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自然知道兵馬的重要性。他敢把顧希夷和小湯包都帶來閔州,當然是有所成算的。
梁千山自從帶領著閔州水師轟到了倭匪的老巢,又從倭島上運了幾次黃金白銀後,徹底將蕭景曜當成過命的好兄弟看待。什麽,他的年紀都是蕭景曜的兩倍還有多了?忘年交懂不懂?
反正梁千山覺得自己和蕭景曜是鐵兄弟,他能為蕭景曜赴湯蹈火的那種——正寧帝曾經私下給過梁千山承諾,說是會給他封侯。隻是梁千山現在還得繼續練水師,等他將手上的水師交接完後,就能帶著進京受封。哪怕兒孫不爭氣,也能靠著他的餘蔭,過上富貴日子。
打下倭島,還發現了那麽多的金銀礦,戰功再加上俘獲的財物,確實夠梁千山封侯。
再一想,給梁千山轟平倭島機會的人是誰?那必然是蕭景曜。
蕭景曜沒來閔州之前,梁千山還特別憋屈地再跟倭匪幹仗呢。每次他一上奏摺請求和倭匪大戰一場,直接打到倭島去,朝廷總會把他的提議壓下來。要不是蕭景曜說動了正寧帝和閣老們,梁千山再有能耐,也隻能望海興嘆。
說他這個侯爵有蕭景曜一半功勞,這話毫不誇張。
也正因為如此,梁千山對蕭景曜那是掏心掏肺的好。
蕭景曜還沒來閔州的時候,梁千山就讓人將是蕭景曜向朝廷提議讓閔州水師打去倭匪老巢的消息給傳了出去。
對於時常遭受倭匪迫害的閔州百姓而言,誰提議把倭匪趕盡殺絕,誰就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蕭景曜還沒成為閔州總督,閔州百姓已經自發在家為他供奉長生牌位了。
知道蕭景曜要來閔州當總督,閔州百姓更是歡欣鼓舞,翹首以盼蕭景曜的到來。
能向陛下進言,滅了倭匪的,必然是看到了閔州百姓苦楚的好官。百姓們當然喜歡這樣為民請命的青天大老爺。
梁千山手下有的是人手,他有心為蕭景曜造勢,那真是閔州每個鎮都知道蕭景曜為閔州百姓做了什麽大好事。是以蕭景曜現在閔州的群眾基礎特別好,幾乎到了百姓們聽到有人說他壞話都有抄傢夥幹架的程度。
蕭景曜:「……」
天啦,這就是躺贏的滋味兒嗎?遇上一個神隊友,就是這麽快樂!
有了群眾基礎,還有兵有將,本地豪強拿頭抵抗蕭景曜。
他們要真敢拿頭抵抗,蕭景曜肯定毫不客氣地借他們項上人頭一用。
保障繼續+1,蕭景曜大大的瑞鳳眼都彎成了月牙,笑著端起酒杯給梁千山敬酒道謝。
被隊友帶飛,快樂!
梁千山十分豪爽地拍了拍胸脯,直率地表示,「不過是將你做的事情告訴老百姓們罷了。日後你要是有什麽用的上我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
梁千山粗中有細,當初蕭景曜離開閔州時,讓莊明收集閔州豪強海上走私的證據時,梁千山就知道,蕭景曜早晚會收拾閔州這幫聯合起來幾乎能一手遮天的地方豪強。
就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麽快。
蕭景曜的升官速度,當真讓人仰望。
正是因為猜出來蕭景曜此行是磨刀霍霍向豪強,梁千山才讓人這麽賣力地去宣傳蕭景曜的豐功偉績。
好歹得把民心給爭取過來。
看看蕭景曜要麵對的都是些什麽人?閔州地方官,地方豪強,地方胥吏,他們勾結起來,沆瀣一氣。哪怕蕭景曜是閔州總督,閔州當之無愧的一把手,土皇帝,對上這麽一股緊緊擰在一起的勢力,也要麻爪。
君弱臣強的時代,曾經出過帝王政令出不了紫禁城的事情。閔州這麽多股勢力緊緊擰成一股繩,上下一心,沒準也能做到讓蕭景曜這個閔州總督的吩咐出不去閔州官署。
這些人又不全是以魚肉鄉裏的形象出現在百姓麵前。相反,地方豪強們十分喜歡給自己立一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形象。修橋鋪路,災年施粥,資助家境貧寒的讀書人,在百姓中口碑極好。
要不是梁千山先出招為蕭景曜造勢,日後蕭景曜動這些豪強,指不定還會受到來自老百姓的阻力。
蕭景曜也隻能感慨這幫豪強當真是玩的一手超高的賣人手段。他們私底下互相勾結,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土地吞併,把老百姓賴以生存的土地低價拿到自己手裏,或許還順帶以善心人的麵目買下失地的流民成為伺候他們的下人。然後從將百姓們身上炸出來的利益中,掏出那麽一丁點用來搭粥棚施粥,就能成為百姓嘴裏的大好人。
真真是將人敲髓吸骨,還讓人美滋滋地替他們數錢。
這種招數,簡直比資本家高高在上讓打工人磕頭跪謝996更過分。
資本家蕭景曜深深唾棄這種封建豪強的惡劣行為,並決定要給他們一點鐵拳問候。
酒過三巡,賓主盡歡。莊明隻說明天親自將東西送去蕭景曜住處。
蕭景曜笑著應下,很是期待莊明收集到的證據中,到底有哪些幸運兒。
梁千山就更直接了,一口一杯酒,豪氣沖天,「要不要我從水師中撥幾個身手出眾的去給你當護衛?」
蕭景曜身為閔州總督,名義上來看,是有兵權的。按照官職品級和職責範圍來說,梁千山這個總兵得聽蕭景曜的。不過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各地情況不同,再繁瑣的規定都比不上實際中的各種操作。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梁千山自從帶領著閔州水師轟到了倭匪的老巢,又從倭島上運了幾次黃金白銀後,徹底將蕭景曜當成過命的好兄弟看待。什麽,他的年紀都是蕭景曜的兩倍還有多了?忘年交懂不懂?
反正梁千山覺得自己和蕭景曜是鐵兄弟,他能為蕭景曜赴湯蹈火的那種——正寧帝曾經私下給過梁千山承諾,說是會給他封侯。隻是梁千山現在還得繼續練水師,等他將手上的水師交接完後,就能帶著進京受封。哪怕兒孫不爭氣,也能靠著他的餘蔭,過上富貴日子。
打下倭島,還發現了那麽多的金銀礦,戰功再加上俘獲的財物,確實夠梁千山封侯。
再一想,給梁千山轟平倭島機會的人是誰?那必然是蕭景曜。
蕭景曜沒來閔州之前,梁千山還特別憋屈地再跟倭匪幹仗呢。每次他一上奏摺請求和倭匪大戰一場,直接打到倭島去,朝廷總會把他的提議壓下來。要不是蕭景曜說動了正寧帝和閣老們,梁千山再有能耐,也隻能望海興嘆。
說他這個侯爵有蕭景曜一半功勞,這話毫不誇張。
也正因為如此,梁千山對蕭景曜那是掏心掏肺的好。
蕭景曜還沒來閔州的時候,梁千山就讓人將是蕭景曜向朝廷提議讓閔州水師打去倭匪老巢的消息給傳了出去。
對於時常遭受倭匪迫害的閔州百姓而言,誰提議把倭匪趕盡殺絕,誰就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蕭景曜還沒成為閔州總督,閔州百姓已經自發在家為他供奉長生牌位了。
知道蕭景曜要來閔州當總督,閔州百姓更是歡欣鼓舞,翹首以盼蕭景曜的到來。
能向陛下進言,滅了倭匪的,必然是看到了閔州百姓苦楚的好官。百姓們當然喜歡這樣為民請命的青天大老爺。
梁千山手下有的是人手,他有心為蕭景曜造勢,那真是閔州每個鎮都知道蕭景曜為閔州百姓做了什麽大好事。是以蕭景曜現在閔州的群眾基礎特別好,幾乎到了百姓們聽到有人說他壞話都有抄傢夥幹架的程度。
蕭景曜:「……」
天啦,這就是躺贏的滋味兒嗎?遇上一個神隊友,就是這麽快樂!
有了群眾基礎,還有兵有將,本地豪強拿頭抵抗蕭景曜。
他們要真敢拿頭抵抗,蕭景曜肯定毫不客氣地借他們項上人頭一用。
保障繼續+1,蕭景曜大大的瑞鳳眼都彎成了月牙,笑著端起酒杯給梁千山敬酒道謝。
被隊友帶飛,快樂!
梁千山十分豪爽地拍了拍胸脯,直率地表示,「不過是將你做的事情告訴老百姓們罷了。日後你要是有什麽用的上我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
梁千山粗中有細,當初蕭景曜離開閔州時,讓莊明收集閔州豪強海上走私的證據時,梁千山就知道,蕭景曜早晚會收拾閔州這幫聯合起來幾乎能一手遮天的地方豪強。
就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麽快。
蕭景曜的升官速度,當真讓人仰望。
正是因為猜出來蕭景曜此行是磨刀霍霍向豪強,梁千山才讓人這麽賣力地去宣傳蕭景曜的豐功偉績。
好歹得把民心給爭取過來。
看看蕭景曜要麵對的都是些什麽人?閔州地方官,地方豪強,地方胥吏,他們勾結起來,沆瀣一氣。哪怕蕭景曜是閔州總督,閔州當之無愧的一把手,土皇帝,對上這麽一股緊緊擰在一起的勢力,也要麻爪。
君弱臣強的時代,曾經出過帝王政令出不了紫禁城的事情。閔州這麽多股勢力緊緊擰成一股繩,上下一心,沒準也能做到讓蕭景曜這個閔州總督的吩咐出不去閔州官署。
這些人又不全是以魚肉鄉裏的形象出現在百姓麵前。相反,地方豪強們十分喜歡給自己立一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形象。修橋鋪路,災年施粥,資助家境貧寒的讀書人,在百姓中口碑極好。
要不是梁千山先出招為蕭景曜造勢,日後蕭景曜動這些豪強,指不定還會受到來自老百姓的阻力。
蕭景曜也隻能感慨這幫豪強當真是玩的一手超高的賣人手段。他們私底下互相勾結,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土地吞併,把老百姓賴以生存的土地低價拿到自己手裏,或許還順帶以善心人的麵目買下失地的流民成為伺候他們的下人。然後從將百姓們身上炸出來的利益中,掏出那麽一丁點用來搭粥棚施粥,就能成為百姓嘴裏的大好人。
真真是將人敲髓吸骨,還讓人美滋滋地替他們數錢。
這種招數,簡直比資本家高高在上讓打工人磕頭跪謝996更過分。
資本家蕭景曜深深唾棄這種封建豪強的惡劣行為,並決定要給他們一點鐵拳問候。
酒過三巡,賓主盡歡。莊明隻說明天親自將東西送去蕭景曜住處。
蕭景曜笑著應下,很是期待莊明收集到的證據中,到底有哪些幸運兒。
梁千山就更直接了,一口一杯酒,豪氣沖天,「要不要我從水師中撥幾個身手出眾的去給你當護衛?」
蕭景曜身為閔州總督,名義上來看,是有兵權的。按照官職品級和職責範圍來說,梁千山這個總兵得聽蕭景曜的。不過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各地情況不同,再繁瑣的規定都比不上實際中的各種操作。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