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交公糧
六零,我在知青院的種田吃瓜日常 作者:梔子花開十裏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北北一無所察。
不過,自那日開始,羿順再也不每天往她跟前湊,總是送這個送那個的了。
宋北北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前幾日,羿順這麽搞,讓她心裏一直七上八下的,總覺得他下一刻就要讓自己幫忙做個事兒。
幫忙她不怕。
就是吊著她,心裏總惦記著。
與此同時。
傅硯辭和譚謹也不再頻繁來找她。
宋北北樂得輕鬆,每天沉浸在收獲的喜悅當中。
……
一晃。
到了7月28日。
這天,大隊要去糧站交公糧,與此同時,知青放假,一連三天,可以痛痛快快的耍了。
值得一提,隻是交水稻。
玉米和小麥已經交過。
前一天,宋北北收工正好聽到大隊長和會計商量交公糧的事情,自告奮勇一起去。
最後,在她的央求下,如願以償。
前兩次沒趕上,這次碰上了,必須得去親眼經曆一下傳說中的“交公糧”。
上一世,從她有記憶開始,糧站就全部關閉了。
計\/劃經濟被市\/場經濟給打敗。
糧站的員工一夜之間都失去了工作,成為了無業遊民。
扯遠了。
在這個時代,糧站的工作是特別特別好的,鐵飯碗、油水多。
工作都是鐵飯碗。
但是也要分油水多的單位,還是清水衙門,而糧站的工作是人人羨慕的、油水多的好工作。
一個糧站的,可以養活一大家子十幾口人。
沒有關係,根本不可能進糧站。
說到關係。
在這個時代,工作都是傳承製的,父傳子、子傳孫。
……
28號,淩晨2點。
宋北北被敲門聲喚醒,掙紮著爬起來,有些後悔:“早知道,昨天就不說自己要跟著一起去了~”
“交個公糧,咋要起這麽早?”
“媽呀~”
“困死我了。”
宋北北一邊碎碎念,一邊掀開被子下了床,穿衣穿鞋。
農村白天晚上溫差大。
出門之前,她穿了一件薄薄的外套,免得待會兒吹風冷。
“來了。”
宋北北出來就認錯:“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
大隊長不以為意:“沒啥。”
“走,上來吧。”
牛車就停在知青院門口,後麵還跟著一輛,隊裏總共才兩輛,這是全大隊出動了。
兩車都堆得又高又滿。
隻有車架上還有個位置能坐。
宋北北理所當然選擇了那個座位,挨著大隊長。
她好奇的問道:“這兩大車,得有多少斤呀?”
李建國沒有隱瞞:“3萬斤左右。”
宋北北驚訝:“這麽多?”
“還行吧。”
李建國解釋:“咱們大隊總共有1000畝水田,一畝地交30斤,這不就是3萬。”
宋北北恍然:“哦。”
她又問:“那剩下的大米怎麽處理,都咱們留下嗎?”
“當然不是。”
李建國搖頭:“這些,後麵大部分都要賣給糧站,換成各種生活必需品和錢,再分給大家。”
“我們隻需要留點兒嚐嚐味就是。”
“大米這麽精貴,我們農村人怎麽可能天天當飯吃。”
聽了這話,宋北北心情有些複雜。
這個年代的農民,都太質樸了,也太同意滿足了。
閑聊了一會兒。
走到大路,宋北北隨意一看,麵露驚訝:“今天咋這麽多牛車,都是去糧站交公糧的嗎?”
“對。”
李建國補充了一句:“我們尹井大隊離糧站不是特別遠,有些遠的,前一天下午就得出發呢。”
“還有些特意提前一天,趁著糧站沒開門,在門口等著呢。”
“我們現在去,怕是都趕不上最早,有得排隊呢!”
宋北北咋舌。
2點鍾出發,4點鍾就到糧站,居然還要排隊,聽這意思,隊伍還不短?
“太可怕了!”
“不就是交公糧嗎?都這麽卷了。”
李建國一臉驚訝的插話問道:“卷,什麽意思?”
宋北北才反應過來。
她剛才不小心把心裏的話說了出來。
看著他疑惑的眼神,宋北北心裏焦急“卷,就是……就是大家都很認真、努力的意思。”
李建國若有所思:“是嗎?”
他沒再多問下去。
對此,宋北北暗暗地鬆了一口氣。
李建國突然說了一句俏皮話:“誰不想偷懶?大家這麽積極,是有原因的。”
宋北北眨巴眨巴眼睛,擺出一副認真乖巧聽故事的表情。
李建國沉吟片刻,然後,娓娓道來:“先從交公糧的潛規則說起吧。”
“咱們的糧食交到糧站,先要檢查是否飽滿、晾曬程度、品相……這些一一過了關,要在糧站的秤上稱。”
“這評判標準,都是在糧站工作人員手上。”
宋北北點頭。
她突然想到什麽,眨巴著大眼睛:“我聽說,糧站的稱和咱們的不一樣……”
李建國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然後,點頭:“你說得沒錯。”
“所以,我們一般都會多裝一些,省得稱不夠,糧站不收,又得搬迴去。”
“一來一迴太折騰人。”
“而且,又要重新排隊。”
“這個月份,是隊上最忙的時候,浪費一天時間,就耽擱一天的事兒。”
宋北北暗暗咋舌。
是很折騰人!
她還想問什麽,李建國有些怕她了,丟下一句話:“我有些困了,眯一會兒。”
然後,閉上了眼睛。
見此,宋北北隻好住嘴。
因為剛才吹了一陣冷風,她的瞌睡蟲都跑走了,無聊的四處張望。
不知不覺。
前麵熱鬧了起來。
宋北北忙打起精神,看過去,便震撼住了。
一眼望不到頭的牛車、馬車、驢車組成了一條蜿蜒的長河。
這些,都是交公糧的。
她情不自禁呢喃:“好多人啊~”
李建國也睜開了眼睛,笑著迴答:“這還隻是一部分呢。”
“縣裏45個公社,總共有250個大隊,我們大隊交的公糧算中等的,你想一想,得有多少人、多少糧食?”
聽著大隊長的話,宋北北在心裏默默算了一下,就打一個大隊交3萬斤,250個大隊光是公糧就要交750萬斤。
這還隻是水稻。
小麥、玉米那些還沒算。
她突然想到什麽,問道:“後麵紅薯、土豆那些怎麽交啊?”
不過,自那日開始,羿順再也不每天往她跟前湊,總是送這個送那個的了。
宋北北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前幾日,羿順這麽搞,讓她心裏一直七上八下的,總覺得他下一刻就要讓自己幫忙做個事兒。
幫忙她不怕。
就是吊著她,心裏總惦記著。
與此同時。
傅硯辭和譚謹也不再頻繁來找她。
宋北北樂得輕鬆,每天沉浸在收獲的喜悅當中。
……
一晃。
到了7月28日。
這天,大隊要去糧站交公糧,與此同時,知青放假,一連三天,可以痛痛快快的耍了。
值得一提,隻是交水稻。
玉米和小麥已經交過。
前一天,宋北北收工正好聽到大隊長和會計商量交公糧的事情,自告奮勇一起去。
最後,在她的央求下,如願以償。
前兩次沒趕上,這次碰上了,必須得去親眼經曆一下傳說中的“交公糧”。
上一世,從她有記憶開始,糧站就全部關閉了。
計\/劃經濟被市\/場經濟給打敗。
糧站的員工一夜之間都失去了工作,成為了無業遊民。
扯遠了。
在這個時代,糧站的工作是特別特別好的,鐵飯碗、油水多。
工作都是鐵飯碗。
但是也要分油水多的單位,還是清水衙門,而糧站的工作是人人羨慕的、油水多的好工作。
一個糧站的,可以養活一大家子十幾口人。
沒有關係,根本不可能進糧站。
說到關係。
在這個時代,工作都是傳承製的,父傳子、子傳孫。
……
28號,淩晨2點。
宋北北被敲門聲喚醒,掙紮著爬起來,有些後悔:“早知道,昨天就不說自己要跟著一起去了~”
“交個公糧,咋要起這麽早?”
“媽呀~”
“困死我了。”
宋北北一邊碎碎念,一邊掀開被子下了床,穿衣穿鞋。
農村白天晚上溫差大。
出門之前,她穿了一件薄薄的外套,免得待會兒吹風冷。
“來了。”
宋北北出來就認錯:“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
大隊長不以為意:“沒啥。”
“走,上來吧。”
牛車就停在知青院門口,後麵還跟著一輛,隊裏總共才兩輛,這是全大隊出動了。
兩車都堆得又高又滿。
隻有車架上還有個位置能坐。
宋北北理所當然選擇了那個座位,挨著大隊長。
她好奇的問道:“這兩大車,得有多少斤呀?”
李建國沒有隱瞞:“3萬斤左右。”
宋北北驚訝:“這麽多?”
“還行吧。”
李建國解釋:“咱們大隊總共有1000畝水田,一畝地交30斤,這不就是3萬。”
宋北北恍然:“哦。”
她又問:“那剩下的大米怎麽處理,都咱們留下嗎?”
“當然不是。”
李建國搖頭:“這些,後麵大部分都要賣給糧站,換成各種生活必需品和錢,再分給大家。”
“我們隻需要留點兒嚐嚐味就是。”
“大米這麽精貴,我們農村人怎麽可能天天當飯吃。”
聽了這話,宋北北心情有些複雜。
這個年代的農民,都太質樸了,也太同意滿足了。
閑聊了一會兒。
走到大路,宋北北隨意一看,麵露驚訝:“今天咋這麽多牛車,都是去糧站交公糧的嗎?”
“對。”
李建國補充了一句:“我們尹井大隊離糧站不是特別遠,有些遠的,前一天下午就得出發呢。”
“還有些特意提前一天,趁著糧站沒開門,在門口等著呢。”
“我們現在去,怕是都趕不上最早,有得排隊呢!”
宋北北咋舌。
2點鍾出發,4點鍾就到糧站,居然還要排隊,聽這意思,隊伍還不短?
“太可怕了!”
“不就是交公糧嗎?都這麽卷了。”
李建國一臉驚訝的插話問道:“卷,什麽意思?”
宋北北才反應過來。
她剛才不小心把心裏的話說了出來。
看著他疑惑的眼神,宋北北心裏焦急“卷,就是……就是大家都很認真、努力的意思。”
李建國若有所思:“是嗎?”
他沒再多問下去。
對此,宋北北暗暗地鬆了一口氣。
李建國突然說了一句俏皮話:“誰不想偷懶?大家這麽積極,是有原因的。”
宋北北眨巴眨巴眼睛,擺出一副認真乖巧聽故事的表情。
李建國沉吟片刻,然後,娓娓道來:“先從交公糧的潛規則說起吧。”
“咱們的糧食交到糧站,先要檢查是否飽滿、晾曬程度、品相……這些一一過了關,要在糧站的秤上稱。”
“這評判標準,都是在糧站工作人員手上。”
宋北北點頭。
她突然想到什麽,眨巴著大眼睛:“我聽說,糧站的稱和咱們的不一樣……”
李建國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然後,點頭:“你說得沒錯。”
“所以,我們一般都會多裝一些,省得稱不夠,糧站不收,又得搬迴去。”
“一來一迴太折騰人。”
“而且,又要重新排隊。”
“這個月份,是隊上最忙的時候,浪費一天時間,就耽擱一天的事兒。”
宋北北暗暗咋舌。
是很折騰人!
她還想問什麽,李建國有些怕她了,丟下一句話:“我有些困了,眯一會兒。”
然後,閉上了眼睛。
見此,宋北北隻好住嘴。
因為剛才吹了一陣冷風,她的瞌睡蟲都跑走了,無聊的四處張望。
不知不覺。
前麵熱鬧了起來。
宋北北忙打起精神,看過去,便震撼住了。
一眼望不到頭的牛車、馬車、驢車組成了一條蜿蜒的長河。
這些,都是交公糧的。
她情不自禁呢喃:“好多人啊~”
李建國也睜開了眼睛,笑著迴答:“這還隻是一部分呢。”
“縣裏45個公社,總共有250個大隊,我們大隊交的公糧算中等的,你想一想,得有多少人、多少糧食?”
聽著大隊長的話,宋北北在心裏默默算了一下,就打一個大隊交3萬斤,250個大隊光是公糧就要交750萬斤。
這還隻是水稻。
小麥、玉米那些還沒算。
她突然想到什麽,問道:“後麵紅薯、土豆那些怎麽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