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第204節帝下令赦過宥罪簡在帝心民攔駕


    “妹想考國子監,考不好的話,皇帝說句話唄?”易英堅持要捐百銀,孫貴妃很是敬佩的同時,又想易英連個住處都沒有,易英在城隍廟幫廚、居住。易英想學樂善好施西漢的卜式、魯國的朱家,自己得先有個家。孫貴妃建議易英用此銀買宅院先安家,剩餘願捐捐給截殉幫。易英又同意孫貴妃建議,並領倆弟和倆乞丐,去東廠衙門投案自首了。孫貴妃從易英那迴來第二天,坐在皇宮自己客廳,皇帝來說的,案犯自首事,是孫貴妃做工作的功勞。客廳多一個大魚缸。王振說那地方太空,擺魚缸比較合適些,孫貴妃無事時還可養金魚,沒在家時,王振買來並擺上了魚缸,孫貴妃挺高興。今天陪皇帝看太學就是國子監,皇帝幾天前告訴了孫貴妃,是登基後第一次出皇宮。這也是年前最後一次出行。孫貴妃和皇帝坐上龍輦,前麵有衛士開道,楊士奇、楊榮等內閣馬篷車隨後,兩大縱隊衛士斷後。孫貴妃聽說過古代官吏出行,“鳴鑼開道”的講究:縣官出行時,鳴鑼七下意思是:“軍民大家都要閃開”。道、府官員出行,鳴鑼九下意思是:“官吏軍民人人等齊閃開”。提督、巡撫出行時,鳴鑼十一下意思是:“文武官員軍民人人等齊閃開”。都統以上的官員若是出行時,則要打十三棒鑼意思是:“大小文武官員軍民人人等齊閃開”。皇帝出行則淨水潑街黃土鋪道,閑雜人等都要迴避,以示皇威。孫貴妃想著此些事,看眼悠閑自得臉的皇帝,故意笑說。


    “紀媛媛麽?”皇帝問。


    “臣妾一個妹,不是她有誰?”孫貴妃笑問。


    “朕那天視察,皇室家族中等書堂時,別人都跪地喊,吾皇萬歲話。她隨大家說完後,又來一句:‘皇帝姐夫萬歲!’朕一愣怔,哈哈地笑了,大家跟著笑了。丫頭很機靈,朕一看她,定會考上!”皇帝說。


    “借皇帝吉言!”孫貴妃笑說。


    “你去過國子監?”皇帝問。


    “臣妾沒來過!”孫貴妃說。


    “是你張羅,朕才決定來,倒忘了。”皇帝笑說。


    “皇帝日理萬機,哪有時間,想此瑣事?”看著龍輦咕隆隆地前走,孫貴妃笑著問。


    “你讓四人,投案自首,朕很高興,要感謝你!”皇帝笑說。


    “易英的功勞,與臣妾無關,易英有個要求,別處死四人?”孫貴妃想起易英托付的事笑說。


    “瘟疫損失不大,他們是從犯,不會被處死!”皇帝說。


    “帝下令,赦過宥罪!”易英與我是懇求說。孫貴妃怕四人和小僧一樣,就給皇帝提個醒,想著此成語說。


    “成語解釋:指赦免過錯、寬恕罪行,出處《易?解》。好!朕說一聲!”皇帝解釋成語並肯定地說,且叫來名衛士,去東廠傳皇帝口諭。


    “皇帝如此,臣妾放了心。陛下說說,國子監?”孫貴妃一想今天事,心挺舒暢笑問。


    “國子監……”皇帝饒有興致地說起國子監:國子監是中國古代,隋朝後的中央官學。它是中國古代教育體係中最高學府,又稱國子學或國子寺。明朝時期行使雙京製,在南京、北京分別設國子監,南京國子監被稱“南監”或“南雍”。北京國子監則被稱“北監”或“北雍”。南京國子監始建於東吳永安元年(公元258年),規模宏大,延袤十裏,燈火相輝,盛況空前,當時鄰邦高麗、日本、琉球、暹羅等國“向慕文教”,不斷派留學生到南京國子監學習。北京國子監始建於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國元、明代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


    “皇帝知道得多,臣妾讀史書,也知道些事。”怕皇帝沒完沒了說,孫貴妃不想聽皇帝無休止地叨咕,打岔笑說。


    “好!你說說,國子監和太學,是怎迴事?”皇帝笑問。


    “臣妾說!”皇帝等人出宮的大隊伍,在大街上浩浩蕩蕩地走,街兩邊來往的行人都靠兩邊,有的行走著看著隊伍、有的站住在那說著啥。孫貴妃聽不到那些人說啥話,收迴目光來看向皇帝,故意笑著說:國子學設立,相對於“太學而言,除了是國家傳授經義的最高學府外,更多的承擔了國家教育管理的職能。但同時,國子監與太學也可互稱,經常用太學來指代國子監。“國子監”出現後,“學”與“監”不同的含義,說明了二者在承擔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學”是傳授知識,指向教育和最高學府功能,“監”是督查監管,指向國家教育管理功能。


    “你說的不錯,再說說,太學演變過程。”皇帝打斷孫貴妃話,就又故意笑著說。


    “西周時期,稱為“太學”,是國家最高學府……”孫貴妃說著看眼皇帝,就繼續往下說著,漢武帝設置“太學”,承襲了傳授儒家經典最高學府的功能。西晉初立“國子學”,旨在突出國家教育管理機構的功能,北齊稱之為“國子寺”。隋、唐、宋、元、明稱之為“國子監”。隋開皇初年,決定國子寺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開皇十三年(593)國子寺不再隸屬太常,成為獨立的教育管理機構,複名國子學。大業三年(607)改稱國子監,監內設祭酒一人,專門管理教育事業,屬下有主簿……。


    “你慢著,我插一句,西晉晉武帝鹹寧四年(278)初立國子學。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在太學之外,另立國子學之始。《晉書?卷二十四?職官誌》記載:‘鹹寧四年(278),武帝初立國子學,定置國子祭酒等……國子學,限五品官以上,貴族子弟方可入學。’但國子學在西晉,並不景氣,西晉末年,時興時廢!後北齊改稱‘國子寺’。”皇帝故意插話說。


    “我故意沒說,看你知道否?”孫貴妃做個調皮鬼臉,幽默笑說。


    “你在考朕?好,你考吧!”皇帝笑說。


    “……屬下有主簿、錄事各一人,統領各官學:如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各官學的博士、助教、生員皆有定額。國子學與太學並立,是專門研習,儒家經典的校院。陛下打斷妾話,臣妾說完了,你說唐宋太學事!”孫貴妃看著皇帝笑地說。


    “你給我站住,別往前走!”一位男人從街邊人群中衝向皇帝龍輦,巡察沒擋住地喊。


    “皇帝應截或廢殉製”男人跑近皇帝的龍輦,高舉展開的紅紙黑體幾個大字,嘴還高聲地說。


    “漢代劉邦,廢除了人殉,明朝為啥撿來延續?”不遠處看向龍輦的人群中有人也高聲地說。孫貴妃和皇帝聽得很清楚。


    “你把他拿下!”皇帝、大臣一溜人和車,走的都很正常。被男人製造突如其來的事件,給攪亂了。龍輦的兩邊跟著衛士,不知是怎迴事,還沒攔住此人。此人跑到龍輦一邊如此地喊,孫貴妃和皇帝看著男人,也聽得非常清楚。人車都停了下來。衛士們明白了過來圍住了男人,兩位巡察跑來,一位巡察衝另位巡察下令說。


    “慢!”皇帝懷疑的目光,看眼孫貴妃,衝下邊巡察地說。


    “皇帝說慢,你們還拉我?”巡察抓住那人脖領,護衛用閃亮的刀逼近男人,那人雙手毫不懼色地舉著那張字紙,看向皇帝和孫貴妃地說。


    “怎迴事?你們把他拿下!”“三楊”等幾位閣臣,急地下了篷車到近前,楊士奇衝身邊衛士有氣地說。皇帝揮一下手,巡察和衛士,拉著男人走出隨行隊伍。


    “皇帝!你是皇帝,應當攔截…人…殉…製…!”那人被拉著,邊打墜邊扭頭地喊,手舉著那張紅紙,消失在人群那邊。


    “貴妃別看了,那人被巡察拉走了!”一下恢複了正常,隊伍繼續朝前走去,皇帝看孫貴妃說。


    “臣妾挺納悶,庶民怎這膽大,敢攔龍輦?”孫貴妃視線從遠處迴來地問。


    “簡在帝心,民攔駕!”皇帝笑說。


    “臣妾不知,此成語何意?”孫貴妃故意笑問。


    “成語釋義:指被天帝所察知。後演變為為皇帝所知曉。成語出處:《論語?堯曰》:‘帝臣不蔽,簡在帝心。’釋文:上帝的臣仆不敢蒙蔽,這都是上帝所知道的。帝在夏、商是君王死後的稱唿,在周朝則專指天帝、上帝。隨著皇權的神化,後人也把皇帝簡稱為帝,遂用簡在帝心,表示被皇帝所了解。”皇帝笑著解釋。


    “有人對抗人殉,庶民攔駕,是告訴你?”孫貴妃不解地問。


    “朝野截殉事,朕原以為,總是你背後鼓搗。那次,鄭靖王朱瞻埈,帶王爺們去請願,朕才明白,是他們在背後鼓搗事。你有了事,明著跟朕說。他們不一定,就和漢王一樣,暗流湧動!”皇帝似乎在動腦筋,猜測著攔駕行為的人地說。


    “陛下要親征,平息造反的漢王?”孫貴妃對截殉事,是與皇帝說過,但貴夫人等人救妾等的活動,皇帝未必知曉。此人攔駕,是誰的指使?是王爺們麽?孫貴妃不想說此話,轉移話題笑問。


    “朕還沒想好!”那人一出現,攪擾了皇帝的興致,皇帝有氣無力地說。


    “太學該到了,你快說,唐承隋製的事?”孫貴妃為調動皇帝說話熱情,故意說著笑問。


    “唐承隋製:武德元年(618),唐設國子學,學額300人,學生皆為貴族子弟。貞觀元年(627),唐將國子學改稱國子監,同時成為獨立教育機構。唐代曾幾易,國子監之名,改稱司成館、成均監。神龍元年(705),又複了其名。據《舊唐書?高宗本紀》載:‘凡六學,皆隸於國子監。’所謂六學,即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皇帝說話精神勁又來了,和以往說話沒完沒了的勁頭一樣地說,任由龍輦咕隆隆,咕隆隆晃動地走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靚女截殉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儒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儒卿並收藏靚女截殉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