待他。
送走了侍者,夏諭心道:該來的還是來了。
天子之宴,往會者不是諸侯也是貴姓卿族,夏諭身為孟氏之人又是封地長大夫,勉勉強強夠格。
今日之宴很明顯是私宴,來人很少,隻有天子和一位英俊青年。
三人一番見禮寒暄後,夏諭得知此人乃是天子之弟姫匄。
姫匄正是曆史上的周敬王,在悼王死後由單、劉二卿擁立為天子。若是依照曆史發展,悼王去年就已經故去,現在該是由姫匄為洛陽天子繼續和王子朝爭名位法理。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周敬王是春秋最後一位天子,其死後便是另一個充斥著鐵與血、能人輩出的輝煌時代——戰國。
天子眼神示意,姫匄會意輕拍手掌,侍立的的寺人隨即後驅出殿。不多時一隊姿色不俗的美婢踱著小步來到殿中,伴隨著雅樂跳起了勾人的舞蹈。
雅樂配俗舞,別有一番風味。
姫匄舉杯,對著少年笑道:“此乃鄭國新編之舞,夏愚不妨評鑒一番?”
“……”
官方的舞蹈節目夏諭早就已經看厭了的,與宴禮樂自不必說,周舞與魯舞因周公定禮之故也是一脈相承,相類頗多。
這新編的鄭地俗舞他雖是第一次見,不過也就那樣。衣裳保守,舞姿sao一點怎麽了,更苕的他前世都見過。
可天子和姫匄他們不知道這點,在他們看來,孟閱年不過十三,又以博聞強辯、擅長禮樂聞名 ,其早年必定是刻苦學習,無心娛色。於女色方麵應該是一竅不通的純情少年。
這些歌姬姿容都是洛陽頂尖,姫匄本想借此看看少年窘態,隻可惜他注定要失算了。
夏諭跪坐在漆案後,麵上古井無波,目視前方,眼中沒有絲毫雜念。美人們舞姿低俗與否夏諭並不關心,他隻知道花正嬌、月正圓,若是壓抑著不去看,倒顯得自己虛偽了。
見少年不卑不亢,姫匄心中讚賞不已:好一個孟閱!如此正人君子,當是我大周蛀石!
主位上的天子卻是疑惑道:“可是寡人安排不周,夏愚不喜?”
夏諭微微一頓,又很快反應過來,起身一禮:“陛下言過了,臣惶恐。”
“哦?為何惶恐?”
夏諭板著臉,一本正經的解釋:“臣非諸侯,陛下設宴豈能用大雅樂禮之?請陛下撤去歌舞,用正確的禮樂侍宴。”
聽到是這個理由,天子和姫匄都有些哭笑不得。這位孟氏嫡次確是一位難得的人才,可在某些方麵卻和王室中那些老頑固一樣食古不化。
因為一點小小的違製,就在這宴飲歡樂之時,說這等喪氣話來攪天子的興致。
想到這,天子不由得失笑,心中卻是沒有一點要怪罪的意思。
反而是依照少年的請求,撤去了大雅樂保留歌舞,再以新的雅樂待客。
換了bgm夏諭就自然多了,心安理得的欣賞攢勁節目,清俊的臉上沒什麽表情,正經而又淡漠,讓人看不出心中想法。
那一本正經、無欲無求的做作姿態,和某位已故的孟氏宗主如出一轍。也隻有向天子舉杯相敬之時,夏諭臉上才會露出敬重的笑容。
對此,天子二人心中蔚然,如此做派不愧是被稱為當世少年管仲的人,一舉一動之中都透著君子之風。
也隻有這等純良知禮、重情重義、德才兼備之人才是邦周未來的棟梁。
一念至此,天子不禁生出了拉攏之心:
“夏愚,這些舞妓之中可有中意的,若有一二入眼,寡人絕不吝嗇。”
“陛下,這如何使得?”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酒宴結束之時,天子原本虛弱的唿吸突然變得急促,隨後便四肢無力的癱在了座位上。
事件突發,眾人驚唿著將天子抬到偏殿,待醫者前來,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將天子搶救了迴來。
天子恢複意識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侍立的醫者以及婢女寺人揮退,隻留姫匄與夏諭二人在場。
三人不知交談了些什麽,隻知道事後,天子加孟氏的孟閱為介卿任少宰佐理國政,被其婉拒。
令人驚歎的是,天子竟也同意了,隻是換了一個無關緊要的榮譽頭銜相贈。
單公旗、劉公卷對此不置可否,相較於此他們更緊急的事情需要當心。
首先,西逆蠢蠢欲動,有攻洛陽之象,不過他們先前已派人去幹爹晉國那請外援了。等“大晉天兵”至,區區西逆彈指可滅。
還有就是天子垂危之事過後,洛陽公卿們敏銳的意識到一個問題,天子的後繼之君人選該提上議程了。
天子無子嗣以為後繼,先王諸子在洛陽便於控製的隻有姬匄一人。
下一任天子的人選,單、劉二公已經內定好了。
……
數百裏之外的河東之地,晉國都城新田晉宮之中,範、中行、智、趙、魏、韓六卿匯聚於此,共議時政。
王室又又又派人來請援了。
出不出兵?出!
沒辦法,誰讓他們之前選擇支持的洛陽天子一派。爛泥扶不上牆,都出兵幫他們奪迴洛陽,驅逐王子朝了,結果還是被別人的殘兵敗將壓著打。
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幫人幫到底。
問題是誰領兵?
中行、趙二卿為此事爭論不休。
另外四卿之中,韓、魏二卿支持趙卿,中行是和範氏本就是荀氏宗脈,關係好得穿一條褲子,自然一體。同樣是荀氏支脈的智氏卻保持了中立。
經過一番政治爭鬥,在晉頃公姬棄疾有意無意的拉偏架之下。
最後,議定由趙鞅、知躒二卿領兵前往周王畿,助天子剿滅偽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