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書棋另一半的心也放迴了肚子裏,給蕭景曜添了酒,「今年的賦稅已經收了上來送去了京城。大人正好能輕省幾日。閔州冬季雖然比不上京城寒冷,但稍有不注意,也容易染上風寒。尤其是照磨所,不能放炭盆,更加難熬。聽聞大人將小公子也帶來了閔州,大人萬萬保重身體。」
都把小湯包拿出來勸蕭景曜了。隻能說鄧書棋這話說得挺有水平,句句沒讓蕭景曜不去照磨所,卻又句句透出了這個意思。
不過鄧書棋這番苦心註定隻能打水漂。蕭元青的好基因的優勢這就展現出來了,小湯包身體倍兒棒,現在還惦記著吃竹筍炒肉,竹林沒筍他也不失落,吃著糯糍粑,薑母鴨和魚丸也格外香,每天都抱著自己的小碗噸噸噸幹飯,不將自己的肚皮吃得溜圓堅決不停嘴。
蕭景曜還真不擔心自己染上風寒然後傳染給小湯包。
體質好就是這麽任性,蕭景曜隻要自己不作死,也不大容易會染上風寒,更別提傳染給小湯包了。
鄧書棋斟酌再三暗搓搓勸誡蕭景曜的話,效果為零。
蕭景曜不僅不順著鄧書棋的話往下說,反而笑道:「偷得浮生半日閑,難得有一陣輕省日子,正好用來看卷宗。酈照磨可別嫌我煩。」
酈照磨自然口稱不敢。
鄧書棋陪笑,心下卻隱隱不安。
天知道蕭景曜會不會從卷宗裏看出什麽貓膩來。想到蕭景曜拿一手查帳的本事,再想想閔州前幾年的血流成河,鄧書棋的危機感瞬間就上來了。
蕭景曜很滿意自己給鄧書棋施加的壓力。慌了才好,驚慌之下才會暴露出更多的破綻,蕭景曜就等著跟在鄧書棋身後揪小辮子。
鄧書棋這個反應,讓蕭景曜更加確認,卷宗裏頭確實藏有許多秘密。想來他們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再請人用筆墨顛倒黑白,終歸還是不能全部抹除掉他們的惡行。
蕭景曜頓時更想將照磨所的卷宗全部看完。
迴到總督府後,蕭景曜才認真迴想起自己今天記下的卷宗,終於有了時間認真分析每一筆記載。
這一分析,蕭景曜就發現了不大對勁的地方。
比如正寧元年,範無疾控製閔北疫病的事情,若是蕭景曜沒記錯,當初病情最嚴重的幾個村子,現在的地,全都歸到了四大家名下。不僅如此,當年前去救人的醫官,現在還在太醫院,他沒事,同他一起前去救人的大夫,喪命者十之八/九。如此高的死亡率,蕭景曜都忍不住皺眉。
再仔細一看,當初順利迴來的那五位大夫,現在正是閔州府衙的醫官,平日裏為鄧書棋等官員診脈開藥方,有時候也會出去義診,為老百姓看病。當然,要的診金也不便宜。富商們最愛請他們上門診脈,覺得衙門的醫官自然比民間大夫更加可靠。
是以這五位醫官的日子過得很是不錯,反正都不住在州府衙門裏頭,而是在外置了大宅院,每日當值就在官署喝茶閑聊。
官員們總不會成天生病讓他們治不是?
蕭景曜將這幾個人通通記下來,又迴想了一下死者信息。卷宗中沒有將所有在疫病中失了性命的人的名字都記下來,也簡單記了三個人的名字做代表。
蕭景曜一看那三個人的名字,就知道他們是本村較為有名望的人物。沒辦法,遍地文盲的村裏,狗蛋狗剩滿地跑,「和光」「濟民」等名字,一看就是家裏有讀書人的。在村裏,讀書人基本能和地位高劃等號。
蕭景曜心裏已經有了些許頭緒,靈光一閃,又去梁千山那裏要了閔州的詳細輿圖。果不其然,那幾個村子,還有一個共通的特點——靠海。
啊這……
蕭景曜一時間竟不知道該罵他們膽大包天還是該誇他們敢想敢做。既要百姓的地,又要撈政績,得個好名聲。
最後一地百姓多吃,拆骨入腹,連血淚都沒落下,全都嚼吧嚼吧吃了。
蕭景曜看著輿圖,都氣笑了。當官以後,真的是爹娘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低血壓了。每當蕭景曜以為自己見過的事夠沒下限了,就會出現新的無恥之事刷新他的認知,給他來上一點沒臉沒皮黑心肝畜生的一點小震撼。
一旁的梁千山瞬間後背一涼,隻覺得蕭景曜笑容中帶了濃重的殺氣。
正遲疑間,梁千山就看到蕭景曜偏過頭來,宛若謫仙人的麵容上卻露出了閻羅般的笑容,一口白牙在日光下寒光森森,吐出來的話更是讓梁千山心頭大震——
「梁將軍,你的刀,還會殺人嗎?」
「殺什麽人?」
「濫殺無辜百姓的狗官,配不配讓將軍取他項上人頭?」
「哈哈哈哈哈,我梁千山什麽時候怕過事?蕭總督你盡管吩咐,隻要證據充足——」梁千山冷峻的臉上露出了嗜血的微笑,「我手底下的兵,也許久未見血了。」
兵權抓在了自己手裏,蕭景曜心中大定。
接下來的日子裏,蕭景曜繼續時不時就往照磨所走一圈,並「不經意」地向鄧書棋透露自己看到了什麽「有趣」的事情,聽得鄧書棋心驚膽戰,一會兒覺得自己想太多,一會兒又覺得蕭景曜當時的表情十分微妙,可能並非是自己胡思亂想。
這麽一通操作下來,蕭景曜都還沒看到鄧書棋上任後的卷宗,鄧書棋的心態都快崩了。
整天提心弔膽,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心態能不崩麽?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都把小湯包拿出來勸蕭景曜了。隻能說鄧書棋這話說得挺有水平,句句沒讓蕭景曜不去照磨所,卻又句句透出了這個意思。
不過鄧書棋這番苦心註定隻能打水漂。蕭元青的好基因的優勢這就展現出來了,小湯包身體倍兒棒,現在還惦記著吃竹筍炒肉,竹林沒筍他也不失落,吃著糯糍粑,薑母鴨和魚丸也格外香,每天都抱著自己的小碗噸噸噸幹飯,不將自己的肚皮吃得溜圓堅決不停嘴。
蕭景曜還真不擔心自己染上風寒然後傳染給小湯包。
體質好就是這麽任性,蕭景曜隻要自己不作死,也不大容易會染上風寒,更別提傳染給小湯包了。
鄧書棋斟酌再三暗搓搓勸誡蕭景曜的話,效果為零。
蕭景曜不僅不順著鄧書棋的話往下說,反而笑道:「偷得浮生半日閑,難得有一陣輕省日子,正好用來看卷宗。酈照磨可別嫌我煩。」
酈照磨自然口稱不敢。
鄧書棋陪笑,心下卻隱隱不安。
天知道蕭景曜會不會從卷宗裏看出什麽貓膩來。想到蕭景曜拿一手查帳的本事,再想想閔州前幾年的血流成河,鄧書棋的危機感瞬間就上來了。
蕭景曜很滿意自己給鄧書棋施加的壓力。慌了才好,驚慌之下才會暴露出更多的破綻,蕭景曜就等著跟在鄧書棋身後揪小辮子。
鄧書棋這個反應,讓蕭景曜更加確認,卷宗裏頭確實藏有許多秘密。想來他們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再請人用筆墨顛倒黑白,終歸還是不能全部抹除掉他們的惡行。
蕭景曜頓時更想將照磨所的卷宗全部看完。
迴到總督府後,蕭景曜才認真迴想起自己今天記下的卷宗,終於有了時間認真分析每一筆記載。
這一分析,蕭景曜就發現了不大對勁的地方。
比如正寧元年,範無疾控製閔北疫病的事情,若是蕭景曜沒記錯,當初病情最嚴重的幾個村子,現在的地,全都歸到了四大家名下。不僅如此,當年前去救人的醫官,現在還在太醫院,他沒事,同他一起前去救人的大夫,喪命者十之八/九。如此高的死亡率,蕭景曜都忍不住皺眉。
再仔細一看,當初順利迴來的那五位大夫,現在正是閔州府衙的醫官,平日裏為鄧書棋等官員診脈開藥方,有時候也會出去義診,為老百姓看病。當然,要的診金也不便宜。富商們最愛請他們上門診脈,覺得衙門的醫官自然比民間大夫更加可靠。
是以這五位醫官的日子過得很是不錯,反正都不住在州府衙門裏頭,而是在外置了大宅院,每日當值就在官署喝茶閑聊。
官員們總不會成天生病讓他們治不是?
蕭景曜將這幾個人通通記下來,又迴想了一下死者信息。卷宗中沒有將所有在疫病中失了性命的人的名字都記下來,也簡單記了三個人的名字做代表。
蕭景曜一看那三個人的名字,就知道他們是本村較為有名望的人物。沒辦法,遍地文盲的村裏,狗蛋狗剩滿地跑,「和光」「濟民」等名字,一看就是家裏有讀書人的。在村裏,讀書人基本能和地位高劃等號。
蕭景曜心裏已經有了些許頭緒,靈光一閃,又去梁千山那裏要了閔州的詳細輿圖。果不其然,那幾個村子,還有一個共通的特點——靠海。
啊這……
蕭景曜一時間竟不知道該罵他們膽大包天還是該誇他們敢想敢做。既要百姓的地,又要撈政績,得個好名聲。
最後一地百姓多吃,拆骨入腹,連血淚都沒落下,全都嚼吧嚼吧吃了。
蕭景曜看著輿圖,都氣笑了。當官以後,真的是爹娘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低血壓了。每當蕭景曜以為自己見過的事夠沒下限了,就會出現新的無恥之事刷新他的認知,給他來上一點沒臉沒皮黑心肝畜生的一點小震撼。
一旁的梁千山瞬間後背一涼,隻覺得蕭景曜笑容中帶了濃重的殺氣。
正遲疑間,梁千山就看到蕭景曜偏過頭來,宛若謫仙人的麵容上卻露出了閻羅般的笑容,一口白牙在日光下寒光森森,吐出來的話更是讓梁千山心頭大震——
「梁將軍,你的刀,還會殺人嗎?」
「殺什麽人?」
「濫殺無辜百姓的狗官,配不配讓將軍取他項上人頭?」
「哈哈哈哈哈,我梁千山什麽時候怕過事?蕭總督你盡管吩咐,隻要證據充足——」梁千山冷峻的臉上露出了嗜血的微笑,「我手底下的兵,也許久未見血了。」
兵權抓在了自己手裏,蕭景曜心中大定。
接下來的日子裏,蕭景曜繼續時不時就往照磨所走一圈,並「不經意」地向鄧書棋透露自己看到了什麽「有趣」的事情,聽得鄧書棋心驚膽戰,一會兒覺得自己想太多,一會兒又覺得蕭景曜當時的表情十分微妙,可能並非是自己胡思亂想。
這麽一通操作下來,蕭景曜都還沒看到鄧書棋上任後的卷宗,鄧書棋的心態都快崩了。
整天提心弔膽,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心態能不崩麽?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